[新聞] 垃圾黑市錢與權:一條事業廢棄物犯罪鏈的生成

看板Gossiping作者 (qxpbyd)時間1年前 (2022/08/26 20:21), 1年前編輯推噓34(3407)
留言41則, 36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報導者 垃圾黑市錢與權:一條事業廢棄物犯罪鏈的生成 土尾、棧仔場、大車隊 監製|方德琳 文字|何柏均、林慧貞、方德琳、柯皓翔、戴淨妍、洪琴宣 數據分析|戴淨妍、柯皓翔 封面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設計|江世民 專案管理|洪琴宣 編輯|黃鈺婷、陳思樺 社群企劃與影片|汪彥成 這是一個低風險卻高報酬的行業。在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責最高不過5年情況下,動 輒數千萬、上億的利益吸引一批又一批犯罪者,不斷將事業廢棄物從北部輸送到南部人煙 罕至的魚塭、山邊非法棄置。 一樁環保集團犯罪案件,為我們揭開這塊地下垃圾經濟的黑幕。 《報導者》透過這條犯罪鏈,還原每一次摸黑犯罪行為背後,高額的不法利益如何流向這 些各自分工的犯罪角色?垃圾黑市為何愈來愈蓬勃? 循著這條犯罪鏈,我們也來到它的廢棄物流出地──新北市棧仔場。從未取得合法處理廢 棄物執照的棧仔場,自外於政府廢棄物監督系統變成非法廢棄物溫床。如此爭議、身分未 明的處理廠竟已默默存在20、30年。 當犯罪型態愈來愈組織化,背後自有長期結構的失衡支撐它們存在。近3年全台焚化爐處 理量能不足成為非法濫倒的關鍵。一位環保清除業者告訴我們,不斷被削減的焚化爐進廠 量如何影響他的營運日常,讓他們容易踩在非法濫倒的危險邊緣。 《報導者》也爬梳內政部衛星空照國土變異點資料,試圖描繪全台事廢濫倒黑市的規模。 除顯現全台違規熱區外,也發現自2020年後,違規數大幅增加。當事廢已經無處可去,各 縣市又不斷規劃新工業區強力招商迎接台商回流,政府要如何面對已然失控的事業廢棄物 ? ================================== 為何事廢濫倒總不停?揭開環保犯罪集團上億不法利益的真相 https://i.imgur.com/5QvS175.gif
桃園、台南地檢署聯手在2021年逮獲「北廢南送」的環保犯罪集團。(影片製作/林彥廷 ;部分影片由檢警提供) 事業廢棄物(簡稱事廢)濫倒在南部魚塭、海邊、農地、牧場旁時有所聞,幾乎到了令人 麻木的地步。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的資深人員告訴《報導者》,「低風險、高報酬」是環 保犯罪源源不斷,始終無法根絕的主因。 桃園、台南地檢署聯手在去年(2021年)10月逮獲一組環保犯罪集團,檢方於今年3月共 起訴18人。《報導者》追索這起案件,抽絲剝繭其犯罪分工與利益分配,了解這條犯罪產 業鏈從「產源」到「終端」如何煉成,全台事廢垃圾黑市為何春風吹又生?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劉修言無意識地將飯菜一口一口塞進嘴裡,眼睛緊盯著桌旁的手機,深 怕漏接任何一道訊息。時間已是晚上8點多,天色已黑;順利的話,他調查1年多的環保犯 罪集團就會開始行動。 警方早已埋伏在台南市安定區一處魚塭旁,當地人煙稀少,深怕人多打草驚蛇,劉修言留 在辦公室靜候通知。 「一接到訊息我騎著摩托車就衝去現場。」 劉修言回憶,6台滿載營建廢棄物的曳引車果真駛進了他們監控的這塊台糖土地。警方從 一旁樹林後快速竄出,20多人一擁而上,前後包抄終於逮捕包括主嫌蔡燕章(男,50歲) 在內的10名犯罪者。 蔡燕章是南部赫赫有名的「土尾」,檢警已耳聞多時。惡名昭彰的他被逮後,環保稽查人 員直搖頭,氣呼呼地說:「又是他!」 劉修言指出,蔡男長期從事怪手整地、農地、魚塭填土工作,對南部土地非常熟悉。他專 找人煙罕至之處,只要發現缺乏維護的公、私有土地,或是偏僻無人看管的廢魚塭,就會 伺機下手。 ### 環保犯罪集團角色分工 土尾:利用租用或侵佔方式找到可棄置廢棄物的公、私有土地,並聯繫載運廢棄物或廢土 的司機,讓他們非法傾倒。 土頭:在本文犯罪集團中,土頭即是棧仔場。相對於土尾,土頭是讓廢棄物流出的一端, 經常為環保公司的經營者或熟悉相關業務者。有的土頭甚至透過仲介、媒合或黑道暴力綁 標,為環保公司或有廢棄物清理需求者處理廢棄物,從中賺取暴利。 司機頭:連結土尾與土頭的司機領隊,負責傳遞土頭與土尾的訊息讓共同集結的司機可負 責載運廢棄物。 ### 一場橫跨300公里,不法利益上億的集團犯罪 https://i.imgur.com/mTjgMc5.jpg
涉嫌傾倒廢棄物的主嫌蔡燕章,是南部赫赫有名的「土尾」,他剛開完庭後步出法院。( 攝影/林彥廷) 2021年10月19日,逮捕行動當天中午,嫌犯露出馬腳──台南警方監控的台糖土地上有了 動靜,主嫌蔡燕章召集怪手司機開始挖起大洞。 不但如此,另外一方也傳來訊息:警方監控的4台可疑大型曳引車,同時從北部「棧仔場 」往南部出發,司機頭的聯繫群組熱絡了起來,司機彼此間呼叫暗語問:「今天餐廳開, 有誰要開飯?」 劉修言判斷,這群人將在當日傾倒廢棄物,因此召集警方與環境稽查人員,決定進行收網 逮捕。被警方監控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從國道1號南下轉國道8號,一步一步開進警方預先 鎖定的犯案點。劉修言說: 「剛挖好的那一個洞,就是他(蔡燕章)準備迎接6台車輛的廢棄物空間;垃圾車一 進去,就可以馬上倒,倒完出來都不會超過15分鐘!」 劉修言一共起訴18名嫌犯,且經清查,此犯罪集團居然成功在台糖這片土地濫倒高達546 次,掩埋垃圾的面積達74,529立方公尺(將近40個標準泳池的大小)。 「(這片土地)一挖起來都是垃圾,包括營建廢棄物、廢塑膠,甚至還有洗腎的醫療 袋子!」 談起這宗剛起訴的環保犯罪案,講話溫和的劉修言頓時激動起來。身為道地台南人的他, 對於家鄉的土地遭到汙染,十分痛心。 分段跟監找出犯罪路徑,偵辦過程如一場警匪鬥智 https://i.imgur.com/vM7I4pn.jpg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劉修言。他在接獲環保局通報後,透過「檢警環」小組與桃園地檢署一 起合作,破獲台南濫倒事業廢棄物集團犯罪。(攝影/林彥廷) 「現在環保犯罪愈來愈集團化,也愈來愈難抓,」劉修言說。時間重回2020年3月,劉修 言接獲台南市環保局通報,麻豆區一塊土地遭人濫倒廢棄物,他立刻啟動「檢警環」小組 ──結合檢察官、警方與環境稽查3種跨單位的聯繫──開始循線偵辦。 他回憶,台南第一分局警方追查的線索,最後指向蔡燕章。 蔡燕章早已是橫行南部的大咖土尾,包括調查局、高雄、台南地檢署等多個檢調單位都已 鎖定他,卻遲遲無法掌握確切證據將他繩之以法。劉修言說: 「蔡燕章多半是用『打帶跑』方式犯案,看到哪裡有偏僻的地就倒(垃圾),倒完就 跑了。如果倒一次沒人發現,再倒!倒到你發現,他也可以跑,到處尋找台南安定、麻豆 、新市一帶的土地犯案。」 過去,這位南部大土尾總是用「快閃」方式傾倒,屢屢讓檢警撲空。 負責偵辦的台南市警局第一分局偵查隊警務員翁偉倫回憶,該集團透過無線電與LINE群組 聯繫,再用暗語加密犯案過程。一開始監聽譯文,以為好像是約出去玩,彼此問:「要不 要到餐廳吃飯聚餐?一下又要問誰要洗碗?」讓監控的偵辦警員毫無頭緒。一段時日後, 才發現這像是暗語,最後靠著分析對話,製作暗語翻譯表,才順利破解,慢慢掌握相關行 動。 經過3~4個月跟監,檢警仍然無法掌握蔡燕章傾倒廢棄物的確切位置,甚至一度出動空拍 機從天空搜索,但一望無際的魚塭與農地,讓他們宛如大海撈針。負責跟監的翁偉倫說: 「犯罪地點都很偏僻,加上警方偵防車都同一款,我們若跟進小路其實很容易曝光, 只能分段跟監,今天跟到向左轉,下一次就先在這邊等他,慢慢把地點拼出來。」 就在偵辦撞牆卡關時,劉修言意外得知桃園地檢署陳書郁檢察官,正在追蹤幾台運送廢棄 物的曳引車司機,而這些司機常常往台南移動。兩人交換意見後更確定,北部車隊跟南部 蔡燕章有關聯,便促成這樁南北聯手共同偵辦的案件。 桃園地檢署鎖定司機、台南地檢署鎖定土尾,南北兩個地檢署聯手偵辦,讓跨越將近300 公里的環保犯罪,露出破案曙光。 從棧仔場到土尾,追逐暴利的犯罪鏈 https://i.imgur.com/4PAz7ZN.jpg
圖1/8:台南台糖土地遭非法棄置營建與事業廢棄物高達上萬公噸,檢調逮捕犯罪人後,將埋在土 裡的廢棄物挖出清查數量,已堆成小山一般高。(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y4gPwWu.jpg
2/8:被掩埋上萬噸廢棄物的台糖土地位在一片魚塭旁邊。(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jR0jx1t.jpg
3/8:這片土地因交通便利(在國道8號交流道旁),且位置偏僻成為土尾鎖定的對象。 (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xOQxFpx.jpg
4/8:嫌犯蔡燕章遭逮當天準備傾倒廢棄物所挖的大洞,長約12公尺寬。(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wpUaK5n.jpg
5/8:檢察官開挖現場,估約被埋了數萬噸的廢棄物。(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TU0a7wk.jpg
6/8:非法棄置廢棄物現場可看到廢棄物層層堆疊,有電線、廢塑膠等物品。 (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kUzRGFh.jpg
7/8:除了台糖土地外,台南麻豆多處土地也都遭棄置廢棄物,一旁為太陽能光電場。 (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WKJfhWx.jpg
8/8:台南佳里區一片農地一角,也遭蔡燕章環保犯罪集團非法傾倒大量廢棄物。 (攝影/林彥廷) 偵辦環保犯罪已經長達快10年的陳書郁解釋,環保案件裡只抓到一台車、一名司機很簡單 ,對調查人員來說相對輕鬆,但是如果不把來源剷除,就還是會有其他人想要去賺這筆錢 ,犯罪就會源源不絕。「因為就是一個暴利嘛,對他們來講,就是賺快錢!」她說。 陳書郁經過幾個月的跟監追查,終於從曳引車司機向上溯源掌握這些營建廢棄物土頭:來 自新北市新店的「方揚建材」、「英漢工程」與新竹縣的「宗德環保」3家廢棄物清除公 司。 在檢警調耐心調查與等待1年多後,北部流出廢棄物的棧仔場、清運廢棄物的環保車隊、 以及最下游負責找傾倒廢棄物土地的土尾蔡燕章,犯罪集團角色逐漸清晰。 只要台南不下雨,這條犯罪鏈「產源棧仔場─環保清除車隊─下游的土尾」就經常啟動, 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傾倒,而其背後的利益規模也在事後調查被清查出來。 https://i.imgur.com/TQBpTFs.png
蔡燕章環保犯罪集團單單在台糖土地上,前後就傾倒546趟車次的廢棄物,埋下的垃圾量 可填滿近40個標準游泳池。究竟非法傾倒利益有多大,讓他們食髓知味一而再、再而三地 重複犯案? 根據起訴書內容,檢察官估計犯罪集團在台糖土地的不法利益高達上億元。其中,獲利最 豐厚的角色就屬原本該以合法方式處理廢棄物,卻選擇非法處理的產源端──棧仔場。 理論上,棧仔場收受廢棄物後,經篩選分類挑出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後,其餘廢料應送進焚 化廠處理。劉修言指出,目前市場處理行情水漲船高,棧仔場若合法處理,一車約可載運 15噸廢棄物,至少要付近40萬元處理費;但若改採非法路徑,卻只要45,000元,一車竟能 少付近35萬元處理成本。台糖這塊非法濫倒地點就讓3家棧仔場省去上億處理費。 而負責清運廢棄物的車隊,從產源端拿到一車45,000元酬勞後,扣除付給土尾的15,000元 「進場費」,一趟車可賺30,000元。據檢察官計算,遭起訴的13名司機總計獲利約1,154 萬元。至於幾近無本生意的土尾蔡燕章,一車一車收進場費,每趟車收將近20,000元,一 年下來也獲利超過千萬。 https://i.imgur.com/HWUKOVb.png
「環保犯罪是一個風險成本相對低,但又高報酬的行業,」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北區大隊 長張乃仁說。相較於動輒上億的不法利益,環保犯罪最高刑度不過5年。 「這些犯罪者個人賺個幾百萬、幾千萬,但更讓人痛心疾首是環境復原要花上好幾億 ,這些清除成本最後丟給了政府,變成全民買單。」 這塊台糖土地,檢察官估計要花10億以上的清除費用。 合法處理難又貴,「北廢南送」垃圾黑市趁勢盛行 https://i.imgur.com/vCK3Gge.jpg
逮捕行動當天,滿載廢棄物的曳引車當場遭到查扣。(照片由檢警提供) 近幾年,全台事業廢棄物濫置案件愈來愈猖獗。根據今年內政部公布的衛星監測國土變異 點來看,已被標註為「非法濫倒廢棄物」的土地有4,748筆。雖然這些資料是從2011年累 計至今年7月,但多數都是2020年之後發生,2年半來總共有3,250筆,佔全部變異點資料 的7成。 再者,如果廢棄物濫置點位於環境危害程度嚴重或者是高敏感地區,當地環保局就會把該 筆資料通報到環保署平台,開始列管清除進度。這個資料庫至今有945筆資料被列管,其 中仍有近5成還在清除處理中。 犯罪類型與政策規劃息息相關 陳書郁曾在2017年調查起訴「汙泥、廢液」案,多年來專注偵辦環保案件。她觀察,早期 相關犯罪多以濫置「有害事業廢棄物」為主,近3年則轉向「營建廢棄物」。 「種類的改變,其實跟廢棄物去化管道有關,早期有害(事業)廢棄物沒地方去,業 者亂倒,現在政府規劃了專屬的汙泥、廢液去處,現在這類案件比較少了。現在是營建廢 棄物的去化有問題。」 劉修言也在起訴書中直接點出蔡燕章案的關鍵: 「營建廢棄物再利用及分類出之廢木材、廢塑膠混合物等可燃物處理量能皆不足且處 理成本高,且經分選後產出產品去化管道不暢通,導致合法掩護非法或非法掩埋、棄置, 致營建廢棄物四處流竄汙染土地」 根據環保署統計,過去5年事業廢棄物產生量穩定成長,2021年相較2016年成長15%,其中 來自營建混合物的成長量最高,5年下來成長46%,1年約有181萬噸。 但環保署官方統計的數字還不包括由棧仔場接收的住家裝潢廢棄物,光新北市棧場同業公 會理事長張簡國良預估,單單新北市產出的裝潢廢棄物,1年就可能達126萬噸。 當廢棄物產生量快速成長,但去化管道卻受阻、終端焚化爐處理費用不斷升高,種種因素 交織下,導致近來營建廢棄物垃圾黑市的盛行。 一塊台南土地何以成為北部的營建廢棄物非法落腳之處? 《報導者》追蹤發現,這樣的非法棄置廢棄物案例,僅是台灣環保問題錯綜複雜結構下的 冰山一角,反映出政府長期漠視與缺乏事業廢棄物管理規劃的問題。而形成如此局勢的原 因有三: 原因一:營建業景氣正熱,廢棄物處理需求也升高 https://i.imgur.com/tpl9beR.jpg
拆除中的建案樣品屋。在營建案暴增之際,產出的營建廢棄物也增加許多。(攝影/林彥 廷) 今年3月,環保署在內部一場對廢棄物產生量的會議中提出預警: 「2016年起建照、拆照核發總面積有逐年上升趨勢,可預期營建廢棄物的清除、處理 與再利用的需求將上升。」 但這個「預警」似乎來得有點晚,失衡的供需早已造成營建廢棄物清除價格飆漲。 根據《109年營建統計年報》,2020年六都核發的建築執照與拆除執照突破20,000件,相 較5年前上升了2成左右。房市升溫與都市重劃的熱潮在各地上演,連帶許多商家也趁著疫 情暫時停業時進行整修。 在營建案暴增之際,產出的營建廢棄物自然也增加許多,根據《報導者》調查,清除營建 廢棄物價格已從前年(2020)3到5噸小貨車一車約6,000元的價格,平均飆漲到12,000元 左右,漲幅也連帶轉嫁到一般民眾身上──台南一戶黃姓民眾近期剛好重新修繕、裝潢房 屋,除了要支付每坪的設計費外,還要再付一筆將近100,000元的清運費用,黃先生說: 「特別是天花板材,因為是無法回收的氧化鎂板材,清除費用報價更高達近20,000元。」 產生量快速成長的營建廢棄物,有一大部分是政府無法掌握流向、來自住家的「裝潢」廢 棄物,流入未取得合法處理廢棄物執照的「棧仔場」,也成為非法廢棄物流出的重要源頭 。 多年來從事環保案件稽查的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北區大隊長張乃仁表示: 「廢棄物跑出來(被非法棄置)跟營造業景氣脫離不了干係!」 他解釋,尤其在北部,很多都更、重劃案,產生非常多廢棄物;再加上中南部為了新設科 學工業區、開發工業區,打掉許多原本無人居住的舊房子,「廢棄物就通通跑出來了,就 是跟整個營造業的景氣有關。」 https://i.imgur.com/ejwpkmI.png
原因二:廢木材、廢塑膠回收利用管道受阻 https://i.imgur.com/5G2Rre0.jpg
合法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內的人工篩選區,將營建廢棄物內的木材、金屬等可 回收物挑出。(攝影/林彥廷) 廢棄物去化市場供需失衡,也是導致廢棄物非法棄置的另一大原因。 在廢棄物去化處理流向中,有一個很簡單卻很重要的概念:可以再利用的就有價值,不會 被亂丟;沒有價值的,就必須送去焚燒。 新北市唯二合法的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郭家祥解釋:「營建廢棄 物可以是垃圾,也可以是產品。」以體積來概算,營建廢棄物經過篩選分類之後,磚石與 砂合計佔70%,可回收的金屬、玻璃等約佔7%,廢木材則有13%、其餘就是無法回收再利用 的可燃性衍生廢棄物包括廢纖維、廢塑膠等,大約10%。 其中產出量最大的磚石、砂土,即使政府建立起營建剩餘土石方管理系統,台北港也開放 土石填港,每年去化量可達420萬噸,但土石方長期以來價格低落,且產出量又大,因此 深山、海邊的空曠處,時有所聞土石遭到非法棄置。 其實,若營建廢棄物的分類夠精緻,最後可能只有10%須送焚化爐燃燒。但是,近5年回收 利用管道發生變化,過去可被利用的廢木材也變得無處可去,只能再找其他焚化管道處理 。郭家祥說: 「以前賣廢塑膠、硬塑膠,這些都很好賣,但從大陸(中國)開始停收塑膠之後,台 灣的塑膠資源回收生態就改變了,就像一灘死水。」 被中國拒於門外的海外塑膠,大量流向台灣,為國內再利用業者所青睞;曾經回收業者口 中「很好賣」的國內廢塑膠,再利用空間因此受壓縮,無處可去之下,只能送終端焚化處 理。 另外,他也提到廢木材市場也發生變化:「以前如汽電共生廠,他們需要木材來燃燒,( 所以)幾年前,我只要補貼運費,就可以把廢木材送出去。現在還要用1公斤4元拜託人家 收廢木材。」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提到,原本收廢木材的汽電共生、鍋爐業者近來改收「汙泥」 當燃料,主因是政府為解決「汙泥」去處,補貼業者燒「汙泥」,但卻因此排擠了廢木材 的回收空間。 去化管道受阻撐起非法濫倒空間。張乃仁說: 「砂石沒有人要買,廢木材也沒有人要買,送去焚化爐又有困難,那幹嘛分(類)呢 ?不肖業者乾脆就直接找個空地、魚塭就倒了。」 原因三:終端焚化處理量能緊繃、價格大漲,黑市亂象起 https://i.imgur.com/msvZpw2.jpg
焚化廠運作中的巨爪,將垃圾儲坑中待燒的廢棄物夾進焚化爐內燒。(攝影/林彥廷) 台灣24座焚化廠,有超過8成營運已達20年以上,設備日漸老舊,處理量也跟著下降,但 廢棄物產量又不斷飆升。在無法新增焚化爐與掩埋廠的情形下,業者清除價格也跟著上揚 。 郭家祥從事清除處理環保事業長達20多年,他說,早期清運廢棄物送焚化爐,1公斤報價 只要1.7元,還包含運費;但到去年,已經漲到1公斤約5~6元,「今年漲更凶,直接漲一 倍,1公斤大概在12塊!」 陽光城市是新北市的處理廠,雖然新北市處理事廢價格目前仍維持1公斤5~6元,但因焚 化爐已經不夠用,必須把事業廢棄物運到外縣市。在高雄市去年底開始祭出「外縣市垃圾 」禁燒令前,新北市多出來的事廢就往高雄送。 雖然高雄有禁燒令,但業內自有「洗產地」的黑市因應而生。 郭家祥指出,今年農曆年過完後的幾個月之間,已經有超過30組的環保掮客來找他,直接 跟他開口說:「我有3,000噸,我有1,000噸的量!」郭家祥說: 「我會直接去求證當地焚化爐窗口,發現來招攬生意的業者根本沒有被允許收3,000 噸,最後問到只有2噸,那多收的去了哪裡?很有可能就流出了啊!」 (延伸閱讀:〈業者不敢說的祕密:垃圾爆量下,焚化廠「進廠權」淪地方政治角力籌碼 〉) 去化管道不足,才是滋生犯罪的根源 https://i.imgur.com/DDIEtm6.jpg
去化管道不足是滋生環保犯罪的根源,圖為台南柳營的河岸邊遭堆置大量營建廢棄物。( 攝影/林彥廷) 「政府都會說有地方倒,但就是真的沒有!」 劉修言接連辦的2件大型環保案件,多與棄置營建廢棄物有關。「現在舊裝潢要拆掉或舊 房子要拆掉,那個清潔費一定很高,因為那個(廢棄物)真的沒有地方倒。」他在起訴書 結尾寫下語重心長的一段話: 「政府對於廢棄物產量及去化量無法完全掌握,廢棄物處理量能不足問題日益嚴重 。」 固然,環保犯罪是業者追逐暴利的產物,但是去化管道不足才是滋生犯罪環境的根源。 我們也實際走入中、南部等縣市,發現台南柳營、七股等地,遭棄置大量的營建廢棄物, 包含磚頭石塊、甚至不明飛灰的太空包,被一袋袋棄置在偏僻農地上。 台南環保局稽查科科長坦言:「以前每年可能只有10件左右,但2020年後稽查發現台南違 規棄置的件數達到高峰,到今年中已多達39件,比起2020年以前成長了2倍以上。」 長期關心台南環境的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帶著記者走進柳營八老爺龜子 港大排旁的荒地,越過雜草與果樹,赫然出現一片遭非法傾倒營建廢棄物的百坪河川地。 他說,「全都建築廢棄啊!廢磚石、廢木材非法倒在魚塭、農地上,一點一滴的長大,若 通報環保局,沒有(得到)即時處理,下次再看到又會被多倒一點,環境就是這樣被破壞 了!」 夕陽餘暉下,晁瑞光站在數量龐大的廢棄物上說: 「樣樣都說是循環再利用,但現實上就是都搭不上,各式各樣的廢棄物都看過,現在 就是在玩貓捉老鼠啊,政府禁止你倒,廢棄物問題不會被解決,只是偷倒在某個地方,現 在就是倒在台南了!」 ======================================== 政府「默許」的暗處:數百萬噸營建廢棄物,流入地下棧仔場 https://i.imgur.com/bxXOOz3.jpg
全台收受裝潢、營建廢棄物的棧仔場(簡易分類場),因沒有合法廢棄物處理許可,長期 以來妾身未明,邁向合法這條路卻又困難重重,政府無法真正掌握營建廢棄物流向與數量 。(攝影/林彥廷) 小貨車裝上住家裝潢拆除下來的木板、塑膠、磚瓦、水泥,然後匆匆駛出市中心,一路前 往位在都會邊緣的「棧仔場」。這條都市垃圾暗流,存在20、30年,默默地消化每年達上 百萬噸,未被妥善監督管理的營建廢棄物。 我們追蹤環保犯罪集團路徑,發現被非法濫倒的廢棄物就來自新北市其中2家地下「棧仔 場」。長期以來,棧仔場沒有取得廢棄物處理許可證,是台灣事業廢棄物管理的隱藏地雷 。儘管各方要求合法納管呼聲不斷,但為何遲遲等不到它們化暗為明的這一天? 「來!這一車8,000!」戴著口罩、遮陽帽的小玟(暱稱)接過司機一疊鈔票,完成一樁 「交易」,剛從大學畢業的她,接手家裡經營20多年的「棧仔場」事業,年輕的臉龐熟練 地看著一台一台滿載裝潢廢棄物的小貨車,她掀開帆布,在熾熱太陽下爬上小貨車斗,憑 著經驗估算這台車可以分類回收的成本,再向司機收費,完成一筆廢棄物開始進入回收體 系的交易。 「好!往裡面開!」小玟一邊估價一邊跟我們解釋:「我們會看體積、還會看內容物有什 麼,每車向司機收取不一樣價格,萬一算不好就賠錢了!」這些大部分人眼中的「垃圾」 ,卻是這些棧仔場經營者眼中的「黃金」。 小玟的爸爸蔡乾坤,就是這間棧仔場「麗來環保公司」的經營者,這家老字號的棧仔場, 已在新北市經營20多年,原本在三重地區經營,因捷運路線開發而搬遷到五股。他們的公 司經營介紹中寫著:「將人們以為是廢棄物的東西,分類、回收、再利用、使其物盡其用 。」 我們到訪那天,棧仔場外放置一個披著帆布的龐然大物,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台待拆解的 飛機。小玟說這是爸爸「買」來的,準備慢慢拆解,將飛機裡可回收的東西變賣。這樣的 營運模式就如同他們的主要業務──處理裝潢廢棄物──一樣,透過他們的分類處理,把 可以回收的物品拿到再利用管道賣錢,不能回收的就送去終端處理垃圾的焚化爐燒掉。 小玟說:「我們都是賺差價、賺個工錢,」現在載著裝潢廢棄物進場的小貨車,平均要給 棧仔場7,000元,「也有8,000、9,000元,若車上的品質雜,就會比較貴,垃圾不是同等 值的啦。」小玟說。 正因為不同等值,每一台車子的廢棄物都需經過小玟估價。若回收再利用的東西多,成本 價大約就6,000塊,倘若整車都是無法回收的物品,要送去焚化爐處理,成本就相對高, 甚至會收到10,000多元。「垃圾我們送去處理還要花錢,成本差別就在這!」小玟說。 小貨車的廢棄物經過估價付費後,司機再往裡開到棧仔場內部深處卸貨。目光所及可看到 數名工人正在進行人工篩選,被分類出來的砂石磚頭、金屬、木材,分別集中放置,等著 未來可再交貨給上游處理廠。 清潔隊拒收、棧仔場收,新北聚集68家為全台之冠 https://i.imgur.com/4AJwJY5.jpg
光是新北市就有高達68家「棧仔場」,居全台各縣市之冠。(攝影/林彥廷) 單單新北市,類似「麗來環保」的「棧仔場」就有高達68家,居全台各縣市之冠。它們多 數分布在五股、新店、樹林等都市邊緣,或低調地混雜在小型工廠裡。「棧仔場」擔負大 台北地區住家翻新、都更改造所衍生的營建廢棄物的處理功能,但至今沒有取得廢棄物處 理該有的執照,成為台灣事業廢棄物(簡稱事廢)處理產業裡,一塊真實存在卻又消失在 官方管理紀錄的矛盾所在。 新北市營建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協會(前身為新北市砂石棧場協進會)總幹事張簡良國回顧 ,「棧仔場」原本是各式營建工程所需的砂石、磚塊材料買賣的地方。但裝潢、拆除等營 建工程除了產出大量磚石、泥土廢棄物之外,更包含有廢木材、廢塑膠,甚至是無法回收 、必須丟棄的石膏天花板材、浴缸與洗手台等。 於是,「雜亂的營建廢棄物,漸漸地在場區內暫囤做簡易分類、回收」,而未領有廢棄物 處理執照的棧仔場,就這樣開始做起廢棄物處理的工作。 在台灣現有的廢棄物處理政策下,從家戶產出的廢棄物稱為「一般廢棄物」,由當地清潔 隊進行清除;若是公司行號或營利行為下產生的廢棄物,則稱為「事業廢棄物」,需由商 家自行尋找合法的公民營清除處理機構協助清運,且後者的進廠量與出廠量須向當地環保 機關申報,以利追蹤廢棄物去向。 其中,家戶裝潢、修繕廢棄物雖屬「家戶」垃圾,但實務上,因數量、體積龐大,地方清 潔隊多半拒收,因此演變成由裝潢設計公司一併報價清運,由小貨車載走,最後來到原經 營砂石、磚塊買賣的砂石棧場。 這些「棧仔場」所在地絕大多數不符合廢棄物清除處理設施的土地使用規定,業者也因此 不會去申請合法執照。它們就這樣非法存在20、30年,已經成為北部處理裝潢廢棄物的大 本營。 新北每年126萬噸裝潢廢棄物,政府不知其去向 https://i.imgur.com/H6BsJMS.jpg
新北市棧仔場多存於都市邊緣,每年承受處理著新北市產出的上百萬噸裝潢廢棄物。(攝 影/林彥廷) 在環保署統計中,有一項「營建廢棄物」類別,這裡登記的數量都來自一般大型公共工程 、公司行號的營建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必須由持有清除執照的環保公司清運,其產生量與 處理量也須向環保單位申報。2021年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營建廢棄物約有214萬公 噸。而營建廢棄物最多的縣市,前三名就是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 https://i.imgur.com/r3su9BS.png
至於未受監督管理的「棧仔場」,官方自然也沒有這些地方的廢棄物統計數字。不過根據 張簡良國估計,單單新北市一年進入棧仔場的裝修廢棄物規模就高達126萬噸。他以新北 市之前共68家棧仔場,平均每天收受約25台載滿約4立方公尺,從裝潢、營建工程產出的 廢棄物,一天最少產生6,800立方公尺廢棄物,若以廢棄物平均密度約0.52噸/每立方公 尺換算成重量,一年就有126萬噸,約是官方統計全台214萬噸的6成。 「這個是我最保守的估計了,」張簡良國說。 這百萬噸的營建廢棄物就不在政府「進廠、出廠量」的申報管理體系中,是官方無法追蹤 流向的地下市場,也留給業者寬鬆的處理空間。在目前各地事廢處理價格高漲之時,有良 心、想永續經營的業者,會循著合法管道,將事廢送到再利用廠或處理廠;但也不乏貪圖 暴利的不肖業者轉向非法處理。 《報導者》追蹤的環保犯罪集團,其廢棄物的流出來源便是從新北市方揚建材與英漢工程 行2間棧仔場非法流出,經過台南地檢署檢察官起訴後,今年8月新北市環保局勒令其中一 間停止營業。 https://i.imgur.com/1X1sWEQ.png
雖然新北棧仔場未領有合法處理執照,卻因其負擔大台北地區龐大的裝潢廢棄物處理功能 ,多年來,新北市政府「默許」他們非法存在。直到2年多前,新北市政府開始整頓五股 垃圾山一帶違章工廠與非法清潔業者,才開始取締不具合法身分的棧仔場。沒想到此舉引 發業者停業抗議,最後引發雙北垃圾大戰。 眼看裝潢廢棄物迅速堆積如山,新北市政府也頭痛萬分。張簡良國表示:「後來他(新北 市政府)開了一條路,就用《新北市裝潢修繕廢棄物簡易分類場輔導管理暫行要點》(後 簡稱:《暫行要點》),願意給2年緩衝期,輔導棧仔場走向合法化。」 新北市經過資格審查後,同意其中42家棧仔場(註)先成為簡易分類場,取得過渡身分, 為期2年到今年(2022)12月底為止。在年底前,若沒有轉型成合法的「廢棄物清除機構 附設貯存場或轉運站」、「廢棄物處理機構」、「土石方資源堆置處理場及其附屬設施」 ,理論上就必須勒令停業。 https://i.imgur.com/65hhLAb.png
棧仔場能「化暗為明」?土地是合法化的大難關 https://i.imgur.com/fA9DqL3.jpg
棧仔場土地取得困難,合法之路遙遙無期,此為讓裝潢廢棄物非法流出之一的「英漢工程 」簡易分類場。(攝影/林彥廷) 長期從事環境稽查的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北區大隊大隊長張乃仁認為,棧仔場確實有存在 必要,因為工地或家戶產出的營建廢棄物,不可能在當場分類,若不分類、直接去最終掩 埋場埋掉,就連可利用的部分都無法回收,並不符合永續循環的作法,因此需要有如「棧 仔場」這樣的中間分類處理空間。張乃仁說: 「既然棧仔場非存在不可,不如讓它合法化、把它納管,才有辦法去追蹤、去管理, 否則變成地下(經營),搞到最後(廢棄物)全部都跑出去了(亂倒),連基本資料都沒 有,分析都沒辦法分析。」 不過,張簡良國對年底「簡易分類場」能否繼續營運很不樂觀。他說,眼看年底大限將到 ,暫時以「簡易分類場」過渡的42家棧仔場,至今仍未有一家轉型成功。 「業者取得土地很困難,」張簡良國直指合法化遙遙無期的關鍵原因。 張乃仁主張棧仔場一定要合法化才能透明管理,但他也知道最大關卡就是土地問題。他比 喻,環保設施用地就像家裡的廁所: 「但現在我們就是蓋房子(但)不蓋廁所國土規劃,從來沒想過環保設施用地的 問題。」 在政府沒有統一規劃用地下,業者也只能各憑本事自己解決土地問題。 棧仔場要邁向合法化的第一步,就必須把廠區設立在乙種工業區或丁種建築用地,要不然 就只能在非都市計畫的農地進行地目變更後才准設立。 但近幾年,新北市進行多處的都市重劃,包括整頓五股垃圾山與新莊、泰山塭仔圳重劃區 設立,張簡良國估計就有將近6,000家廠商同時在找可以蓋廠房的工業區土地,「棧仔場 怎麼會搶贏他們?」 他指出,若選擇租用土地廠房,根本找不到願意租給「垃圾場」的地主。 但若自己投資,棧仔場基本面積需要500坪以上,面對工業區土地價格高漲,動輒上億的 土地成本,多數棧仔場業者無法負擔。 如果是農地申請地目變更,也沒有想像中便宜,因為地目變更成功後依法要繳農業用地變 更回饋金,金額為公告土地價值的50%,「以500、600坪為一個單位,大概也要花2,000 、3,000萬。」加上合法處理廠設立後,還要投資設備,購買磁選、篩分等分類設備,「 沒有個5,000萬,根本不用談!」麗來環保的蔡乾坤說。 蔡乾坤是最早提出合法申請的業者,曾經也為找土地傷透腦筋。蔡乾坤的女兒小玟補充: 「我們也想找工業地啊,還不敢跟人說要做垃圾場(棧仔場),僅說做資源回收就被 打槍了,我們其實不會臭也沒有什麼髒汙,但人家就覺得你髒,好不容易才找到五股這裡 。」 暫行合法期限將至,新北將再延緩衝期? https://i.imgur.com/UJmM2lS.jpg
都更、建案熱潮不斷,台灣營建量攀上近年高峰,連帶讓多年懸而未決的營建廢棄物問題 浮上檯面。圖為新建案樣品屋拆除後產生的營建廢棄物。(攝影/林彥廷) 在目前沒有任何一家業者成功合法的情況下,會不會年底期限一到,新北市政府再度延長 緩衝期,繼續讓「棧仔場」處在「妾身未明」的地位? 《報導者》將疑問帶到新北市政府,環保局簡任技正許銘志首先表示: 「2022年底《暫行要點》即將到期,目前新北市並沒有延期的打算。」 他表示,以「簡易分類場」過渡的42家業者,有23家提出轉型為轉運站,2家提出轉型成 處理廠。至於處理的量能,許銘志則強調,如果25家簡易分類場都順利通過合法申請程序 ,預計每年可處理新北市140萬噸營建廢棄物。 對於新北市的進度規劃,張簡良國以實務流程直言「不可能」。他甚至大膽預言,年底大 限前,恐怕只有「麗來環保」所投資的處理廠有機會通過營運許可,成為簡易分類場中唯 一的第一家合法轉型成功的業者。 「坦白講合法轉型談何容易!」張簡良國說,好不容易克服土地取得困難的業者,提出申 請後也要面臨行文將近20幾個公家單位的情況。 「連國防部都要行文,看有沒有危害到國安,文去文回至少要1個月!」 光從文書處理到最後處理許可通過,至少要花3年時間,遠超過新北市政府《暫行要點》 給的2年半緩衝期。 他以最早提出申請的「麗來環保」蔡乾坤為例,他在2年多前五股垃圾山整頓時提出申請 ,經過取得土地、提出設置許可與提出興辦事業就已耗費1年多,又在往返的公文中耗時 將近半年,目前才走到準備進行試運轉的階段。 他認為,年底《暫行要點》期限到期,若新北市政府不延長期限,執意要勒令截止暫行許 可期限,「分類處理裝潢廢棄物的量能會瞬間少三分之二!量能也勢必立即發生斷層,第 二次的雙北垃圾大戰,可想而知,恐怕會再重演!」張簡良國說。 目前以「簡易分類場」過渡的42家新北棧仔場,根據新北市環保局統計,2021年僅記錄了 6.1萬噸營建廢棄物的申報量,遠遠不及業者估算的百萬噸。再者,除了這42家外,仍有 未申請者還在繼續營業,顯示新北市為了處理營建廢棄物的現實必要,仍給業者寬鬆的管 理空間。 年底是否能順利讓「棧仔場」走上合法納管,進而嚴格監控廢棄物的來源與去向?以目前 的現實情況,恐怕很難樂觀。 投資近億擔心血本無歸,「我們做的事很雜,但我們不髒」 https://i.imgur.com/XQechPN.jpg
具有簡易分類場資格的「麗來環保」內的分類人員正在把運進來的裝潢、營建廢棄物分類 ,目前麗來環保正努力朝合法化前進。(攝影/林彥廷) 張簡良國眼中進度最快的「麗來環保」,若順利通過合法申請,將成為新北市最大的營建 廢棄物處理廠,一年估計可處理10萬噸營建廢棄物。 業主蔡乾坤說,他決心要永續合法經營,2年多來已經投入將近1億元添購篩選機器與設立 鐵皮棚架。「照道理講我投資這麼多,當然希望可以一直長久經營,」但蔡乾坤仍對未來 充滿不確定感,其中最擔心的仍是「土地」。 蔡乾坤申請的處理場佔地將近3,000坪,廠房就聳立在原本稱為五股垃圾山的位置,目前 地目已經完成變更。但他憂心,隨著都市計畫的改變,也許明天這裡被區段徵收、被都更 ,就必須全部拆掉,一下子幾千萬血本無歸,「你看這個容易嗎?」 「我們的存在就像家裡的廁所,專收人家清出來的東西,但卻被大家討厭,是鄰避設 施。」 明明垃圾要有地方丟,但大家又不要垃圾場在家旁邊,「這是一個矛盾的地方,我們非常 困難的就是在這裡,」他說。 他建議,政府若能規劃一個環保專區,「我們大家去跟政府租,可以永續發展,政府也可 以嚴格管理,該合法就合法,」業主也不用再擔心土地問題。 蔡乾坤擔憂的可不只土地,他也擔憂終端垃圾處理價格漲價。「棧仔場賺的就是價差,沒 有相關機制保證我們處理垃圾的價格,現在是隨著市場機制在亂漲的,有可能我們會(向 客戶)收到6塊,(卻支)出10塊,賠錢在做。」他希望政府也能暢通去化管道,才能解 決非法濫倒問題。 「因為處理成本太高,若想省成本,就會有不肖業者給人家載出去亂倒。」 儘管對未來擔憂,但他仍是少數決定擴大投資的業者。從三重到五股、從非法存在到合法 經營,蔡乾坤預計明年(2023)農曆年前將可取得營運執照,正式成為合法分類處理廠。 他企圖用更高規格設備將分類做得更精緻,希望扭轉棧仔場給人髒亂不堪的印象,「我們 做的事很雜,但我們不髒,」他不斷強調。 ================= 業者不敢說的祕密:垃圾爆量下,焚化廠「進廠權」淪地方政治角力籌碼 https://i.imgur.com/pTySsg8.jpg
當焚化爐處理量能不足,全台垃圾量又屢創新高,環保清除業者處境艱難,也為垃圾黑市 撐出可觀的市場空間。圖為焚化爐內吊車移動貯坑內的垃圾。(攝影/林彥廷) 焚化爐處理量能不足,助長近年非法濫倒趨勢。許多可燃性廢棄物或因處理價格大漲,或 者根本無處可去,為垃圾黑市撐出可觀的市場空間。 《報導者》訪問一位正在此環境中苦苦掙扎的環保清除業者──當他的「焚化爐進廠量」 不斷被減少壓縮時,日常營運該如何因應調整,而調整的每一步又如何容易踩進非法濫倒 的犯罪路? 在小萬(化名)出現在訪談地點之前,我們幾乎不抱希望他會依約前來。就在1小時前, 他傳達訊息,「不想多說,不敢受訪。」我們承諾不曝光姓名,但知道這對恐懼生計安危 的他來說,可能沒有太大作用。沒想到,時間一到他真的出現,除了他年輕靦腆不好意思 嚴峻拒絕外,更多是心中的不平之情需要尋找出口。 事廢清除業者的「魔戒」:為爭焚化爐進廠量,不敢得罪地方官 小萬是一家環保清潔公司的二代,爸爸創業近30年,規模仍在10人以內,是典型的台灣微 型企業。他們的營運模式也很單純:主要幫百貨商場、工商行號、工業區工廠清運垃圾, 在前端收受非住家產生的「一般事業廢棄物」,再送到後端的焚化爐燃燒,或者部分如紙 類則可送進再利用回收體系。 但原本平靜無波的生意,在近3、4年卻因環境驟變受到海嘯般衝擊,小萬公司收到的垃圾 再也沒辦法像以前那樣順利進入焚化爐。他舉起手往下比劃了一下:「我先被砍一半,然 後再砍一半。」他每月能送進焚化爐的垃圾量不斷被當地環保局減少,已經萎縮到4年前 的25%。 「我客戶砍超多的,一半以上,不然要怎麼做?」他不禁提高音量說。「有同業不聽話, (進廠量)直接被減到零。」這其實也是他百般顧忌受訪的主因,擔心訪談內容惹怒有關 單位,成為「不聽話」一員,說不定連這僅存的進廠量也保不住。 目前,在台灣環保清潔產業裡,即使公司前端業務再強,簽下一個又一個客戶,若沒有拿 到後端由各地方環保局與焚化爐業者配發的進廠容量,再多客戶都是枉然。「焚化爐進廠 量」就像這個產業裡的「魔戒」,大家爭相搶奪,因為擁有它才有賺錢的能力。 為了穩住僅存的25%,小萬不敢怠慢任何一位地方官員,若有人要他協助農漁民,買(被 中國禁止輸入的)石斑魚、鳳梨、芒果、香蕉,他說:「這基本的,還好。」最令他憤憤 不平是,有打著官員名號的地方人士,藉口要幫他設飯局、拉攏人脈,「但我到現場後, 人已經走了,只留給我帳單。」 曾有兩、三次,電話那頭的人邀約他前往飯局,小萬婉拒後沒多久,公司焚化爐進場量隨 即就被減少。「(電話打來)你可以說不要啊,不要他就去找別人,反正我就當交朋友, 交朋友就好了。」幾次震撼教育,小萬再也不對電話那頭的人說「不」。 焚化爐優先處理民生垃圾,事廢進廠總量僧多粥少 https://i.imgur.com/01McGyp.jpg
焚化廠量能從供過於求到供不應求的關鍵,就是收受事業廢棄物。圖為載運垃圾的清潔公 司車輛,於地磅處接受焚化廠工作人員檢查。(攝影/林彥廷) 從嵌入地方政治脈絡,到如今像小萬公司被緊緊箝制的情況,「焚化爐進廠量」有它20多 年來歷史與經濟環境演變的過程。 1991年,台灣第一座焚化廠啟用後,至今全台有24座運轉中的大型焚化廠。當時環保署力 推「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由中央政府出資興建,完工後交給各地方政府管理維運;幾 年內,各地迅速建起一根根焚化廠煙囪,是環保意識抬頭的現在難以想像的情景。截至目 前為止,台灣本島只剩南投縣、新竹縣與花蓮縣沒有大型焚化廠。 環保署北區環境督察大隊大隊長張乃仁早期公務生涯就以處理焚化爐業務為主,他回憶, 在2001年時,全台已正式啟用19座: 「那是焚化爐的處理量能超過垃圾量的時代,焚化爐還要四處去找垃圾來燒。」 根據政府當時規劃,焚化爐的功能是用來處理民生垃圾,但隨著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等種 種環保政策的落實,民生垃圾不斷減少,業者一度還擔心後續營運無以為繼,沒想到20年 後的現在,情勢完全翻轉。 焚化廠量能從供過於求到供不應求的關鍵,就是收受「事業廢棄物」(以下簡稱事廢)。 張乃仁解釋,政府為了民生垃圾配置清潔大隊清運,繼而規劃焚化爐的終端處理設施,但 對於事廢卻只要求生產者自行清運或委託業者處理,一直沒有真正規劃事業廢棄物的去處 。 直到2003年,行政院正式公告,讓可燃性一般事業廢棄物由公有大型焚化廠協助處理。但 前提條件是:必須先處理完民生垃圾後,有餘裕才能處理事業廢棄物。 所謂的「焚化爐進廠權」就是這樣開始的。 制度上,環保清潔公司必須載明清運的廢棄物種類與數量,事先向地方政府環保局提出進 廠申請,得到許可後焚化爐業者才會放行。但正因進廠量有總量限制,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制度下的角力自然因應而生。 市場規模一年數十億,地方有力人士手握「進廠權」 https://i.imgur.com/U3wiEAu.jpg
環保署雖然依法擁有焚化爐調度權,但卻因其中涉及利益盤根錯節,始終難以實際執行。 圖為焚化廠垃圾吊車操作室中的工作人員。(攝影/林彥廷) 洪裕程為我們解釋「進廠權」運作的政治面,他是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簡 稱衛環委員會)立委吳玉琴的法案助理,多年來關注環保相關政策法案。 「假設焚化爐一年可以處理的量是600噸,替政府處理家用垃圾(的數量)是400噸, 剩下的200噸空間就是可燒事業廢棄物的量。縣市長或議長會有很大影響力,去叫焚化爐 經營者把quota(配額)給他分配,這就是『進廠權』。」 「進廠權」因有了特許的意涵,便成了地方政治人物經營樁腳的重要資源,也不乏有議員 家屬開立環保公司的案例。自此,各縣市焚化爐經營壁壘分別,外人很難越雷池一步。 「曾經有某位立委堂弟,說他事業廢棄物都沒地方去,想進嘉義(鹿草)焚化爐,也只能 讓他直接去找縣長。」洪裕程說,大家以為環保署可以解決事廢去處,但事實上,即便各 地焚化爐的興建、維修跟整改都由中央出資,環保署也擁有法令規定的「焚化爐調度權」 ,但「調度權」始終難以實際執行。 相較於民生垃圾處理價格,一般事業廢棄物索價較高,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固鞏成一道難 以突破的高牆,讓環保署調度權遭遇不少阻礙。 去年(2021)中,監察院調查顯示,各地焚化爐去化狀況與價格為1公斤民生垃圾處理費1 ~2元不等,但事業廢棄物則約在3~5元不等。洪裕程說: 「對焚化爐業者來說,燒事業廢棄物比較好賺。1公斤的事業廢棄物,焚化爐要(收 取)的處理費可能是3元、5元,但業主往往要付到1公斤8元、10元、12元,中間差距有多 少是環保公司賺走,有多少又是(為了買)『進廠權』?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2021年,全台焚化爐處理事業廢棄物總量168.2萬公噸,若以每公斤約8元處理價格估算, 這一部分的利益總值達134億元。 台北市、高雄市、新竹市、屏東縣、台南市是2021年全台事業廢棄物處理量前五名的縣市 。以高雄市47.36萬公噸的處理量為例,1公斤約12元算,高雄市焚化爐1年事業廢棄物的 市場規模超過56億,扣除給焚化爐業者的處理費後,環繞在環保公司周邊也有近40億。 https://i.imgur.com/rTYm4Ny.png
焚化廠砍進廠量、清潔公司大漲處理費,商家苦不堪言 https://i.imgur.com/2tnnMlD.jpg
去年起,各縣市事業廢棄物處理費用飆漲,讓小型商家、工業區業者苦不堪言。圖為廢棄 物處理廠中的車輛進場單據。(攝影/林彥廷) 「進廠權就像航空公司賣機票一樣,通常會overbooking(超賣),這是很正常的商 業行為。」 洪裕程說,在需求不高時,大家相安無事,但若市場需求大增,就會像有人拿著機票卻無 法上飛機一樣,目前,台灣焚化爐市場就面臨這樣的情況。 小萬就像那位拿到機票卻可能上不了飛機的人。他提到,4年前開始感受到進廠壓力,尤 其去年高雄2座焚化廠停收外縣市事業廢棄物後,壓力鍋立刻炸開,進廠量減量速度愈來 愈快。 雖然他跟焚化爐廠商、地方政府有白紙黑字的進廠許可量,但實際運作並沒有100%保證, 主管機關隨時可以因應實際狀況調整。 「很奇怪,我只要掉一個客戶,沒跟他們(政府官員)說,他們都會知道,然後來砍 我的量,砍的量又比這位客戶(原先供給)的(量)多。」 他自我調侃說,「(這一行)我沒有一些好朋友的關照,不可能處理,沒有人際關係不可 能,但現在人際關係愈來愈不好了。」 為了維持公司營運,小萬向既有客戶提高垃圾清運價格。「1公斤12元,那是有交情才會 有這種價格,不然1公斤13元、15元,全台都很高。」有客戶抱怨,焚化爐處理事業 廢棄物費用是公告價,幾年才調一次,不至於一年內從1公斤7、8元迅速跳到12元,懷疑 業者趁機聯合惡意漲價。 對此,小萬解釋說,「就好像你寫一篇文章賺5元,一個月可以寫100篇,但現在被規定你 只能寫50篇,但仍有基本的人事成本要支出,只好漲價的道理一樣。」 他坦言,因為很多同業的垃圾進廠量也被減少,這一波漲價很兇猛,未來可能還會再漲。 去年起,從北部桃園,到中南部各縣市都傳來事業廢棄物處理費用飆漲,讓小型商家、工 業區業者苦不堪言。 全台垃圾量不斷成長,焚化爐早已供不應求 https://i.imgur.com/vUMoG8Q.jpg
新北市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正在初步分類垃圾。(攝影/林彥廷) 減量為何來得這麼快,這麼猛?小萬理解原因是「人緣變差」、「高雄拒收」,似乎都是 短期障礙,只要政治改朝換代或高雄解禁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但實際是如此嗎? 一位不肯具名的第一線環保公務人員告訴《報導者》,儘管環保署對外總提到焚化爐屆齡 整改,導致處理量能的「供給面」減少,但他看到的反而是「需求面」的增加:台灣每年 垃圾量不斷成長,焚化爐早已供不應求。 去年(2021),全台一般廢棄物(民生垃圾)加上事業廢棄物量突破3,000萬公噸,創下 歷史新高,不只民生垃圾首度破千萬噸,事業廢棄物也一舉突破2,000萬公噸、達到2,195 萬公噸。這些事廢各有各的去化管道,根據環保署統計,大部分事廢可再利用,但仍有4. 66%左右、約100多萬噸的事廢需送到焚化爐跟民生垃圾一起燒掉。 https://i.imgur.com/EHWVfBq.png
雖然全台24座焚化廠在設計上每年處理量可超過750萬公噸,但根據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 提供資料,扣除每年上、下半年各一個月歲修,以及受熱值提高影響,焚化廠處理廢棄物 的妥善量大約能在650萬公噸左右。 而近3年來,全台焚化爐處理量幾乎年年已經達到650萬噸滿載處理量。隨著不斷成長的垃 圾總量,這些垃圾到底跑哪裡去?這位不肯具名的環保公務人員告訴《報導者》,早先還 能以提高資源回收率來處理,但近年垃圾成長快速,「有的縣市先把民生垃圾暫置在掩埋 場,另外無法燒掉又不能再利用的,就讓非法濫倒問題愈來愈嚴重了,」他說。 在焚化爐能燒的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需要燒掉的的事業廢棄物需求又不斷成長,便排擠到 了本應該優先焚化的民生垃圾,根據主計處民生垃圾清理狀況資料,過去3年進入掩埋場 的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比2020年大幅成長123%,達到24.7萬公噸。 https://i.imgur.com/aJhoURP.png
因此,去年監察院就針對焚化爐大量處理事業廢棄物,違反「民生垃圾在先,有餘裕才處 理事廢」原則提出調查,報告中指出,除了台北市與高雄市有餘裕量外,其餘縣市焚化廠 處理完一般垃圾後,幾乎沒有處理事業廢棄物的空間。 「但沒想到各焚化廠還是繼續收受事業廢棄物,然後將一般廢棄物交由外縣市焚化廠處理 的奇特現象。」根據調查報告,縣市內擁有焚化廠卻委外其他縣市處理民生垃圾量前三名 分別為台南市、桃園市與新北市。 https://i.imgur.com/OcKzkVl.png
焚化爐處理量能緊繃,成違法濫倒溫床 https://i.imgur.com/XQKyAO1.jpg
台糖公司位於大洲段、六塊寮段土地遭非法傾倒大量廢棄物。(攝影/林彥廷) 焚化爐處理量能緊繃也成為「違法濫倒」的溫床,小萬以他工作現場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 ,踏上「違法濫倒」的犯罪路有多麼容易。 「(進到焚化廠時)每一車檢查,現在焚化爐少,檢查愈嚴格。有的還把垃圾倒出來 落地檢查,分不乾淨的,退回去叫你重新分類。分類又要個2、3天。」 整車載回公司後,不僅要找人分類,花費更多人力成本,偏偏他拿的是清除許可證,不能 做分類處理,「環保稽查人員看到,開單,落地就是違法。」 當垃圾被退回,同時也會被焚化廠業者記點,「記點後,罰你1、2週不能進垃圾,那客戶 怎麼辦?」 在目前非常時期,焚化爐進廠量一改過去月管制,成為週管制,小萬說:「我1週進2天, (被分配的進廠量)就滿了,後面5天就讓客戶放著。」更何況被罰1、2週不能進廠,客 戶自然抱怨連連。面對這種情況,小萬說:「我說真的,這一定有人會亂倒。」 小萬自知,全怪焚化廠業者不盡公平,畢竟目前焚化爐空汙排放標準被高度監管,嚴格執 行分類檢查,以控制焚燒時容易產生戴奧辛的廢塑膠數量也是合理。小萬只能回頭要求客 戶端更嚴格執行垃圾分類,「但要求付錢的客戶做到這些事怎麼可能。最後受苦的是我們 。」 小萬面臨的經營挑戰接踵而至──「進廠量」考驗的是他的人脈,而垃圾順利進廠後,又 考驗客戶的良莠素質。在這劇烈調整的經營環境中,有多少落隊的業者會變成「不肖業者 」? 新北大型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副總經理郭家祥就提到,今年上半年不下30組「環保 掮客」接觸他,表明有「進廠量」可幫他處理垃圾去化送到焚化爐。 「他們有人說,我有3,000噸、我有1,000噸的(進廠)量;我請他們給我當地環保主 管單位核發的進廠量,只要有,我就簽約,結果沒有一家申請得下來。」 郭家祥懷疑,在現實廢棄物處理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多少人會像他一樣會要求看許可函。 「沒看的,垃圾給他們運走了,結果會被載到哪裡?」郭家祥說。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長年反對新增焚化爐,但也清楚台灣事業廢棄物總量不斷成 長的事實。 他認為,政府以前完全不重視可燃性事業廢棄物,但台商回流勢必帶來可觀的事業廢棄物 數量,政府也應該從分類、再利用管道的去化,最後到終端處理設施盤點等系統性地規劃 。 在變動環境中掙扎求生的小萬,無法預估這趟調整期有多久。近來,他愈發對於前往台北 市拓點感到心動,「(台北市)焚化爐夠,你努力去跑客戶,你就有量,(而且進廠 量)不需要透過中間人,很直接。」他有朋友在台北市經營環保公司,兩相比較之下,這 位未滿30歲年輕人嚮往運作規則透明的經營環境。 在某些心灰意冷的少數時候,他會阿Q地想,進廠量被減到零也不錯,好讓他壯士斷腕北 上另起爐灶;但多數時候,他期盼這些不能說的在地運作潛規則有消失的一天,不再被政 治綁架。 「處理垃圾都有壓力,要一個很敢的人出來,不怕得罪人的。」 他之所以受訪,無非就是想講出這句內心話。 ================================== 600萬噸事廢已無處去,台商又回流──政府如何解這道公共政策題? https://i.imgur.com/YCxzdPn.jpg
目前全台囤積的事業廢棄物累積高達600萬噸,如何處理廢棄物是經濟能否永續發展的關 鍵。圖為台南市仁德工業區附近的清潔隊廢棄物暫置處。(攝影/林彥廷) 環保署統計,目前全台已囤積逾600萬噸事業廢棄物(簡稱事廢),正等待消化處理。且 在台商回流熱潮下,預估未來事廢只會有增無減。然而,政府對於事廢處理態度消極,至 今除了有害廢棄物有專屬處理設施外,一般可燃性事廢並沒有專屬的處理設施。 事實上,《廢棄物清理法》32條已規定,工業區應規劃其專屬的廢棄物處理設施,但此條 文通過20多年來,至今沒有落實,以經濟部掌管的62個工業區,也只有3個工業區設置有 害事廢處理設施。 目前廢棄物處理量能明顯不足,導致全台非法濫倒猖獗,政府要如何面對與解決長期以來 的沉痾? https://i.imgur.com/c6BGsw5.jpg
和順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陳文祥表示,今年事廢清運價格飆漲,從去年的每公斤8元 漲到12元。(攝影/林彥廷) 下午4點,下班時間未到,台南和順工業區門口已經聚集不少人潮,幾位穿著公司制服的 人,手拎著黑色垃圾袋夾雜在一般居民間,一同等待垃圾車準時出現。自從事廢清除價格 暴漲後,追垃圾車的員工愈來愈多。 和順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陳文祥說,和順隔一條馬路就是住家,收受民生一般廢棄物 的垃圾車每天2次定點停在工業區門口,每週4次,「公司要省錢就是這樣,但如果偷渡事 廢進去,你自己要小心,這是要罰錢的。」 ### 一般廢棄物、事業廢棄物處理方式大不同 台灣依《廢棄物清理法》,將廢棄物分為2種,並以不同方式處理: 一般廢棄物:指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一般指家戶產生的垃圾,由當地縣市清潔 隊處理。 事業廢棄物:指事業活動產生非屬其員工生活產生之廢棄物,包括有害事業廢棄物及 一般事業廢棄物,由產生的機構再利用外,需以自行、共同、委託3種方式清除、處理。 (i) 有害事業廢棄物:由事業所產生具有毒性、危險性,其濃度或數量足以影響人體 健康或汙染環境之廢棄物。 (ii) 一般事業廢棄物:由事業所產生有害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 ### 工廠員工生活垃圾屬一般廢棄物,跟家戶垃圾一樣可丟垃圾車,但若是營運過程中產生的 垃圾則屬事廢,須交由專門的清運業者。過去為了方便,有些工廠會將民生垃圾一起交給 清運業者,但清運費用飆漲導致工廠必須更精打細算。 每日150噸事廢無處去,台南垃圾危機全台最嚴峻 「去年(2021)一般事廢清運費每公斤約8元,今年已經漲到12元。」陳文祥無奈地說, 如果嫌貴想換清運公司,也找不到其他人願意接手,因為清運業者自己都快要找不到地方 燒垃圾。 台南工業區清除價格暴漲源自事廢終端處理量能不足。台南市目前由中央和地方建設的工 業區有11處,一天生產400噸事廢,轄內雖有城西、永康2座焚化廠,但處理完家戶產生的 生活垃圾後,僅剩處理250噸事廢的量能。過去,這些多出來無法處理的事廢多委託高雄 市代燒,但高雄市長陳其邁去年11月宣布減收外縣市廢棄物後,讓只能「看別人臉色」的 廢棄物處理方式瞬間失去平衡,導致台南目前無處去的事廢以每天150噸的速度累加。 3年前陳文祥也曾遇到清運費飆漲,起因同樣是因高雄焚化廠停收。台南的事廢長期仰人 鼻息,只能讓噩夢不斷重演。陳文祥無奈地說,焚化爐老舊、量能不足,這個問題無解, 「明年價格一定還會繼續漲。」 事廢無處去,但台南的招商腳步卻沒停歇。市長黃偉哲今年6月表示,因應台商回流,預 計釋出工業用地近400公頃。台南正在開發的工業區就有3處:新市產業園區、台南市綠能 產業園區與七股科技工業區,而攸關台積電用地的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三期(簡稱南科 三期)基地開發計畫也正在環評審查。 環保署統計,截至2021年全台已貯存600萬噸事廢,其中台南市貯存了74.7萬噸,僅次雲 林縣。囤積的事廢處理不完,大規模招商後勢必持續增加,使得台南成為這波垃圾危機中 ,全台挑戰最嚴峻的縣市。 https://i.imgur.com/BpAwDdW.png
問題一:法條如虛設,工業區垃圾多委外清運,卻沒評估處理量能 https://i.imgur.com/wYUSJXG.jpg
經濟部在宣揚台商回流創造就業機會時,卻忽略了事廢該往哪裡去,沒有提出相對應的處 理政策。(攝影/林彥廷) 早在2001年,環保署就注意到事廢問題,修正《廢棄物清理法》(簡稱《廢清法》)第32 條,規定新設工業區及科學園區要在區內或區外設置事廢處理設施,現有的工業區或科學 園區須在2004年12月31日前完成設置,為的就是讓產出垃圾的事業單位自己負起處理責任 。 雖然法規寫得清楚,多年來卻形同虛設,大部分的工業區總以區外處理、委託清運業者將 垃圾運出去,經濟部轄下62個工業區,目前只有3個工業區設置廢棄物處理設施(桃園觀 音、彰化彰濱、高雄大發),專門處理有毒事業廢棄物,其他處理一般事廢的設施並未特 別規劃。 即便垃圾處理已經塞車,許多工業區的環評文件仍以「有處理餘裕,建議民間業者處理」 闖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和環保署卻未評估區外的垃圾處理量能,台南七股科技工業區正 是這個荒謬現象的代表。 七股科技工業區在2009年就通過環評,今年1月開工,但開工3個多月後,外界才赫然發現 沒有規劃事廢處理設施,甚至連蓋焚化爐的環保用地都沒規劃。該工業區事廢原規劃至經 濟部南區事廢綜合處理中心大發廠及永康焚化廠處理,但目前這2處焚化爐處理量能都已 供不應求。 在各界壓力下,台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陳凱凌才表示,年底前將提交環境差異影響評估, 增設環保用地自行處理事廢。但七股工業區後續仍有招標事廢處理業者、興建焚化爐等充 滿變數的階段進程,能否在原訂的2027年完工還是未知數。 問題二:台南工業區擬增8座焚化爐,時程充滿未定數 這個案例凸顯出工業區規劃時對事廢處理的草率,台南近期忙著補破網,端出在柳營科技 工業區(簡稱柳科工)、台南科技工業區(簡稱南科工)、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簡稱 南科園區),增設8座焚化爐,預計2025年可新增每日495公噸處理量的規劃。 但這些焚化爐,目前只有南科園區已經走到招標營運焚化爐廠商,進度最快,預計2024年 完成,不過收受對象以南科事廢為主,對台南其他工廠幫助有限。其他如柳科工焚化爐還 在進行環差審查,能不能走到最後完工,充滿不確定。 近期,台南市環保局事業廢棄物管理科科長王世為為了事業廢棄物去處傷透腦筋,受訪時 不禁抱怨: 「《廢清法》明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要處置事廢,怎麼會變成我們要來解決呢 ?」 他說,環保局管的焚化爐以家用垃圾為主,有餘裕才燒事廢,「現在大家都來問環保局事 廢怎麼辦?我公親變事主。」他希望,工業區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如經濟部工業局和國 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新國科會),一定要站出來面對,處理廢棄物問題。 面對全台事廢處理缺口,環保署規劃趕得上變化? https://i.imgur.com/pgRt2oy.jpg
台南市環保局於七股區設立的事業廢棄物暫置廠。圖左為西濱快速道路,遠處為城西垃圾 焚化廠。(攝影/林彥廷) 面對各地方反映事廢清除價格上漲、焚化爐處理量能緊繃問題,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 賴瑩瑩接受《報導者》專訪時坦言,今年全台可燃事廢處理量的確有缺口,估計約在20萬 噸左右。 她表示,為了填平缺口,環保署盤點已接近完工的處理設施,包括預計今年底運轉的桃園 市觀音生質能中心、2024年落成的南部科學園區資源再生中心,以及來自汽電共生、造紙 業鍋爐等12個新增處理設施。 「預計明年(2023)就能達成平衡,處理可燃事廢的量能達到190萬噸,產生量也是 190萬噸,2025年就可完全去化之前累積的暫存量。」 賴瑩瑩強調,這12個設施都是已完成廢棄物處理業者招標才算進來,其他還未完成環保設 施用地變更、或未完成招標者都沒列入,預計這12個設施規劃將陸續在2022年到2025年上 線。 https://i.imgur.com/vsyH7Jr.png
未來事廢量沒掌握、區域發展也不均,能否平衡供需仍未知 然而,環保署雖有未來新增處理設施的規劃,但卻沒能掌握未來事廢產生量,其中來自台 商回流可能新增的事廢量,至今仍沒有數據。 賴瑩瑩表示,曾跟經濟部溝通過未來台商回流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量,「但他們手上也沒有 數據說會產生什麼廢棄物、多少量,這不容易推估。」她表示,目前環保署只能以每年2% ~3%成長量粗估,未來還會搭配源頭減量、廢棄物分類、廢棄物再利用等措施,因此預計 2025年可達平衡,「不過也會用新的廢棄物申報量數據去做滾動式檢討,」也會同步加強 工業區要有設置廢棄物處理措施的把關。 「明年量能平衡不代表明年地方上就會感受到量能平衡,(或是)現在大家看到暴漲的清 除價格就會回落,」一位不具名的環保署內部人員強調。 他解釋,環保署關注全台的供給與需求量,但垃圾處理會有縣與縣之間的屏障,即使明年 全台量能平衡,也要給地方時間去調整反應,「估計還需要1~2年的時間」。 例如,年底上線的桃園觀音生質能中心每年最多可處理22萬噸廢棄物,但桃園焚化爐早已 不敷使用,每年缺口13萬噸,有30萬噸暫時堆置在八德垃圾掩埋場,未來生質能中心會優 先處理桃園市內的垃圾,有餘裕才提供給其他縣市。 此外,事廢屬性多元,包括廢溶劑、工業汙泥、廢塑膠等,需要的處理設施也不同。台灣 焚化爐設計的熱值僅1,350~2,400kcal/kg,但以塑膠為例,熱值就高達4,000kcal/kg ,不僅有害焚化爐,也迫使焚化爐必須降低垃圾處理量,但目前環保署統計卻只看焚化爐 總量,沒有細緻評估事廢適不適合進廠焚燒。 未來台商回流的廢棄物預估數量,是否像環保署估計得那麼樂觀也有疑慮。經濟部因應台 商回流,已鎖定台糖土地,在雲林、嘉義、台南、高雄開發5處產業園區,累計開發面積 達410公頃,這還未納入台商進駐其他現有工業區的數量。 長期規劃須回歸制度檢討 經濟部在宣揚台商回流創造多少就業機會時,卻對事廢避而不談,《報導者》嘗試聯絡經 濟部工業局訪問,工業局卻以「廢棄物處理已經統籌交給環保署規劃」為由拒訪。 部會權責要分明,經濟部門不應「只管開發」 環保署北區環境督察大隊大隊長張乃仁對經濟部門的消極態度相當不以為然: 「政府是一個足球隊,環保像最後一關的守門員,結果其他人該攻沒攻、該守沒守, 甚至還往後攻自己球門,最後怪守門員守不好,整個廢棄物處理就是這個狀況。」 他曾在1998年前往日本考察廢棄物政策,發現台灣在管理制度有很大缺陷。日本分工明確 ,事業廢棄物是通產省,也就是經濟部門管理,一般廢棄物則是厚生省(相當於台灣衛生 福利部)管理,環境廳純粹管環境問題。但台灣卻是一般廢棄物交給環保署,事廢則分散 在各個主管機關,譬如經濟部理應要規劃工業區廢棄物處理,但主管機關兩手一攤,最後 只能由環保署來收拾。 張乃仁說:「環保署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權責上,等於有了一個推託的空間」,工業局 只要民眾一抗議,就縮手不蓋焚化爐,反正後面還有環保署扛,但環保署認為事廢是經濟 部門要處理,最後變成三不管。 學者建議區域共同處理,避免焚化爐過剩 曾在2019~2021年擔任環保署環評委員的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江康鈺,對於各部 會只管開發,卻不管廢棄物如何處理很反感。他說,《廢清法》32條規定,工業區開發時 必須有相應的環保設施規劃,但目前工業區的開發計畫中都會以「區外處理有餘裕」來避 開設置環保設施。 「有沒有餘裕?誰知道。」 他說,許多開發計畫會以該縣市的清除業者擁有多少處理量能作為「餘裕量」,但事實上 ,處理量並不等於最終能進入焚化爐的量,中間的落差值得好好研究。 不過,他也擔心在目前事廢失控的危機點上,當大家開始疾呼要新增處理設施時,最後會 不會又蓋過多。去年5月,環評大會審查經濟部因應台商回流規劃的「台南新市產業園區 」,包括江康鈺在內等多位環評委員,都呼籲經濟部應整體規劃5座產業園區的事廢,共 同處理,而非僅以個案審查。 江康鈺認為,事廢的管理高度應該拉高到國家整體政策,經濟部、新國科會等各部會要說 清楚,未來3~5年開發計畫,預計會產生多少廢棄物?什麼樣的廢棄物?環保署盤點廢棄 物的再生利用怎麼推?國家真正需要幾座焚化爐?現有的焚化爐如何更新? 「不能急就章,要有長程政策規劃,不分黨派延續下去。」 落實開發單位責任,政院提3對策 https://i.imgur.com/4PsFkKh.jpg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澤成要求開發單位落實環評處理事廢,若未落實,環保署可以撤銷許可 。(攝影/林彥廷) 環保署雖然是《廢清法》主管機關,但事廢牽涉到許多部會,因此行政院在去年8月到12 月,就由政務委員吳澤成組織跨部會會議,每季開會討論處理進度,重點放在如何落實開 發單位責任。吳澤成接受《報導者》專訪時,除了短期先解決今年處理量能缺口的問題外 ,對於未來長遠的事廢處理有3個政策方向。 首先,環保署已經啟動《廢清法》修法,預計在今年底提出草案。目前會增修原32條規定 ,要求現有的工業、科學園區,應規劃廢棄物處理設施,提出完成設置報告或替代方案; 新設者應規劃處理設施用地及設置計畫或處理及管理計畫。 賴瑩瑩補充說明表示,原先業者可以只簡單寫在區內或區外處理,修法後要求更明確提出 處理計畫,比如委託哪個廠商處理、要送到哪個地方焚化,而且要定期檢討,目前正在開 公聽會,希望今年可以預告。 再者,吳澤成認為環保署要拿出《廢清法》、環評審查的尚方寶劍,督促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積極負責。「如果開發單位沒有落實環評,環保署是可以撤銷許可,環保署要督促工業 區,有沒有照審議通過的去執行,」吳澤成說。 第三,目前,經濟部工業局規劃在雲林科技園區、彰濱工業區、台南科技園區設置焚化處 理設施,另新國科會在台南科學園區也有焚化爐規劃。其中,經濟部工業區旗下幾座焚化 爐都已規劃5年以上。吳澤成表示,環保設施是鄰避設施,推動勢必遇到困難,「這是政 府的決心跟執行力,跨部會的專案小組會來追蹤每一個進度。」 https://i.imgur.com/b8y1Hu1.png
自己的垃圾自己清,廢棄物處理才有解 https://i.imgur.com/avMpuj7.jpg
南科資源再生中心廠長韓煌吉指出,在區內建置廢棄物處理設施可以有效追蹤廠商事廢去 處,廠商不會亂分類。(攝影/林彥廷) 《報導者》採訪團隊在7月中來到南科園區,它是台灣少數在區內建置廢棄物處理設施的 案例。南科園區在開發時就規劃了7公頃環保設施用地,興建「資源再生中心」,有1座每 天可處理80噸廢棄物的「流體化床焚化爐」,如今園區進駐率已達99%,工廠產生的事業 廢棄物僅4.5%需委外處理。目前園區一般事廢處理每公斤收費僅3.35元,在廢棄物處理爆 量的今日,更看出當時規劃帶來的成果。 南科資源再生中心廠長韓煌吉表示,自設廢棄物處理設施容易追溯廢棄物來源,廠商如果 亂分類容易查,若違規就會取消處理費相關優惠,因此廠商大多非常守規矩,而且南科少 了長程運輸的成本,以服務廠商為主,價錢只要打平成本,相對親民。 「廠商覺得區內有處理設施很好、有備援,若清運業者臨時無法去化、換約時間出現 空窗期,還可緊急協助處理。」 「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不僅攸關企業穩定存續,更是對環境的責任,這場垃圾大戰照見 台灣長期在發展經濟時因循苟且、得過且過的心態。但從農田違法傾倒的廢棄物,到工業 區無處安放的事廢,在在都顯示這種僥倖心態已經到了必須轉變的臨界點。唯有正視廢棄 物問題,才能真正讓台灣的產業永續發展。 ======================================== 還原一場12小時內湮滅的犯罪──數萬噸廢棄物,如何悄悄埋入台糖土地深處? 多媒體重現犯罪現場 https://is.gd/5V22jA 2021年10月19日,檢警破獲震驚全台的台糖土地廢棄物濫倒案──自2020年3月起,在長 達1年半的時間中,高達3.8萬噸來自於生活垃圾、裝潢拆除與工廠製造產生的廢棄物,被 埋進台南國道8號旁一片13萬平方公尺、約二分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台糖土地。 不同於多數單兵作業的環保犯罪型態,這是一場組織性、橫跨南北的集團犯案。竊占台糖 土地的「土尾」蔡燕章,與清運廢棄物的北、中部司機群聯手,靠著暗語聯繫,加上縝密 的組織分工,每次出動,在短短12小時內,就可完成一場傾倒「任務」,多次躲過警察跟 監。 《報導者》重回現場、調查、模擬,還原整起犯案細節,看一場快閃犯罪如何一步步破壞 環境。一切,從北部處理廢棄物的「棧仔場」開始 一場12小時內完成的濫倒 (此影像多媒體,係根據此案件起訴書內所述犯罪現場、犯罪者一審開庭呈述以及記者採 訪所得,以實地攝影、合成模擬圖及檢警提供影像還原集團犯罪過程。) 從犯罪公路到公有地──衛星圖解全台廢棄物濫倒熱區 僅僅一塊位於台南的台糖土地,讓環保犯罪集團不法利益可達1.2億元,那全台又有多少 土地淪為廢棄物濫倒處,成為犯罪者賺錢工具? 今年,環保署首度將衛星監測的國土變異點資料運用在廢棄物追蹤上,讓全台非法濫倒廢 棄物的規模有了初步的輪廓。《報導者》從13萬筆變異點中篩選出4,748筆廢棄物或土石 棄置違規案件,詳細分析從北到南的違規熱區,以及它們成為濫倒天堂的原因。 過去5年,全台營造都更熱,六都建築執照與拆除執照核發數一年比一年多,許多北部產 生的裝潢、營建廢棄物,因去化管道有限,遭非法棄置在中南部的廢棄魚塭及農田中,引 發社會高度關注。 過去,不肖人士常鎖定人煙罕至處偷倒廢棄物,案件往往事隔多日才被察覺檢舉。如今此 狀況有機會被克服──營建署今年開始與環保署合作試辦,直接共享「衛星」國土監測資 料,期盼主動出擊掌握更多潛在濫倒事件。 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接受《報導者》專訪時解釋,營建署自1999年起透過衛星影像進行國 土利用監測,過去如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經濟部水利署等單位也有類似作法;各部會資源 在2014年透過行政院整合後,已經建立起一套橫跨中央到地方的變異點監測回報機制,參 與單位達58個。 陳繼鳴表示,不同時間點的衛星影像,經系統比對運算、分析出地表「疑似變異點」後, 就會通報各地方政府窗口,一旦鄉鎮市公所人員確認並非誤判,縣市政府就會透過聯合取 締小組現場察看違規項目,再把查核結果回報給營建署。 衛星影像能抓出的變異點五花八門,新增建物、整地、作物變化、植被改變都一覽無遺。 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資訊管理課課長陳和斌補充,無論變異點是「疑似」或「經查核」, 只要變異類型為「傾倒廢棄物、土」,營建署都會提供環保署做參考;「我們能夠提供資 料的,就盡量去提供,這些資源讓它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 《報導者》利用營建署「國土利用監測整合資訊網」平台,撈下2014年至2022年7月底, 共13萬2,254筆變異點資料,並自64種變異類型中取「傾倒廢棄物、土」、「堆積土石」 、「處理廢棄物」3個類目,且查證結果為「違規」者,得到共4,748筆資料,以此進行違 規棄置案件的熱區分析。 https://i.imgur.com/VTwx0Wg.png
「天眼」發威,2020年違規件數大增一倍,近3年抓出逾3,000件 台灣潛在廢棄物案件有多少?觀察各年度違規變異點數量,發現2020年後顯著增加,較前 一年大增一倍以上;累計2020年後共暴增3,250筆,佔全部的7成。 陳和斌表示,變異點數量增加與衛星監測頻率、系統精準度提升有關。2016、2017年時監 測頻率約2個月1次,2020年時已經加快到1個月1次;經過不斷校正,這套系統違規發現率 也從計畫執行初期的25%提升至50%。 陳繼鳴表示,違規若沒有及時處理,會因破窗效應而蔓延,「發現愈快,及時抑止,可讓 人有所收斂。」 https://i.imgur.com/apWsXSr.png
台南、屏東違規數遙遙領先全台,前五名縣市違規點佔全國一半以上 台南市是2014年以來,「傾倒廢棄物、土」違規變異點累計最多的縣市,達730筆(佔全 部15.4%);屏東縣546筆(11.5%);桃園市453筆(9.5%)。 第4名、第5名分別是中部的彰化縣424筆(8.9%)、雲林縣404筆(8.5%)。 針對上述3類違規變異點,這5個縣市就包辦了全國一半的量。 https://i.imgur.com/VH9C6jX.png
按鄉鎮市區排序的前20名熱區 若以鄉鎮市區層級分析,則浮現以下6縣市的違規熱點。它們有的屬於違規堆置土方,有 的則是濫倒營建廢棄物。 ① 台南市:安南區、七股區、仁德區 ② 屏東縣:里港鄉、高樹鄉 ③ 桃園市:觀音區、楊梅區、新屋區、大園區 ④ 彰化縣:芳苑鄉 ⑤ 雲林縣:口湖鄉、台西鄉 ⑥ 南投縣:南投市、埔里鎮、草屯鎮、水里鄉 各地區具體樣態為何?為何構成違規?《報導者》逐一與各地方政府查證,解析資料含義 。 https://i.imgur.com/Sgq8Gop.png
【台南】七股、安南一帶廢棄魚塭,違規回填土方 安南區:全國第1名,190筆 七股區:全國第3名,117筆 仁德區:全國第5名,107筆 鄉鎮棄置熱區前5名中,有3個就在台南,時間以2021、2022年為主,總件數高達414筆。 台南市環保局稽查檢驗科科長張仕音表示,七股、安南一帶廢棄魚塭空地多,許多不法業 者會以免費方式幫地主回填土方,惡質一點的業者還會摻雜廢棄物。 按「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規定,農地或魚塭回填土方時,土質要適合耕種, 不能是營建剩餘土石方或廢棄物;另回填土方、涉及使用地變更都必須經過申請。 「如果(乍看是單純)土方的話,地主就不會警覺,不知道這(回填)要申請,」張仕音 說。 他補充,海線地區主要以營建廢土為主,山線則是廢棄物為主;當地營建廢棄物多來自北 部,沿台61線一路南下,不過近期台南南科周圍建案興盛,也產生相當數量。 《報導者》與當地環團走訪七股、柳營等地,發現廢棄物濫倒嚴重,除了營建廢棄物,更 包括疑似廢纖維等不明廢棄物遭棄置在河邊、農地上。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告 訴我們,近來興起魚塭回填,上方又蓋太陽能板,一塊土地多重利潤,不只賺到廢棄物處 理的不法收入,又可賺太陽能發電費。 此外,台南台糖土地、公有地,也蒙受廢棄物之害。去年(2021)新市區一處交流道旁、 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公尺的台糖土地遭濫倒事業廢棄物,清除費用估計超過10億元,監委 申請調查。 2019年,高速公路局東山服務區旁國有地也傳出濫倒事件,被棄置大量民生垃圾包、廢塑 膠混合物、營建廢棄物,估計達300立方公尺。 https://i.imgur.com/i3oBRff.png
【屏東】荖濃溪沿岸砂石場堆置不符地用規定,里港、高樹2020年被偵測到大量變異點 里港鄉:全國第2名,176筆 高樹鄉:全國第4名,111筆 屏東變異點顯著集中在里港鄉、高樹鄉荖濃溪沿岸,大致沿「土庫堤防」、「東振新堤防 」分布,高比例集中在2020年發生。 屏東縣水利處水利行政科科長郭峯志表示,此處是砂石場聚落,莫拉克颱風過後更擴大辦 理河川疏濬。不過砂石場規模變大,廠商堆置砂石也可能向外逸散,許多違規便是屬於「 土地使用」不符,在不對的地方堆置,這幾年政府已經在當地輔導業者變更用地。 他分析,相關狀況可能過去已存在,不過相較於檢舉案件,衛星精確度更高,一次就抓出 很多點位;2021年後當地案件數下降,應與業者受罰經驗有關。 郭峯志說,政府還是會關注砂石堆置是不是有影響周圍環境,或堆置高度是否有安全隱憂 ,若發現違規還是會開罰。 屏東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代理科長陳永明補充,此區早期的確因砂石場形成大量坑洞, 也成為不肖人士偷埋廢棄物的好位置,不過相關問題目前已改善。 陳永明補充,屏東縣近期較頭痛的問題是廢鋁渣案,枋寮工業區、萬丹鄉都有相關案件, 非法業者以利誘方式,找地主承租土地或廠房棄置鋁渣,後續處理問題棘手。 他補充,目前屏東縣環保局也和警察局聯手,在屏東出入要道,如國道3號沿線交流道、 台22線高樹大橋、里港大橋等地加強稽查。 https://i.imgur.com/0fjtfqK.png
【桃園】台61線穿越,海線大園、觀音、新屋淪北部棄置熱點 觀音區:全國第7名,86筆 楊梅區:全國第8名,73筆 大園區:全國第14名,54筆 新屋區:全國第16名,51筆 桃園為北部非法棄置熱區,集中在台61線周圍,大園、觀音沿海一帶。 今年1月,桃園觀音一處7,000坪國有地被倒廢土;新屋區葉五美公祠旁,家族共同持分農 地,近2年也被不肖子孫與人簽約倒廢土,當事人屢次陳情。 桃園市環保局局長呂理德表示,新北市於2019年起整頓五股垃圾山,從北部流出的廢棄物 就開始往南蔓延,首當其衝就是桃園。 為了遏止不法濫倒,桃園市於今年5月起加大執法力道,若載運土方車輛沒有依法出具聯 單,就可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9條第2款、認定為「有嚴重汙染之虞」而送辦,甚至予 以扣車,「(不法人士)最怕的是什麼?他不怕你罰單6萬到30萬,他怕你把車子扣起來 ,400、500萬扣起來不還他,也不能做生意,」呂理德觀察。 根據桃園市環保局統計,今年5月至7月11日,台61線沿線攔查專案,共攔查到21台違規車 輛,不明土方逾240公噸。呂理德也說,目前扣車已達12輛。 此外,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北區環境督察大隊大隊長張乃仁以多年稽查環保案件的經驗, 發現北部其他地方如新竹關西、芎林等高速公路通過、人煙稀少地方,也常常發現廢棄物 濫倒案件。 https://i.imgur.com/0fjtfqK.png
【彰化】檢警環合作打擊犯罪,芳苑「廢土天堂」的轉身 芳苑鄉:全國第15名,52筆 彰化芳苑廢土濫倒多次成為新聞焦點。2019年曾傳卜蜂食品汙泥案,1萬多噸的汙泥棄置 在芳苑鄉、埤頭鄉、溪州鄉空地;同開重金屬汙泥案,二水鄉場址被倒逾萬噸,日前才完 成環境復原。 彰化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股長蕭家浩表示,芳苑位在台61線沿線,棄置樣態以北部廢土 南運、回填魚塭為主;大城也有案例。 他表示,這類載運不明剩餘土方或廢棄物的狀況,在去年年底(約9月到12月間)最為嚴 重;近幾個月,加強車輛稽查後,案件增長量已趨緩。 蕭家浩補充,車輛攔查時,應隨車持有載明廢棄物、剩餘土石方產生源及處理地點的證明 文件,以供檢查,否則環保單位可根據《廢棄物清理法》第9條第1項規定開罰;彰化縣 2021年以此開罰件數共有160件,今年上半年有26件。 蕭家浩表示,彰化近年廢棄物問題,已經從早期的環保單位單打獨鬥,變成現在檢警環通 力合作;廢棄物清除與否,也都會成為檢調起訴行為人時建議量刑的依據。過去縣內食品 汙泥案、二水汙泥案都仰賴此合作模式。 芳苑2020年、2021年分別有34件、13件棄置相關的違規變異點,今年截至7月底為止尚未 有違規變異點出現。 https://i.imgur.com/SsEGc7B.png
【雲林】台西、口湖農地及魚塭被濫倒,台61線沿線強化稽查 口湖鄉:全國第6名,93筆 台西鄉:全國第11名,62筆 雲林縣環保局環境衛生科技士張宗仁觀察,台西、口湖案件在2、3年前較多,當地多屬營 建廢棄物回填農地或是魚塭。 不過,從去年到今年,比較多的樣態不是查獲現場傾倒,而是在車輛攔查、還沒落地時就 被攔下抓到;台61線剛進雲林的麥寮,也攔到了較多案件。 張宗仁表示,攔下車輛後,若確認車載物品為單純土方,但沒有來源證明,就會要求退運 並處以罰鍰。 「如果說有廢棄物問題,會確認這個人或是這台車,是不是有清除許可證?如果沒有就會 直接移送,走刑事去做偵辦,」張宗仁補充。 台西警分局7月底也表示,2022年1月以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違規達883件,比 去年同期劇增了739件;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事罰有7件9人、行政裁罰共27件。 https://i.imgur.com/fJ8Ssgo.png
【南投】沿國道3號棄置,靠山的南投、草屯也成廢棄物熱區 南投市:全國第9名,68筆 埔里鎮:全國第10名,67筆 草屯鎮:全國第12名,59筆 水里鄉:全國第19名,43筆 不靠海的南投也淪為廢棄物棄置熱區,除了農地遭棄置廢棄物外,甚至有不肖人士直接將 垃圾棄置在馬路中央,丟了就跑。 南投縣環保局稽查科科長王筱歡分析,南投縣棄置熱區大致沿國道3號,例如從南投、名 間、竹山,下交流道棄置;另外,台16線進水里沿途也有棄置案,埔里也有零星個案。 「我們查獲非法棄置的話,大概一半是營建廢棄物;裝潢廢棄物可能也三分之一;另一部 分的話就是事業廢棄物,常都是租借廠房去棄置,」她補充。 王筱歡說,目前難處理的樣態是租賃廠房、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現在都是比較特殊的 事業廢棄物,處理費用也相當高,通常棄置的人都已經不在或跑路,地主就要去承受後果 ;我們也會宣導,土地不能任意租賃給他人。」 https://i.imgur.com/FMLlirp.png
台61西濱快速道路成廢棄物犯罪公路 台61線北起新北市八里區,南至台南市七股區,全長約301.8公里,貫串西部沿海地帶, 也成為北部營建廢棄物、廢土一路南下傾倒的重要通道,多個縣市環保局均以沿線交流道 加強稽查。 《報導者》透過GIS分析統計,台61線沿線1公里範圍內,從北到南一共有384筆變異點, 佔全部違規變異點的8%;3公里範圍內則有770筆變異點(16.2%)。 張乃仁分析說,載運廢棄物基本上會使用25噸的大型曳引車或拖曳車,台61線因交通便利 又處偏僻的沿海地區,因此成為犯罪熱區。 https://i.imgur.com/0Cp9ko8.png
1成的棄置點在公有土地上 不只私人土地遭非法棄置廢棄物,疏於管理的台糖土地、公有地也都成為土尾覬覦目標。 《報導者》進一步將4,748筆衛星變異違規點資料與全台公有土地圖資套疊,發現有501個 點位(10.6%)落在公有土地上。其中最多的是屏東縣79筆、桃園市58筆、台南市57筆。 而這501筆變異點中,高達290筆為國有財產署(簡稱國產署)管理的土地。由於抓不到濫 倒行為人,龐大清運成本也成為全民負擔的社會成本。 國產署以書面方式回覆《報導者》,表示近年面對廢棄物棄置問題,無法查得行為人確實 是困境,該署每年環境清理費用達數千萬元。 國產署回覆,如果查獲行為人,就會要求對方清理,也會向其追收補償金。若找不到行為 人,而被要求負清理責任時,國產署會向環保機關主張「行為責任」優先於「狀態責任」 ,請環保單位追查行為人;如有急需清理必要,該署會配合要求,先行僱工清除。 國產署表示,目前會按月巡查遭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汙染控制場址,也從2021年試辦用 無人飛行載具輔助巡管,未來也會強化與其他機關的橫向聯繫。 https://i.imgur.com/B5REvHU.png
清除仍是漫漫長路,環保署現正列管場址仍有73%未清理 衛星監控國土變異點可作為即時監控廢棄物濫倒事件的參考,環保人員會根據現場實際樣 態來認定開罰,若案件對環境有重大影響和汙染危害,各地環保局也會將其列管為棄置場 址,登錄在管理系統中;不過若屬情節較輕微的「有礙環境衛生案件」,不會特別錄案。 《報導者》爬梳環保署平台上曾經列管的棄置場址,發現2011年至今的945筆資料中,有 49.5%(468件)正在列管中,50.4%已經解除列管。 正在列管中的場址中,約73.3%(343件)仍未清理,進度多半是還沒送清理計畫,或是司 法單位還在偵辦中;清理中佔7.5%(35筆);已清除完成、待完成解除列管程序約12.4% (58筆)。 廢棄物的傾倒可能發生在一夜之間,但後續清除成本往往所費不貲,更曠日費時,連帶影 響周邊居民權益。 在科技輔助下,不法業者的環保犯罪行為有機會被揪出,不過從北而南的營建廢棄物棄置 問題更涉及去化量能的根本問題。 張乃仁表示,廢棄物去化成本影響棄置現象至深,「現在砂石棧場分類完後,砂石有沒有 給它出路?分得好,這些砂石都可以用,只是品質比較不好、成本又高,如果沒有補貼、 沒有強制,那它的出路在哪裡?沒有出路,為什麼要花成本去分類?」 他認為,相較於有害的廢棄物,營建廢棄物仍有再利用潛力,「一味的防堵不是解決問題 的方法,而是(應該)合理、合法的使用;如果它真的可以循環、可以永續,只是差在一 個成本,那這個成本的關卡,怎麼去解決?」 張仕音也提出類似看法:「合法管道都有了,(去化)價格就不會那麼高,就不會有人再 哄抬價格,大家都有的東西,價格自然就就會下來。」 雖然,加強查緝能提高犯罪者成本,有減少犯罪案件的效果,但釜底抽薪的解方仍須政府 提供足量的廢棄物去化管道,才能讓垃圾黑市失去存在的環境。 ### 本文所使用的公開資料及資料處理方法 ・營建署衛星變異點位:自營建署「國土利用監測整合資訊網」下載的原始資料,範圍為 2008年至2022年7月,包含「疑似」變異點與「查證違規」變異點;本文只取2014年至 2022年7月資料(13萬2,254筆)。 ・土方或廢棄物棄置違規變異點:將上述資料做「變異類型」篩選,只取「傾倒廢棄物、 土」、「堆積土石」、「處理廢棄物」3類,共4,748筆;原始資料僅有經緯度,《報導者 》另透過內政部API,新增鄉鎮市區欄位,無法以此自動化處理之資料,另以人工方式補 全。 ・環保署列管或解除列管之廢棄物棄置案件:下載自廢棄物棄置案件管理系統,原資料點 位為二度分帶坐標(TWD97),《報導者》另使用轉換公式,將其轉換為WGS84經緯度。資 料範圍為2011年至2022年8月初共945筆。 ・與公有土地重合之棄置違規變異點:將上述第2份資料,與內政部公有土地資料供應系 統各縣市地理圖資進行套疊,篩選出501個不重複點位(510筆所有權人資料;一地號可能 有多個所有權人)。 ・台61線沿線3公里內變異點:以交通部公告的「省道公路路線圖資」為準,以QGIS進行 計算周圍3公里範圍點位,共770筆。 ### 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enterprise-wastes-black-market 備註: 多媒體重現犯罪現場這一篇無法貼上來 https://is.gd/5V22jA 因為這一章節是使用卷軸式的圖文報導 讓人身歷其境了解這個產業犯罪的經過 算是台灣比較少見的新聞樣式 我個人是第一次看到新聞用這種動態網頁 非常值得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40.224.116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61516488.A.B41.html ※ 編輯: qxpbyd (118.240.224.116 日本), 08/26/2022 20:22:04

08/26 20:22, 1年前 , 1F
北廢南送... 想起韓光頭了怎摸辦>///<
08/26 20:22, 1F

08/26 20:25, 1年前 , 2F
08/26 20:25, 2F

08/26 20:26, 1年前 , 3F
我看過他們的幾份報導,感覺很用心。應該支持
08/26 20:26, 3F

08/26 20:28, 1年前 , 4F
好文
08/26 20:28, 4F

08/26 20:34, 1年前 , 5F
報導者需要大家一起支持,每個月小額贊
08/26 20:34, 5F

08/26 20:34, 1年前 , 6F
助讓認真媒體繼續發聲
08/26 20:34, 6F

08/26 20:36, 1年前 , 7F
環保團體正事不做只會要求吸管
08/26 20:36, 7F

08/26 20:40, 1年前 , 8F
好認真的報導
08/26 20:40, 8F

08/26 20:42, 1年前 , 9F
推起來啊
08/26 20:42, 9F

08/26 20:43, 1年前 , 10F
好文好媒體
08/26 20:43, 10F

08/26 20:54, 1年前 , 11F
好媒體,真的該支持
08/26 20:54, 11F

08/26 20:56, 1年前 , 12F
台南就是倒垃圾的地方啊
08/26 20:56, 12F

08/26 20:56, 1年前 , 13F
推,全面用付費垃圾袋才會減量
08/26 20:56, 13F

08/26 21:12, 1年前 , 14F
推一下,民進黨繼續縱容這些垃圾
08/26 21:12, 14F

08/26 21:14, 1年前 , 15F
推 好報導
08/26 21:14, 15F

08/26 21:15, 1年前 , 16F
08/26 21:15, 16F

08/26 21:15, 1年前 , 17F
真敢啊 擋人財路!希望後續不會被壓掉
08/26 21:15, 17F

08/26 21:19, 1年前 , 18F
用心好文
08/26 21:19, 18F

08/26 21:26, 1年前 , 19F
08/26 21:26, 19F

08/26 21:43, 1年前 , 20F
政党跟這些違法傾倒廢棄物的 根本就
08/26 21:43, 20F

08/26 21:44, 1年前 , 21F
是利益共同體,爐渣米才過多久而已
08/26 21:44, 21F

08/26 22:20, 1年前 , 22F
推報導者
08/26 22:20, 22F

08/26 22:32, 1年前 , 23F
綠色執政,品質保證!蔡英文執政萬歲
08/26 22:32, 23F

08/26 22:33, 1年前 , 24F
萬歲萬萬歲
08/26 22:33, 24F

08/26 23:06, 1年前 , 25F
08/26 23:06, 25F

08/27 00:08, 1年前 , 26F
推一下
08/27 00:08, 26F

08/27 00:14, 1年前 , 27F
推,朋友的田地也是被倒事業廢棄物
08/27 00:14, 27F

08/27 00:24, 1年前 , 28F
提高發文門檻後,優文都出現了,讚讚
08/27 00:24, 28F

08/27 00:36, 1年前 , 29F
高調
08/27 00:36, 29F

08/27 00:53, 1年前 , 30F
08/27 00:53, 30F

08/27 01:43, 1年前 , 31F
推一下,民進黨繼續縱容這些垃圾
08/27 01:43, 31F

08/27 01:43, 1年前 , 32F
好的報導值得推
08/27 01:43, 32F

08/27 02:14, 1年前 , 33F
推,這種環保惡棍怎麼都沒有團體去關心
08/27 02:14, 33F

08/27 03:13, 1年前 , 34F
08/27 03:13, 34F

08/27 07:08, 1年前 , 35F
優文推
08/27 07:08, 35F

08/27 08:28, 1年前 , 36F
支持,加油
08/27 08:28, 36F

08/27 12:26, 1年前 , 37F
08/27 12:26, 37F

08/27 15:02, 1年前 , 38F
優文一定要推,台灣都被這些蛀蟲啃食殆盡
08/27 15:02, 38F

08/27 15:03, 1年前 , 39F
上到政府下到黑道,全都是利益結構的掛勾
08/27 15:03, 39F

08/27 15:05, 1年前 , 40F
只有台北市透明公開,其他還好意思說五星
08/27 15:05, 40F

08/27 21:11, 1年前 , 41F
優文不推不行
08/27 21:11, 41F
文章代碼(AID): #1Z2Bh8j1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Z2Bh8j1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