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翻譯] "台灣"應該怎麼講?

看板HANGUKMAL作者 (我會更勇敢^^)時間15年前 (2009/05/05 16:4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偷個幾分鐘的時間來回答^^ (明天就要回韓國了 大哭哭Q_______Q) ※ 引述《kudo070125 (工藤)》之銘言: : 中文地名翻譯成韓文時 : 究竟是"音譯"好還是"漢字譯"好? 多數人(四十歲以上)的韓國人習慣的是漢字音譯, 其實,目前來說年齡介於六七十左右或是以上的韓國長者們, 多半也都習慣使用漢字音譯。 只是近來年國語院強調尊重發音,而採行音譯。 不過這種事情強迫不了, 就算是我們這種同屬漢字圈的外國人也會因名字的發音或是個人喜愛, 而有不同的選擇方式。 像我目前在學校登記的名字就有兩種(同時並列) 一個是我的中文名字的對應漢字音;一個是我的中文名字的發音。 只是後者是以()標示。 人名部分是這樣, 但是地名就是要看政策決定了。 韓國目前是採行音譯法,所以是ta i wan而不是dae man 這可以在台灣旅遊宣傳文宣中可以見到,同樣的在機場亦可看到ta i be i 而不是dae buk 九份的兩天一夜的旅遊廣告文宣也是 Jio u fen壓, 公車跟看板的台灣也都是音譯,已經不是漢字音譯的天下了^^ : 在台灣的一些旅遊資料上 : "台灣"就翻成"dae man" 跟 "ta i wan"兩種 : "台北"也翻成"dae buk" 跟 "ta i be i" : 而有的時候是兩種寫在一起 像是台北市一些文宣上: : 音譯 漢字音譯 : 士林 seu lin sa lim : 松山 ssung san song san : 大安 da an dae an : 萬華 wan hwa man hwa : 南港 nan gang nam hang : 內湖 ne i hu nae ho : 到底哪種翻法韓國人會比較習慣? : 而且很多時候好像會兩個混用 : 像是身邊的韓國人會說去"ta i wan" : 但是又稱呼我們台灣人為"dae man sa lam" 語言也需要習慣的,只要不是強制並加處罰刑的話, 都是要視個人習慣的用法。 台灣的旅行資料多半都是混用的, 可能也跟我們官方並沒有統一加上韓國版部分的譯者個人背景因素, 所以混合的情況很多。 另外,不管用哪種,會跟泰國搞混就是會搞混, 用這個當理由其實不太適合:p (我不想回韓國啦,想吃的東西都還沒吃完Q________Q) -- ∞一個民族性強烈的國家,一個凡事都是我們(wu li)開頭的國度,你好奇嗎?∞ KoreaStudy 留學 ◎韓國留學遊學板 邀請您一起來體驗韓國的一切:)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253.243

05/09 00:07, , 1F
九份的ON AIR海報還是上面寫得是 估ㄅㄨㄣˋ耶
05/09 00:07, 1F

05/09 20:01, , 2F
韓國這邊台灣觀光宣跟九份的韓文版解說版是 Jio u fen
05/09 20:01, 2F

05/20 23:39, , 3F
我好想再去韓國哦..上次去很多想吃的東西都沒吃到><
05/20 23:39, 3F
文章代碼(AID): #19__nQPV (HANGUKMAL)
文章代碼(AID): #19__nQPV (HANGUK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