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選前一個月…縣市版圖 藍喊11綠保13已回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Damon)時間5年前 (2018/10/22 13:42), 5年前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1.新聞網址: https://udn.com/vote2018/story/10958/3434909 ※超過一行請縮址※ 2.新聞來源︰ 聯合報 3.新聞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九合一選舉,邁入倒數一個月。縣市長部分,藍綠陣營各自評估,國民黨設定十一縣市勝 選的過半目標,更積極搶進台中市、高雄市和彰化縣,希望綠地變藍天;民進黨除力保十 三個執政縣市,也以贏得新北市為首要,擴大政治版圖。 國民黨中央黨部評估,目前有八個縣市選情穩定,八個縣市仍在拉鋸戰,將是激戰熱區, 其中又以台東縣、台中市、嘉義市、金門縣、高雄市和新竹縣的戰果,成為能否過半的關 鍵指標。 民進黨人士指出,目前澎湖縣、彰化縣及高雄市被列在五五波,其中,澎湖縣人口數少, 加上年金改革效應,選情膠著,彰化縣也面臨與對手差距尚未拉開,高雄市選情不如預期 樂觀。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聲勢一路上揚,已和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形成「北侯南韓 」雙軸心的格局,國民黨除了固守新北市、搶進高雄市外,「決戰中台灣」一直是選戰主 軸,因為彰化縣長候選人王惠美的選情看漲,也希望透過「奪彰化者、奪天下」的歷史經 驗,為二○二○大選打下基礎。 國民黨輔選幹部指出,盧秀燕在月中的六都合體大型造勢後,充分拉抬氣勢,未來除要讓 空汙議題持續發酵,如何將不滿民進黨執政的民眾,轉化成實際支持的選票,原台中縣的 經營,將是組織戰重點。 新北市長部分,國民黨評估,在民進黨政府宣布停建深澳電廠之後,侯友宜的選情並未受 影響,選前最後倒數時刻,將由新北市長朱立倫團隊全面固盤,防止民進黨節節進逼。 不過,民進黨高層指出,今年是光復新北市的最佳時機,擁有全國知名度的蘇貞昌,在凸 顯「會做事」的人格特質外,又賣力勤跑基層,過去幾個月,已成功克服年齡及回鍋參選 的質疑聲浪。 民進黨高層說,從各方選情評估以及支持者的反應來看,新北市呈現出「蘇上揚、侯下滑 」的逆轉勝趨勢,都令民進黨和支持者感到振奮。 民進黨內人士指出,相較於部分縣市,綠營支持者尚未全數回流,但民進黨在新北市的基 本盤,已經開始催出來,投票前最後一個月,民進黨及蘇貞昌陣營將分進合擊,蘇貞昌強 攻市政並結合基隆市、桃園市及新北市「會做事連線」,搶攻年輕族群、中間選民。 4.附註、心得、想法︰ 依照這樣的分析, 藍只能拿下八席(含連江,雖然拿下宜蘭、彰化、澎湖,但丟掉台東) 綠可以拿下十一席(含二邊都沒有列入安全區的高雄市、台東縣) 無黨籍應該可以拿下三席(台北、新竹縣、金門) 對綠軍來講,應該還是算大勝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7.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40186951.A.1E0.html

10/22 13:44, 5年前 , 1F
綠營就是5~8,某人有說,我信惹
10/22 13:44, 1F

10/22 13:44, 5年前 , 2F
台東?
10/22 13:44, 2F

10/22 13:44, 5年前 , 3F
新竹縣是無黨??
10/22 13:44, 3F
歹謝,忘了民國黨了。XD

10/22 13:45, 5年前 , 4F
師父黨啊
10/22 13:45, 4F
※ 編輯: damonwhk (118.166.7.242), 10/22/2018 13:51:39

10/22 14:01, 5年前 , 5F
綠色要拿台東還是有很大困難
10/22 14:01, 5F

10/22 14:07, 5年前 , 6F
台東是說笑吧 2014劉櫂豪都推不過了 鄺麗貞分票不會有顯著
10/22 14:07, 6F

10/22 14:08, 5年前 , 7F
影響 鄺的組織票很高是跟老公吳俊立的 吳現在幫饒了
10/22 14:08, 7F

10/22 14:13, 5年前 , 8F
跟嘉義市狀況不太一樣 爌肉珍出來 變成吳俊立得拚死命
10/22 14:13, 8F

10/22 14:14, 5年前 , 9F
把家底提前拿出來用 估計本來家底是要拿來跟黃健庭拚
10/22 14:14, 9F

10/22 14:14, 5年前 , 10F
立委
10/22 14:14, 10F

10/22 14:41, 5年前 , 11F
民進黨拿下台東 我剁掉
10/22 14:41, 11F
文章代碼(AID): #1RpMD77W (Hate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RpMD77W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