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Final D8000pro 黑鳳凰

看板Headphone作者 (Purplesky)時間4年前 (2020/04/20 00:55), 4年前編輯推噓117(1170150)
留言267則, 6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Final D8000pro 黑鳳凰 PTT PC用戶開圖用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87315310.A.D38.html --------------------------------------------------------- https://i.imgur.com/IdzdJng.jpg
https://i.imgur.com/YbdyKCc.jpg
https://i.imgur.com/9EpJMdm.jpg
https://i.imgur.com/Hb1SfsS.jpg
https://i.imgur.com/M4tTpBz.jpg
https://i.imgur.com/f79dRns.jpg
耳機形式:開放式大耳罩 單體 :AFDS場極式平面振膜 外殼材質:鋁鎂合金 阻抗 :60Ω 靈敏度 :98 dB/Mw 頻率響應:5Hz ~ 40,000Hz 耳機形式:開放式大耳罩 重量 :523g 參考定價:129000台幣 備註 :重量有點份量不過配戴體驗不算糟 銀環內側的黑圈圈會透出聲音 聲音外放的程度算大 ============================ [開始前] D8000PRO有兩條原廠線可以選 一條無氧銅鍍銀(就是京線) 一條無氧銅線(黑線) 兩種導體本身就有不同的走向 你可依自己的愛好和系統的狀況去作選擇 我是將D8000pro+原廠黑線當作本文的參考值 京線雖然中高音比較好聽 但是它有拿一些低音域去補中高音域 這有點破壞掉我比較在意的三頻平衡還有對音樂類型的整體支援度 所以我是選以黑線當作主要參考 也比較符合我的聆聽喜好 同樣的道理 如果你覺得黑線上你的系統會太暗淡或偏低而影響到你在意的音樂 這時就不用客氣就把他換成京線吧~ 而兩條耳機線對我來說 沒特別覺得弱也沒覺得特別好 也不太覺得音響性上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兩線對於隨附線來說已經是非常的稱職 [概觀] 大致上是厚聲型走向耳機 不看聲音細節和縱深的話 會有點像人聲無憾的T1-2ND、低音無撼的Z1R、或是暖厚度無撼的ADX5000 然後因為本身人聲很毒又微微強調女聲的關係 性別上會有些女生感而不像T1-2ND那麼的...男人(低沉) 而我會將這三支耳機拿出來當對比原因 是因為我覺得D8000pro與他們三者之間有著一些聲音上的關聯 像是T1-2ND的量感和空間比、Z1R的微偏女調的厚聲以及ADX5000負擔感較低的中高音域 這些東西D8000pro都有 有一點像是這三支耳機的綜合完成體 所以基本上D8000pro是既可以攻交響又可以攻人聲的類型 性能比較的話 以往若是有高階耳機來我這邊 就算是對方勝 我都還是會覺得我手上的T1-2ND和Z1R會有不少的可取之處 畢竟這涉及到整個系統的搭配和自己對音樂品味的追求 唯獨這一次 我還是第一次被外來的耳機一插上去就直接全方位秒殺 連聽那種錄音爛到不行的ACG都還輸慘慘 這點還真是讓我感到意外.... 綜觀D8000PRO的所有特質: 音色自然、人聲好聽、樂器逼真、交響優秀、爛錄音容忍度高 然後不算難搞、配戴感又不錯 雖然自己的耳機被完敗了 不過平心而論 我是真心覺得他是一支非常用心的作品 她讓我覺得完成度很高 守備範圍很大 沒什麼明顯的弱項 聽什麼音樂都能很好聽的樣子~ 雖然13萬這個價格我可能一輩子可能都買不起就是...|| 這邊也順便提一下另一件事 我從二聲道切換至耳機時 其實切換的瞬間都還是會覺得二聲道和耳機之間還是有些變化感 耳機聲大多都還是染些腔體染或是其他因素而造成有一些不一樣 但是D8000PRO在切換的瞬間幾乎是零違和感 之前或多或多都會提到部份耳機的聲音很像喇叭這件事 但是就自然度和逼真感來說 D8000pro在程度上有作到前所未聞的地步 這裡算是我在初聽時的第一個驚豔點 會覺得D8000pro的聲音真的好"真" [空間感] 橫向音場大致上是中大型的音場 大概就是T1-2ND、Z1R~HD800S這之間的大小 如果你覺得T1-2ND的空間感和量感比例抓的很好的話 那麼D8000pro應該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他們大致上都是音場寬大的厚聲型耳機 然後在發聲的同時又能保留一些空間餘裕 所以就算你聆聽樂器很複雜或是量感爆棚的音樂 D8000pro其實不太會讓你會太過氾濫 而音場深表現的話 我是覺得T1-2ND弱於Z1R 而Z1R又明顯弱於D8000pro 所以就整體的空間感來說 D8000pro給我的感覺是寬大的、深遂的而且填滿度又很恰當(大約七分滿的程度) 就從空間感和量感的分配來看這支耳機的話 D8000pro其實蠻符合我個人認為的"好耳機"的標準 一支好的耳機 空間感和量感之間的對話我是覺得蠻重要的 而這點D8000pro確實有做到 [中高音域] D8000pro的中高音域本身就帶一些亮度 亮度大概介於T1-2ND和Z1R之間 使用京線時 亮度會接近但還不到Z1R 因此中高音在明亮感上的刺激度會比Z1R還來的小一點 而使用黑線時 則比T1-2ND還來的明亮一些 所以大概可以先理解成D8000pro的中高音域並不黯淡 他的聲底亮度大概會落在中間亮度~微偏亮這之間 明亮度也許會有一點點像K712 可是D8000pro與Z1R或者說K712等偏亮的耳機比較不同的是 "她的刺耳感極低" 之前我在ADX5000那篇文有提到 ADX5000的中高音域有靜電或平板耳機的特質 也就是擁有著負擔感極低的高頻 而D8000pro實實在在就是一支平板耳機 她也擁有著同樣的特質 甚至還做得更好 所以在你聆聽D8000pro時 應該很容易就能覺得"刺耳感"和"負擔感"非常的低 好像能夠久聽不累或是開大聲聽也不會覺得辛苦 這裡算是D8000pro中高音域好聽的第一個特質 雖然會比較隱性不過很好察覺~ 接著來講講音色方面 除了中高音域的傳真度很高之外 我覺得他的流動感、綿密感和通透感也做得非常的好 基本上很容易會讓你覺得音質飽滿、發聲穩定 用D8000pro來聽樂器不論這個樂器是在彈奏還是在拉奏高音域還是中低音域 你都會覺得形體非常的完整 同時也能感受到流動中的音色毫不渙散和含糊 而聲音的泛音處 也就是比較空氣感的部份 D8000pro大致上會讓你覺得上盤有很多看不見的東西而不會覺得乾乾空空的 所以D8000pro中高音域的質感構成是由: 發聲穩定、音色綿密、形體完整、泛音豐富… 加上前面提到的負擔感低;還有小帶明亮的音色稍微做突顯 這樣林林總總一步一步集合起來的組合 像D8000pro這類的音色質感 特別是發聲時穩定感和綿密感以及聲音密度這一方面 我記得從LCD3之後出的各廠高階平板旗艦都已經開始蠻有這種感覺 包括動圈耳機的大烏也有類似的聽感 所以我想這裡應該是未來不管是平板旗艦或是動圈超旗艦…等會比較俱備的一個項目 就發聲過程的銜接度完成感來說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Thror這支耳機 它這一方面是真的做得非常好 而現在所聽到的d8000pro也讓我有同樣的感覺 兩者誰比較好我不確定 但是都能帶給我質感非常真實且完美的體會 再來是講"色澤"的部份 例如金屬樂器的"金屬聲" 就用鋼琴聲來舉例好了 D8000pro所呈現出來的鋼琴音色並不會過度的明亮和直接 可能因為暖聲加上空氣感很好的關係 她的鋼琴聲會帶有一些些的柔和感和圓潤感而不太會讓你覺得太過硬調和冷冽 雖然一些冷聲樂器好像染個一點點金屬光澤會更有味道 但D8000pro不是這一路 他所表現的中高音域除了以細節構建出來的真實感取勝之外 在呈現上也會帶有溫和感 算是小帶美感的中高音域 然後D8000pro雖然擁有著以上高素質的中高音域呈現 但是有一個部份我覺得她跟009或者是K812相比的話還是會有一些不一樣 我不確定真實的情況會如何 但是我印象中的009 她的中高音域尤其小提琴弦樂是非常纖細且優雅的 感覺上比較毒 這點就"厚聲型"的D8000pro來說 我是覺得在線條美感的呈現上 雖然能做到很優質但卻還不到"優美"的地步 D8000pro對於線條的詮釋 多少會比較像"音質細膩"而不是"線條纖細" 像這類纖細感或者是輕飄飄的感覺 我覺得薄聲型的耳機還是會比較有那一份美感 至於為什麼會提出這件事 是因為我覺得這種中高音的表現路數其實是一種毒 (飄逸毒那類) 而D8000pro的中高音域顯然不是這種路數的毒法 如果你本身所求追的中高音域是希望有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感覺的話 D8000pro在表現的手法上就比較不是這一路 在一首有著各種聲音的歌曲上 如果把著眼點放在中高音域 我會用透明華美來來形容D8000pro的中高音域 而不會用透明飄逸或者透明清麗來形容 而如果把同是厚聲型的Z1R也加進來對比中高音域的話 我則會把透明華美的透明去掉改成豐富動人這一類 大概是這種相對性的差別 [人聲] 這裡應該是D8000pro表現最亮眼的部份 她的人聲素質應該是可以輕鬆跺躪你想到的任何耳機 特別是非同級價位的那些旗艦 像是HD800S、LCD3、ADX5000、Z1R、T1、或是PS2K…等等 這些耳機他們的中音其實都還是有他們各自美好的一面 但D8000pro她就強在聲音的傳真面 所以當人聲一開口時馬上就可以感受到D8000pro有著不同次元的水準 以致於其他耳機的人聲調音、感染力或是位置再怎麼強調都只能相形見拙 就我身為一個玩過T1、Z1R、LCD3、ADX5000…等等等的一般旗艦耳機玩家來說 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各旗艦的中頻"調音" 在絕對的傳真度之下似乎完全無用武之地 整個只有乾瞪眼的份... 雖然無奈但也不得不承認D8000pro中音域的擬真感真的做得真的非常的優秀 另外在聆聽D8000pro人聲的這段時間裡 我有發現他對爛錄音的容忍度好像蠻有感的 一些以前要稍微忍受的人聲錄音 用D8000pro似乎會變得比較順耳一些 像是聆聽Aimer這個歌手的歌曲時 Aimer的音樂對我來說 我是他把歸類在錄音、後製偏差的那類歌曲 但是D8000pro它不但沒有將Aimer的歌曲變得見光死 反而還讓他們變得更好入耳一些 這裡算是我相對會覺得驚豔的地方 她的人聲好聽不單單只是錄音好的人聲才好聽 就連不怎麼樣錄音和後製她都還是能有不錯的包容感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接觸過的平板:LCD3、Thror他們似乎都也有這種傾向 就不知道是因為平板的關係使然 還是"高價平板"耳機的關係使然了 總之在接觸D8000pro之前 我可能會覺得流行樂之王可能會落在GS3K、ADX5000、LCD3、Z1R或是Thror這類(看口味) 但是接觸完D8000pro之後 雖然還是看口味 但我只能說D8000pro這隻黑鳳凰對這些人聲向的耳機來說 應該會是一顆不小的震撼彈 另外也來談一下D8000pro的人聲"可能"比較不好地方 在[空間感]這一項裡 我有提到D8000pro的空間和量感的配置有一些像拜耳的T1 這裡其實會影響一些人聲的感染力 因為D8000pro他的人聲並不是像Z1R或者是ATH、GRADO品牌那樣會特別靠前 她的人聲雖然在SOLO的情況下會讓你覺得好像離你很近 而且也蠻有一對一的投入感 但是當背景伴奏也一併響起時 你其實會發現主唱以及整個樂團的突出程度並不會特別的高 表演者與你之間的距離 用結像來看的話大致是坐在中排偏後的畫面 畫面大小居中 不會特別大(近) 也不會特別小(遠) 雖然主唱還是會有微微的強調感 不過就整個音樂畫面來說D8000pro比較重視的還是比較整體的面向 這裡同時也是我覺得D8000pro蠻高明的一個地方 他知道這樣型態的配置會削弱一些人聲投入感 因此他將D8000pro的人聲音色做得很好聽 一方面讓逼真的人聲音色自然吸引的你的專注 一方面又能顧及到整體感 讓他可以通吃人聲演唱和交響演奏 像是T1-2ND和HD800S他們在交響的部份的確做得很好 但是人聲的部份就沒有D8000pro這樣能有這麼引人入勝的音色 所以你說D8000pro是日系走向的人聲 她的人聲的確很日系 是會讓你覺得甜、會讓你覺得毒的人聲 但是就位置上的編排上它其實又相當的歐系路數 多少會去留意與空間的對比呈現 這就跟ADX5000的關係有一點玩味 ADX5000是音色雖然很"歐系" 會讓你覺得她好像冷冷的 但是就內在而言 她其實會非常的想要去強調人聲、非常的想要讓你有代入感 所以我一直稱她有隱性女毒 而D8000pro的音色雖然很"日系" 但是她骨子卻是非常的想去強調整體 所以對我來說 ADX5000比較像外冷內熱的人 表面上不在乎你 但實際上焦點一直投入在你身上 而D8000pro則比較像是外熱內冷的人 他為你所做的一切 其實是為了一個大整體~ 因此D8000pro的人聲詮釋 會比較屬於那種聲音雖好但也微微帶有一些高冷感(高嶺之花) 高冷感不在於音色 而是在於你和他之間的無形距離 所以如果你是人聲吃很重的人、本身也是使用人聲很強調的耳機 從這樣立場切入D8000pro的話 我是覺得D8000pro會有一點機會會因為代入感和人聲畫面的關係 而讓你有"似乎不夠盡興"的感覺 這個"不夠盡興"其實來自人聲的包圍感 她比較沒有辦法讓你有滿滿的人聲畫面這種感覺 如果你會在意這一方面 事前的選購或者後續的調音自己要注意一下 [中低音域] 就我自己玩下來的經驗 將京線換成黑線後他的三頻其實就蠻平衡了 所以他並不是那種會明顯偏上的耳機 幾乎可以很輕易的就可以讓他的三頻調整到平衡的狀態 然後如果你有把D8000pro調整到三頻平衡的狀態的話 他的中低音域該潛下去、該收好的地方都有做到標準值起跳 所以我是覺得不用擔心他的中低音域會不會有缺陷 也不認為他會有低音收不住、沉不下去的情況 而就我觀察下來的D8000pro 他的中低音域想要表達的面向會比較偏向適當、適量、質感…這一面向的型態 而不是量感、強度或是撼度的方向 他的量感並不缺 所以他的整體不太會讓你覺得聲音乾薄 他的質感穩定 所以不太會讓你覺得紊亂 他的強度和撼度其實不特別強調 所以大致上會讓你覺得平穩、舒適 從Z1R換成D8000pro 雖然鼓聲的力道聽得出來大致上約伯仲之間 但是Z1R的鼓聲做不到D8000pro那樣那麼完整和真實 而以聆聽金屬樂來說 Z1R走的風格比較強烈 因為聲音近加上高低音量感比較多的關係 整個畫面會有塞得滿滿滿的體會 很過癮也很有感染力(呼應前面講的空間感表現) 而D8000pro走的是穩健風格 雖然整體保守了些不過卻是質感還蠻不錯的金屬樂風 而從T1-2nd換成D8000pro 感覺上會比較像是完全的上下關係 在類似的型態而有質感的上下之分 蠻像近視看東西和沒近視看東西的差別 T1-2nd在完整感和清晰度這一方面會含糊不少 然後中低音域整體也會比較黯淡一些 與T1-2nd和Z1R這一段的相較 我是希望著眼點別放在誰比較強的觀點上 我想要傳達的東西比較是D8000pro雖然有著略為飽滿的下盤 但樂器音色的質感和能量感的收放也維持著一個很好的表現水準 一般來說中偏厚或者是厚聲型的耳機 他們的下盤就怕腫或者是會亂 但是D8000pro在量感維持住的情況下又可能做到整齊、平穩、有條理的地步 這點我是蠻願意給他高評價的 特別是我僅僅就是給他一條他原廠附的黑線 然後系統從頭到尾都沒有為他做什麼改變 她就能有這樣的質感和表現 實在是非常的不錯~ 至於下潛和低音迫力什麼的 我是覺得目前這樣的表現蠻足夠的 再強的話其實對"好聽"這件事來說比較沒有多大的正向幫助 反而比較像是口味面向的需求 總而言之 D8000pro的中低音域強的地方是強在他穩定度和收放感 他可能沒的辦法給你很大的張力和震撼感 但卻也不用擔心會不會太瘦、太弱、太硬或太無力 她的鼓聲除了形體感好、收放佳的特色之外 又有著不偏硬且有彈性佳的特性 聽同一首歌D8000pro所表現出來的低音就是比別人家的耳機還來的平穩且舒適 [音樂適性] ☆優異 ○可以 □勉強 △注意 X暴走 大編制交響(整體感) :☆ 小編制演奏(單樂器) :☆ 搖滾/金屬 (低音) :○+1 流行 (人聲韻味):☆ ACG (人聲甜度):☆ 爵士樂 (場地氛圍):☆ 輕音樂 (中高頻) :○ 綜觀: 我之前還跟燒友提到從我作這個表以來還沒看過有四顆星的 不管是hd800s、009或是大烏、Thror…等等都一樣 大致上都是編制好 人聲就普 或是低音好 高音就普 沒想到D8000pro一來就直接破表了 [三頻分佈表] D8000PRO 原廠黑線 原廠京線 音場深 □□□□ □□□□ 高頻 ■■■+ ■■■■ 中頻上段 ■■■■ ■■■■ 中頻下段 ■■■+ ■■■+ 中低音 ■■■+ ■■■ 低頻 ■■■+ ■■■ 音場寬 □□□□〉 □□□□〉 更多D8000PRO與其他耳機綜觀比較 可以參考這篇文: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84859634.A.81F.html [手機直推觀點] (LG V10測試) 音量大概要開到六成以上 不聽太複雜的音樂的話其實沒太多衰弱的感覺 (有些歌曲會比較有 但7成的一般音樂還可聽) 直推跟之前遇到萬元起跳的耳機相比起來 三頻還蠻容易有均衡的 而不是沒有低音或是哪邊會一大坨 整體算是堪用 雖然D8000pro是讓我覺得易推 但整體來說我還是比較建議有旗艦耳機的經驗再來上D8000pro 有些東西是漸進式的 某某耳機的表現好不好 有不少部份是建立在前端和擴的基礎之下 D8000pro本身固然很強然後又易推 但這個價位已經是在玩HIFI玩低失真了 各環節都還是會影響他的上限表現 總感: 萬能型、完成度極高、破天荒的強大 就所有耳機來說堪稱是鳳凰之皇 補充一下標題「黑鳳凰」的由來 黑鳳凰是隱喻規格外的強大 (如果你有看過某電影的話...) 而不是黑色叫黑鳳凰那銀色怎麼辦之類~~ 白馬非馬的感覺XDD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36.2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87315310.A.D38.html

04/20 01:01, 4年前 , 1F
頭推!Final大法好!
04/20 01:01, 1F

04/20 01:02, 4年前 , 2F
想知道A8000是否風格一樣? 像是E5000聲音就偏濃郁
04/20 01:02, 2F
我沒玩隨身無法回答你QQ 看其他大大有沒有都玩過的~

04/20 01:04, 4年前 , 3F
推推!聽起來真的超像喇叭超自然!
04/20 01:04, 3F

04/20 01:04, 4年前 , 4F
好~好毒呀
04/20 01:04, 4F

04/20 01:06, 4年前 , 5F
而且很謎的幾乎沒有明顯弱項(?
04/20 01:06, 5F
我這邊聽是真的沒有弱項 比較可以嘴的就是人聲感染力和代入感那邊@@ 可是這個看人~

04/20 01:10, 4年前 , 6F
推心得 聽完真的差點捏不住
04/20 01:10, 6F
真的蠻強的...

04/20 01:12, 4年前 , 7F
同感,真的是完全碾壓自己玩過的其他耳機
04/20 01:12, 7F

04/20 01:13, 4年前 , 8F
價格也是一個強項... 看到標價唯有告退
04/20 01:13, 8F

04/20 01:15, 4年前 , 9F
同感 已經買了www
04/20 01:15, 9F

04/20 01:15, 4年前 , 10F
Final耳罩以前只有聽過潘6, 聽歌之餘還能治頸椎病... xD
04/20 01:15, 10F
為什麼這樣說?XDDDD

04/20 01:16, 4年前 , 11F
A8k正好前幾天有去試聽,覺得跟D8k pro不太像XD
04/20 01:16, 11F

04/20 01:17, 4年前 , 12F
A8k低頻很有彈性,punch非常好,量感比IER-Z1R少一點
04/20 01:17, 12F

04/20 01:18, 4年前 , 13F
中高頻染色少密度高,但是因為同場比較是FW10000,覺得
04/20 01:18, 13F

04/20 01:19, 4年前 , 14F
好像有點太規矩了XD,音場範圍邊界有點明顯這樣
04/20 01:19, 14F
感謝b大補充!!

04/20 01:19, 4年前 , 15F
真的很全面的耳機,優點是做什麼都是前段班
04/20 01:19, 15F

04/20 01:19, 4年前 , 16F
但是在邊界內的條理分明,這點倒是跟D8k pro的表現比較像
04/20 01:19, 16F

04/20 01:20, 4年前 , 17F
該換姬了嗎姆咪
04/20 01:20, 17F

04/20 01:20, 4年前 , 18F
缺點大概是缺乏癖性,不過也不算缺點就是
04/20 01:20, 18F

04/20 01:21, 4年前 , 19F
附註一下A8k是搭hugo2聽的,改手機直推會弱化不少
04/20 01:21, 19F

04/20 01:22, 4年前 , 20F
看來毀天滅地無敵了 只好拿被打趴的T1來聽壓壓驚
04/20 01:22, 20F

04/20 01:23, 4年前 , 21F
仰望.......
04/20 01:23, 21F

04/20 01:23, 4年前 , 22F
蔡逼八偷問一下,京線是什麼意思呀?常看到但不知何意
04/20 01:23, 22F
就FINAL出的一條升級線的名字而已

04/20 01:23, 4年前 , 23F
真的,他的人聲跟瓜多比偏薄,但還是好聽
04/20 01:23, 23F

04/20 01:25, 4年前 , 24F
Final孤高做自己才不需要跟其他家比,哼哼(被拖走
04/20 01:25, 24F

04/20 01:26, 4年前 , 25F
可是D8Kpro的聲音一點都不孤高,超平易近人XDDD(欸
04/20 01:26, 25F

04/20 01:27, 4年前 , 26F
新社長上任加上主打E系列的入耳後就比較沒關注他們家耳罩
04/20 01:27, 26F

04/20 01:28, 4年前 , 27F
深夜放毒...想聽...(打滾
04/20 01:28, 27F

04/20 01:31, 4年前 , 28F
不行 同級距我還是把桂冠頒給1266 XD
04/20 01:31, 28F
1266聽說也是超強~

04/20 01:31, 4年前 , 29F
打滾的是我 這陣子切到T1和Z1R時蠻傻眼的
04/20 01:31, 29F

04/20 01:31, 4年前 , 30F
竟然聽不到優點QQ
04/20 01:31, 30F

04/20 01:32, 4年前 , 31F
這麼強,還好A8000沒燒到我
04/20 01:32, 31F

04/20 01:32, 4年前 , 32F
但D8Kpro真的相去不遠就是了 足以一戰的美聲無誤
04/20 01:32, 32F
還有 199 則推文
還有 27 段內文
04/21 00:25, 4年前 , 232F
感謝各位 我要去買啤酒回來慶祝~
04/21 00:25, 232F

04/21 00:26, 4年前 , 233F
說到D8000pro和兩聲道的比較,之前在台中店家有和書
04/21 00:26, 233F

04/21 00:26, 4年前 , 234F
架喇叭比過,只能說這耳機真的很厲害!
04/21 00:26, 234F

04/21 00:27, 4年前 , 235F

04/21 00:27, 4年前 , 236F

04/21 00:28, 4年前 , 237F
雙修玩家聽了都會驚艷的聲音...
04/21 00:28, 237F

04/21 00:33, 4年前 , 238F
聽一輪喇叭都無感但聽到SM100直接被燒爆就閃婚了(x)
04/21 00:33, 238F

04/21 00:33, 4年前 , 239F
認真覺得遇到SM100前聽到D8kpro會是一樣失心瘋模式orz
04/21 00:33, 239F

04/21 00:37, 4年前 , 240F
可惡有人又放毒圖
04/21 00:37, 240F

04/21 00:40, 4年前 , 241F
https://imgur.com/a/Rb3wDuw 每次聽800s都想說如果
04/21 00:40, 241F

04/21 00:40, 4年前 , 242F
這是D8000pro該有多好聽...
04/21 00:40, 242F
不會啦800s蠻讚的~

04/21 00:47, 4年前 , 243F
樓上J大快去帶他回家XDDDD
04/21 00:47, 243F

04/21 00:49, 4年前 , 244F
話說看這些超旗艦級別平板的強悍表現可能傳統動圈耳機廠
04/21 00:49, 244F

04/21 00:49, 4年前 , 245F
的工程師們真的要加點油(?惹,目前檯面上一支超旗艦動圈
04/21 00:49, 245F

04/21 00:49, 4年前 , 246F
還是本業喇叭廠端出來的XD
04/21 00:49, 246F
價格實在太高啦!!

04/21 08:47, 4年前 , 247F
爆惹,一人一推911大剁手D8KPro XD
04/21 08:47, 247F

04/21 09:41, 4年前 , 248F
Focal Elex和Utopia聽起來很像在聽喇叭的感覺,clear沒
04/21 09:41, 248F

04/21 09:41, 4年前 , 249F
聽過,不過我猜也是一樣? 推911大護板護起來,趕快入
04/21 09:41, 249F

04/21 09:41, 4年前 , 250F
手一支 XD
04/21 09:41, 250F
兩位駁回!

04/21 11:09, 4年前 , 251F
太猛惹
04/21 11:09, 251F

04/21 12:32, 4年前 , 252F
你跟我想得有點像哈哈 我也是覺得耳機廠商調音浮誇的
04/21 12:32, 252F

04/21 12:33, 4年前 , 253F
比較多 喇叭也是有但就很少
04/21 12:33, 253F

04/21 12:33, 4年前 , 254F
最近幾個月有種完全懶得戴耳機的感覺 所以想轉喇叭
04/21 12:33, 254F

04/21 12:34, 4年前 , 255F
而且現在的小書架聽起來也有點規模感 蠻厲害的
04/21 12:34, 255F

04/21 12:35, 4年前 , 256F
只是現在DIY擴或是789這類便宜又強的耳擴越來越多了
04/21 12:35, 256F

04/21 12:36, 4年前 , 257F
RME/Soekris這類中階DAC也很強
04/21 12:36, 257F

04/21 12:37, 4年前 , 258F
我覺得5-10萬之間用心搭配的耳機系統很強 一些細節或
04/21 12:37, 258F

04/21 12:37, 4年前 , 259F
動態的表現可能會讓人不想轉喇叭 哈哈
04/21 12:37, 259F

04/21 12:39, 4年前 , 260F
中低價的喇叭又不像耳機有很多音色可以玩
04/21 12:39, 260F

04/21 14:02, 4年前 , 261F
太屌啦
04/21 14:02, 261F

04/21 14:24, 4年前 , 262F
Pro你run了多久呀 我聽起來跟你心得差好多
04/21 14:24, 262F

04/21 19:07, 4年前 , 263F
這支2個月吧 哪個部份差很多?
04/21 19:07, 263F

04/21 19:20, 4年前 , 264F
04/21 19:20, 264F

04/21 19:23, 4年前 , 265F
XDDDDD
04/21 19:23, 265F

04/21 19:25, 4年前 , 266F
跪著推
04/21 19:25, 266F

04/21 22:18, 4年前 , 267F
好久沒看到爆文了!!
04/21 22:18, 267F
補充一下標題「黑鳳凰」的由來 黑鳳凰是隱喻規格外的強大 (如果你有看過某電影的話...) 而不是黑色叫黑鳳凰那銀色怎麼辦之類~~ 白馬非馬的感覺XDD ※ 編輯: purplesky911 (111.249.131.245 臺灣), 04/29/2020 21:19:21
文章代碼(AID): #1Ud89kqu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Ud89kqu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