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活動] 請在你的 MSN 暱稱上加上這句 "去去武븠…

看板IA作者 (虛空巡曳)時間15年前 (2009/01/09 10:10), 編輯推噓19(19031)
留言50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Vicky1016 (蜜雪)》之銘言: 要看以巴問題,不要忽略阿拉伯人。 以色列建國,引起第一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諸國聯合起來打以色列,混戰的結 果,以色列存活下來,免被消滅,「巴勒斯坦國」的土地被以色列、約旦(加 薩)、埃及(西岸)佔領。二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把整個巴勒斯坦土地打下 來,還佔領了埃及土地西奈半島,以軍差點打入開羅;往東則佔領了約旦獨立 後的部份土地。後來以色列跟兩國做和平談判,兩國都只想把原本的領土拿回 去,一次中東戰爭後他們佔領的西岸及加蕯,兩個國家都不要了。以色列也不 把這兩個地方納入領土。 如果以國真的侵略成性,為什麼不這麼做? 「嗯,這個很複雜,一個是,當時的國際壓力是不允許的;一個是, 我們回以色列是要成立猶太人國家,當時國內的保守派壓力也很大, 而且大部份的人其實不想要巴勒斯坦國的領土;第三個是,周遭阿拉 伯國家一直想打以色列,佔著西岸及加蕯,可以成為以色列的籌碼, 到時用來交換和平。」 是啦,到目前為止以色列跟周遭阿拉伯國家的和平都是「打」出來的。 跟埃及、約旦、敘利亞都是打先下人家的土地,然後逼對方簽和平協 定後,把土地還給他們。歷史這樣演,我一點也不奇怪很多以色列人 相信以色列要有很強的軍隊,打到對方瞭解他們打不過以色列後,才 會有和平的到來。 1948年中東戰爭,造成兩大群難民逃亡。一群是在巴勒斯坦住了幾百年的回教 阿拉伯人;一群是在各個阿拉伯國家住了幾百年的猶太人。兩批人中,猶太難 民的人數比阿拉伯難民多很多(因為是從各國阿拉伯國家逃出來)逃亡歐洲各 國及美洲的阿拉伯人及猶太人,幾乎都在這六十年內拿到了該國的國籍、生根 茁壯。逃往以色列的猶太人,自然也拿到了以色列的國籍;但逃亡其他阿拉伯 國家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至今仍然是難民。 為什麼阿拉伯國家過了六十年,難民都有了第二代,還不給這些人國籍?除了 自己的國情考量,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是為了拿難民來抵制以色列。 「要跟全世界人說以色列有多壞,拿著攝影機去難民營照難民的苦難 生活就夠了。」 「他們(指阿拉伯人)連自己的兄弟都不相互幫助,我們猶太人能說 什麼。」 1948年從巴勒斯坦逃出去的難民,沒有居留權,很多人沒有工作權,留在難民 營裡,什麼都不能做,就是一直生小孩。難民人數從原來的三十幾萬,膨漲到 現在的二百萬,變成了嚴重的燙手山芋。原本收容國無法處理,人口只有六百 多萬的以色列也不可能接收。 那巴解呢? 阿拉法特創立法塔,後來以約旦當時佔領的西岸為總部,在約旦國王的支持下, 勢力一直茁壯,茁壯到有一天他覺得可以幹掉約旦國王,取得約旦做為反攻巴 勒斯坦的基地,派人暗殺約旦國王,而且差點成功。後來約旦就把法塔組織當 做『恐怖份子』要逐離他們出境,因而開始內戰。Fatah組織轉移到黎巴嫩, 造成黎巴嫩內戰,毀掉了那個國家幾十年的經濟成果,後來是以色列派兵支援 黎巴嫩基督教勢力,終止了那個國家的內戰。 阿拉法特是出色的政客,退出黎巴嫩後,他開始游走各個西方國家,並且釋出 善意,願意認可以色列,在與以色列共存的狀況下,建立巴勒斯坦國。所以, 1993年跟拉賓簽了合作協定後,阿拉法特才抵達巴勒斯坦,開始統治巴勒斯坦。 法塔政治立場的轉變,恰如之前的阿拉伯諸國,埃及、約旦、敘利亞,被打垮 了,才願意和以色列和平共存。 1993年,以巴簽訂和平協定,看看著個協定帶給以色列多大的好處: 拉賓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上讓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邊界的撤軍, 使得以色列的國防門戶洞開,恐怖份子可以輕易的進到以色列國內, 進行恐怖攻擊,以色列左派政府卻對於恐怖攻擊束手無策。以色列公 車大規模的被炸,也是那時候開始進行,根據以色列政府的統計,歷 年的恐怖攻擊為: 1990年:8次,死亡11人; 1991年:12次,死亡10人; 1992年:10次,死亡11人; 1993年:26次(9月以巴華盛頓握手之後15次),死亡28人; 1994年:42次,死亡82人; 1995年:17次,死亡55人; 1996年1月到3月(大選之前):8次,死亡64人; 1996年3月以後(以色列右翼强硬派當選之后):7次,死亡12人。 1997年:9次,死亡30人。 當時國際社會對於和平進展一片看好,對於恐怖攻擊完全忽視,好像大家都以 為,只要和平來到,恐怖組織就會因為大家不支持而不見,或是漸漸消失。 「恐怖組織的邏輯並不是如此」 「對他們而言,以色列讓出土地及撤軍,是一種示弱的做法,代表他 們之前的戰略是正確的,而且要趁著以色列軟弱時一網打盡。當時阿 拉法特政府並不跟以色列政府合作打恐,國際社會也一直姑息恐怖組 織,對於以色列人民的鮮血視而不見。」 和平協定簽定前,至少以色列人民是可以坐公車的,自從簽定之後,很多人連 公車都不敢坐了,1994年一年42次的攻擊,一個月3-4次,集中在耶路撒冷、 特拉維夫等大都市,讓大家聞恐色變,拉賓的政策被譏笑為「以土地換子彈」。 那時有首歌曲非常的流行,歌詞的第一句就是「大家都在談論和平,但正義在 那裡?那些死在恐怖攻擊下的人民如何安息?」以色列的母親是十分憤怒的, 她們寧願子女死在戰場,也好過每天生活在恐佈中。至於拉賓,國際社會可以 當做以色列人灑的鮮血是活該,或是該忍耐,但做為一國的總理,保障人民的 生命安全是基本職責,他如果做不到,早晚會被趕下台。 後來夏蕯的單面撤屯,我當時非常的高興,覺得是和平契機的出現, 然而以色列的社會大眾卻認為這個舉動會造成加蕯恐怖勢力的大增 (因為撤屯也是一種示弱),會讓主張滅掉以色列的哈馬斯組織贏 得大選。 一年前的我,覺得以色列社會大眾太偏激了。 而事實是,他們是對的,只有我是個單純的和平主義者,我認知的 和平契機,卻是別人眼中戰爭的最好時刻,我只能說,我不瞭解巴 勒斯坦人,或是說,我其實不瞭解這些阿拉伯國家人民的邏輯及思 考方式,我把我的價值觀及想法套在他們身上,所以他們的表現會 讓我吃驚。 哈馬斯贏得大選後,巴勒斯坦開始陷入內戰,哈馬斯與法塔開始相 互殘殺,手段之殘暴,以今年(2007)年六月上演的戲碼最令我吃驚: 把活人從十幾層樓高的地方丟下來活活摔死;在醫院門口屠殺敵方 前來求治的傷兵;到敵方的葬禮上大開殺戒;把敵方的領導者槍殺 後,屍體在街上拖來拖去示眾…。 和平協定,撤軍,換來恐怖攻擊升級。撤屯,換來巴勒斯坦人選擇要消滅以色 列的哈馬斯做為他們的政府。如果你是以色列人,你還會同意你寫的嗎? : 正反 巴以問題 : 我是希望能和平解決 : 但原則上 我會同情巴方多一些 : 我不是很喜歡以色列仗勢趾高氣昂的態度 很多我的朋友以為以色列人好戰,或是以色列政府好戰,我想這也是 缺乏理解。以色列是個民主國家,又是個熱愛人權的國家(西元2000 年剛成為第十個立法禁止父母體罰小孩的國家),伊拉克戰爭四年, 美國及英國的民眾都快把政府給翻了,為什麼大家會以為以色列人會 容忍好戰政府的存在呢? 快五十年的戰爭,阿拉伯國家、巴勒斯坦人民及以色列人民早就厭倦 戰亂的生涯。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戰爭及戰役?也許從以色 列前軍人頭子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夏蕯(Ariel Sharon) 上台後的向左轉;現任工黨頭子、國防部長佩瑞汁(Amir Peretz) 上台後的右轉(他批准2006年以色列對真主黨的戰爭)中,我們稍可 嗅出事情的複雜性。以色列人其實長期在左傾及右傾之中,努力的找 出和平的可能性。 只用階級鬥爭及帝國附庸去解釋以色列,我想,是不夠貼近現實、是 把人生與是非看得太簡化了。 (全文改寫自 winnieil 的部落格,文責自負) 延伸閱讀: http://winnieil.pixnet.net/blog/post/10370543 http://winnieil.pixnet.net/blog/post/8334457 http://winnieil.pixnet.net/blog/post/8334419 -- 非必取不出眾,非全勝不交兵, 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16

01/09 10:40, , 1F
01/09 10:40, 1F

01/09 10:51, , 2F
推這篇是最近在ppt上看過最中肯的以巴文章
01/09 10:51, 2F

01/09 10:58, , 3F
要轉八卦版嗎?
01/09 10:58, 3F

01/09 11:11, , 4F
八卦版一群白吃只會推希特勒..
01/09 11:11, 4F

01/09 11:13, , 5F
文字原本就是用來人既成的觀念吧. 不看可惜.
01/09 11:13, 5F

01/09 11:13, , 6F
人的觀念不是天生的, 而是由資訊塑造的.
01/09 11:13, 6F

01/09 11:17, , 7F
好文推一個
01/09 11:17, 7F

01/09 11:20, , 8F
這篇文章比較符合我對以巴問題的看法,推一個.:)
01/09 11:20, 8F

01/09 11:30, , 9F
拿去讓大家討論好了.
01/09 11:30, 9F

01/09 11:40, , 10F
好文推
01/09 11:40, 10F

01/09 11:56, , 11F
很多表面同情哈瑪斯是基於反美反西方邏輯的
01/09 11:56, 11F

01/09 11:57, , 12F
文章部分認同 但論述某些論點個人不太能接受
01/09 11:57, 12F

01/09 12:00, , 13F
而且武裝殖民屯墾被他說得理所當然? 到底合理在哪?
01/09 12:00, 13F

01/09 12:00, , 14F
增加資訊的多元性可以得到更好的結論, 轉去吧.
01/09 12:00, 14F

01/09 12:01, , 15F
這篇文章有點過份美化以色列的行為
01/09 12:01, 15F

01/09 12:02, , 16F
同情巴勒斯坦=\=支持哈馬斯
01/09 12:02, 16F

01/09 12:02, , 17F
巴勒斯坦人民是無辜地 他們只是想過一個安穩的生活
01/09 12:02, 17F

01/09 12:03, , 18F
以色列的做法 只是迫使他們別無選擇往哈馬斯傾斜過去
01/09 12:03, 18F

01/09 12:03, , 19F
因為他們會認為 是哈馬斯在保護捍衛他們
01/09 12:03, 19F

01/09 12:03, , 20F
至於Fatah跟哈馬斯之間的衝突 不能合理化以色列現在行為
01/09 12:03, 20F

01/09 12:05, , 21F
拉賓的嘗試雖然沒有成功 但不應該否定他嘗試的努力
01/09 12:05, 21F

01/09 12:09, , 22F
情況還蠻複雜的,單純化簡成巴勒斯坦vs以色列會失真
01/09 12:09, 22F

01/09 12:10, , 23F
多一些事實大家知道可以方便判斷.
01/09 12:10, 23F

01/09 12:11, , 24F
期待以色列政府用善液回應火箭炮,似乎有點天真
01/09 12:11, 24F

01/09 12:36, , 25F
我認為以色列有更高明地做法 而不是一直用武力
01/09 12:36, 25F

01/09 12:36, , 26F
可以
01/09 12:36, 26F

01/09 12:38, , 27F
哈馬斯就是要以色列反擊 然後創造仇恨來茁壯自身
01/09 12:38, 27F

01/09 12:47, , 28F
有人統計, 每一個加薩走廊屯墾區的居民需要六千兵力保護
01/09 12:47, 28F

01/09 12:47, , 29F
從成本效益比顯然極不划算
01/09 12:47, 29F

01/09 12:48, , 30F
所以以色列撤了還省事的多
01/09 12:48, 30F

01/09 12:48, , 31F
樓上 Gaza屯墾區已經撤離了
01/09 12:48, 31F

01/09 12:48, , 32F
是阿
01/09 12:48, 32F

01/09 12:48, , 33F
樓上你下面PO的文章 好像年代有點久遠了
01/09 12:48, 33F

01/09 12:58, , 34F
隔離圍牆的做法也有問題, 在者現在巴勒斯坦四分之三
01/09 12:58, 34F

01/09 12:59, , 35F
國土都被以色列用屯墾區和隔離圍牆佔領
01/09 12:59, 35F

01/09 12:59, , 36F
四五年前歐盟才提案聯合國譴責
01/09 12:59, 36F

01/09 12:59, , 37F
而且還通過
01/09 12:59, 37F

01/09 13:00, , 38F
假設他們的隔離圍牆蓋在以色列境內怎麼蓋都沒問題
01/09 13:00, 38F

01/09 13:00, , 39F
但他是蓋在巴勒斯坦領土上
01/09 13:00, 39F

01/09 13:02, , 40F
是想蓋中東的柏林圍牆吧?
01/09 13:02, 40F

01/09 13:03, , 41F
用隔離圍牆來圈巴勒斯坦的地吧
01/09 13:03, 41F

01/09 13:12, , 42F
牆沒沒有用。看中國的長城跟後來的海禁、日本的鎖國就知道
01/09 13:12, 42F

01/09 13:13, , 43F
防止戰爭最好的方式就是商業與自由貿易
01/09 13:13, 43F

01/09 13:13, , 44F
以色列蓋那牆被罵翻 真的是很蠢的想法
01/09 13:13, 44F

01/09 13:21, , 45F
推這篇
01/09 13:21, 45F

01/09 14:18, , 46F
推這篇!!!
01/09 14:18, 46F

01/09 17:18, , 47F
推,好開心可以看到不同的角度
01/09 17:18, 47F

01/10 09:00, , 48F

01/10 09:01, , 49F
我其實都同意 可是死亡是沒有進行式的
01/10 09:01, 49F

01/10 09:03, , 50F
中肯!
01/10 09:03, 50F
文章代碼(AID): #19Ph8kem (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Ph8kem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