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美術館前的輕軌規劃

看板Kaohsiung作者 (< 無敵破格郎 >)時間6年前 (2018/06/11 08:35), 6年前編輯推噓6(9331)
留言43則, 1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cigxm (不想當備胎 >_<)》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美術館前的輕軌規劃 : 時間: Mon Jun 11 04:44:07 2018 : : 如果只是雙向軌道的話 我是覺得還好 : 你可以來C17興隆路這邊看看 其實還OK : 但要是市府決定交通動線比照蓬萊-臨海新路的處理方式的話 : 那就真的是交通上的悲劇 : 好好的一條寬廣的大馬路 : 為了輕軌搞到只剩三分之一可以讓汽機車雙向通行 : 交通尖峰時段 人車爭道 還會塞車 : 你 美術館路 大順路 有 蓬萊路 臨海新路大條嗎? : 在人口稠密區 這樣搞恐怕會引發民怨吧 其實我自己旅行也很喜歡搭乘各式各樣的鐵道火車體驗 我自己也是覺得高雄市政府在「輕軌」建設上,有點像上篇推文

06/11 05:52,
蓋輕軌的目的是什麼?似乎被政府模糊焦點了
06/11 05:52
像我就一直在想,這是為了「觀光」還是為了「公共運輸系統改善」為目標 輕軌的營運未來能否逆轉勝這我不敢說它絕對沒希望 但如何經營沿線上的觀光景點應該是要一併去籌劃和構思 具體的去勾勒未來藍圖應該執行上也比較能明確讓人看到成長 目前的運載量其實遠不如預期評估(原先是估每日8萬) (我是參考 https://goo.gl/kMmUez ) 而且目前還是有票價優惠和新鮮感的誘因以及大量版面曝光 但我每次看到官方報告卻都單方向很樂觀分析成長量 所以二階段不能等,要盡速完工的訴求 我先把官方的路線地圖貼上來 https://www.krtco.com.tw/train_info/service-1.aspx 二階段的目的是什麼呢? 我在捷運工程局網頁找到的主要是 1.於北高雄地區規劃環狀路網延伸線,以連結捷運黃線,建構更完整路網。 https://mtbu.kcg.gov.tw/cht/citizen_QA.php 如果沿線的景點沒有任何吸引遊客延伸,改訴求居民或是另外的對象 我當然有點替它擔心 就像我到日本京都搭上貴船‧鞍馬這條電車線 https://goo.gl/ZZFRWY 扣除「一乘寺」之外的小站真的沒有多少人會上下車 至少我會有種「先射箭,再畫靶」的為了有建設有成果不安感覺 尤其版友提到進到人口稠密區,依現在情況 蓬萊-臨海新路那一段大轉彎真的讓我蠻傻眼的 整條路的動線硬生生被切開,原先大家以為陸橋拆除後所期望的通暢 反過來變成每天需要交通指揮來協助管控 有這樣經驗,也難怪陸續要經過的居民們紛紛起來訴求抗議 如果是希望朝向之前有舉辦過的綠色環保城市(當初我還有參觀活動) 那在整體上就該如何規劃鼓勵大眾多利用這套系統的誘因 如果是希望勾勒出觀光旅遊景點的串連 也許要開始先試著打造私房景點的營造(讓小景點吸引觀光客移動) 輕軌城市確實可以當觀光賣點,但不是蓋了輕軌城市就有觀光動力呀~ 至少我的想法是這樣 也只是希望大家互相把疑問拋出來或是指點哪邊是彼此漏看了 而不是單純的「高雄建設不能拖、你不愛建設就是不愛高雄」這樣的一言堂 找出數據分析,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見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04.98.110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28663450.A.789.html : → TONY7: 臨海新路根本是失敗的通行.蓋好沒多久就挖輕軌..錢都浪費掉 06/11 05:21 : → hy0106: 硬體工程油水才多 06/11 06:09 : 推 Jack823: 明明對目前交通影響很大卻硬要蓋輕軌,把鐵路地下化後又 06/11 06:10 : → Jack823: 弄了另一條軌道出來,這真是...... 06/11 06:10 : → eemail: 鐵路地下化是把南北隔離的情況消除 但輕軌的路線完全不同 06/11 06:16 : 推 utah5: 駁二那裡的紅綠燈,連指揮交通的,都摇頭 06/11 06:43 : 推 utah5: 輕軌要來了,亮红燈,但輕軌還在消防隊那,停等红燈,然後,大家 06/11 06:47 : → utah5: 還在這頭,傻傻等輕軌來 06/11 06:47 : 推 lpllpllpl: 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要等軌道面完全淨空啊 06/11 07:01 : 推 abc1231qa: 臨海新路不知道在繞什麼的 交通完全爆炸 06/11 07:38 : → seopen: 蓬萊路那邊根本是擾民紅燈時間等待太長 06/11 07:39 : → nooin: 輕軌怕車禍,很多路口都是雙向紅燈,hen棒 .. 06/11 07:54 -- 有一天 大象就問駱駝說: 「你的胸部怎麼長在你背上啊?」 駱駝回答: 「我想這個問題,由 一個老二長在臉上的人來問我實在是很奇怪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214.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28677313.A.48B.html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08:46:41

06/11 08:50, 6年前 , 1F
二階不是為了吸引遊客吧,是為了跟臺鐵或之後的黃線
06/11 08:50, 1F

06/11 08:50, 6年前 , 2F
有更多的車站可以轉乘,形成較完整的路網
06/11 08:50, 2F
這也是我的疑惑,畢竟轉乘要轉搭上輕軌,效率能提高多少 當然你勾勒藍圖可以說紓解轉運點壓力,提供多元選擇 但時刻表能否安排順暢上真的很大的考驗 我自己前陣子出國搭火車到橋頭站轉搭捷運時,發現休憩座位明顯不足 不曉得寫信給了台鐵是否有改善

06/11 08:51, 6年前 , 3F
輕軌路線十年前就公告了 當初不反映 動工了才在唉唉叫
06/11 08:51, 3F
這句話就是很大盲點吧!版上包括我也沒想到蓬萊那段會這樣 至少溝通不是直接視抗議居民為刁民的單方向思考比較好吧!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09:01:01

06/11 09:07, 6年前 , 4F
http://t.cn/RBb904F 抗議居民則質疑市府所說的近百
06/11 09:07, 4F

06/11 09:07, 6年前 , 5F
多場公聽會,是將位在北高雄的輕軌二階工程,卻找南
06/11 09:07, 5F

06/11 09:07, 6年前 , 6F
區小港居民參加,質疑公聽會的正當性。
06/11 09:07, 6F
立委難免有操作空間這我不評論,找南區小港居民參加抗議活動這點 (很多抗議活動都有各種不同的群眾會因理念相同而捧場還好吧?) 路幅變更說明那邊我有Po函館 https://imgur.com/SWmnoz7.jpg
我想會類似這樣的街景 (這我自己去的時候拍的) 加上路權的影響,真的影響不小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09:13:49

06/11 09:35, 6年前 , 7F
8萬是全蓋完的運量現在當然達不到啊
06/11 09:35, 7F
沒錯,我知道高雄是官方強調那是全蓋完才能發揮預期效果 但過程中是否能持續觀察和評估應該也是需要的,按照目前的搭乘族群和高峰期 是以觀光遊客為基礎(當然第二階強調的是交通轉乘,族群又會變) 未來維護和成本的攤提這些估計也略顯粗糙~營運如果不如預期 這些風險還是有的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09:43:27

06/11 09:40, 6年前 , 8F
你應該可以先研究一下輕軌沿線未來有什麼東西吧
06/11 09:40, 8F

06/11 09:42, 6年前 , 9F
說沿線沒有任何景點吸引遊客?? 是不是誤會什麼了?
06/11 09:42, 9F
我有稍微查了一下沿線目前陸續命名的站點 老實說,要怎麼去善加規劃一條動線目前我確實有點說不出來(扣除拉到夢時代和夜市) 但這部分還可以慢慢大家去累積一條私房景點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09:46:45

06/11 09:47, 6年前 , 10F
你知道8萬是全部完工後的運量 那你文章還打那樣 根本
06/11 09:47, 10F

06/11 09:47, 6年前 , 11F
故意誤導別人
06/11 09:47, 11F
我有說出我質疑的使用族群對像明顯就是兩種不同的分類 但你就只說我誤導別人? 二階段如果是以轉運為目標,那些人一定需要使用這段路線呢? 這裡不是新市-善化-南科這邊,提出個人分析而已

06/11 09:50, 6年前 , 12F
我只能確定大順路一帶未來絕對塞爆
06/11 09:50, 12F

06/11 09:55, 6年前 , 13F
Minneapolis市中心繁忙的路中間也是蓋輕軌,蓋完後
06/11 09:55, 13F

06/11 09:55, 6年前 , 14F
沒有更塞
06/11 09:55, 14F

06/11 09:56, 6年前 , 15F
車流跟人流會因為有其他運輸選擇而改變
06/11 09:56, 15F

06/11 09:56, 6年前 , 16F
有改道也有改變交通習慣的
06/11 09:56, 16F
哦哦!謝謝分享其他城市的經驗,至少我覺得要找到其他城市的情況當參考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10:02:03

06/11 10:06, 6年前 , 17F
臨海新路那邊並沒有什麼對於拆除陸橋後的期待
06/11 10:06, 17F

06/11 10:07, 6年前 , 18F
要方便的話就是公園陸橋拆除打通,但是底下鐵道有文資身分
06/11 10:07, 18F

06/11 10:08, 6年前 , 19F
所以後來沒有打通。 (然後蓋了輕軌通通破壞掉)
06/11 10:08, 19F
是阿~因為曾經住過西子灣附近 我確實沒想到幾年後的動線規劃原來還是沒拉鼓山路去

06/11 10:10, 6年前 , 20F
「目前的運載量其實遠不如預期評估(原先是估每日8萬)
06/11 10:10, 20F

06/11 10:10, 6年前 , 21F
」這段話你自己打的啊 但目前通車階段預估就不是8萬
06/11 10:10, 21F

06/11 10:10, 6年前 , 22F
啊 你這樣打難道不是誤導嗎?
06/11 10:10, 22F
你的預期目標還離很大一段距離,你只是單純喊著全蓋完就會達標? 難道沒可能這一段已經是最有人潮的段落區間,明明這些變因都明顯存在 點開近4個月的人次,這些是提供大家思考的數字 你不願意聽就說人誤導嗎?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10:20:16

06/11 10:21, 6年前 , 23F
路線是點線面,越多點加乘效果越明顯…
06/11 10:21, 23F

06/11 10:37, 6年前 , 24F
我認同你說的運量不如預期啊 其他什麼二階完工後會不
06/11 10:37, 24F

06/11 10:37, 6年前 , 25F
會有八萬我也不是很在意 但一階預估的數字就不是八萬
06/11 10:37, 25F

06/11 10:37, 6年前 , 26F
你為什麼不承認那樣打會讓不知情的人以為政府預估第
06/11 10:37, 26F

06/11 10:37, 6年前 , 27F
一期的運量是八萬 然後現在遠遠低於預期
06/11 10:37, 27F
因為並沒有寫到只有第一期的預期量吧~當然如果你有這部分數字提供給我 我會補上說聲抱歉,閱讀理解的部分應該是可以懂吧? ※ 編輯: TT (106.105.214.221), 06/11/2018 10:48:41

06/11 11:03, 6年前 , 28F
google就有的東西
06/11 11:03, 28F

06/11 11:04, 6年前 , 29F
對了,忘記說Minneapolis市中心甚至是4線道路縮成2
06/11 11:04, 29F

06/11 11:04, 6年前 , 30F
線喔
06/11 11:04, 30F

06/11 11:21, 6年前 , 31F
Minneapolis 的道路沒有比美術館前的窄,加上交通汽機
06/11 11:21, 31F

06/11 11:21, 6年前 , 32F
車也無法跟這裡的情況相比較
06/11 11:21, 32F

06/11 11:30, 6年前 , 33F
蓋完後人就來了抱持很大疑問就是 當時對輕軌僅是沿海
06/11 11:30, 33F

06/11 13:13, 6年前 , 34F
旅運大樓,未來郵輪停靠出入的建築物…
06/11 13:13, 34F

06/11 13:38, 6年前 , 35F
比較慘的是二階不能跟橘線轉乘
06/11 13:38, 35F

06/11 20:27, 6年前 , 36F
因為輕軌被引進台灣的時候被當成不可侵犯的神聖領域
06/11 20:27, 36F

06/11 20:29, 6年前 , 37F
殊不知日本的路電實際上比較像有軌的公車 輕軌路徑
06/11 20:29, 37F

06/11 20:30, 6年前 , 38F
固定為啥會怕撞到哩 無軌的漂移公車都不怕了
06/11 20:30, 38F

06/11 20:31, 6年前 , 39F
再者台灣毫無TRAMTRAIN的概念 同一列車可以在不同路權
06/11 20:31, 39F

06/11 20:32, 6年前 , 40F
上昇降行車速度 台灣完全無法理解這種事 所以公部門以
06/11 20:32, 40F

06/11 20:33, 6年前 , 41F
全擋的概念執行輕軌建設 自然被市民以需要立體化的軌道
06/11 20:33, 41F

06/11 20:33, 6年前 , 42F
看待
06/11 20:33, 42F

06/11 22:42, 6年前 , 43F
推推
06/11 22:42, 43F
文章代碼(AID): #1R7SF1IB (Kaohsiung)
文章代碼(AID): #1R7SF1IB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