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6/27 學佛討論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一根返源六根清淨)時間14年前 (2010/06/27 21:38), 編輯推噓13(13051)
留言6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原文述刪 ^^"" 有關於經文艱澀 所以先看白話淺釋的部分 末學有一點想法 ^^"" 白話的部分 是法師就他個人領悟到的境界與層次所詮釋出來的東西 但是 那畢竟是他的領悟 卻不是我們後學的感想 而這也讓我們必須思考...我們會不會因為法師個人的淺釋而有先入為主的感想? 而法師的註解 是否是世尊說法之本意? 而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因緣和合 是否與經中所言相契合? 很多師父都說過 經文即使艱澀 都要自我勉勵先將原文完整看過 對於經中所言先有初步的感想架構後 可就自己生活中的因緣法比對 再去閱讀其他法師的白話淺釋 以免不自覺的被左右了思維 畢竟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生活中的緣生緣滅 其實是如來法語 以上是末學的一些想法 還請諸位同修不吝賜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208.75

06/27 22:08, , 1F
06/27 22:08, 1F

06/27 22:49, , 2F
講真的 大家在這裡都是高知識份子 文言都看得進去沒問題
06/27 22:49, 2F

06/27 22:50, , 3F
但現實社會中 高知識份子只有多少比例? 男生當過兵就知道
06/27 22:50, 3F

06/27 22:51, , 4F
原來這社會上還是有國中畢業就沒唸書的人 對這些人來說
06/27 22:51, 4F

06/27 22:52, , 5F
硬要去體會原文 倒不如叫他們去跑三千XD 所以我才說 有心
06/27 22:52, 5F

06/27 22:52, , 6F
進取去看原文很好 但是推廣的時候 可以先讓對方用白話
06/27 22:52, 6F

06/27 22:52, , 7F
適應一下 才不會推廣佛法不成 反而嚇跑一堆人XD
06/27 22:52, 7F

06/27 22:54, , 8F
如果是這樣的話,確實白話、或法師講經是需要的。
06/27 22:54, 8F

06/27 22:54, , 9F
事實上,當初佛經翻譯時,也是為了社會大眾都能夠觀看。
06/27 22:54, 9F

06/27 22:55, , 10F
並且能琅琅上口(韻味),佛經翻譯出來時,還要給至少能識字
06/27 22:55, 10F

06/27 22:55, , 11F
人都需要循循善誘 引起興趣在想辦法讓他更進一步 這時候
06/27 22:55, 11F

06/27 22:56, , 12F
一堆法師的講經淺釋 就是很好的勾招入門了~
06/27 22:56, 12F

06/27 22:56, , 13F
的平民百姓看,能看的懂(可能佛意不懂),但至少知道內容在
06/27 22:56, 13F

06/27 22:56, , 14F
說什麼。
06/27 22:56, 14F

06/27 22:56, , 15F
平民百姓能看的懂,此佛經才能問世,否則仍應繼續白話。
06/27 22:56, 15F

06/27 22:57, , 16F
所以別擔心是否能看的懂,古代法師早已知曉,唯有文言文
06/27 22:57, 16F

06/27 22:57, , 17F
才能貫通古今文學,而不為該時代之語言所淹沒。
06/27 22:57, 17F

06/27 23:00, , 18F
但法師講經還是必要的。
06/27 23:00, 18F

06/27 23:11, , 19F
文言文是當時通用的書面寫法 假如在詩經時代翻譯佛經
06/27 23:11, 19F

06/27 23:12, , 20F
佛經就會向詩經時代的文章那樣 介詞少字數少通假極多
06/27 23:12, 20F

06/27 23:12, , 21F
假如在現代翻譯 也只會用優雅流暢的白話文翻譯
06/27 23:12, 21F

06/27 23:13, , 22F
會用文言文翻譯 是有時代的因素在內不得不然的
06/27 23:13, 22F

06/27 23:14, , 23F
假如現代人重新依照梵文原本重新翻譯佛經 是很殊勝的
06/27 23:14, 23F

06/27 23:15, , 24F
願力 就我所知只有少數的經典在現代重行翻譯了一次
06/27 23:15, 24F

06/27 23:16, , 25F
(現代的行文 五百年後的學童 恐怕又會覺得艱澀難懂了 笑)
06/27 23:16, 25F

06/27 23:24, , 26F
推重新翻譯XDD
06/27 23:24, 26F

06/27 23:27, , 27F
像密宗有一位"法護"都超強的 一堆儀軌都是他翻譯 那些
06/27 23:27, 27F

06/27 23:28, , 28F
東西也不比經文容易太多@@"
06/27 23:28, 28F

06/27 23:33, , 29F
白話翻譯並非不可,也是有必要,但若要依經解釋的話,還是要
06/27 23:33, 29F

06/27 23:34, , 30F
讀原經,若是一經多譯,如金剛經、心經,則依的經本更多,更
06/27 23:34, 30F

06/27 23:34, , 31F
有多方看法。
06/27 23:34, 31F

06/27 23:35, , 32F
佛經是翻給平民百姓看的(至少要識字),若不識字佛經也能琅琅
06/27 23:35, 32F

06/27 23:36, , 33F
上口,如同偈言頌曰(類似詩詞),經人解釋亦能瞭解。
06/27 23:36, 33F

06/27 23:37, , 34F
並非僅是翻給文人看的。
06/27 23:37, 34F

06/27 23:38, , 35F
現今佛經梵文原本多以亡佚。當時應該保留才是(梵漢並列)
06/27 23:38, 35F

06/27 23:39, , 36F
雖然流通本,梵文不易書寫,但大藏經應當保留才佳。
06/27 23:39, 36F

06/27 23:39, , 37F
如同現在英文翻譯中文,英文也會在旁邊保留。
06/27 23:39, 37F

06/27 23:40, , 38F
不過這也應證法都是會滅的。
06/27 23:40, 38F

06/27 23:45, , 39F
雜阿含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06/27 23:45, 39F

06/27 23:46, , 40F
----------------------------------------------
06/27 23:46, 40F

06/27 23:47, , 41F
翻譯佛經就花了上千年了,假如在翻成白話又要經過幾百年?
06/27 23:47, 41F

06/27 23:47, , 42F
白話文,從五四運動胡適開始,到現在不到百年,現在的胡適
06/27 23:47, 42F

06/27 23:48, , 43F
白話文,今學子竟也覺得不夠白話?
06/27 23:48, 43F

06/27 23:48, , 44F
白話文就如同古代駢文、唐宋古文運動等,明清小說淺易白話
06/27 23:48, 44F

06/27 23:49, , 45F
,會持續數百年,但百年後,會否被時代所"進化"?如火星文,
06/27 23:49, 45F

06/27 23:49, , 46F
等,仍有待考驗。
06/27 23:49, 46F

06/27 23:50, , 47F
但千年來,文言文是貫穿中文而不變的,即使時代語言再改變
06/27 23:50, 47F

06/27 23:50, , 48F
(火星文??),但文言文千年來是不變的,只要您肯用心去讀,
06/27 23:50, 48F

06/27 23:51, , 49F
一定能看的懂。
06/27 23:51, 49F

06/27 23:52, , 50F
但是"經義"則隨人而有所領悟。"字義"大體不變,都可查詢。
06/27 23:52, 50F

06/27 23:53, , 51F
我一開始也是看得很辛苦,但看久後,努力去看,會有所得。
06/27 23:53, 51F

06/27 23:58, , 52F
還有一些比較頭痛的是怪字問題 古人為了求咒音精確
06/27 23:58, 52F

06/27 23:59, , 53F
又沒有拼音系統 就創造怪字應對 偏偏怪字非一時一第一人
06/27 23:59, 53F

06/28 00:00, , 54F
所創 毫無系統 也很多無法念出
06/28 00:00, 54F

06/28 00:01, , 55F
每個翻譯者都有一套怪字 字音又不流傳 讓人頭痛
06/28 00:01, 55F

06/28 00:01, , 56F
假如現代重譯 一概以羅馬拼音應對就行了
06/28 00:01, 56F

06/28 00:02, , 57F
這確實也是。
06/28 00:02, 57F

06/28 00:51, , 58F
以前翻譯很多人一起翻 品質很高 字字考究
06/28 00:51, 58F

06/28 00:51, , 59F
現在的翻譯都是個人翻 光看巴利藏三個人翻 語意就都不一樣了
06/28 00:51, 59F

06/28 00:52, , 60F
漢譯四阿含雖然不同人翻 看起來就有一致性
06/28 00:52, 60F

06/28 11:52, , 61F
恩,以前翻譯,譯經家主導,弟子幫忙就上千,還要文學家配合
06/28 11:52, 61F

06/28 11:53, , 62F
潤稿、修飾、韻味,也就是翻譯過來要跟漢文配合,其中還
06/28 11:53, 62F

06/28 11:53, , 63F
要經過老百姓看的懂,字字考究,才算完成,因為他們知道這
06/28 11:53, 63F

06/28 11:54, , 64F
些經典都是要流傳上千年的。所以翻譯的量自然有限。
06/28 11:54, 64F
文章代碼(AID): #1C9rH1ea (Learn_Buddha)
文章代碼(AID): #1C9rH1ea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