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攝大乘論 彼入因果分第五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2年前 (2011/11/14 20:35),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此諸波羅蜜多差別云何可見?應知一一各有三品。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 戒三品者,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 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 慧三品者,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慧,三、無分別後得慧。 這邊無著又把六波羅蜜多,各個分成三種。 施的三種: 法施,是與其他有情說正法,使其他有情向善得度。 財施,也就是物質上的,像是生活資具相關。 無畏施,能使其他有情當遇苦噩時,或一切時,能得安穩無懼怕。 戒的三種: 律儀戒,是指能夠讓自身自律遠離惡行的戒,如五戒、八齋戒等。 攝善法戒,能夠讓自己除了遠離行惡,同時能夠善修佛法的戒。 饒益有情戒,能夠對有情能夠有益利的戒。 忍的三種: 耐怨害忍,當有他人怨害自身,能止於自身,而不產生冤冤相報的忍。 安受苦忍,面對苦厄的時候,能夠安然順受。 諦察法忍,當自心升起種種法,煩惱時,能夠諦察且安止不動。 精進三種: 被甲精進,古時上戰場前要先穿甲冑,精進要有發心精進。 加行精進,正式出兵後,實際開始修行時,叫做加行。 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加行開始後,能夠沒有怯弱、不退轉、不知足的精進。 靜慮三種: 安住靜慮,當安住在定中有輕安時。 引發靜慮,在定中能夠引發智慧神通等的殊勝功能。 成所作事靜慮,在定中能夠以神通方便善巧作種種利益眾生事。 彗的三種: 無分別加行慧,前面有說在加行的時候其實還是有漏的, 但可以依照經論上所說的般若智慧修行,邁向清淨。 無分別慧,入菩薩地見道時的根本智慧。 無分別後得慧,入菩薩地後,勤加修行得的智慧,直到證無上菩提才圓滿。 如是相攝云何可見? 由此能攝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隨順故,是等流故。 六波羅蜜多,能攝一切的善法,這就是六波羅蜜多的相, 又能隨順六波羅蜜多增上修行證無上菩提, 因此與無上菩提又可以說是等流。 如是所治攝諸雜染,云何可見? 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六波羅蜜多能夠對治雜染,也就是一切有漏煩惱, 是因為六波羅蜜多是如上所說,是有善法相, 能因波羅蜜多而清淨。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所得勝利,云何可見?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 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 勝利,殊勝的利益。 布施能引福報資糧,持五戒十善能得善生, 無爭忍辱則能常遇善友,精進得就廣大事業, 靜慮能使遠離煩惱的傷害,能夠對於世間技藝學問明瞭。 上面是說世間法。 若初發心為出世間而勤修波羅蜜多, 也能夠得有勝生,在轉世之中趣向善業遠離惡業,而不犯罪, 直到能得無上菩提,也能一直利益一切有情。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 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 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所以慧聲說。 如是所說有何意趣?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世尊在說法時,有些時候是個別的說這六種波羅蜜多, 但在修行時,這六個項目是互相助成, 在行任一種波羅蜜多時,也會連帶同時修行其他的波羅蜜多。 此中有一嗢陀楠頌: 「數,相及次第,訓詞,修,差別,攝,所治,功德,互抉擇應知。」 這邊說的項目,是這個品當中解說六波羅蜜多的標題項目與順序。 印順法師說這個的出處是《大乘莊嚴經論》。 -- 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 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 【成唯識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29.215

11/14 23:09, , 1F
隨喜^^
11/14 23:09, 1F
※ 編輯: lilneige 來自: 58.37.29.215 (11/14 23:31)
文章代碼(AID): #1EmGi7I5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mGi7I5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