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超英趕美!!!!!

看板MdnCNhistory作者 (bxdfhbh)時間15年前 (2009/06/11 19:16),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覺得是創造價值的能力,現在和過去不同了。 創造價值的能力,這個可以從GDP看出來, 人均GDP越高,平均單個人創造價值的能力就越高, GDP總量越高,國家的經濟規模就越大。 如果人均GDP高,國家GDP總量也高,產業結構也不錯,那這個國家就是強國。 在工業革命之後,二戰之前, GDP的發展,就意味著工業的發展, 國家的經濟實力,就維系在工業上。 工業強的國家,船堅炮利,黃金糧餉充足,百姓富足。 工業強的國家,人均GDP就高。 而當時的科技、教育、政治經濟制度等,也是和工業掛鉤的。 當年的美國,就是工業大國,號稱世界工廠。 但問題是,二戰之後,第三產業開始興起。 咨詢、設計、規劃、科研等咨詢行業,從第二產業中剝離出來,加入第三產業, 金融業大發展,華爾街通過操縱股市、期貨和匯市,輕易掠奪工業企業的錢,財源滾滾。 營銷、品牌推廣、管理等,和工業剝離,例如日本就在做品牌,而臺灣則在做代工,做品 牌的財源滾滾,做代工的爆肝當奴工。 文化產業興起、旅游產業興起、AV產業興起, ………… 這些第三產業,人均掙來的錢遠遠超過第二產業,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第二產業, 例如美國華爾街的一個操盤手,隨便操縱一下石油的期貨價格,就數百萬數千萬美元入賬 (都是世界各國的汽油柴油使用者買單,包括很多實際生產產品的工廠),抵人家工廠 辛辛苦苦干一年,創造的人均GDP就非常得高(不過似乎這些人沒有為社會創造正面價值 啊)。 美國的GDP中,大部分都是第三產業。 在二戰之前,工業、建筑業等第二產業創造價值,做第二產業的就是老板, 在今天,第三產業創造價值,第二產業只是給人家打工而已。 在二戰之前,第二產業強的國家,生產產品的能力就強, 在今天,蘋果自己生產嗎?SONY自己生產嗎?反而是臺灣的這些代工大廠,自己的品牌 都很爛。 在二戰之前,第二產業就是技術先進的象征, 在今天,第三產業才是技術先進的象征,例如蘋果的iphone。 所以,今天大陸這邊鋼產量多,并不意味著經濟就發達,因為都是給美國等西方國家打工 而已,都是做得歐美國家的訂單,大錢是被人家賺走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93.141.130

06/11 20:40, , 1F
這..是...sales王者的年代
06/11 20:40, 1F
文章代碼(AID): #1ACEUh6F (MdnCN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ACEUh6F (MdnC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