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文法

看板MenTalk作者 (reserved)時間5年前 (2019/05/15 15:34), 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回想昨天在另一個看板回文, 其實找考試戰友這回事齁...... 我最怕遇到的是越討論越大洞, 懂意思的人自然知道我在講什麼。 囧rz ※ 引述《Jenny0725 (我是一隻橘子喵)》之銘言: : 我學文法只有在國中的時候有用這套: : https://i.imgur.com/slqq0fY.jpg
: 他有紅黑藍三種顏色, : 分別是初中高級文法, : 然後學完其實差不多把高中的文法也學完了, : 我覺得敘述很清楚,自己讀沒有問題。 到後來我才知道竟然還有紅色...... 以前用的是全英文的黑色和藍色。 珍尼所言不假。 尤其藍色那本全部通透且運用自如, 多益文法題的分數可以拿高分,甚至全拿, 不是憑運氣,也不是極端案例, 真的絕對可以全拿。 : 有為了口說的部分去外面補習過, : 他們主要也是衝多益, : (雖然我是為了衝口說,不過好像報名就必須一起報的樣子) : 用的文法書也是這本, : 不過後來對我沒有太大效益上完一期課程我就退了 @@ : 後來就高中跟著老師教, : 大學以後也沒啥在討論文法了, : 跟外國人溝通的部分有時候也會忘記,但能溝通就好(?) : 就,真正需要文法,可能對於書信的實際應用比較大, : 其他的,就為了考試而已吧… : 以上是我的經驗,歡迎討論~ 單純以溝通的角度而言, 對話時忘記文法算正常。 其實文法不用太好真的沒關係, 畢竟只是溝通,有時關鍵字一冒出來, 就知道大概要講些什麼,尤其生活對話。 然而...... 如果想要自我要求, 對話結束後要回想剛才講了什麼, 這時可以思考 如果要講出正確的文法又該怎麼講。 思考出正確的說法後, 腦中模擬有一個人講了剛才發生的對話, 然後自己再用正確文法回答, 甚至也可以思考有沒有其它回答方式, 意即表達相同意思,但是用另一句話說出來。 自己的英語能力達到某種程度時, 可以在內心練習對話是有幫助的, 也可以維持語感。 十幾年前騎機車上下課, 經過荒郊野外時,會刻意把車速放慢, 把自己想成對黑盒子記錄的飛行員, 開始自言自語, 經過哪些標的物、看到哪些情景......等。 那時走在路上偶爾會用這招, 但盡量在人少的地方, 不然有時會被誤認為精神有問題。 QQ 至於大學階段學文法...... 從進階課程的角度, 大學學的英文比較偏專精, 有些會把四大能力分別獨立成科再從頭紮根, 例如會話課、作文課......等, 再專精點會變成演講課、 專業領域的英文(貿易、旅遊)......等。 講解文法可能在作文課比較容易遇到。 如果是共同科、通識類的英文課, 教得比較全面但偏基礎。 這段是我的印象。 -----以下回應推文----- 語文需不需要特別學嘛...... 我覺得先決條件是全英語環境。 就像珍尼提到的, 自己在國外生活個一年半載, 姑且不討論口說的文法正確度, 但我認為有機會可以形成 慣用英語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以前時常聽到很多人寒暑假去遊學, 其實有一部份可能變成浪費錢。 整天和講中文的同學或室友在一起學習, 討論課業或日常溝通也用中文, 這樣乾脆直接出國痛快地玩就好, 不需要花這麼大筆錢學英文。 後來這幾年出現一波遊學打工, 也常聽到可以學語言, 有一部份的人應該很難學得到, 我的想法跟上一段一樣。 其實到頭來還是需要全英語環境 才有機會在短期看到進步。 講真的,一、兩個月實在太短, 頂多養成英語思考習慣就很不錯了。 和外國人用英語交談會忘記文法算正常, 因為通常在腦袋出現要回應的關鍵字, 然後開始浮現其它單字, 依照文法結構組裝成句, 只是會因為當下要回答對方, 難免潛意識感到時間壓力,也就顧不了文法了。 其實外國人也知道要聽關鍵字, 尤其對方非英語母語人士的時候。 時常和外國人交談的人, 尤其自身英語能力達到某種程度時, 會發覺日常聊天都順暢, 頂多難免不知道某些中文的英文單字, 但一遇到稍微專門領域需要專業用詞 就會聊得頓頓挫挫、有點困難, 例如跟工作有關的時候、聊政治、經濟、 水土保持、金融......等。 這時候反而可以多看相關領域的書籍、報章雜誌, 甚至電視節目和新聞,增加相關單字量, 並且需要時還得「想得起來」, 聊天就能派上用場, 這樣一來,對話不但流暢, 對方不用一直猜自己到底想講什麼, 自己也不用為了幾個不知道英文的中文字詞 而一直用更多英文單字和句子 敘述自己真正想講的東西。 我也同意ray的推文, 高中畢業為止所學的英文 用在日常生活溝通是夠用的。 passive language:聽、讀。 active language:寫、說。 一般而言,我這裡講的是「一般而言」, 聽和聽比寫和說來得簡單、容易練成。 聽和讀可以仰賴長期大量閱讀,建立單字量, 進而提升這兩項能力, 可是寫和說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再說一次,「一般而言」。 寫和說則必須把「讀到的東西」 轉變成能夠「靈活運用」, 再適當的時機可以「想得起來」 並拿出發揮功效。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My job sucks!」 讀的時候,腦袋解讀得意思是 「我的工作好爛!」 反過來,當自己想說「我的工作好爛」, 會怎麼講? 一般而言,通常會講: My job is bad. This is a bad job. 蛤?既然看得懂suck這個字, 怎麼不知道這時候可以拿出來用? 這個關鍵就是 passive language和active language 的差別, 也恕我不知道怎麼用中文解釋。 這種時候就是最常見的...... 看到或聽到時都知道意思, 可是要講出來或寫出來的時候 就 是 想 不 出 來 , 直到旁人提起時,才會驚覺: 「阿!對啦,我就是要講那個字!」 這時候就可以稍微看得出程度差異。 (專業領域對話則不一定, 有些人知道特定領域的單字特別多。) 其實這種情況用咱們的母語,中文, 就可以解釋啦。 「為什麼話都能好好地講, 可是寫起作文就跟小學生一樣?」 (有一些網友敘述情況後, 但旁人看完時常仍然霧煞煞, 類似這個意思。) 訓練口說確實盡量找 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比較好, 可以聽英語母語的結構, 也可以糾錯, 尤其誤用一些不禮貌和禁忌用詞的時候。 如果遇到英語為母語的非美國人更好, 可以訓練自己習慣異國口音。 -------------------------------- 在國外生活的網友一海票, 而且批踢踢臥虎藏龍, 我這種程度寫出來的東西 最多只能算門功夫而已, 可以再多討論和分析。 (尤其passive和active language, 好像是語言學的範疇......。) 肚子餓,先撤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192.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nTalk/M.1557905659.A.8AA.html

05/15 18:12, 5年前 , 1F
短毛的文章好有深度喔 是英文老師嗎 還是出國留學過
05/15 18:12, 1F

05/15 18:12, 5年前 , 2F
邊板那兩篇我也看了 獲益良多欸
05/15 18:12, 2F

05/15 18:30, 5年前 , 3F
哈哈,你也用這本喔,其實好像很多人推這系列
05/15 18:30, 3F

05/15 18:40, 5年前 , 4F
這本確實不錯
05/15 18:40, 4F

05/15 18:42, 5年前 , 5F
幽靈姐姐太看得起我... 囧
05/15 18:42, 5F

05/15 18:43, 5年前 , 6F
深度倒是還好,大致上是一些做法,有些是我自己的經驗
05/15 18:43, 6F

05/15 19:34, 5年前 , 7F
原來也是英文大師
05/15 19:34, 7F

05/15 19:49, 5年前 , 8F
所以我才說要一個人被丟到國外,才有危機感想要學好語
05/15 19:49, 8F

05/15 19:49, 5年前 , 9F
言 XD
05/15 19:49, 9F

05/15 19:51, 5年前 , 10F
不是什麼大師啦 QQ
05/15 19:51, 10F

05/15 19:52, 5年前 , 11F
其實可以找在台灣工作的菲律賓人小試身手
05/15 19:52, 11F

05/15 19:53, 5年前 , 12F
但是要挑一下 囧
05/15 19:53, 12F
文章代碼(AID): #1Ssy3xYg (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討論
22
51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討論
22
51
討論
2
12
文章代碼(AID): #1Ssy3xYg (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