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以上

看板MountainClub作者 (有時 孤獨之必要)時間23年前 (2001/02/07 05:0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qzt (非想)》之銘言: : 如果你真的認真的看完會議記錄 : 很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 : 因為實在記得蠻簡略的 : 沒辦法把與會當時所要表達的紀錄下來 如果簡化成標題和結論,是不是清楚一些ꄊ: 另一個爭議的地方就是社產的借用問題 : 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才可以借用社產? : 以前的規定是凡是非經過社上審核的隊伍都不可以借用 : 從一個角度來看 : 既然社產是大家交錢買的 : 只要管理者不嫌麻煩 : 為什麼不可以借? : 況且若要把借用社產視為即為社上隊伍又太牽強 : 要是出事大可撇清責任問題 :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 : 若是社產開放自由借用 : 很可能就沒有人想要審隊伍了 簡單,交錢才借,否則就用審的 : 我覺得這是個蠻悲哀的現實 : 代表社團存在的目的只是提供社產資源的共享 : 山難審核大家已不再視為安全的保障,只是出隊的絆腳石而已 : 我猜目前社上領隊甚至稍有爬山經驗的人 : 都多少有這種想法 果真如此,又何必在山社開隊? : 只要我覺得可以(反正我經驗夠)或是我找到了有力的班底 : 我幹嘛去審隊伍,聽其他人龜毛的問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給一堆奇奇怪怪的限制 : 我認為理想中的登山環境有點接近這種想法 : 若是每個人都能充分的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 出了事不會有人、有家人會牽拖學校、牽拖國家公園、政府機關 問題是你不可能出去爬山出了事,你的家人朋友會不聞不問 即使你是這樣,其他隊員未必行 你認為你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的責任 但是你的家庭、朋友、甚至整個社會,也許不這麼想 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登山者自身的定位在何處 簡單的說,想法不同、作法不同、並沒有一個可說是最正確的作法可依循 這個問題好像去年就引起爭論,未有定數 : 那的確是應該要尊重個人的判斷能力 : 畢竟每個人對風險的承擔標準不同、經驗能力不同...... : 其他人是沒有立場去質疑的 : 想想好像沒有聽說有人去爬k2還要經過隊伍審核、跟留守人約撤退點 : 要是暴風雪來了還會有人把你趕下山不准你爬因為太危險了 : 但是反觀我們的環境 : 社團的存在也提供了初學著學習的機會 : 當你在帶領一個新手學習爬山的技能、輔導他開隊 : 是應該要對他負責的 : 這也是為什麼審隊伍的人總是嘮嘮叨叨龜龜毛毛 : 而對於那些已經成熟或是覺得可以對自己負責的人 : 理想上是應該要尊重個人的決定 : 但是以目前的社會觀念 : 凡是出了什麼狀況 : 社團學校總是難以撇清 : 再說要是學長姊都不審隊伍 : 對於剛在學習的新手他會怎麼想 : 於是又回到最初的規定 : 希望大家都能夠照著這個遊戲規則玩 : 不僅是為了社團經驗的傳承 : 也為了社團利益著想 有一點想提供大家參考 我覺得山社的體系比社會上其他登山社團還好 就是因為有留守的制度存在 記得剛過完年小胖跟我說有一個人在春節時獨登聖稜線失蹤了 後來我和別人聊起 才知道那個人在春節時早已失蹤一個多星期了 只是到了春節時才被人發現他遲遲未下山 為何會這樣?相信大家心裡有數 話說回來,如果因為審核隊伍太過麻煩 而就想要推翻這個制度 是不是應該先想一想自己的出發點、立足點在哪裡? 還有一件事想說, 偶而聽到有人抱怨開隊伍太麻煩,不願意當領隊 覺得這個想法非常鳥、爛到爆 你既然不想開隊,又哪裡有資格叫別人 開隊帶你去哪裡呢? -- 他決定出發了 去找那天邊的小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61-216-40-113.HINET-IP.hinet.ne
文章代碼(AID): #wW6RX00 (MountainClu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23年前, 02/04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7 篇):
23年前, 02/04
文章代碼(AID): #wW6RX00 (Mountain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