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轉錄][書桌]書中日月長

看板NCCU02_PSYGR作者時間20年前 (2004/01/04 14:5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R92325xxx 看板] 作者: liangche (台灣牛v.s.WTO) 看板: R92325xxx 標題: Re: [轉錄][書桌]書中日月長 時間: Tue Dec 30 08:44:10 2003 只是來排個版。 ※ 引述《hobart (超愛你)》之銘言: ※ 本文轉錄自 [EmilWorkshop] 看板 ※ [本文轉錄自 little3 看板] 作者: little3 (笨駝鳥挫折感大) 看板: little3 標題: [書桌]書中日月長 時間: Sat Dec 27 22:29:56 2003 研方老師蘇蘅寄給本班同學的鼓勵信。啊。 書中日月長 @ 郭書琴 (Grace Kuo) 有人說,寫作論文是一種「激烈的頭腦體操」(extremely intellectual exercise)。 也有人說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thesis writing journey)。在這個 過程中,思考的不只是論文的主題,還常常是近三十而立、或四十不惑、 或不同的人生階段的掙扎、疑慮和反省。 在論文寫作生活中,保持相當程度的與他人疏離和自我專注,才可以盡情 的沈浸在寫作主調、文獻回顧、問題意識和研究題目,才能便於不斷自我 詰問:這樣的論辯與主題是否相關?這樣的詮釋是否周到?這樣的理論高 度是否夠深入?有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但這樣的自我隔離與自我詰問,長期被論文主題佔據大部分的心思的狀況 下,又會形成莫大的精神壓力。怎樣在壓力中、敲打著鍵盤一段段匍匐前 進,如何在學問、生活、休閒、健康,甚至愛情與親情間求得平衡,變成 進入學術這一行,最初也是最艱難的考驗。 於是我感嘆,書中日月長。 例如說,在我的論文寫作生活中一天當中,心情比較容易低潮的時候,大 概就是下午的時候。下午四五點,結束白天一段工作,或許是跑圖書館大 量影印資料、扛著十幾本待讀待引用的書回家,也或許是才盯著螢幕改完 一堆文法錯誤與重寫的段落,想休息一下。這時,想打電話回台灣找朋友 聊天嫌太早。美國這邊的朋友可能剛下課、去吃飯、開車回家途中。萬一 傷春悲秋一發作,蠻難可以找到人聊天的。加上北美冬天天黑的很快,一 下子就會有日暮西山的感慨。想走出蝸居、至少開口說個話、找人一起吃 晚餐,偏偏又掛記著,唉,別出去了吧,還是休息一下,看個重播的 Friends,隨便煮煮大雜匯麵條吃吃,晚上再來把第xx章第xx段完成吧。 論文寫作生活既是如此不可避免之單調與緊張,但也需要走出自己的論文 孤島多交流大家的意見、多分享大家的經驗來增加動力、減輕壓力,以下 我歸類的簡單心得,就當作拋磚引玉,獻給正在寫論文的朋友們,希望能 對於在旅途上的你/妳有一點點助益;並向在這一路上幫助我的師長和朋 友們致上最深的感謝。 一、有個好的互助團體 自己組織或加入個好的互助團體。這樣小團體,貴精不貴多,最好是有領 域接近的。若是沒有,則一、兩個好朋友可以討論,就很夠了。再不然, 也要有幾個具有敏銳洞察力和一雙好耳朵的朋友們,可以當個好聽眾、幫 助自己在闡述自己的想法、說明的時候,自己打通任督二脈。因為自己巴 拉巴拉說明自己的意見的時候,其實腦力高速運轉,常常不知不覺間,自 己答案說出來了,或者是在說明的過程中,把想法組織的更好。如果在現 實生活中,實在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討論、或抱怨種種論文寫作的壓 力和苦惱,網路上倒是有些哀怨研究生們組成的mailing list,很可以加 入。就算當個旁觀者、潛水族都好,你/妳將發現很多心情都蠻類似的。 比如說在情緒方面,暑假到了,完全不想寫,又不敢出去玩,advisor們 個個放假去,根本聯絡不到人。看著外面的美國國慶煙火,聞著鄰居BBQ 一家烤肉萬家香的味道,這時該怎麼辦?又或者因為家累、失戀、經濟窘 迫、生病或種種不可預見的原因,一直停滯在某章某段長達好幾個月,心 情急的想撞牆,但手裡就是寫不出來該怎麼辦?在實際寫作方面,常問的 問題比如說,到底要不要一定從第一章開始寫?可不可以從第二章開始? 或是自己最有信心的一章開始寫起?還有,文獻回顧到底要回顧多少?怎 麼自己一發不可收拾,圖書館的書越借越多、越印越多、越唸越多,於是 越不敢下手寫,覺得怎麼做research都嫌不夠的感覺? 這些問題,其實都沒有絕對的答案。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一章、兩章、 三章,要自己一關關經歷過,就會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加互助團體,至少可以讓自己在達到彼岸前,多聽聽身陷同是天涯淪落 人的悲慘遭遇,會覺得好過很多。反正同船的人還有一大堆。自己心理可 以平衡一點。 二、找個好的editor 可以減輕英文寫作壓力 很多美國的大學裡都設有writing center,裡面有tutor 來幫助寫作。這 項服務,不只是針對我們身為英語非母語者,也是針對所有的寫作學術文 章的學生和教職員。這種服務很可以好好利用。但因為論文的份量很多, 一般學校的tutor無法滿足論文寫作的「量」的需求,所以必要時,也要自 己找editor來協助寫作。 至於現在去上英文寫作班,我想已經緩不濟急了。最好是邊寫邊學。因為 整個寫論文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學習。在跟editor邊寫邊學的過程中, 有時會遇到editor 態度會蠻驕傲,覺得你的英文表達實在太差,把你挑 的一無是處,甚至懷疑你這麼差的程度怎麼念博士云云。這時自己一定要 有信心,英文寫不好,不是代表我們腦筋一團糨糊。我們只是表達的不夠 好而已。再說,很多editor是文學出身,不見得瞭解我們要表達的創見和 抽象思考。所以這時最好溝通到互相瞭解的地步。 不過,另一方面,當被挑剔寫作不好的時候,我想不見得是英文的問題。 有些概念我覺得已經抽象到其實中文表達都可能有困難,需要不斷的舉例 、類比。所以當表達不好的時候,可以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對想要表現 的概念,還沒辦法做具象、清晰的表達。 或者跟自己的supporting group討論一番,再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前後文的 安排和想要表達的概念到底是什麼。 在我自己的遭遇到的失敗經驗裡,常覺得是自己的中心主題不夠清楚、表 達不好、無法把抽象概念具體化。所以這時候,我想,也不宜自信心過強 ,認為editor不懂各種左右前後結構等諸理論派別,以致不懂我們想呈現 的思辯。通常,這時我會快快檢討一下自己的句子是不是不夠完整、意念 是不是有矛盾、或過渡跳躍思考的地方。然後摸摸鼻子、很哀怨的回去重 寫到可以讓editor懂了得的地步。一般editor至少都有大學畢業或是碩士 程度。 所以基本上,她們的程度就是我們的論文出版後、一般英語讀者的程度, 所以寫到讓她們可以懂,我想是蠻合理的自我要求。 三、與指導教授之間 無論是對我們台灣學生或是美國本地生來說,與指導教授和論文指導委員 們之間(advisor issue)溝通不良是很普遍的問題。因為在指導教授的 監督下寫論文的時間很長,所以很容易遭逢指導教授或論文指導委員們離 校、高昇、或是退休。因此換人、溝通不良、天涯海角找不到老師到底是 在那個田野做研究是很常見的事。 還有就是長期跟著老師們學習,也會遇到老師有情緒高低起伏的時候。這 時,自己的心態調適更重要。要分清楚advisor的評論,大部分都是對事 不對人。萬一遇到老師回給我們的信,不見得很熱情、或是老師剛好在忙 ,不見得一直面帶微笑的充滿鼓勵。這時,雖然我們也是寫論文寫的一肚 子氣,或是正徬徨無助、不曉得最近寫的一大篇水準怎樣,一遇到老師剛 好也是情緒低潮的時候,很容易疑神疑鬼、覺得老師好像不再讚美自己很 聰明很用功了,於是萬念俱灰,頓時覺得不如歸去。其實,再過一陣子, 再去跟老師討論、提醒老師我們的「存在」,這些短暫的陰霾很快會過去 。 另外,自己也要有心理準備的就是,很好很熱情的指導教授固然所在多有 ,但是一直在菁英學術象牙塔內、只專心做自己的研究、對於教學的專注 和熱情遠遜於對自己的研究的,也很多。再加上寫作過程原本就是個「個 體戶」,所以老師們不可能亦步亦趨的跟著自己寫作。自己的自我要求、 自我調適就很重要。把論文寫作的師生關係,調整到亦師亦友,而非全然 的上對下指導關係,我以為這應該算是最佳的狀態了。 另外一個狀況就是拿自己的advisor當偶像,拼命想要跟她/他看齊,導致 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因為過度要求完美、想呈現最好的東西給自己學術上 的偶像點評,結果就是越怕東西越不敢拿出來、越怕越沒信心出手。於是 一再拖延,畢業年限也就因此越拖越長。克服自己的延宕和欠缺自信心, 也是這趟論文之旅的重要難關之一。很多前輩給的建議就是一字訣,「寫 」就是了。不管是光速前進或是在泥濘中匍匐,只要一段段一章章的往前 寫,一關關的闖將過去,自然就會漸漸累積到最後「謝天」寫謝誌的那一 刻。 四、尋找減輕壓力的方法 通常高度緊張的論文寫作,大概半年到三年不等。更長的都有。心理的調 適很重要。找朋友聊天通常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問題是,朋友總是很忙 ,不一定瞭解閉門寫作的孤單無助寂寞單調。可以瞭解的那幾個,通常也 自己泥菩薩過江,身陷在寫作焦慮中。所以不一定能常常去打擾別人。不 少人在徬徨、找不到朋友傾訴的時候會跑去算命,問的問題大概就是何時 才能脫離論文苦海。 以我個人經驗,我以為在美國找心理諮商蠻普遍的。找個適合自己的心理 諮商師,可以幫助自己認清很多盲點、也幫助自己跳脫原來思考的死角, 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減壓方式。 很多學校也有提供學生這樣的心理健康諮商協助。如果自己找校外的心理 諮商師,因為經濟能力有限,尋找收費具有sliding scale (基於公益與 回饋服務某類清寒或經濟窘困患者,某些諮商師願意採取例外地採取低收 費。)的諮商師,是很好的選擇。 好些朋友告訴我,在論文寫作中,漸漸發現自己有憂鬱症或是躁鬱症。整 天或嗜睡、或厭食、或病奄奄沒精神、或頭痛全身痛或一開電腦就不舒服 等等。於是很辛苦的一邊跟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戰鬥,一邊和畢業年限 苦苦進行拉鋸戰。「心理醫師楷恭介」(竹野內豐飾演)在日劇「心理醫 師」中鼓勵他的患者說,「憂鬱症就像內心得了感冒,是可以治好、然後 正常工作的。」 寫論文既然是如此一個漫長的旅程,旅程中「內心」得了感冒也是很自然 的事。所以我覺得這時正好在美國這個心理諮商比台灣發達的地方,尋求 心理諮商師的專業協助,是很好的克服「內心感冒」的方法。 當然,自我調適也很重要。 運動、氣功、打坐、念經、禱告、飲食、與 寵物廝混、睡覺、香精油、泡澡、按摩、散步、做菜、當沙發馬鈴薯( coach potato)看電視都可以。據說很多人此時變成精油專家,早上點柑 橘類精油,提振精神多寫幾行。晚上點薰衣草、鼠尾草來化鬱舒壓。有人 專研中西養生湯花草秘方,把網路轉寄的各式養生湯,參鬚、枸杞、紅棗 、當歸、玫瑰、茉莉、菊花天天換著喝。還有人天天用力慢跑散步,硬是 搞出一條「哲學家小徑」。 各式減壓方法,族繁不備載。寫作漸漸變成一種儀式,打開電腦同時必定 有某陣勢擺出相伴。我最不推薦的減壓方式首推掛在網路上瞎逛或是打電 玩。因為成天在window-word裡面已經夠煩了,肩膀腰椎都不堪負荷,故 不宜再掛在網上加重自己身體的負擔。還有,在此時我也不覺得要太苛求 自己做太完美的計畫。例如一邊減肥一邊寫論文。以期寫完出關下山重進 江湖,將是熟齡美少女/男一個,又有頭腦又有身材。減肥的壓力很大, 不宜在此時與論文壓力共賦相加相乘的效果去壓垮自己。又或本來是夜貓 子,過度勉強自己要養成優良的早睡早起生活習慣。結果反而為了要有正 常生活習慣,犧牲了工作效率或是增加自己額外的精神壓力。總之,我想 有些原本的「非良好」習慣,改的過來最好,改不過來的話,在這個階段 也不宜太勉強。 另外有家室家眷的研究生,寫論文的壓力更為巨大。通常狀況是兩人要互 相忍讓、做出誰先誰後的妥協方案。如要一起並肩同時寫完,又要肩負教 育小孩的壓力,真是百上加斤,非有安排得很好的金錢和時間分配,加上 幸運遇到可以相互體諒奧援的伴侶,否則難以成事。 對讀書這一行如果沒有興趣和許諾(commitment)、對論文主題如果沒有 探討的熱情和持續力,則論文寫作生活將是夢魘一場,而全然喪失讀書的 趣味。研究者的熱情、性格和偏好,常常可以從最後的論文成果顯露出來 。有位前輩曾經說過,在遠渡重洋、負笈唸書的日子裡,與自己原本熟悉 的原生文化全然隔離,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異國城市,加上與在台灣的生活 相較之下,低密度的人際網路與經常從事高密度的思考和反省,往往人生 的「境界」和「況味」就由此產生。 書中日月長。人生的境界,我才剛剛初探。 在每個寫作生活遇到挫折的轉角,體會人生的況味;跌宕在單調緊張的書 本與鍵盤之間,體會親友師長們的關愛;桌上、腳邊可愛貓們的陪伴,讓 我在字裡行間、修修改改的間隙中,偷閒片刻。這些種種,都是我這一趟 論文寫作生活最珍貴的副產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5.38 ※ 編輯: liangche 來自: 219.80.15.38 (12/30 08:44)

推 61.230.122.183 01/04, , 1F
可不可以借轉...
推 61.230.122.183 01/04, 1F

推 218.166.93.146 01/04, , 2F
借轉,謝謝 :)
推 218.166.93.146 01/04, 2F
※ 編輯: dragonlu 來自: 218.166.93.146 (01/04 15:01)
文章代碼(AID): #_zxblz9 (NCCU02_PSYGR)
文章代碼(AID): #_zxblz9 (NCCU02_PSY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