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腦後音的一些疑惑

看板NCCU_Jingju作者 (秋風起落葉聲)時間18年前 (2006/04/15 23: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borage (我們的竊竊私語)》之銘言: : 標題: Re: 關於腦後音的一些疑惑 : 時間: Fri Apr 14 07:30:01 2006 : : ※ 引述《yellowcup (秋風起落葉聲)》之銘言: : :   謝謝各位的幫忙~趙榮琛先生的這篇文章不但具體又很有深度, : : 在認識程派唱腔上對我幫助很大。看完之後也有些疑惑,不知是否是 : : 自己理解有誤所致,請大家看看。 : :   根據該文,「腦後音」應是一種共鳴位置移後的發聲方法,程先 : : 生因為嗓音稍欠亮音,所以吸收老生唱法中的「腦後音」特點,在音 : : 色上以沈重取代脆亮,發展出獨特的風格。 : 我知道的腦後音是這種 : 是京劇的發聲方法之一 : :   然而我在書上常看到的是:程硯秋在倒倉之後,嗓音變得又悶又 : : 窄,「還出現了旦角最忌諱的腦後音」。若依趙先生之言,腦後音是 : : 一種發聲方法,那麼應該是為補不足而有意為之,並非是自然「出現」 : : 才是。 : 這種說法我從來沒有聽過欸... : 你要不要節錄一段文章出來 或者告訴我們出自於哪裡 : 看過原文之後應該會比較清楚? 節錄一下類似的說法和出處: 1.幼年時他的嗓音不錯,可是一倒倉,嗓子就變成「鬼音」。  按常規講,這種嗓音的人不再適合當演員。 (徐城北,《京劇春秋》臺北:臺灣商務,2001.12,頁91。) 2.程氏在王瑤卿的點撥下,將俗稱「鬼音」的腦後音練成了  幽婉嗚咽的程派新腔。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臺北:里仁,2004.1,頁48。) 3.程硯秋幼時嗓音高而且亮,唱法遵循老腔老調,頗受歡迎。  「倒倉」後嗓子變得又悶又窄,出現了俗稱「鬼音」的腦後音,  以之唱花臉、老生猶可,唱旦角卻是大不相宜。......師徒兩人  經過三年的琢磨,才將他又悶又窄的嗓子練得別有韻致,高低咸宜。 (同上,頁51。) 4.13歲倒倉後,由於過度勞累,聲音嘶啞,還出現了旦角最忌諱的  腦後音和鬼音。 (石呈祥,《京劇藝術--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保定:河北大學,2003,頁182。) : :   我覺得這兩種說法似乎是矛盾的,但又因為自己不會唱,推論根 : : 據很薄弱。因此再次來打擾大家,不好意思~ : 不會 : 有人討論這些是好事^_^ 非常感謝~有人可以請教真的很好~ : : -- : : 精靈如果在樹林中走 他就會變成樹 : 人類如果在樹林中走 就會出現道路 : 精靈如果望著星星 他就會變成星光 : 人類如果望著星星 就會創造出星座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61.229.7.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74.175
文章代碼(AID): #14GH2KCA (NCCU_Jingju)
文章代碼(AID): #14GH2KCA (NCCU_Jing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