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家好 我是今天期貨實務課程的講師消失

看板NCCU_SRS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5/21 10:0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跟大家討論另一個觀念好了,其實我是不贊成"投資人"去交易期權的 : 最主要的原因是"費用" : 假設一個交易次數很少的選擇權玩家,一個月只交易兩次(一買一賣,應該算很少吧) : 如果他是選擇權的賣方,那麼他的費用是多少呢? : 假設他一開始投入27,000的保證金(取較高值),交易一次會產生0.1%的交易稅 : 以及30元的手續費(這也是取業界較低值),所以大約是0.11%,好像不多?! : 所以一整年如果用很少的交易次數跟很低的手續費在玩選擇權 : 那麼總成本是(0.1%+0.11%)*26=5.46% : 上面提的是賣方,如果是買方呢? : 各位有興趣可以算算看,每年的投資成本應該會在20%以上 : 很多人說期權是零合遊戲,其實這個觀念大錯特錯,所有在市場中的人 : 平均報酬率一定是 [-交易費用],理性投資人不會把錢丟到預期報酬率是負值的工具上 : 期權交易跟買樂透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 手中的樂透彩券愈多,中獎機會愈大 : 但在期權市場中交易的次數愈多,你贏錢的機會就愈小 此篇在立場上我贊同,也就是不贊同"投資人"去交易期權, 因為期權本身就是一種投機性的商品。 不過在所謂的"交易成本"的算法上我有些意見。 簡單的說,選擇權是一種具有槓桿性的商品, 你在買進買出的時候花的「本金」其實不代表什麼。 因為若是要站在相同的比較基礎的話,要先把兩種商品的槓桿調整為相同。 先以比較好懂的期貨為例,目前一口大台保證金77000, 買進一口大台所代表的本金不能單純用77000計算, 而是以它的合約規格(目前7140點x200=1428000)計算。 假設,假設用上次上課時凱基證券所提的市面上大台手續費150來計算好了, (實際上市面上手續費小弟在業內無法意指,只能轉述同業口說) 150/1428000=萬分之一點零五, 在槓桿同樣歸為一的情況下,是不是比股票的千分之一點四二五打個低折扣還低呢? 而在期交稅和證交稅的部分,同樣用合約規格來比較, 期貨期交稅為十萬分之四(不過買進賣出皆收)、選擇權為千分之一(同樣買賣皆收) 股票則是千分之三(賣出才收)。 在拿來作比較的前提之下, 十萬分之四<千分之一<千分之一點五(假設為買賣都收一點五),還是股票最貴。 再者我也認為把每次的交易成本全部累加是一件很詭異的說法, 那在股票手續費不打折的情況下,0.001425 + 0.001425 + 0.003 = 0.00585 你在買進賣出171次之後就賠光了嗎XD 回到選擇權的部分,不管你是買方還是賣方, 你的交易稅都是你買進賣出的"權利金"的千分之一, 你舉的例子所謂27000的"保證金"實際上根本就是錯的, 交易稅跟保證金完全不相關。交易稅和"權利金"才相關, 除非你指的是賣出權利金為540點的某某選擇權(也太價內了吧?蠻少人這樣作的) 期貨選擇權是很難賺到錢沒錯,一般人最好是一輩子都不要碰。 我看比較正常一點的高手都是賠賠賠賠好幾年之後某一天忽然開竅這樣, 那種抱著想大賺啦想翻倍的想法進入這個市場的現在墳前的草都這麼長了。 不過我想投資任何商品都是有成本的,若是在沒有搞清楚比較基礎之下就因為交易成本 否定掉一個商品,這樣子可能比較有失公允。 P.S 期交稅簡易算法 大台 期交稅為成交點位/125 以口為單位四捨五入 買賣都收 小台 期交稅為成交點位/500 以口為單位四捨五入 買賣都收 選擇權期交稅為成交點位/20  以口為單位四捨五入 買賣都收    選擇權豆知識  結算時不論買賣方,若交易的選擇權未進入價內(即歸零)參與結算, 不會收取手續費和稅。 若交易的選擇權 進入價內(非歸零)參與結算, 手續費的部分正常收取,稅的部分則以期貨結算價收取小台的期交稅。 -- ◥ ◣ ◢◤ ▇▇▇▇▇█ ◢ ▇▇▇▇▇█ ▇█▇▇▇▇ ───────── ▇▇▇█▇▇ ▇█▇▇▇▇ .。ο──────── ▇▇▇█▇▇ █ ◣ █ ◥████ ◤ By SunD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5/21 10:14, , 1F
by the way,原算式內還把一年算成了13個月...
05/21 10:14, 1F

05/21 12:36, , 2F
sorry,我確實算錯了,昨天半夜打這篇,有點混亂
05/21 12:36, 2F
文章代碼(AID): #1BzUiOmP (NCCU_SR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BzUiOmP (NCCU_S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