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除掉神性?

看板NewAge作者 (便當(網路伯伯))時間12年前 (2012/01/06 17:23),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 引述《rexlin1981 (學著去愛)》之銘言: : 一直有一個想法(問題)存在心裡 : 就是我們尋求這些幫助我們達到平靜或者達成願望的方式 : 是否是一種執著? 其實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有執著的成份,這只是其中之一. 所以不但不必因此而氣餒,如果能對自己的執著有覺知,那就是一百分了. : 看著社會上的傑出人物 例如周杰倫 : 如果問一問他們是否曾經因為看過吸引力法則或者零極限(或者更多 賽斯、奧修等等) : 而致力於追求夢想讓他們可以達成那樣的境界 : 我相信或多或少一定會有人說沒有 : 不過我也相信他們如果看過這些書籍的內容 他們一定也會同意這些書籍的說法 : 因為這些書籍的大體說法 解釋了所有成功者的成功方法 : 問題就是 這些人是否真的因為看過書才去運用或者並沒有看過書而成功? 這個問題的背後有個假定,就是成功者的注意力和心靈的平靜一定比沒有成功的人高. 成功的人他一定是正向思考的,光明的.而失敗的人一定是負向思考的. 噗,其實也可以用是否哥的風格來探討... 假如你覺得周杰倫比你成功十倍,這麼說你是否會覺得他的注意力,對念力法則的用功 還有心靈的平靜也是你的十倍? 可是周杰倫年收入6.2億台幣,而比爾蓋茲的年收入是62億美元 所以是否比爾蓋茲的注意力和心靈的平靜是周杰倫的三千倍 而普通上班族的年收入算40萬的話,那是否上班族的負面思想是周杰倫的1150倍 是比爾蓋茲的三百四十五萬倍呢? 看起來怪怪的,好像不能這麼說是嗎?可是如果用是否成功來評斷一人是否有心靈能力 是否就會隱涵了這樣的信念在裏面呢? 當你彰顯了一件事物,雖然你可能沒有這麼想,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你否定了另一個事物。 最主要是這個信念否定了你自己,不然為什麼年收入62億美元的人不是你呢? 所以你覺得自己必然有什麼成功者所沒有的毛病在,所以你才會覺得自己必須要學他, 而不是他必須要來學習你,如果心想必定事成的話,那你似乎正在吸引: "我比成功者的心靈弱三百四十五萬倍",那這個信念顯然是有問題在裏面的...... 因為其實通常成功者的煩惱和負面不一定會比你少. : 是否或許這也是一種執著?(又學是否哥了..XD) : 零極限的修藍博士也曾提到"除掉神性" 神性可以懷疑他,推敲它,體悟它. 最後你會悟出一個東西,他不是一個實體,因為沒有形像實體,也就沒有極限. 也就是所謂大我的平靜,零極限. 它是你的真實身份,然後世界是那個零極限的展現之一,所以才會說"外面沒有他人" 這也是零極限的主要精神. 不管你知不知道它,懂不懂它,但一直都存在.所以懂它的人不會離它比較近 不懂它的人也不會離它比較遠. 你的有形思想,是建立在靜默中而存在的.就像一個場所如果沒有安靜,你就很難聽到你前 方的朋友和你說話的聲音. 所以你的神性一直都以靜默的形式存在,就好像你每天呼吸,所以就忘了空氣的價值. 即然無論你作什麼大我的平靜都存在,那麼這就是你根本没有什麼需要做的唯一理由了 : 我們使用了清理工具 幫助我們清除舊記憶 : 透過神性傳達給我們的靈感 去完成事情 : 然後甚至可以的話 再擴大到除掉神性 : (修藍博士提到 除掉神性的方法 依然是繼續清理) : 這是不是意味著修藍博士 其實是想要告訴我們 不必要執著於這些方法? : 並且鼓勵我們將專注力放在該做的事情上面? 我會鼓勵你偶而可以放在大我的平靜上面,然後因為你明白你己經有平靜了 所以你也會明白你己經有零極限了 所以你可以開始接納自己的負面,自己的邈小,自己的不成功. 你不再是只能努力擴強自己,只能努力保持正向,只能努力和自己對抗的小兵. 你有選擇,你有自由的.不管你是社會地位是什麼,你都是沒有失去分毫. 然後你本來覺得自己是個小兵,只能努力往前衝.現在你可以真正照者神性給你的步調前進. 沒有任何評斷的方法可以為你打分數,對神性來說沒有評分這種東西. 你曾經輕鬆的毫無目地的漫步嗎? 當你不為了什麼而跨出的步伐,那便是大我的平靜給你的步伐 可是大部份的時候,你覺得你不踩出這一步你就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不踩出這一步你就不能得到平靜,不踩出這一步你就不能得到成功. 那麼你踩出的這一步,就是一種執著了. 可是執著不會是問題的,如果你沒有故意去無視它的話. 大我的平靜和執著一直都是並存的,甚至很難說是否有清理這件事. 零極限是包容一切的,它不會有"這個好~應該要多一點,那個不好,應該要排除" 對它而言,宇宙的任何存在都是出自於它.所以它也不會偏袒任何一個人 所以你如果看到很遠,你會發現世事有"循環"這個現像存在. 當你仰望周杰倫時,通常是代表他和你站在循環的不同位置而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17.218

01/06 20:35, , 1F
大推這篇~解釋零極限非常透徹~也提供了另一種觀點~
01/06 20:35, 1F

01/06 20:37, , 2F
或許我"心靈上努力追求是一種執著"的想法也是一種執著
01/06 20:37, 2F

01/06 20:37, , 3F
讀完你這篇 真的又會回到零極限大我的平靜 所以 很讚
01/06 20:37, 3F

01/06 20:53, , 4F
就在等你!!!XD
01/06 20:53, 4F

01/06 23:46, , 5F
很鼓勵人心的一篇文章 這一系列的文章都讓我啟發很多
01/06 23:46, 5F

01/07 00:37, , 6F
推~推~推~
01/07 00:37, 6F
"心靈上努力追求是一種執著"....應該說它可能只是整體執著的其中一環 你會發現我們的思想常常會在二極中間擺盪...... 一陣子可能我們都會汲汲於追求心靈上的努力,然後過一陣子我們又會反轉 覺得自己前一陣子的努力好像有點太超過了,似乎有點執著...... 那倒底這個擺盪的左邊是執著的體現,還是右邊才是呢? 其實二邊都是整體執著的體現....... 所以每天努力唸四句真言可以是體現之一,努力反思也可以是體現之一 那你發現有些人不會擺盪,他會義無反顧的只走一邊不停前進. 其實有可能他是在走更大時間更長的擺盪循環,而你的循環較小 所以你比較快會出現對自己想法的反思,而他看起來似乎一路在向前,那他的反轉可能會在 很久很久以後了....... 但是這都只是一種現像,是沒有關係的. 零極限或神性它同時是左邊也是右邊,隨著對它的認識,心中的天平會慢慢自然的往中間走 然後最後你會連神性本身都很少去想它,就如修藍博士所說的忘掉神性 ※ 編輯: netbobo 來自: 220.133.117.218 (01/07 09:47)

01/07 20:43, , 7F
謝謝,你補充的這最後一段解答了我原本的疑惑。好棒的分享
01/07 20:43, 7F
文章代碼(AID): #1F1hsRex (NewAge)
文章代碼(AID): #1F1hsRex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