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關於交響樂的幾個疑惑...

看板Orchestra作者 (PERCUSsion)時間16年前 (2007/12/13 07:49), 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我補充回答幾個問題。 ※ 引述《kotetsui (不要再給拎杯下雨了)》之銘言: : ※ 引述《yaochin ( )》之銘言: : : 今晚(應該是昨晚XD)到高雄文化中心聽了中山大學音樂系的演出, : : 欣賞完後有幾個問題,希望有人能幫我解惑,謝謝囉! : : 1.管絃樂就是交響樂嗎?因為今天的表演是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 : : 可是演奏者是中山大學管弦樂團,要如何去區分? 管弦樂團與交響樂團通常以大小來區分,編制的比例不會有多大變動, 管弦樂團「一般而言」是數十人大小,能演奏一般管弦樂曲的樂團, 交響樂團則是更大,最初是為有演奏交響樂曲能力而組成的更龐大的樂團。 但今日,大部分管弦樂團的編制都可以演出浪漫派以前的交響曲, 只有一些浪漫後期真的要求要百人交響樂團才有辦法演出。 一般大學音樂系所如中山大學都是組成50~70人左右的管弦樂團, 少數如師大是組成90人編制的交響樂團。 但管弦樂團/交響樂團的分別仍會因歷史淵源有影響, 許多國外大型管弦樂團都有百人以上編制,而仍沿用管弦樂團舊稱。 台灣也有數例如高雄市交響樂團僅有60餘人、長榮交響樂團僅有70餘人編制, 而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80人、國家交響樂團有90人編制的同時,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卻有120人編制。 : : 2.是不是只要觀眾一直拍手,通常樂團就會再安可個幾曲? : : 3.樂團的位置大致上是固定的嗎?左前是小提琴,右前是中、低音提琴, : : 中間管樂,後面是打擊樂,大致上都是這樣安排的嗎? 弦樂常常都是以左到右 小提兩部、中提、大提 小提兩部、大提、中提 最常見。 至於低音提琴在右後是很少變動的。(看過左後) : : 4.要怎麼去判斷這個交響樂隊的好壞?就我聽來, : : 我覺得他們的演出算很棒了,中山大學音樂系也算是很優秀, : : 那這樣有到錄製CD出唱片的程度嗎?因為市面上的CD : : 大多是很知名的交響樂團演奏的,可是我聽不出這其中的差別阿 = =a : : 是我功力還太弱嗎="= 現場演出通常會聽起來比CD好聽。 但常聽的人還是很容易就分辨出差別, 這就是為什麼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完,還是很多人會不滿意, 因為聽慣了知名樂團的演出錄音。 台灣的職業樂團如國交、北市交、台北愛樂都有不少錄音產品, 但還是無法與外國知名樂團相比。 : : 5.交響樂若缺少了指揮,但是有個儀器提醒你甚麼時候該進入,什麼時候該停止, : : 這樣的話還能演出嗎? 我覺得你可能演一點搞混了指揮的職位。 指揮的主要功能並不是提醒誰應該進入誰應該停止, 這是樂團成員自己要知道的。 指揮最早的出現就是為了統一樂團在速度上、音量變化上的動態處理。 所以我覺得某方面來說指揮之於樂團就像鋼琴演奏家之於鋼琴, 他是「彈奏」樂團的人,少了他,是可以演出, 但是聽那場演出就像聽自動鋼琴演奏一樣... : : 6.伸縮號(我不知道是部是這樣稱呼)就是可以伸縮的管樂器, : : 是不是聲音都會破破的阿?其實我也不確定是不是他發出來的, : : 只知道方向是從他那個位置,不過也不能說破,跟高中的管樂隊比起來好太多了, : : 但感覺就是很突出,音不是很穩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嗎? 前一個回答的大大說的很好了, 我只要補一小點,就是這個樂器要吹很好很不容易, 常常職業樂團的演出都會覺得銅管音色不穩, 所以有時候是演奏者的問題。 : : 問題有點多,希望熟知的人能為我解惑, : : 今天是我第二次聽交響樂吧,第一次在n年前 ="= : : 柴可夫斯基真是太厲害了,我也很喜歡豎琴, : : 小提琴協奏時還起了小小的雞皮疙瘩,真的很棒! : 1.你可以到雅虎知識看看其中的差異 : 2.通常都是會準備一到兩首的安可曲,但要看指揮或樂團決定 : 也有觀眾拍得要死但就是散場的結果也是有的 : 3.基本上絃樂一定會在指揮身旁,通常也都是第一小提座指揮的左邊 : 至於其他聲部的分配,則要看曲子需求以及指揮對於該曲子聲音效果 : 而有所變動,大致的座法就是弦樂.管樂.打擊 : 畢竟弦樂的音量真的比起其他樂器實在是相去甚遠 : 也就所以為啥要弦樂這麼多人拉! : 4.好壞其實是要多去比較和仔細的聆聽,若是平常只把古典樂當作背景音樂在播放 : 而做其他的事情,這樣業餘團和職業團對你來說是不會有差別的 : 因為這些在你心中都是"古典音樂" : 但若是仔細去聽一些名家演奏和業餘的演奏 : 不妨可以從他們的表現力,技巧成熟度,以及一些表情的修飾上下手 : 相信這些都是比較大方向地可以讓你分辨出業餘和專業的差別 : 5.可以演出,只是為什麼要有指揮在,其實你可以發現市面上明明就是同一首曲子 : 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同的版本.比如說有卡拉揚的版本,有阿巴多的版本,有小澤版本 : 這些相同的曲子經過不同指揮家以及樂團的詮釋下,會有不同的感受產生 : 有的指揮家會選擇a的處理方法,但有的b指揮家則是用另一種方法來詮釋樂曲片段 : 要是只是用機器告訴你甚麼時候該進來,甚麼時候該休息,講白一點 : 就是沒有感情的音樂了 : 6.正確名稱應該是叫做長號Trombone,他的音色低沉,用來詮釋悲壯,雄偉的樂曲片段 : 近代爵士樂流行,也常用在爵士樂上(以上是個人看法~!^^") : 至於音色爆裂的問題,或許是作曲家想在這個片段讓長號有這種音色 : 來達到樂曲效果張力也說不定,他也有溫柔音色的時候 : 所以就要看樂曲風格來讓他做該有的變化 : 希望有解答到你的問題 : 如果小弟有錯也請板上的前輩們給予我指點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3.126

12/13 08:00, , 1F
弦樂還有一種坐法也是蠻常見的:小一-大提-中提-小二
12/13 08:00, 1F

12/13 08:02, , 2F
低音大提琴的位置通常是在大提琴後面
12/13 08:02, 2F

12/13 22:27, , 3F
真的阿!!真酷的排列...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曲子會要這樣的
12/13 22:27, 3F

12/13 22:27, , 4F
排法呢?
12/13 22:27, 4F

12/14 07:46, , 5F
排列的方法通常是針對整個樂團想要營造出什麼樣的音響效果
12/14 07:46, 5F

12/14 07:46, , 6F
通常一方面是考量到場地的音響,同時也包括曲子的內容
12/14 07:46, 6F

12/14 11:07, , 7F
其實我也一直聽人家說指揮很重要,是交響樂的靈魂人物,
12/14 11:07, 7F

12/14 11:08, , 8F
看完交想情人夢這部劇讓我有更了解一下指揮XD
12/14 11:08, 8F

12/14 11:09, , 9F
Trombone這東西在聽高中的管樂隊演奏時,每次都他破音XD
12/14 11:09, 9F

12/14 11:10, , 10F
聽現場的我覺得有立體感,環繞的效果很棒,聲音也清透
12/14 11:10, 10F

12/14 11:11, , 11F
難怪願意花百萬來砸音響設備的人大有人在 ="=
12/14 11:11, 11F

12/14 11:12, , 12F
最後還是謝謝你的補充,我又學到更多囉 ^^
12/14 11:12, 12F
文章代碼(AID): #17O7DlIa (Orchestra)
文章代碼(AID): #17O7DlIa (Orche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