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專利品質量化指標

看板Patent作者 (糟糕信砍錯了 請再寄)時間14年前 (2009/11/05 10:03), 編輯推噓5(5019)
留言2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我覺得有一些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思考一下: : Q1: 專利的品質主體是否可區分為技術與專利說明書? 當然 : Q2: 技術品質是否可以衡量? 邏輯上可以 事實上很難 : 如果可以,衡量的依據是否可以根據技術強度區分? 我認為專利地圖的問題多多少少和這個有關 : 如果可以根據技術強度區分,衡量的方法是否只有引證與被引證數? 其實科學期刊的IF 和很多東西有關 像光學的IF低 但做相同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APL IF不低 但垃圾很多 除非nature science但幾個人能發這種論文 : 此外,如果存在衡量的方法,可區分出是相對強度依據還是絕對強度依據嗎? 其實市場經濟下 連做研究都要講求時效了 : Q3: 專利說明書品質是否可以衡量? 可以 : 如果可以,需要衡量的因子有哪些?如何衡量這些因子? 與時俱進 依照申請國當地的法院實務衡量 Festo前後的要求就不同 之後慢慢又有修正 至於衡量是個套套邏輯 : 這些可被衡量的因子可否量化? 根據不同公司和產業可以量化 但我不相信有一套放諸一般皆OK的理論 : 如果存在至少一種以上可以量化的方法,是否有依據? 只要有用 有沒有依據不重要 這是社會科學 : 這個依據是否已經在工程界發展數十年後又轉至所謂"MBA"學系運用? 我覺得這本來就是MBA的課題 其實SCI這東西是台灣走火入魔 : 以上供參 至於V大 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台灣目前的顯學是專利鑑價 而非專利品質 要解決專利中 我認為是相同的問題 專利鑑價 我這十年來都認為亂說一通 但@!#$ 專利品質 我最近才聽您談到 不過因為我大概猜的出您的公司 所以我可以想見貴公司的操作模式 應該可以用 就像專利鑑價解決了一些問題 就像黃老師的刑法二階論在錯誤上有其貢獻 但並不是三階不能解決 不想您是什麼目的 如果您想專利品質在台灣成為一派之言 首先除了有議題外 更重要的是您要切割鑑價 或提出更為有利的說法 否則不免是少數說 還有您的專利品質說 如果在OEM ODM廠的說法呢 我其實滿好奇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24

11/05 11:18, , 1F
以前在政大xx所上過專利賤價的課,結果三個會計係老師輪流上
11/05 11:18, 1F

11/05 11:18, , 2F
上到學期末,都講一些跟專利無關的東西... 哈哈哈.
11/05 11:18, 2F

11/05 11:19, , 3F
不過我很少去上課,所以也可能是我漏聽了....:p
11/05 11:19, 3F

11/05 22:43, , 4F
在下初步接觸鑑價後,也是認為目前這一塊在理論需要提出
11/05 22:43, 4F

11/05 22:45, , 5F
更solid的依據,淪為報表上的帳面"參考"價值,意義有限
11/05 22:45, 5F

11/05 22:46, , 6F
在產業中,價值分析是很重要的一塊,所以才會接觸鑑價,也
11/05 22:46, 6F

11/05 22:49, , 7F
根據研究老美丟給我的文件後,丟出這個議題。像b大提供的
11/05 22:49, 7F

11/05 22:52, , 8F
連結就有提到可以延伸的重點,專利品質衡量的方法是
11/05 22:52, 8F

11/05 22:52, , 9F
by single,pool,cluster patent
11/05 22:52, 9F

11/05 22:54, , 10F
在創新工程中,Value Analysis主導整個創新活動的方向
11/05 22:54, 10F

11/05 22:55, , 11F
VA/VM又是 lean manufacturing的核心,其實工程方法也是
11/05 22:55, 11F

11/05 22:55, , 12F
以價值為導向所生
11/05 22:55, 12F

11/05 22:58, , 13F
我個人不認為MBA會比有實務經驗的業界工程師們更熟悉這
11/05 22:58, 13F

11/05 22:59, , 14F
些工程方法(至少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特別在參觀過論文網後
11/05 22:59, 14F

11/05 23:00, , 15F
Innovation == Invention + Value
11/05 23:00, 15F

11/05 23:05, , 16F
沒有價值的專利叫發明,有價值的專利是創新,其實我一直在
11/05 23:05, 16F

11/05 23:06, , 17F
往創新工程這條路走
11/05 23:06, 17F

11/05 23:07, , 18F
這樣我就能證明 TRIZ 的POWER <---終極目標
11/05 23:07, 18F

11/05 23:07, , 19F
TRIZ在蘇聯工科大學是一門學科,西方世界到1970~80左右才
11/05 23:07, 19F

11/05 23:09, , 20F
接觸到這樣的方法。反正說倒底,只是希望台灣快加油.如此
11/05 23:09, 20F

11/05 23:11, , 21F
QFD-> FMEA -> VA/VE -> TRIZ -> Patent portfolio
11/05 23:11, 21F

11/05 23:13, , 22F
PS: 目前TRIZ是包括FEMA,VA/VE
11/05 23:13, 22F

11/05 23:17, , 23F
補充一下: MBA對這些工程方法的研究有助於推廣這些方法
11/05 23:17, 23F

11/06 21:23, , 24F
V大大請回應文章比較快
11/06 21:23, 24F
文章代碼(AID): #1AyZ9YWc (Patent)
文章代碼(AID): #1AyZ9YWc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