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如何消化台灣過度生產的碩士博士

看板PhD作者 (北緯43度的夏天)時間17年前 (2006/10/19 08:49),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buterscotch@kkcity.com.tw (食菜事魔)》之銘言: : 這幾年來,政府一直說服小老百姓生物科技發展多好多 : 好,政府有多大的決心要讓台灣變成生物科技島。不過 : ,真相是,台灣的產業界根本無法配合發展。目前台灣 : 的生物科技公司,多是進口國外商品來銷售的貿易商, : 或是在島內製造其他國家研發的商品(即使是這種也不 : 太多)。更多是傳統的藥廠,食品業,發酵工業,化工 : 廠等等,「號稱」生物科技產業。實質上,生物科技產 : 品的研發投資龐大,回收時間長,商品化的過程又獨具 : 專門,國內大部分的企業現階段也確實無法負擔,也無 : 足夠經驗處理。 以biomedical來說,就我所知 國內的廠商基本上只有製作generic drug or biologics 也就是說,只有製作國外目前市場上有的產品 道理很簡單,以研發新藥來說 要通過美國FDA 認證的,從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一直到人體實驗 中間需要經過的時間大概十年跑不掉,所需要投入的金額至少是十億台幣以上 隨時會有被打回票的可能 但是generic drug就簡單多了 只要證明設備、和產品構造和原產品具同等效果 不用這麼多研究經費,不用這麼多時間,就可以上市 : 我在此大膽的建議,臺灣應該積極承包國外的研發案子 : ,也就是「 R&D 代工」(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研發代工)。剛開始時研發出來的專利,或許都無法屬 : 於國內,但是必定能消化過度生產的研發人員,解決研 : 發人員的供需不平衡,培養研發人員的研究和產品開發 : 經驗,增進業界對生技產業的認識與興趣。透過和國外 : 生技產業的交流以及頻繁的互動,必能建立更緊密的關 : 係,和國際接軌。久而久之,就像台灣的電子業電腦業 : 一樣,台灣必能逐步發展出自己的生技產業,創造屬於 : 自己的生技專利,帶動生技產業的整體發展。 說真的,我很懷疑,原文作者到底懂不懂 台灣生醫產業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在哪裡? 問題不在研發能力、不在有沒有代工技術 而是廠商的態度 當廠商要砸錢下去的時候,除了國內的研發能力外 還要看市場在哪裡吧? 台灣的市場,說真的,很小 砸個十億,我想要全部回收回來,至少幾十年跑不掉 問題是,產品的專利頂多讓你撐個10年 10年之後,你的專利必須釋出,到時候市場上出現很多類似的產品 你的利益在哪裡? 而10年內,台灣的內需能否打平這些研發費用? 你要進軍國際,就像我們的電子產業一樣,物美價廉 OK,你遇到第一個問題,就是美國FDA 認不認可你這個藥? 去讀一讀美國FDA 的藥物認證 基本上,對於在國外做的研究,他們可不見得會承認咧 你又必須再跑一趟效能、安全測試 又要再花很多年的時間,投入很多經費.... 如果我是廠商,對我最經濟的解決方式 就是去找幾間美國的醫學中心,請他們幫我做實驗囉! 美國FDA 當然會直接採信這個結果 然後全球同步上市 幹嘛只把錢放在這個小島,以後還要去煩惱FDA 信不信我的資料? : 目前歐美各國的基層研究人員中,本來就有眾多華人參 : 予。許多歐美研究室的成員幾乎清一色都以華語為母語 : ,台灣研究人員的英語能力也不錯,如果能將研究室移 : 動到台灣,在語言溝通上應該無太大困難。如前所述, : 台灣的碩博士薪水低的世界少見,同樣做研究,但是在 : 台灣,人事等相關費用能夠大幅度降低,相信許多商業 : 集團都會樂意。 這段的邏輯更怪 就算歐美實驗室裡華人多 對外的官方語言還是英文 而且把研究室移到台灣,會不會想得太天真了一點? 這些國家可巴不得把這些人才、設備都留起來了 誰會把自己高科技的實驗室外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43.120.254

10/19 09:31, , 1F
美國有不少公司開始把研究經費往台灣 印度 韓國的大學丟
10/19 09:31, 1F

10/19 09:32, , 2F
美國一年養一個Ph.D 在台灣可以養一個計劃一年呢
10/19 09:32, 2F

10/19 09:34, , 3F
老美也不會多有遠見 為了讓財報好看 研究經費也得省
10/19 09:34, 3F

10/19 09:35, , 4F
某數字開頭外商 研發中心除了韓國之外 還放中國呢 真有種
10/19 09:35, 4F

10/19 11:18, , 5F
有科技管理 gtreat
10/19 11:18, 5F

10/19 18:02, , 6F
據某生技公司老闆說 他們跟FDA交涉過...關於臨床試驗
10/19 18:02, 6F

10/19 18:03, , 7F
FDA是信任在台灣當地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的
10/19 18:03, 7F

10/19 18:04, , 8F
聽該老闆說台灣的臨床試驗環境好像算是蠻不錯 可發展的.
10/19 18:04, 8F

10/19 18:52, , 9F
所以他當老闆啊
10/19 18:52, 9F

10/21 11:14, , 10F
如果以研發農藥來說,新藥的成本已達一億五千萬美元了
10/21 11:14, 10F

10/21 11:15, , 11F
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最低成本,所以人藥的研發成本應更高
10/21 11:15, 11F

11/07 02:25, , 12F
各位可以在這裡不以為然,但卻不能否認這是能得到優勢的能力
11/07 02:25, 12F
文章代碼(AID): #15Dikh6H (PhD)
文章代碼(AID): #15Dikh6H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