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協助指導教授帶學弟妹要掛名嗎?

看板PhD作者時間11年前 (2013/08/13 17:41), 編輯推噓4(4013)
留言1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分享一下:電資領域,通訊系統PHY層演算法設計 我經歷過的一個研究題目步驟如下: 1. 找題目+文獻搜尋閱讀 --> 確定哪些題目可以做,然後大概預期可以作多大 2. 想演算法 (相對痛苦) 3. 作模擬 (相對不痛苦) (2與3可能需要疊代) 4. 效能分析 (有最好,相當痛苦) 5. 整理要呈現的模擬結果 6. 寫成論文 (量不夠時再從2-5去加) 7. 投稿 8. 攻防與修改 我的感覺是如果A想演算法,請B去模擬,那麼A只要重做模擬,B的貢獻 就微乎其微。但如果在2跟3的疊代中,A與B對於演算法都有一些貢獻, 那作者排序都必須看其他點。例如4,這部份通常不是很容易。要從數學 上證明演算法的最佳性,或者是證明他很接近最佳解,或者是證明他比現 有方法好,數學跟訊號處理的底子可能要夠好。考慮以下的case: 如果A提了一個演算法,B作了模擬且從理論上得到一個很漂亮的效能分析 結果,然後C把他寫成論文。那我覺得B掛第一作者是ok的,反正不會是C。 當然,以上是我遇到的情況,而且我也認同這個規則。一定會有例外,像是 A是老師,B已畢業,C非常缺點數。 每個領域、每個老師、每個學生想法可能都不太一樣,找老師找老闆之前應 該都可以打聽到該研究團隊的掛名規則,不認同就別去,去了就接受吧。遇到 例外,捏緊一點也就過去了。 ※ 引述《cckjohn (john)》之銘言: : 討論到第一作者或二作的問題 : 理工的一篇論文的產生大致分成下列部分: : 1.Idea : 2.寫程式實作 : 3.跑完整實驗 : 4.論文撰寫 : 請問大家通常包含哪些項目就會放一作, : 以本身看到的例子,作2.3的碩班放一作,作1.4的博班放二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45.64

08/13 20:48, , 1F
論文攻防和修改有時候導致論文大修 這時主導攻防大修者
08/13 20:48, 1F

08/13 20:49, , 2F
可不是只要改改錯字跟文法或是一些小建議而已
08/13 20:49, 2F

08/13 20:49, , 3F
有時這種大修甚至是"化腐朽為神奇" :p
08/13 20:49, 3F
我的經驗(不是很多)是,期刊如果是被賞了一個major,通常理由有: 1. 理論推導分析太少,演算法太直觀 2. 比較對象太少、或者是跟某篇論文的演算法概念類似 3. 不必要的扯太多,要你砍掉 4. 題目不好 解法: 1.如果被要求補大工程的證明,通常是三個字:辦不到。這部份可用文字 答辯,例如這證明因為xxx原因所以很困難,但我們可以從定性上看出xxx 有這個趨勢。而我們的貢獻主要是在xxx... 2.閱讀文獻+模擬比較,文字敘述我們的方法跟別人有和不同,強調優點。 至於理論上的分析比較一樣是三個字:辦不到。 3.就砍一些,只要不要regular paper 被砍成短篇都無所謂 4.一樣文字敘述強調為何會考慮這個work 從這四點,可以發現,大部分都可以用文字答辯解決,頂多就是多跑一些模擬結果 上面寫辦不到的地方,那些東西應該都是很難分析證明的,不然早就一起放進文章 裡了。所以再怎麼大修,也不太會動太多數學,因此,文字部分的大修在我的投稿 經驗算是相對簡單。可能是因為我的領域所丟的文章都是在數學理論上的結果,所 以上所說在其他領域很可能極度不適用。 凡事都有例外,因為很可能文章中的某個主要貢獻的數學分析,推錯了。而且還被 抓出來。那就負責攻防的人(C)就真的很累,這時候,若C很有勇氣又很強,獨自把 這個理論漏洞補起來,那麼作者順序調動我也認為ok。最後,還是強調:以上是針 對小弟我在某個領域的投稿遇作者順序經驗,不代表他在其他領域是對的。

08/13 20:52, , 4F
如果這樣為了中而失去本意的大修 不如別丟
08/13 20:52, 4F

08/14 18:23, , 5F
樓上大概論文數多到自己厭煩了
08/14 18:23, 5F
※ 編輯: emitter 來自: 140.113.45.64 (08/14 22:44)

08/14 23:11, , 6F
其實根據經驗 就是你少了引用某人的文章
08/14 23:11, 6F

08/14 23:11, , 7F
會要你補大工程的 通常有兩種情況 要嘛真做太差
08/14 23:11, 7F

08/14 23:12, , 8F
要嘛就是reviewer根本不知道這有多難做
08/14 23:12, 8F

08/15 00:07, , 9F
reviewer如果要求很刁 你越補越刁
08/15 00:07, 9F

08/15 08:20, , 10F
推樓上,若reviewer對文章的看法本來就不友善,你補越多
08/15 08:20, 10F

08/15 08:20, , 11F
他絕對是挑越多。
08/15 08:20, 11F

08/19 13:41, , 12F
其實沒這麼嚴重,小弟之前丟某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 一
08/19 13:41, 12F

08/19 13:42, , 13F
reviewer也是major而且問題寫了三頁,結果我把他的問題
08/19 13:42, 13F

08/19 13:44, , 14F
都補進去了,後來又在細問一次就剩不到一頁的問題,之
08/19 13:44, 14F

08/19 13:44, , 15F
也順利上了..所以就是盡力滿足委員意見就好,別想太多
08/19 13:44, 15F

08/19 18:15, , 16F
其實看期刊 高水準的期刊別說稿審 連副編審稿品質都在
08/19 18:15, 16F

08/19 18:16, , 17F
定期評估當中 太過分的審稿要求更會有更快速的處理
08/19 18:16, 17F
樓上各位說的都對!! 小弟只是根據自身領域分享對於一篇文章從無到有作者貢獻度跟排序的看法。 像小弟做的東西,所謂的實驗只是在電腦上寫程式去驗證演算法效能。跟許多 其他領域所謂的『實驗』有相當大的不同。我們不需要試管、電子顯微鏡、化 學藥品。只要一台電腦,在家都可以『作實驗』。因此,只要搞懂演算法之後 要複製實驗結果相對容易。換句話說,跑模擬(作實驗)的貢獻度相對低。 ※ 編輯: emitter 來自: 140.113.45.64 (08/19 18:29)
文章代碼(AID): #1I2Vyy_D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2Vyy_D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