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第三日

看板Philharmonic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9/24 22:43), 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指環》全本在台灣的演出終於隨著今日的《諸神的黃昏》告一段落 無論是歌手、樂手、指揮、導演與其他工作人員 以及聽眾們 終於算是見識到了這一名震四海的偉大("great")樂劇的力量 在演出時間上先不論總和將近十四小時的長度 光是一部比一部長就有得受了 除了聽眾自己可以感覺的到 相信對音樂家們的影響 在今天的演出應該也是顯而易見 由於今天的演出特別的長 所以可能無法再仔細的評論 就大概針對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抒發一些想法 《諸神的黃昏》在《指環》中所扮演的角色 主要是收結整個由"指環"(也就是那萊茵河底的黃金) 所引發的一連串追逐、仇殺、愛情與犧牲 在華格納全力鋪陳的宿命論之下 縱使在細部有可能出現矛盾或疏漏 但基調上是因果關連相當強烈的 在音樂上也可以很明顯的發現 先前出現的各個動機不斷的變化、交疊或是變化後再頭尾相連 華格納傾力在這此將全劇的各個元素統整起來、消解 然後結束 光聽這一部分就讓人非常的痛快(但也很可能囉囉嗦嗦很痛苦) 第一大段的演出非常的長 大約兩個小時 主要是包括了一個"Vorspiel"(序幕或前奏曲)和整個第一幕 前奏曲裡是三位命運女神在編織命運之繩 重點是告訴聽眾在《齊格飛》結束後整齣《指環》的劇情又有了什麼發展 基本上又是某種程度的"前情提要" 這裡一開始樂團就很抱歉的吹爆一個音 (木管群裡的不知是啥 可能是長笛? 關於樂團的部分等會有一段來幹醮) 三位女神排排站在譜架後沒辦法做啥動作 只見第三位女神頻頻的脫下披上她的披風煞是奇怪 第一幕的開始立刻接上《齊格飛》的尾巴 也就是相愛的Siegfried與Bruennhilde甜蜜的愛情場景 然後就是我最喜歡的橋段之一—齊格飛的萊茵之旅 這段緊接在兩位愛人熱切的高潮之後的管弦間奏曲 描述英雄開始他開天闢地的旅程 從岩石山上一路降至廣闊的萊茵河谷地 在音樂上把動態刻畫得相當精采 景色的變化也歷歷在目 逐漸加速的曲調最後接上寬闊深遠的"萊茵"動機 真有乘風快意之感 (我最喜歡的演出版本是Knappertsbusch的56年拜魯特錄音 貝姆版太快 蕭提太粗暴宛若飆車族 只有老K的雍容大度令我感動) 只可惜這裡樂團各部間似乎掉拍得很嚴重 特別是需要他來火力支援氣勢的長號組怎麼跟都跟不上 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第二幕首先出現的是Hagen、Gunther、Gutrune的對話 這一段其實又令人想起先前在《齊格飛》裡頭出現的那個對比 季比宏宮殿裡的三個角色唱出來的都是表面上你來我往 骨子裡各有所需的勾心鬥角 像是Gunther與Hagen互相恭維智慧與長子地位的那段 劇本實在是寫的活靈活現 而充滿心機城府的段落遇上了Siegfried的率真 令人看了也是頗有感觸 Siegfried到頭來還是一位純潔正直的英雄 (你也無法責怪他不願意歸還指環予萊茵少女 因為那就是他搏命換來的) 卻在命運的擺佈下犧牲 在此不禁讓人思索華格納的創作背景 《指環》演到《諸神的黃昏》很明顯的在劇情上處理了"世俗化"的主題 這個主題在十九世紀中後轉入二十世紀的這段期間內似乎特別引人注意 諸神敗亡 人類將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 英雄Siegfried正是人類力量的象徵 ("諸神的黃昏"象徵的退隱也頗和Max Weber的論述遙相呼應 至於對西方近代世俗化進程有興趣者請洽backhaus) 除此之外 《指環》也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一個頂峰 "有限性"也許是浪漫主義中的最核心特徵 也就是在理念上我們轉向對於非永恆的、短暫的、個別、靈光一現的的概念 加以探索或崇拜 英雄之死與為愛情而殉身 還有對永恆神性的棄絕(Bruennhilde對她姊姊所分享的"喜悅") 在在都展現了這種理念的轉向 近代浪漫主義的出現 槓上了此時有強大經濟社會基礎支撐的啟蒙理性 其衝突力道之大 可以想見 這種無論是台面上或是潛在的衝突 在某程度上 也預言了後現代徹底的對普遍與一致性的反叛 第二幕中間有名的段落便是季比宏族人在Hagen的號召下聚集的部分 這裡在演出上算是頗有創意 台北愛樂合唱團的男生團員直接從二樓觀眾席兩側的門走進來 同時還閃耀著可能是LED燈的東西 聲勢頗為浩大 很有新鮮感 合唱團進來後直接在觀眾席第一排和舞台間站好開唱 除了避開狹小的舞台 同時在休息時又可以直接坐在那空下來的第一排 (這時候就可以瞭解為何那一排從序夜到今天都是淨空的)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 合唱團有時候聲音顯的模糊 還會被樂團蓋過 至於女生團員人數較少 直接在舞台上的右側低處集合 最後的第三幕 可以說是除了《女武神》的第一幕以外 個人最為喜愛的 這一幕不僅收結了《指環》龐大的故事 同時也在劇情上有著激烈的轉變 先是Siegfried之死 而後是Bruennhilde認清這一切的悲劇 以犧牲自己做結 在音樂上也有相呼應的精彩段落("葬禮進行曲"、"犧牲場景") 我特別喜愛蕭提版的演出(剛好又收在一張CD裡頭很適合平常拿出來聽) 他有時為人詬病的凌厲在這裡精確的抓到故事與音樂的氛圍 無論是謀殺的兇兆或是"葬禮進行曲" 蕭提驅動龐大的精力推動音樂令人難忘 我很欣賞當Hagen將矛尖刺入Siegfried背脊後 合唱團大聲的驚呼:"Hagen! Was tust du?"(背景響起巨大的死亡動機重擊聲) 接著改為輕聲低語的說:"Was tatest du?" 前面因為驚訝而大喊 之後則是因為兇殺引起的罪惡與戰慄感而改為低語 (我看對白上寫前一句是"Vier Mannen"四個男人唱 後面是"Zwei Mannen" 人數上似乎也反映了這個音量變化 但我認為在蕭提版的演出仍是刻意的) 這個作法讓我非常的驚訝 也非常的佩服 今天的演出上在這裡的張力似乎太弱了 合唱團幾乎只是"唱出來"而已 (而且他們竟然是坐著的?! 你看到人被殺後自己還會坐在那嗎?) 再加上飾演Siegfried的Alan Woodrow在這裡已經快沒力了(待後詳述) 以致於整個"齊格飛之死"不夠震撼 而且竟然也因此一路沒力到結尾(Watson也快不行啦) 最後"犧牲場景"即便導演在燈光或投影上下了一番功夫(舞台外的牆面也亮了起來) 也只能說是勉強維持音樂與戲劇前進的動力而普普通通的結束 但也不能說在這裡沒有令我感動 因為華格納的音樂寫的實在是太好了 就好好欣賞它吧 今日的演出最為糟糕的就是整個樂團 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今天的狀況一直很差 可能是因為演到今天因此有些疲累 但是以實際演出的慘況應該不是專業樂手能夠塞責的 有一些地方好像回到正常水準 但馬上又虛弱下去 不只是錯音處處 也包括了精神不濟的情形 最爛的就是那整組法國號 第二幕一開始的合奏就亂成一團 人家這裡寫成不諧和音是華格納他家的事 沒人要你用自己的駑鈍來加料 我強烈質疑指揮在總排練時有沒有用心的盯他們 其次的則是那把獨奏的法國號 負責Siegfried的號角 每次出現的段落總是要錯上一兩個音 這一樣是責任心問題 就這麼一個漂亮且單純的動機 還不把他練好? 至於小號 我完全同意mimichat的說法 這是什麼?可以吃嗎? 根本就不知道有這群人的存在 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像是我喜愛的"齊格飛葬禮進行曲" 當演奏至高潮時噴湧出來的"劍"的動機 那個獨奏小號是在ㄘㄨㄥˋ三小……朋友啊?(發音要發對...不然有人要罰錢?) 弦樂組倒是沒啥大問題 只是前幾天那種立體的感覺這次很少出現 總歸一句 也許是偷懶 也許是累了 整個樂團快不行的時候 就派出定音鼓火線救援 咚咚咚咚咚咚打上一陣 聽眾爽 大家笑笑就過了 (反正指環不知道多久以後才會再演 誰記得有沒有進步?) 歌手的部分 也許今天令人印象最深的非飾演Hagen的Hans-Peter Koenig莫屬 說真的他在每一個段落唱出第一句的時候我都會嚇到 低沈然後響亮的效果 聽起來真是享受 第二幕開始與Gunther、Gutrune的對手戲馬上就把這兩位比下去 在歡迎Siegfried進入宮殿的那段獨唱真的是非常精彩 之後有名的糾眾集結段落一樣不錯(但這裡合唱團還不夠好) 要不是他熟練的音色適合Hagen 以這種實力他會比Gunther更像領主 這樣的水準對於一個在今天才出現的角色 當然是令人印象深刻了 但話說回來 其實我覺得巫白玉璽扮演的Gunther不算差 只是他的聲音好像還是差上一點點 有時候會被蓋過 然後看譜又是一個缺憾 至於短短現身的Alberich一樣還是令人佩服了 他的聲音和動作可以看的出來他的熟練 兩位主角 Siegfried與Bruennhilde演到今日也可說是鞠躬盡瘁 儘管Woodrow唱到最後真的是沒力— 他在與Hagen一行人的號角聲相互呼喊的段落唱破了一個音!(變成喉音?) 當場令我覺得既可惜又佩服 畢竟他的角色份量很重 又要變態的大吼大叫 再加上要生動的演出 (看他在"齊格飛講古"的那段向左右的季比宏徒眾講話 實在是很有趣) 能夠撐到這裡實在是不錯啦(但還是可惜無法聽到精彩的告別啊) Watson也是有這個問題 但她沒有大錯音就是了 到了最後"Immolation" 一樣聲音也是變調 但總之基本盤有顧好 我對她的演出算是相當滿意 這樣看來 如果職業的華格納歌手在這麼一個大部頭的劇裡都要面對體力和嗓子的問題 那若是能欣賞到從頭撐到尾的漂亮演出 肯定是一大樂事 再提一下舞台背景的投影吧 這回出現的一些新影像 大致上來說還算過的去 在命運女神的Vorspiel段落 出現了碩大無比的一顆紅球 想必代表的就是"黃昏" 當然仔細的人會發現這個影像其實在《齊格飛》裡的第三幕就出現了 那是在Wotan喬裝的Wanderer在暴風雨中疾行時出現的 等於是預告了"諸神之黃昏"將要來臨 而在女神編織命運繩索的同時 紅色的線條緩緩出現 最後疊滿整個屏幕 不僅象徵命運經緯之交錯 更有一種詭譎感 緊接著出現的則至利用wireframe製作的3D方格模型 在移動時候製造出虛擬的空間 用來象徵季比宏人的宮殿 意思是到了 但是看起來還挺好笑的 尤其是那個綠色 更像骨灰級的電腦在繪圖(這在七八零年代的好萊塢電影裡常出現) 另外兩個值得一提的則是Siegfried來到萊茵河畔與三位萊茵少女相遇時 由上方打至地面的藍色光線 個人覺得很有味道 把歌詞中"Frau Sonne sendet lichte Strahlen"(太陽女神射下光芒)的 光線穿透感營造出來 最後則是Siegfried將遇上Hagen一行人時背景出現的巨大月亮 澄明的圓月有時看起來很是荒涼 這時候也抓到了一些不祥的氣氛 最後則簡短評論一下今天的舞台演出部分 《諸神的黃昏》也許是《指環》裡場景與道具變換最大最多的一部 似乎也因此在這次的舞台設計與導演動作中 嚴重的暴露出極簡設計的缺失 比較糟糕的是 導演既要歌手演出 又要考慮空間限制 這個妥協要怎麼抓實在是很大很大的考驗 也許就是前述的理由(變化大) 因此在前幾日的演出這個問題還算小 但是今天看來就很慘 像是Siegfried死後還是做不到將他抬出的設計 Woodrow得自行在象徵死亡的黑布後緩步而出 接著在Hagen想要前往奪取死者手上的指環前 死掉的Siegfried又得走上台來.... (話說這段Siegfried舉起手來嚇走Hagen的段落怎麼演的很草率) 最後Bruennhilde投火而犧牲的部分 Watson也是得自行走過舞台離去 林林總總的小細節加在一起 多少削弱了整齣劇的渲染力 我想這也是這次演出應該要記下來供檢討的地方 -- 念奴嬌 南海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百年紅樓人物。 誠樓西邊,人道是,壬午高三致知。黃卷青燈,飛毫沈吟,震起萬仞山。 黃榜如雲,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八八當年,高一初進了,雄姿英發。 社團聯誼,談笑間,壯志灰飛煙滅。台大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遺恨。 升學如夢,一尊還酹書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3.3

09/25 01:57, , 1F
命運女神的披風就是命運之繩 所以我一直認為是其他兩個
09/25 01:57, 1F

09/25 01:58, , 2F
不配合做動作的問題
09/25 01:58, 2F

09/25 02:00, , 3F
還有 吹爆的永遠是短笛 NSO長笛素質很好的
09/25 02:00, 3F

09/25 02:01, , 4F
哈哈 謝謝指正
09/25 02:01, 4F

09/25 02:12, , 5F
我有點看錯了 你指的是一剛開始的音嗎 那時短笛還沒上工
09/25 02:12, 5F

09/25 02:16, , 6F
沒錯 我說的就是那個音 我看有和豎笛等起演奏
09/25 02:16, 6F

09/25 02:16, , 7F
XD 我在響 如果有人偷坐到第一排的話會怎樣 XD
09/25 02:16, 7F

09/25 02:19, , 8F
肯定係被推上去參一起做雜碎麵唱低
09/25 02:19, 8F

09/25 03:14, , 9F
所以是雙簧管 英國管 法國號 低音小號選一個吧
09/25 03:14, 9F

09/25 03:17, , 10F
我完全忘了那裡有沒有錯音了
09/25 03:17, 10F
※ 編輯: ckscorsese 來自: 218.166.79.200 (09/27 18:57)
文章代碼(AID): #155fc2Hl (Philharmonic)
文章代碼(AID): #155fc2Hl (Philharm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