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Postmodern still life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外星人)時間16年前 (2008/08/25 00:15),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8 (看更多)
※ 引述《aloke (真煩)》之銘言: : 這是最近在想的 project ~~ 這是你的畢業project嗎? : http://www.wretch.cc/blog/E1Eone/11073471 : 我的想法是想表現一些 postmodernism 裡的 issue ~ ^^^^^^^^^^^^^^^^^^^^^^^^^^^^^^^^^^^^^^^^^^^^^^^^^^ : 作品的效果希望是可以讓不了解後現代的人看了之後意識到後現代現象的存在, ^^^^^^^^^^^^^^^^^^^^^^^^^^^^^^^^^^^^^^^^^^^^^^^^^^^^^^^^^^^^^^^^^^^^^^ : 然後對後現代有瞭解的人可以反思後現代主義訴求的事情 ~~ ^^^^^^^^^^^^^^^^^^^^^^^^^^^^^^^^^^^^^^^^^^^^^^^^^^^^^^ : 因為我感覺後現代主義的那些訴求,雖然好,但常常也會造成一些荒謬的結果... : 現在只有四張,希望可以做到十張以上 ~ : 昨天晚上一直在想有什麼方式可以表達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這件事情... : 還有表達圖像跟實物之間聯結斷裂的擬像現象 ~~ 我在想最好是個諷刺的畫面, : 例如呈現出 圖像跟實物 關係斷裂,會造成什麼荒謬的現象,或者當不斷訴求女權 : 和多元文化,到了極端後會變成怎樣.... : 請大家給我點意見...... 或者有沒有什麼作品值得我參考的 ??? 我看到這篇文章的第一個感覺是"題目太大"了... "後現代"這個議題是範圍多麼大的東西 簡直就像你要寫一篇論文去討論"Web2.0"一樣 你想探討的這議題 一篇論文的文字都不見得能承載多少 要用影像去作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大致上來說... 這個系列的影像感覺太過粗淺 第一張照片單純地將一堆符號象徵兜在一起 但是兜的方式不具備什麼趣味性 所以讓我感覺有點"為批判而批判"的感受 無法體會到這種形式表現背後的脈絡 實際上造成後現代這種斷裂的原因或背景到底是什麼? 也許你可以思考看看 比如說青少年的kuso文化似乎就有一些後現代的特質 那種拼湊與斷裂為的可能是just for fun 如果那是你想要表達的 就要想辦法將趣味性表達出來 若非趣味性.. 支撐那種斷裂的背後邏輯又是什麼? 要是不往下探討的話 我就會覺得這張照片只展現了後現代文化的"形" 並且我們每天在傳播媒體上接觸的訊息 就"形"來說 都還比這"更後現代" 觸發思考的力量顯得薄弱了些 此外缺乏背後邏輯的表達形式 恐怕也會讓觀者覺得矯作以及過度刻意 第二張跟第三張照片 看來那種物品的既定功能性被瓦解了 也帶有一點趣味性 不過依然有著前面的問題 這種元素的衝突性太簡化了~ 對於不了解後現代的人 可能只覺得很kuso.. 對於了解後現代的人 瞄一眼這張照片就到底了 缺乏探討的空間 再加上這兩張照片都是"兩種"元素的衝突 很容易被解讀成對照既定功能性的"對比"而非"拼貼" 如此一來這幾張照片 跟網路上那些氾濫的惡搞照片 又有什麼不同? 從影像中 我看不到思考脈絡的完整性(扣除元素的衝突性還剩什麼線索?) 卻又不是那種徹底地跳tone.. 反意義..去中心... 再度成為批判有餘 卻難以體現後現代內涵的影像 第四張照片我覺得是這個系列最有趣的 感覺上元素互動的方式比前幾張有想像空間 複印出來的照片本身是一種擬像 然而照片內容的物件..竟然是影像的產製工具--相機 引發了一連串對於原始物與擬像..以及產製與被產製關係的質疑 相較於前三張 個人認為這個方向是最具有發展雛型的 總體看來 這個題目的發展有一些比較大的問題 第一個是你對"後現代"的理解似乎不太深入 探討的內容大多集中在表層的名詞上 沒有進入到議題本身 感覺上有點類似看著wikipedia的名詞解釋去創作 而事實上若你真的進入到議題本身了 應該很容易可以發現你目前要探討的議題範圍大到誇張 其次 前面提到了為批判而批判的問題.. 我認為背後的原因是你太從後現代的文字論述去切入 以致於你表達出來的東西都讓我感到"很文字" 影像缺乏承載的能力 充其量只能使"已知後現代論述的觀者"認知到你要探討的內涵 不了解後現代論述的人..觀看過程將停留在形式的表現上 一個從來沒聽過"後現代"三個字的人自然不會認為你在探討"後現代" 那麼你要怎麼樣讓這些觀者體認到後現代那種去中心和斷裂的衝突感? 是不是可能要嘗試點破一些習以為常的影像的不合理性..還是什麼其他的方法.. 總之是要吸引人去反思 現在這些照片大都有後現代的標準特徵 可是砍掉了後現代文化的背景 像是台灣的中美日文化雜交..網際網路的特性..諸如此類 導致影像無法與背後更龐大的脈絡結合 目前我看的感覺 你只是拋出很多"現象" 看不見提問與議題 影像中現象的荒唐 對照於當代傳媒的的訊息又只顯得相當合理 那麼你想要給予觀者什麼樣的觸媒去進入到你的思考脈絡? 好像寫得有點抽象 這樣說好了 我覺得你要走的方向 有點像是..寫一篇完全沒有"後現代"三個字的文章去論述後現代.. 而不是在紙上寫了滿滿的"後現代"三個字... 真的要說的話 我覺得陳擎耀的作品挺後現代的~ 但其實我跟後現代也沒有多熟.. 所以..就隨便看看吧~ Orz --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y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214.227

08/25 01:07, , 1F
確實範圍好大 有一本小書有濃縮後現代的精義 還不錯
08/25 01:07, 1F

08/28 07:34, , 2F
西恩 那本小書是?! XD
08/28 07:34, 2F

09/04 19:41, , 3F
同意一樓,建議可以縮小範圍,以小見大的方式也是可行的
09/04 19:41, 3F
文章代碼(AID): #18iOaK6d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iOaK6d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