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健保制度之下1998 & 2007 兩年的執業科別人數比較

看板Policy作者 (夜貓)時間16年前 (2008/07/11 07: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49 (看更多)
※ 引述《monyan (廢健保救台灣)》之銘言: : 這種推論非常有問題 : 1. 你沒考慮少子化越來越嚴重 數據? 這問題可能會有, 但不見得會影響最後結果多少 數據拿出來算才會知道 : 2. 你沒考慮到如果賤保繼續搞下去, 醫事人員流失會加速 別鬧了, 所有數據都顯示近十年來醫療人員總數是增加的 而台灣健保從1995年開始實施,也不過10幾年 這前面幾篇已經提過n次了... : 3. 這是平均數, 但是和人民生老病死最相關的四大科沒有特別去看 你講錯了, 這是總數不是平均數 另外分佈不均和總數不足是兩個問題, 不要混在一起講 現在講的是總數不足 分佈不均的問題其實我在前篇最後也有提到, 就是改變各科給付比例 請自行參閱 : 4. 為何要1:400? 連衛生署對於1:500都不敢很樂觀了,因為以現在的賤保 : 給付根本就養不起這種高比率, 除非診察費比照美國 因為 1:400是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前面也講過n次了 至於養不養的起, 由於台灣目前醫療GDP支出比例也不及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所以當然配套是要提高健保總額 不過提高的總額是要用來增聘醫師的, 所以單一醫師薪資並不會因此大幅上升 : 簡單的說, 如果制度不改, 以大科來說n根本就<10, 總體醫師規劃n根本<20 這邊邏輯根本錯誤, 如果大科沒人去, 人數增加率低於其他科的水準 那麼n應該會比總體的20還大 懷疑的話可以自己去計算一下, 把醫師增加率設為低於39.76%再去解n : 所以現在應該要逐年減少醫學生和醫師的人力才對 這是從哪邊蹦出來的結論? 現在比例650:1, 目標比例400:1, 隨便都可以算得出來人力應該是要增加 只是該增加多少的問題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159.233
文章代碼(AID): #18Tf-7qQ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49 篇):
文章代碼(AID): #18Tf-7qQ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