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關於杏語心靈診所的訂價原則

看板Psychiatry作者 (阿貼)時間13年前 (2010/10/22 02:14), 編輯推噓32(331260)
留言29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引述《dasein79 (白蓮教教主)》之銘言: : 最後一個原因很簡單。我們希望心理治療是一個過渡時期的關係,一種被 : 虛擬出來的真實世界。一旦功成,治療者就得身退--治療者不可以成為 : 被個案感謝、唸唸不望、沒有他就活不了的救世主。治療者在治療關係結 : 束後,可以繼續跟個案當朋友,但就僅止於此。而收費,就是最有效的界 : 線:銀貨兩訖,你不欠我,我也不欠你,我們之間不管是人情債還是什麼 : ,我們都互不相欠,如此,到了成功之日,個案揮揮手,千山萬水縱橫, : 不必感謝任何人,無債一身輕(因為錢都被剝光了)。治療者也是。 : 「還剩多少就該結束了?」這句話是治療者時時刻刻都得思索的。 我還蠻推教主這一段話的概念 無論資不資本主義...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要用什麼方式生活, 不管是心理師或一般人都一樣。 你同意,你就跟隨;你不同意,你就選擇其他方式。 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最可怕的不是遇到技巧不好的治療師, 而是自以為自己可以拯救全世界而無法結案, 甚至潛意識會想辦法讓個案一直繼續依賴自己。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不是有治療跟沒治療一樣嗎? 甚至可能會更糟... (這樣的佛心來著,也不過代表治療師自己內在議題沒處理而已,而且還影響個案) 要怎麼避免? 真的只能靠治療師不斷地進修、接受督導、自我覺察了, 而這些精進要付出的成本真的頗高的, 所以教主提供的概念其實也沒有不好的地方, 治療師也才有錢可以進修,也算是一種對個案的保障吧。 -- 那弱勢者怎麼辦.... 其實我提供一個更佛心來著的建議, 可以去找一些有心理學背景的神父修女談話, 他們很多其實都功力高深, 因為修會提供資源讓他們進修,來幫助普羅大眾, 找一找一定有類似機構和管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166.144 ※ 編輯: teiko 來自: 118.165.166.144 (10/22 02:15) ※ 編輯: teiko 來自: 118.165.166.144 (10/22 02:17)

10/22 02:33, , 1F
如果治療沒效 錢還不是一樣已經收了
10/22 02:33, 1F

10/22 02:35, , 2F
那你還是可以選擇免錢的助人機構呀
10/22 02:35, 2F
回多一點點好了..... 很多諮商心理學理論或研究都在探討「收費」這個機制, 很奇妙的是,有時候收費就具有的療效, 或許就像D大前述,因為案主已經有「動力」想要面對自己的困境, 所以表現會更加積極。 心理師其實都受過專業的訓練,面對個案的困境, 其實都可以給予一些協助。 但諮商歷程本來就不是靠心理師一個人可以做到的, 案主本身的意願佔很大的因素,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青少年很難作了吧? 因為很多都是被家長逼來的啊。 ※ 編輯: teiko 來自: 118.165.166.144 (10/22 02:42)

10/22 02:39, , 3F
這項交易明顯資訊不對等
10/22 02:39, 3F

10/22 02:43, , 4F
對啊 心理治療就是這樣
10/22 02:43, 4F

10/22 02:44, , 5F
但如果以這樣評估的話 那就不用開始療程了
10/22 02:44, 5F
不過一個有趣的想法: 得癌症的時候,大家都還是會去看醫生, 不會說「不保證治癒的話治那不值得這個錢...」 或是「交易明顯資訊不對等」。 (同理,請律師不會要求官司一定打贏、請家教不會要求成績一定要進步) (任何專業都有效果和專業人士本身的基礎,但成功與否的關鍵不能僅靠專業人士) 以前實務現場的行政阿姨是個熱心的人, 都會為了案主明明很需要諮商協助,但是屢次亂放鴿子而難過, 我都安慰她「因為這個困擾對他來說不夠難受,如果夠難受的話,他就會自己來了。」 同理,不覺得生活需要改變,或者不覺得困擾是困擾的人, 自然無須多此花費呀。 (然後我要強調,案主的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價位的心理師) 若要免費,我覺得那看非關命運鄧惠文醫師講話好了, 我覺得也很有啟發。:) ※ 編輯: teiko 來自: 118.165.166.144 (10/22 02:51)

10/22 02:45, , 6F
醫病關係也是明顯交易資訊不對等 但是有健保 所以會去看病
10/22 02:45, 6F

10/22 02:52, , 7F
我覺得健保有一天會被玩倒 私人保險或私人醫療會出現
10/22 02:52, 7F

10/22 08:40, , 8F
就某方面來說,醫師心理師是否就是在開藥收費應付
10/22 08:40, 8F

10/22 08:42, , 9F
一群精神意識無知的人? 相對來說,這群人不斷地看
10/22 08:42, 9F

10/22 08:43, , 10F
醫師心理師吃藥看醫師心理師吃藥,卻不願去面對個人
10/22 08:43, 10F

10/22 08:44, , 11F
信念意識的本質能力
10/22 08:44, 11F
心理師的訓練不是這樣看待當事人的, 然後任何諮商理論都有其哲學觀、人性觀及治療觀。

10/22 08:46, , 12F
我也曾經屬於是精神意識無知的一群,也曾經痛苦過,
10/22 08:46, 12F

10/22 08:48, , 13F
但我所需要的不是不理解精神意識本質應付病人的醫療
10/22 08:48, 13F

10/22 08:54, , 14F
當然造成意識狀態改變的能量意識本質,也不是一般以
10/22 08:54, 14F

10/22 08:57, , 15F
賺錢為職業目的的醫療所願意承擔的
10/22 08:57, 15F

10/22 09:01, , 16F
所幸在尋尋覓覓中,遇到真正以助人為出發點的,只是
10/22 09:01, 16F

10/22 09:03, , 17F
他個人是不願意讓太多人知道。
10/22 09:03, 17F

10/22 09:06, , 18F
看到那麼多人的狀況,就好像看到過去的自己,但我也
10/22 09:06, 18F

10/22 09:07, , 19F
只能說,自己去尋找自己心靈意識的道路吧 而不是被
10/22 09:07, 19F

10/22 09:08, , 20F
科學思維風格的醫學所侷限住
10/22 09:08, 20F

10/22 09:41, , 21F
附帶一提,個人心靈意識的道路無關宗教,宗教基本上
10/22 09:41, 21F

10/22 09:42, , 22F
和科學是對等的
10/22 09:42, 22F
我只能說心理諮商只是一種「方式」, 比許多方式都有研究,和學者以各種方式地探究。 療效雖然緩慢,但是安全。 不相信的人,自然不會選擇這種方式。 爭辯有效與否其實沒有意義。 :)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囉。 ※ 編輯: teiko 來自: 118.165.166.144 (10/22 10:31)

10/22 11:19, , 23F
我還蠻好奇的,心理諮商是否能處理一個不再聚焦於
10/22 11:19, 23F

10/22 11:21, , 24F
物質實像的意識能量對你個人意識產生的
10/22 11:21, 24F

10/22 11:22, , 25F
impulse response?
10/22 11:22, 25F

10/22 11:26, , 26F
好像沒有......
10/22 11:26, 26F

10/22 11:49, , 27F
When your consciousness is not directly focused
10/22 11:49, 27F

10/22 11:50, , 28F
in physical reality, then, the great creativity
10/22 11:50, 28F

10/22 11:50, , 29F
of the psyche is given fuller play.
10/22 11:50, 29F

10/22 12:25, , 30F
施主~您覺得不需要諮商就好 何必問心理諮商有沒有辦法做到
10/22 12:25, 30F

10/22 12:25, , 31F
這樣來諮商 我想是不是為了生活困境而是為了其他意義吧:)
10/22 12:25, 31F

10/22 12:27, , 32F
諮商不是固定某一種SOP流程 所討論如此狀態是否可處理
10/22 12:27, 32F

10/22 12:27, , 33F
我覺得沒有什麼意義 這個方式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就好了:)
10/22 12:27, 33F

10/22 13:48, , 34F
SolitaryWave從psy一路跑到prozac再跑來這
10/22 13:48, 34F

10/22 13:49, , 35F
一直想引戰,可是連我在他版的問題你都未做回應。
10/22 13:49, 35F
還有 219 則推文
10/24 12:27, , 255F
也不需要宗教。
10/24 12:27, 255F

10/24 12:27, , 256F
你仍未回答我的問題。
10/24 12:27, 256F

10/24 12:29, , 257F
我只是以一個被治療者的角度來分享對我來說已算是陳
10/24 12:29, 257F

10/24 12:30, , 258F
年往事的經歷,證明比科學有效果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10/24 12:30, 258F

10/24 12:33, , 259F
單一個案,無法證實此方法「非安慰劑效應」造成
10/24 12:33, 259F

10/24 12:33, , 260F
ok, 我知道了,你無法證實。
10/24 12:33, 260F

10/24 12:34, , 261F
謝謝你的回應,若你有閒,也煩請你以你的質疑能力,回應我
10/24 12:34, 261F

10/24 12:35, , 262F
在此版上最新的po文,若你有興趣。
10/24 12:35, 262F

10/24 12:35, , 263F
我只能說你根本就搞不清楚,為什麼那些治療者都很低
10/24 12:35, 263F

10/24 12:36, , 264F
調
10/24 12:36, 264F

10/24 12:37, , 265F
恕我愚昧,為什麼都很低調?
10/24 12:37, 265F

10/24 12:38, , 266F
能救人的方法,為何不推廣?
10/24 12:38, 266F

10/24 12:40, , 267F
你以為那些治療者是以此為正業? 基本上就我所知,
10/24 12:40, 267F

10/24 12:41, , 268F
你要處理問題,是否代表你要俱足能力承擔此能量意識
10/24 12:41, 268F

10/24 12:41, , 269F
是否為正業,不影響是否推廣 (舉例:志工服務)
10/24 12:41, 269F

10/24 12:42, , 270F
他們本身處理你所謂的"個案"都是滿檔的
10/24 12:42, 270F

10/24 12:42, , 271F
一個人無法承擔,也可以將方法教給他人,讓他人協助承擔
10/24 12:42, 271F

10/24 12:43, , 272F
舉例:講經說法
10/24 12:43, 272F

10/24 12:43, , 273F
舉例:志工服務宣導。
10/24 12:43, 273F

10/24 12:44, , 274F
舉例:找同為志願服務者的人作為助手。
10/24 12:44, 274F

10/24 12:44, , 275F
你以為每個人都願意免費承擔其他人的問題?
10/24 12:44, 275F

10/24 12:45, , 276F
所謂的低調,就是只有一小群人知道,不對外公開
10/24 12:45, 276F

10/24 12:45, , 277F
總有人願意免費承擔他人的問題 舉例:義工
10/24 12:45, 277F

10/24 12:46, , 278F
要不然只是把自己累死
10/24 12:46, 278F

10/24 12:46, , 279F
你願意?
10/24 12:46, 279F

10/24 12:47, , 280F
我願不願意,並不影響我對你的質疑。
10/24 12:47, 280F

10/24 12:48, , 281F
[能救人的方法,為何不推廣?]
10/24 12:48, 281F

10/24 12:49, , 282F
那你要問他們,不是問我
10/24 12:49, 282F

10/24 12:50, , 283F
義工,這種事我身上也扛了不少,我不是只會在此嘴砲而已。
10/24 12:50, 283F

10/24 12:51, , 284F
那你要問科學人,為何不改進現有體制。
10/24 12:51, 284F

10/24 12:51, , 285F
我以我的方式為你解答部分疑問:資源有限、時間有限。
10/24 12:51, 285F

10/24 12:51, , 286F
技術力有限。
10/24 12:51, 286F

10/24 12:52, , 287F
不需要改,每個人走自己的路
10/24 12:52, 287F

10/24 12:53, , 288F
但我仍舊討厭你的論述,總是過於模糊、難以溝通
10/24 12:53, 288F

10/24 12:53, , 289F
但,仍舊謝謝你願意花時間回應。
10/24 12:53, 289F

10/24 12:54, , 290F
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醫療走醫療的路,非醫療走非醫療路
10/24 12:54, 290F

10/24 12:54, , 291F
Lateral Thinking
10/24 12:54, 291F

10/24 12:54, , 292F
也許哪天,我們可以整合各自的道路,那時會有更多人受益。
10/24 12:54, 292F

10/24 12:55, , 293F
哲學、心理學、醫學、宗教、神經科學、社會學已在進行整合
10/24 12:55, 293F

10/24 12:55, , 294F
希望以後能整合更多領域。
10/24 12:55, 294F
文章代碼(AID): #1Cm8Bwbn (Psychiatry)
文章代碼(AID): #1Cm8Bwbn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