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林口線未來改BRT....?

看板Railway作者 (高級伴讀士官長)時間12年前 (2012/04/09 13: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aitt (愛上冬天吃冰淇淋感覺(M))》之銘言: : 北淡線經過淡水,北投,士林一帶,在民國50-77年間都是快速開發且人口激增地區, : 照理說與其他支線比經營應該容易許多,可台鐵那時最大詬病是班次少, : 車廂無空調,也舊,且只有單軌,誤點率偏高,速度偏慢, : 且三不五時的鐵道事故與偏低票價,和逃票風,造成此路線旅客流失嚴重, : 也讓很多人改搭公車,捷運票價比台鐵高上不少,問題班次密,速度快, 這點如果放到縱貫線來看又會是怎麼樣呢? 拿基隆到中壢間來說,鐵路通勤人口是逐年被公車客運吃掉還是有止血? 之前在某網看了去年車站排名,捷運南港展覽館站通車後照理公車轉捷運會吃掉很多人次 但台鐵汐止汐科站似乎並沒有下降的很嚴重,汐科甚至名次還比前年好 基隆人早就捨火車改搭客運,但是七堵成為始發站後也搭上了班次密速度快的列車 七堵的這項改變有沒有為七堵帶來更多的火車乘客呢? 如果有的話,台鐵為何不提提供班次密速度快的列車服務去支線? : 高架與地下化讓事故率低很多,逃票更是無所遁形,兩相比較自然不在話下. 新建的沙崙線與六家線都往這個方向走,浮洲到三坑間也沒有平交道了 : 現在台鐵支線都在虧損,能甩一條算一條,林口線如果不拆,改善的話, : 這或許可以考慮,問題台鐵態度如何? 沿線需求度如何? 捷運淡水線和台鐵淡水線的落差不就說明需求是可以被創造的? 不然現在政府要力推台鐵捷運化不就很沒有說服力了 : 都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高架雙軌電氣化,台鐵應該也不會想如此做吧. 這點實在很難平衡,單就運輸角色來說台鐵要開六分鐘一班車也不是問題 可是台鐵卻沒有在沙崙線與六家線真正提供如捷運般的班距密集度 高雄好歹在青浦啊橋頭這些偏遠地方還是維持著班距密度來養客 桃園不做是因為綠線要動,但如果綠線沒動,以桃園的大眾運輸水平來說 做到這樣的改變跟提升似乎不是沒有可行性 沒道理捷運就撐的起來,台鐵就撐不起來,如果都立體化班距相同的話 北部這幾年區間車班次增加後越擠越多人,不就是一種正面的養客效果? 桃園內壢中壢使用火車的旅客量都榜上有名,林口線靠市區段應該有一定基礎 而且反過來想,沒有客源的話又為何林口線要花錢去開這一天兩往返? 當初桃園縣政府啟動林口線客運化實驗的目的是為什麼? 高雄臨港線跟林口線是不一樣的喔,高雄臨港線除了嘟嘟時代外未嘗試通勤客運化過 然後直接就拆掉換環狀輕軌登場 台鐵的確過去服務品質低落,一步一步被客運跟發達的公路攻城掠地 但是這幾年在捷運的刺激下難道短乘運輸沒有一步一步爬回來嗎? 甚至我覺得捷運不是挖走台鐵市場,而是丟給台鐵一個趁勢爬起軌道運輸概念的市場 如果不是捷運,不是為了捷運化,台鐵會吃飽沒事幹去蓋汐科站? 沒蓋前台鐵有想過這能為它帶來單日近萬的旅次跟營收嗎? 這些站早就可以蓋了,汐科上班族都在那邊十幾年了,台鐵卻相當被動 今天沒有捷運的話,台鐵不會設這個站,那邊上班族都開車下交流道或騎車去上班 當然蓋新路線不能跟縱貫線上增加車站相比,不過這年頭有軌道運輸熱潮可用 要是台鐵主動搶進,用比捷運系統低廉價格提供相近的服務品質和班距水準 我相信各縣市對台鐵支線會改觀的,EMU700跟TEMU不就成功改變國人對火車的觀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189.169
文章代碼(AID): #1FWcrijs (Railwa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Wcrijs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