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荊州三問

看板SAN-YanYi作者 (加州健身)時間19年前 (2004/11/30 14: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荊州七郡或九郡?   讀過三國的人,沒有不知道荊州的。「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關羽大意失荊州 」,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都和荊州有關。   不過真要弄清楚「荊州」所指的意思,並不容易。   一般都說東漢荊州有七郡,漢末分出兩郡,成為所謂「荊襄九郡」。   問題在於,什麼時候變成八郡或九郡?   大部分的三國論述,提到劉表管轄的荊州,乃至赤壁戰後劉備、孫權、曹操三分之下 的荊州,都是以七個郡計算。   西漢和東漢的荊州領有七郡,這點沒錯。包括長江之北的南郡、江夏郡、南陽郡,以 及長江之南的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 》都這麼記載。但到了東漢末年、至遲在劉表擔任荊州刺史時,荊州就已經變成八郡了。 多出來的是從南陽郡分出來的章陵郡。   劉表受詔出任荊州刺史,是在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但他就任時受阻於袁術 和地方民亂,有個名叫蒯越的人勸他樹威立德,如此「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 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後漢書.劉表傳》)   這裡所指的「荊州八郡」,唐朝 太子李賢注引《漢官儀》說:「荊州管長沙、零陵、桂陽、南陽、江夏、武陵、南郡、章 陵等是也。」   有郡就有太守。劉表據荊州時,前面提到的蒯越,以及黃射(江夏太守黃祖的長子) 就擔任過章陵太守。(《三國志.劉表傳》引注《傅子》、《後漢書.禰衡傳》)   由以上可知,劉表據領荊州時已有八郡。正因如此,所以建安十八年(213年),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表彰曹操的功績時,說他南征,荊州「百城八郡」歸降(《三國志 .武帝紀》)。這裡說八郡,而不說七郡,當時荊州八郡的事實已經很明顯了。   曹操得到荊州後,又從南郡分出一部分,成立襄陽郡,連同八郡,共九郡,荊襄九郡 之說由此而來。 2、荊州是州或城或兩者都是?   州下有郡,郡下有縣,一級一級,清清楚楚。荊州原本只是一個州,江陵本來只是一 座城,但到了漢末三國時代,江陵常被稱為荊州,這下就常混淆不清了。真實的情況是, 所謂劉備借荊州,借的是南郡的江陵,不是整個州「整碗捧去」;關羽失荊州,主要也是 江陵失守,導致整個荊州淪陷。   為什麼會把江陵稱為荊州,那是因為劉備「借」荊州後(請注意,借字特別加引號, 原因爾後說明),江陵既是南郡首府,又是蜀國在荊州的治所,兼為政治、經濟、軍事中 心,鎮守荊州的關羽,帥府也在江陵。   後來好幾個朝代如西晉、隋、唐、宋、元、明、清,都以江陵為荊州的治所。因此後 人習稱江陵為荊州。 3、有沒有名叫荊州城的一座城?   所謂「荊州治所」,指的是荊州州府所在地。劉表任內,荊州治所在南郡的襄陽,不 是江陵。赤壁戰後,劉表的兒子劉琦病死,劉備被推為荊州牧,駐所在公安,後來才移到 江陵。   所以,《三國演義》出現過的「荊州城」,有兩個意思。赤壁之戰以前,荊州還在劉 表手裡,荊州城指襄陽;赤壁戰後,荊州城通常指江陵。實際上沒有一座名叫「荊州城」 的城市。 (羅吉甫 20041119) 三國智囊電子報 <epsango@ep.ylib.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75.254
文章代碼(AID): #11h1aN3Z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1h1aN3Z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