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孫權周瑜張昭的關係

看板SAN作者 (qu6d83d83)時間6年前 (2018/03/10 02:02), 編輯推噓4(4020)
留言24則, 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三國演義裡孫策在臨死前說了一句三國粉絲琅琅上口的名言 『內事不決可問子布,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但在正史裡孫策對子布說道 『若仲謀不認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周瑜與孫策雖自幼交好 兩人是升堂拜母的關係 但在地位上顯然不是孫策時期的吳之仲父可比 不過在政治上地位越高越危險 尤其是輔命大臣這個位子相當難辦 中國歷史上輔命的大臣與君王的鬥爭次數多不可數 輔命大臣位高權重黨羽遍佈廟堂 對有志大展身手的君王來說是個阻礙 因此有志的君王會任用親信來執行自己的戰略意圖 而周瑜正是那位親信 周瑜與孫權會一拍即合是因為兩人有著相同的目標成就帝業 孫策時期孫策以張昭張紘秦松 陳端為謀主 遵循著江都對佔據荊楊興復漢室成就桓文的戰略目標 而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周瑜對此種戰略的看法 但結合著歷史上並沒有周瑜為孫策謀劃藍圖的紀錄 孫策的謀主裡面沒有周瑜 而周瑜在孫策死後就對魯肅說帶漢者必興於東南 勸誘魯肅協助孫權始夠帝基攀龍附鳳 可以推測出周瑜的目標是協助帝王建立帝業 跟孫策的江都對意見不和 張昭與周瑜兩人政治立場不同 一個想要興復漢室 保住孫家人命 緩步西歸 為此決定投降曹操 一個想要讓孫權成就帝業 為此可賭上孫家周家性命與曹操一戰 兩人迥異的立場卻又在現今史書不留下敵對的史料 這不單純因為孫吳史料隨年代而失傳 周瑜孫權的權術才是能讓意見不和的兩人不至於在廟堂之上爭鋒相對的主要原因 史書上記載魯肅在欲離開江東前被周瑜叫住 經過和周瑜談話後魯肅去拜見孫權 他攜著塌上策得到孫權的喜愛 而在甘寧傳也記載著 呂蒙 周瑜 推薦甘寧去見孫權 在此甘寧向孫權提出取荊窺蜀之策 而甘寧與魯肅兩人的意見都被張昭所反對 魯肅與甘寧想講的內容周瑜不可能不知道 兩人全據長江成就帝業的戰略都是周瑜主謀 之所以派兩人去發言而不讓周瑜親自跟孫權相談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因為不能讓周瑜張昭兩位位高權重的重臣當面形成紛爭 二是壯大支持孫權周瑜野心的小集團與張昭秦松等孫策舊臣抗衡 三是培養孫權親信骨幹 在孫權的支持下周瑜找來了魯肅 呂蒙 甘寧等支持他兩戰略的重臣 而孫氏的軍隊又不在張昭秦松等孫策舊臣的控制下 張昭秦松等人雖然勢大 有著孫策投降北方的遺命 孫策復興漢室的口號 但以無法與孫權周瑜兩人抗衡 張昭企圖投降並不是因為怕死 而是在當時的常識下 以吳越六郡之人不可能擋北方百萬之眾 而荊州以被曹操所得在地利上曹操以有優勢 而孫權周瑜所謀劃得佔據長江與統一的北方對峙的戰略 在當時沒有歷史依據 張昭與孫權周瑜僅是想法不同 是顧命大臣與新皇的政策方向之爭而不是權力之爭 這也是張昭被孫權放在高位供士大夫膜拜 而不會到李治與長孫無忌地步的原由 在六朝中孫吳立國之艱辛僅次於陳朝 如果孫權與周瑜的才能及不上野心 後世文人會紛紛恥笑孫權不用張昭之策反用個志大才疏的世家子弟導致孫家敗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26.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20618578.A.C44.html

03/10 09:07, 6年前 , 1F
那麼張昭什麼時候才無雙化呢
03/10 09:07, 1F

03/10 09:39, 6年前 , 2F
江都對與榻上策,時空背景已經不同了。當時西京還有漢
03/10 09:39, 2F

03/10 09:47, 6年前 , 3F
朝廷,後來西京大亂,相信恢復漢朝秩序的人就少了。
03/10 09:47, 3F

03/10 10:13, 6年前 , 4F
從袁紹欲擁立劉虞,到袁術自立為帝,是朝廷威望逐步下
03/10 10:13, 4F

03/10 10:25, 6年前 , 5F
降的表現。周瑜的想法得以發揮影響,也是順應而起
03/10 10:25, 5F

03/10 10:29, 6年前 , 6F
你講的幾個事件都是孫策時期 而孫策藉由效忠漢室
03/10 10:29, 6F

03/10 10:30, 6年前 , 7F
討伐袁術得以成 袁術手中獨立
03/10 10:30, 7F

03/10 10:32, 6年前 , 8F
顯然漢室雖亂 但不影響孫策的戰略
03/10 10:32, 8F

03/10 10:33, 6年前 , 9F
而孫權時期 孫權派出江都對的作者張紘 交好曹操
03/10 10:33, 9F

03/10 10:35, 6年前 , 10F
當時北方局勢已經有小成了 兩張的做法才是符合局勢
03/10 10:35, 10F

03/10 10:54, 6年前 , 11F
局勢是局勢,但可能對不同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吧
03/10 10:54, 11F

03/10 10:55, 6年前 , 12F
裴松之說,假如聽張昭的,那麼四海一統,兵禍可解。我
03/10 10:55, 12F

03/10 10:56, 6年前 , 13F
也覺得挺遺憾的。但難道魯肅、諸葛亮是天下的罪人嗎?
03/10 10:56, 13F

03/10 10:58, 6年前 , 14F
不同的地位 人會有不同的心理
03/10 10:58, 14F

03/10 10:58, 6年前 , 15F
曹操 司馬家位高權重後才有不臣的野心
03/10 10:58, 15F

03/10 11:00, 6年前 , 16F
而孫權 劉備 早早ˋ就想當皇帝 兩人野心更勝於曹
03/10 11:00, 16F

03/10 11:01, 6年前 , 17F
三國分立老實說跟諸葛亮關係不大
03/10 11:01, 17F

03/10 11:02, 6年前 , 18F
如果不是孫權才幹野心遠勝於兄 恐怕不會南北割據
03/10 11:02, 18F

03/10 13:52, 6年前 , 19F
同意
03/10 13:52, 19F

03/13 21:24, 6年前 , 20F
我只記得棒球三國說的:內角球不會投就問張昭,外角球不會
03/13 21:24, 20F

03/13 21:25, 6年前 , 21F
投就問周瑜
03/13 21:25, 21F

03/25 18:47, 6年前 , 22F
暴投不會投就問劉備?
03/25 18:47, 22F

03/27 21:23, 6年前 , 23F
那個..袁紹欲擁立劉虞的事件...這是孫堅時期,而非孫策時
03/27 21:23, 23F

03/27 21:23, 6年前 , 24F
期哦
03/27 21:23, 24F
文章代碼(AID): #1QeinIn4 (SAN)
文章代碼(AID): #1QeinIn4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