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風評:大戶調查的「笑點」─租稅可以用調查決定哦?

看板Stock作者 (活在自己的世界)時間9年前 (2015/07/26 22:10), 9年前編輯推噓41(42116)
留言59則, 4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每次遇到這個問題 台灣就陷入了分歧,這篇文章的重點 1.對既有利益者做問卷會得到希望更多利益的結果 2.稅制不可做投票 3.這個稅率是苦大戶 爽小民 這篇文章的立論與想法完全是站在公平正義去思考 並且拿其他的國家做比較 為什麼散戶這麼需要量能? 為什麼大戶這麼需要量能? 原因是無論主力在進貨還是出貨,都非常需要市場的活絡 散戶需要量能來安心覺得自己的股票不會無量跌停 其實這是一個迷思 長期買賣下來,量能不足的公司往往可以享有更好的報酬率 以及會有更低的本益比,至於出脫問題,量不夠的公司基本上都是100張以下 你只要買低於5張,在一個檔位以內可以出脫的都沒有問題 甚至運氣好,還會在崩盤的時候遇到不懂規則的散戶用跌停殺出股票 你就會看到該公司營收連續成長6個月,累積營收成長30% Q1EPSYOY 是30% 結果在大跌你可以9折買到 假設今天市場量能不足的,手上握有股票的公司派,主力,法人 其實最需要量能的是主力,當沖客,投機客 這三個,因為如果沒有量能,玩的都是漲跌一點點,量能不夠根本做不大 再來量能不夠,就沒辦法逐步墊高股價做換手的動作 所以現在當沖投機客越來越多往期貨去做,主力則大部分都撤退離開市場 有的改炒作房地產,有的改去中國,美國 這是股市需要量能的原因 而券商需要量能就不用說了,微利時代更需要更高的營收衝高獲利 以現在這種量能,券商又越來越競爭,只剩下大概70%甚至更低的利潤 縮小範例來看 股市就好像一間商店 上市櫃公司就是產品 稅制+手續費就是服務費 台北股市的產品跟美國比可能爛的一大截 但是外國投資人去美國除了要繳交股利所得 其餘的證交稅證所稅是一律全免 而在美國為了鼓勵國內投資人投資他們分兩種稅率 一種是短期稅率1年以下賣出課徵10~35% 一種是長期稅率課徵0~15% 台灣完全沒有這種設計,甚至因為長期投資人都會領股息股利 變相收取健保補充保費,健保補充保費的設計是完全不合理且沒有道理的 因為股利所得並不能算是一種真正的收入,當只有填權且賣出 兩項條件交集的時候這筆收入才確立 但健保補充保費卻是在股利收到的時候就課徵 假設真的要收這筆錢是可以的 但是前提是我100元買台積電 除息3元 股價97參考後當天就漲回101 我賣出,收我除息的這3元我覺得很合理 但是漲到98元我賣出就應該只收我1元的補充保費 因為我只有實際拿到一元,沒有填權的賣出,根本不是賺錢啊? 如果這種設計的機制邏輯是正確的,那買房子應該也要課徵2%的健保保費 因為地價在上漲,只要周邊有實際成交該地段漲了2% 應該也要全區段一律都上漲徵收這2%的2%,因為房價有上漲了 而且跌下來是不可以退回的,因為這跟股票道理一樣 股價跌也不會退給你這筆錢 從這地方思考就顯現健保補充保費設計的荒謬 至於扣抵稅額減半我覺得倒無所謂 但前提是美國採用獨立課稅機制 也就是公司繳營所稅 個人要再繳一次所得 現在台灣採用的是歐洲的機制 但若採用扣抵稅額減半也就是要慢慢往美國的方向走 那取消證交稅實行證所稅 就是勢在必行 因為美國的做法就是如上述說的用長期投資的優惠還有短期的資本利得打擊投機交易 然後課徵證券所得稅與股利所得但是完全的取消證交稅 但是可以想見台灣這麼做是完全行不通的 因為台灣的產品太爛了,美國股市的平均PE大約是落在12~16左右 台灣的PE長年都是在20以上 也就是一樣的錢我買到的產品是比較爛的 但是只要有買賣都要課徵稅 再來還要採用比較優良的商品地手續費 有點像是我路邊攤吃飯 但收了跟去米其林3星餐廳拿一樣的手續費 我是覺得台灣的財政部長做這些稅制規劃 最重要是台灣面臨很嚴重的財政缺口但遲遲不敢往最大塊肉的房地產下手 規劃全國性的囤積房屋稅,空屋稅,累進型豪宅加值稅 這兩塊超級大餅因為財團的利益才是遲遲不敢動手 剛剛我已經比較過 你想課大戶的稅還是課的到,因為早期台塑,台積電這些上市公司逃不了了 都要被課重稅,但未來他們會一直去開曼群島設立公司 這樣就不用在台灣繳稅但一樣可以在台灣上市 只要過手一個證交稅就可以了,所有的獲利一樣不能被台灣政府課徵稅率 這是未來的方向,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註冊F,但一旦往這方向走 監察的困難度會提高,現在上市櫃的監管已經很糟糕了, 和旺事件充分顯示監管出現漏洞 再來台灣的產品比較爛,美國又對外國投資人免課徵證所稅證交稅 而且長期下來,美國公司的aging能力一直比較好 也就是公司長期累積下來驚人的技術與利潤護城河,又一直做資本投資研發 且做好的人才管理,驚人的一直往多頭前進 台灣很多公司都向HTC一樣 高潮兩年 落寞十年 再爬不起來就消失了 以HTC的EPS來講 成為水餃股一點都不過分 肯恩費雪曾在他的書裡面提到 美國股市每次大跌都是買點 只要你大跌後閉著眼睛買道瓊成分股 每次都沒讓你失望 而路邊攤一直想跟米其林收一樣的費用 但卻不思怎麼樣提升產品 所以張部長講的完全正確但他倒因為果了,是因為有優秀的上市櫃公司 所以我可以收比較昂貴的稅率,因為投資人長期下來會賺錢,吸引更多人來 且有優惠外資制度(如美國) 而不是先收昂貴的服務費然後再說你們要加油喔 你有看過路邊攤先收1千五百元的服務費,然後跟你說我以後的餐會跟米其林一樣好吃 你先讓我收1500吧,誰會去啊? 再來,資本是可以流動的,我絕對不否認課徵這些稅對大戶比較傷 對散戶在投資上可能比較不利,但重點還是要放在要先提高品質再來收高額服務費 不是先提高服務費再來提高品質,否則一定是像我說的會持續開F公司上市櫃 因為這就是最好的逃稅管道,合法逃稅,鴻海的GIS也是用F上市櫃 甄頂也是 商人都是很聰明的,你有招,我也有招 市場慢慢又還是散戶被課到稅 每年稅收會慢慢地下滑,直到落底才會出現平緩 但股市崩潰,是人民要的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需要的合理的房價,什麼是合理的房價? 其實很簡單,就是房價的成長速度對應上薪資所得 現在的觀念都錯誤,用經濟成長率與GDP去對照房價的漲幅 應該用薪資所得再來就是薪資的結構,長年下來台灣薪資沒有公開中位數 而是用平均,已經讓薪資所得失真 應該公布四分位數 25% 50% 75% 100% 這四個位數的所得級距 沒有說每一個人一定要可以買得起台北市 但至少買得起桃園市 新北市吧 ? 再來市場制衡機制已經失效 空房太多導致資源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卻有很多人買不起房子 這才是真正最嚴重的問題 而不是缺錢,收稅,先收1500元的手續費再來說我會改善品質 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與做法且完全沒有考慮到實際的情況 沒有做過生意真槍實彈在市場的學者是不適合當閣揆的 因為的理論都是課本,課本的東西是百年不會變的 柏南奇被罵到臭頭的QE,經過了七年也終於邁入尾聲 準備開始升息循環 FED預期3年後利率升到2%,台灣的泡沫危機已經開始敲響喪鐘了 股市可以崩盤再生,地產也可以崩盤,相信每個老百姓的人生也可以崩盤再生 但有一個東西絕對不能崩盤,就是希望 現在最糟糕的就是感覺到大家的希望都崩盤了 沒有面對事情的膽識與覺悟是很難的,引用柯文哲醫師所說的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一個怎樣的台灣? 深思吧,想收1500元 還差得很遠勒 先讓台灣科技的貧窮線來到20萬美元吧 ※ 引述《anti87 (天機老人)》之銘言: : http://www.storm.mg/article/58584 : 風評:大戶調查的「笑點」─租稅可以用調查決定哦? : 金管會公布一份「大戶調查」的報告,得到「租稅負擔過重」是大戶及散戶減少投資最重 : 要的因素,金管會說要在1-2個月內,提出股市合理稅制建議版本。看起來是一份牽涉台 : 股前景前景、非常嚴肅的報告,但可知,其中卻藏著一個天大的荒謬與「笑點」? : 租稅制度的改變,何時開始,可以用類似民調方式進行?而且調查對象,正是利害關係者 : ?金管會也許可說這份調查不是針對股市稅賦制進行調查,而是調查重要投資人(即大戶 : ),為何減少台股投資。但實質上,一來,券商、大戶們報怨稅賦過高,早已全國皆知, : 金管會調查儼然只是「加強搜證」;二來,金管會根據此調查,就要提出「股市合理稅制 : 建議版本」─甭看也知,當然是要減稅。 : 過去政府在進行稅改時,也會進行民調,了解社會支持度,但其抽樣對象是全民,而不是 : 只針對利害相關者。如果,政府只針對那要繳交45%富人稅者作調查,一定都反對富人稅 : ;只針對軍教人員調查,一定反對取消軍教免稅;只問企業界營所稅「最適稅率」,大概 : 又要從現在的17%繼續往下砍了。 : 簡單講就是:租稅絕對不能作民調決定。此所以幾乎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公民投票中,租稅 : 全部被排除在外。希臘這次公投決定是否接受債權人的撙節條款時,其實就已被批評是「 : 違反希臘憲法」的公投,因為其投票內容就牽涉到加稅與否。即使是台灣的公投法,也規 : 定「預算、租稅、投資、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各國被排除在公投 : 的項目或許有異,但租稅則毫無例外全部排除。 : 因此,金管會煞有介事的作大戶調查、公布結果,最後甚至要據此提出股市稅制調整建議 : ,此事堪稱極度荒謬,「笑點」不斷。 : 根據金管會的說法,證交稅、健保補充保費及股利扣抵減半是影響程度最大的前三大稅費 : 。坦白說,除了健保補充保費外,大戶們對其餘2項的抱怨,道理不大。證交稅雖然不是 : 每個國家都課徵,但請大戶們仔細看看,那些沒課證交稅的美、日等國,可是課貨真價實 : 的證所稅,稅率可高到30-35%,歐洲不少國家則是兩者皆課。 : 股東的股利扣抵減半,的確對領取高股利的大戶「傷害」甚深,但看看其它國家,不少扣 : 抵比例比台灣還低,甚至取消兩稅合一,連扣抵都沒了;韓國的股利扣抵比例只有15%, : 還遠比台灣的50%低,韓國的股市、經濟垮了嗎? : 而得到股利扣抵者多為稅率在30%以上的高所得者,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十多年來,股利 : 扣抵讓國家減少近兆元的稅收,股利扣抵減半後每年可增加500億元的稅。顯然過去股利 : 百分之百的扣抵,受惠最多者為高所得者;改為扣抵減半,只是還了公道。如果金管會附 : 和大戶意見,要修改此政策,說不過去吧? : 另外,也有不少投資大戶對之視若寇仇的證所稅,在去年底就被凍結到2018年才實施,把 : 證所稅說成是今日股市量能減少、導致投資人退場的因素,也偏離事實。更何況台灣所謂 : 的證所稅,影響者主要是大戶且稅率低,與美、日30%以上的證所稅相差甚遠,如此牽拖 : ,豈能成理? : 不論是降證交稅、免證所稅,或甚至當年的油電凍漲的補貼政策,表面上看都是「全民受 : 惠」,實質上則都是富人、大戶啃肉吃鮑魚,小百姓喝清湯、拾骨頭。以證交稅減半為例 : ,大戶(以每年至少賣出10億元的官方定義為標準)至少減免了150萬元的證交稅,散戶 : 就算挺了不起,1年賣出千萬元股票,省下的證交稅只有1.5萬;免證所稅更是就大戶受惠 : 。政府補貼電價,對每月電費千元的小百姓而言,受惠就那百元左右;但電費動輒以億元 : 計的大企業用戶,受惠則是以千萬元計。 : 馬政府上台近8年,先後有大降遺贈稅、營所稅的爭議與失策,但長期為人批評的2項最主 : 要的資本利得稅漏洞─股市與房地產,算是以證所稅與房地合一稅補起漏洞(雖然未必補 : 得非常好)。如果在政權更替前,又搞個股市減稅、讓大戶獲利,不僅社會觀感差,更是 : 前功盡棄、只留下「施政完全傾向富人與大戶」的臭名。何苦?這事,不如留給後任定奪 : 吧! : 台灣的經濟、產業及金融市場,確實碰到問題,面臨調整與轉型,需要大幅提升;但請別 : 都歸因於稅制,更不要動輒要減稅救股市、振經濟;那,太懶散了吧? : comment : 說的也是 : 若是只針對企業老闆調查去做薪資調查 : 也是得到 只要三餐有給便當就好的 薪資調查報告 --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against them a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185.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437919835.A.798.html

07/26 22:15, , 1F
看f大這篇在看看黑米的文章…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07/26 22:15, 1F

07/26 22:16, , 2F
07/26 22:16, 2F

07/26 22:18, , 3F
good
07/26 22:18, 3F

07/26 22:19, , 4F
stand for league push
07/26 22:19, 4F

07/26 22:23, , 5F
大推!目前稅制是苦大戶也苦小民,只因市場的活力
07/26 22:23, 5F

07/26 22:24, , 6F
已不再!
07/26 22:24, 6F

07/26 22:32, , 7F
07/26 22:32, 7F

07/26 22:32, , 8F
希望?看看國滅可不可以復嗎?
07/26 22:32, 8F

07/26 22:32, , 9F
還 蠻 屌 的 屌 爆
07/26 22:32, 9F

07/26 22:41, , 10F
推f大
07/26 22:41, 10F

07/26 22:46, , 11F
07/26 22:46, 11F

07/26 22:50, , 12F
提升品質? 公司基本面是公司本身問題,國家如何提升
07/26 22:50, 12F

07/26 22:50, , 13F
?
07/26 22:50, 13F

07/26 22:50, , 14F
最濫課的莫過於健保補充費及長照費 名不正言不順
07/26 22:50, 14F

07/26 22:52, , 15F
觀感非常差 我投資股票為何要被毫不相干的健保抽錢
07/26 22:52, 15F

07/26 22:52, , 16F
07/26 22:52, 16F

07/26 22:54, , 17F
你說的大部分稅制都有推行,只是因租稅法定主義,不
07/26 22:54, 17F

07/26 22:54, , 18F
能砍掉重練,只能在原有架構上修正內容
07/26 22:54, 18F
提升品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爛的淘汰 這是最simple的品質提升法 ZOMBIE股跟一堆已經脫離上市櫃意義的公司 留下來給人家借殼? 想想退場機制吧 ..... 再來如何督促好公司趕快上市櫃 每次做股票瀏覽 看到一堆廢物公司還在那邊就不爽 可以上市不可以下市? 每次下市都是非常嚴重的坑殺才處理 興櫃有的不錯的 有的在未上市的如何促成上市? 很多還不錯的,不上市通常是母體好賺 那是不是有資本需求的切出來做子公司上市 方法很多很多 要不要動腦跟做而已

07/26 22:59, , 19F
健保稅是名不正言不順 但是現在沒人敢提原本的那個
07/26 22:59, 19F

07/26 22:59, , 20F
家戶所得計算的二代健保
07/26 22:59, 20F

07/26 23:00, , 21F
以後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去修改這個健保稅
07/26 23:00, 21F

07/26 23:01, , 22F
奉勸各位小散戶還是別買台灣股票 這個市場已經完了
07/26 23:01, 22F
※ 編輯: femlro (106.1.185.58), 07/26/2015 23:06:41 ※ 編輯: femlro (106.1.185.58), 07/26/2015 23:07:39 ※ 編輯: femlro (106.1.185.58), 07/26/2015 23:08:49

07/26 23:15, , 23F
有米其林和路邊攤,推~
07/26 23:15, 23F

07/26 23:25, , 24F
詹董4ni
07/26 23:25, 24F

07/26 23:26, , 25F
推 路邊攤還想收米其林的價錢
07/26 23:26, 25F

07/26 23:27, , 26F
還有我很難理解,台灣交易所不製定下市條件的嗎?
07/26 23:27, 26F
有下市條件 但是很過時了 從實際角度 真的很糟糕的公司都沒有發現 都等到跌停幾十隻 在來做下市 ※ 編輯: femlro (106.1.185.58), 07/26/2015 23:36:41

07/26 23:53, , 27F
說得很好,完全說出我的想法
07/26 23:53, 27F

07/27 00:00, , 28F
美國股票相關的稅你該update了...落後了兩年
07/27 00:00, 28F

07/27 00:01, , 29F
更慘的是台灣的健保補充捐是學美國的, 美國3.8%
07/27 00:01, 29F
這方面要再請你補充了 畢竟你是美國會計師比較熟 我能看到的資料都是券商提供的而已 相關的還要讀美國的法規 但台灣有繳健保 美國工作有繳健保嗎? 工作不是都是要自己保?

07/27 00:31, , 30F
慘,看來股市還會再崩
07/27 00:31, 30F

07/27 00:43, , 31F
健保補充稅這點真的很不合理
07/27 00:43, 31F

07/27 00:48, , 32F
領了股息但是股票沒填權,政府還要抽稅,搶劫啊?
07/27 00:48, 32F

07/27 00:48, , 33F
張不漲真的很沒GUTS
07/27 00:48, 33F
※ 編輯: femlro (106.1.185.58), 07/27/2015 00:50:16 ※ 編輯: femlro (106.1.185.58), 07/27/2015 00:51:46

07/27 01:19, , 34F
市場自然有自我調整的機制 覺得不公可以退出
07/27 01:19, 34F

07/27 01:26, , 35F
推 鞭辟入裡
07/27 01:26, 35F

07/27 01:42, , 36F
推! 做半套的政府讓人很不舒服
07/27 01:42, 36F

07/27 01:44, , 37F
f大總是中肯,可惜腦盲護航中壢李先生何其多
07/27 01:44, 37F

07/27 01:48, , 38F
推f大
07/27 01:48, 38F

07/27 04:54, , 39F
推,死都不敢對房市課重稅,司馬昭之心
07/27 04:54, 39F

07/27 07:04, , 40F
美國工作要繳健保,拜歐巴馬之賜, 2010年就開始了
07/27 07:04, 40F

07/27 07:19, , 41F
超專業好文!!
07/27 07:19, 41F

07/27 08:21, , 42F
07/27 08:21, 42F

07/27 08:39, , 43F
稅重一點讓散戶不敢進來也好
07/27 08:39, 43F

07/27 08:45, , 44F
07/27 08:45, 44F

07/27 08:48, , 45F
推!
07/27 08:48, 45F

07/27 08:59, , 46F
推 可以把這封信轉寄給張部長嗎 長期投資者心聲啊
07/27 08:59, 46F

07/27 09:00, , 47F
稅重一點讓大戶散戶都不敢進來也好
07/27 09:00, 47F

07/27 09:16, , 48F
好文推
07/27 09:16, 48F

07/27 09:43, , 49F
說得對,現在財經官員只想在股市多抽稅,一堆措施
07/27 09:43, 49F

07/27 09:43, , 50F
都是打擊長期投資,鼓勵短線進出,長期下去對股市
07/27 09:43, 50F

07/27 09:43, , 51F
穩定是很負面的。
07/27 09:43, 51F

07/27 10:12, , 52F
好文推!
07/27 10:12, 52F

07/27 10:25, , 53F
多打110,你就會領教到公務員的(無)膽識。
07/27 10:25, 53F

07/27 10:27, , 54F
不小心看完了 推
07/27 10:27, 54F

07/27 12:33, , 55F
既然知道產品爛,還想要它會漲,快跌到7000讓我進場
07/27 12:33, 55F

07/27 12:37, , 56F
爛商品還炒到9000點還想上看萬點
07/27 12:37, 56F

07/27 13:43, , 57F
07/27 13:43, 57F

07/27 16:17, , 58F
好文推
07/27 16:17, 58F

07/28 17:30, , 59F
07/28 17:30, 59F
文章代碼(AID): #1LjEfRUO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jEfRUO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