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真實考題和Barron's的比較

看板TOEFL_iBT作者 (hollow brain)時間16年前 (2008/08/10 13:31), 編輯推噓5(506)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rawoo (小五)》之銘言: : ※ 引述《aggiemaxie (Maxie)》之銘言: : 怪怪... : 我也是今天的不才考生 : 可是我覺得今天的聽力非常難!!! : 考的題目也些微不同 : 我花了5000考差了..只好來賺p幣啦XD : 閱讀我已經耳聞都是考古題了 : 趁我還清醒的時候分享一下吧... : 第一題 中國的人口暴增 : 這一題相對簡單 : 主要在說人口成長跟大環境(特別提了貿易,其他還有工業化...)的進步有關 : 其實我覺得廢話滿多的 : 重點大概是玉米跟甜薯(沙地)的進口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版圖 : 零散的有疾病防治/灌溉 : 跟我印象比較不一樣的是 : 這一篇考很多detail跟數字 : 例如1400年到1600年人口持平150million人之後稍微下降 : 考題就問了1700年人口可能有多少...我做答是143百萬.. : 考題比較細 作答我覺得不容易... 這題我是選150mil 因為文章說1741-1843中國人口從143mil每50年成長一倍 題目問在18世紀中葉中國應該有多少人口 所以1750年左右應該有成長到150mil : 第二題 恐龍的食性 : 這題主要在說考古和化石 : 後來旁徵博引的從現代的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合理推斷古代的恐龍食性 : 主要是齒型不同/咬合關節不同/大便不同 : 我有點不解的是他中間跳到木乃伊去了 : 說法老王的飲食和治療吧?!在兩個法老王的內臟化石發現相同的植物 : 也提及一種恐龍原本被認為是胎生 : 後來被認為他肚子裡的幼龍是被他喀的..... : 我覺得內容扯的挺廣的,不是非常好答 這一題跟木乃伊法老王完全沒有關係 是在講木乃伊化的恐龍的胃的內部發現食物殘骸 兩個名字都是恐龍的名稱 : 第三題 都市的熱島效應 : 這題我就覺得太扯了!!! : 我第一次考ibt就遇過主題完全相同的閱讀題本 : 但是真的完全不一樣 : 今天考的我覺得比較難,我沒作答完.... : 談的是土壤在都市和鄉村造成的散熱不同 : 同樣的談及都市高建築造成的熱源被吸收,逃不出去 : 還有講都市晚間的熱對流(比喻...牙X)跟都市塵霧生成 : "我個人"覺得這篇不好理解,我個人...答的不理想 這題沒有講到土壤的問題 : 聽力...為什麼原po說慢勒.... : 我覺得很快 : section"1" : 第一子題 是住宿生跟管理員的arguments : 一開始講fire什麼應該是防火規定 : 又提到冰箱電器 : 後來又再argue冰箱電視是從一個Harper Hall住宿生那買的 : 然後管理員說那個跟這個規定不一樣 : 我只能說..真的很快!!!! 在講一個學生向管理人員說明對於防火規定的遵循 管理員說不能放冰箱 但是女學生很驚訝 因為冰箱是向另一個學生買的,而且該棟宿舍的管理員還幫他搬到三樓 但是管理人員說Harper Hall是不一樣的宿舍 這一題應該算簡單的 : 然後我就猜完了 : 我鼓起勇氣鍥而不捨的打算重新振作 : 結果後面兩個lecture聽不懂都忘了(選擇性的失憶...) : section"2" : 第一子題 學生對教授 : 學生要找他的教授校對一個essey吧 : 結果跟他聊的是另一個教授2 : 扯一扯扯到教授2對他們的授課內容也很有興趣 : 稍微提了下內容(19世紀的文學吧) : 最後教授2說他也可以幫他校對 : 第二子題 蒙特梭利的教學方法 : 介紹蒙特梭利的教學主張 : 對於學生的放任,以及不插手他們的發展 : 學生:老師過太爽!! : 教授:不然~老師不好當!! : 然後說明老師在這個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 也用投影片舉例了他們的教材(木積木)和目的(數學原理和...忘了) : 第三子題 olmec的雕像 : 再說Maleamerica?的一個部落雕像 : 看了一張三公尺大頭像 : 然後說明他的特點:尖嘴猴腮,不是啦 是寬鼻子和不爽的嘴巴 : 重點是頭盔 : 開始說明大頭盔大頭像可能是戰士,也可能是光速蒙面俠(球員) : 後來說了他們另一個著名雕像jaguar這不是跑車,是美洲獅 : 說大頭像嘴巴是豹嘴不是暴牙 : 美洲獅是他們的象徵動作 : 所以這個頭也可能是貴族統治者的 : 重點是他們只用石器作成頭盔的圓弧 : 最後再說art要跟週遭環境(他們是不是有有球員)縱合起來才能斷言 : 小結 我考了三次,這次聽力真的是最難考最糟的 : 我聽力一向還過得去 : 可是section"1"真的快 : 幾乎沒有反應時間 : note-taking對section"1"不管用..... : 接下來口說題目也不一樣... : 1.discrib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your university : 2.prefer to take vocation in countryside or in my city : 3.我.忘.了... : 4.creative writing 部門未來不只要手稿,還要面試 : 讀我看的不很請楚 : 1.學校希望學生不只有寫作能力 還要有溝通技巧 : 2.encourge interaction??我反推的... : 聽的部份女學生不舒服了 : 1.他們是專攻寫作,他會害羞 : 2.無反預測group work對象好不好搞 : ex.女學生的經驗是他覺得對方應該很難搞,結果玩瘋了......什麼爛佐證 : 5.同下 : 6.兩種表演方式on stage : interactive 觀眾參與演出 : representative 觀眾欣賞,並了解他不在演出情境中 : ex.dining on the stage : 整合寫作biopolymers大致雷同 : 讀1.organic meterial / biodegradable in three months : 2.environmental friendly / less energy and pollution : 3.as durable as plastics : 聽1.bio-degrade require appropriate heat and moisture : 2.transform air pollution into water pollution(fertilizer) : 3.easily degrade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heat+moisture) : 獨立寫作 一樣是agree or disagree : All students in university should be required to take basic science courses : no matter what majors they are.之類的 : 我覺得ibt的難度因考場考題而易 : 這次的閱讀是我最看得懂的一次 : 可是你懂大家都看得懂 : 我之前看得懂也是25+- : 聽力真的難....我要哭了 : 對話好快 : 主題不熟一下就落掉一大段... : 我知道這些都是考古題 : 不過說真的jj只不過speaking 和 independent writing 有用 : 加考的蘇美文明和達爾文根江老師背出來的很不像... : It'sad~~ : so sad~~ 實在不想在一次啊..... : : 第一題是 : : 第二題是喜歡住在鄉村還是城市 : : 第三題是Fire code的問題 : : 第四題是學校的Eassay比賽想加入面試。 : : 女生說the selection is all about writing not speaking. : : 再來就是他面試時會緊張。 : : 最後是說你很難再短時間內了解一個人,並舉出他之前課堂上的例子 : : 一開始大家很陌生,後來就熟了 : : 第五題是女生想要專心的坐歷史報告,可是旁邊的人很吵, : : 男生說你可以report the guy's behavior,或是ask for another booth : : 第六題忘了 : : 同樣的,口說在"聽"的部份,比Barron's慢且清楚,感覺很少會發生來不及抄筆記的情況 : : 寫作 : : 整合─就是講Biopolymers的缺點 : : 特定情況才會分解 : : 種植製作biopolymer的植物不環保 : : Biopolymers是不是強壯到可以廣泛的應用 : : 同樣的,聽的部份,又慢又清楚((跟barron's比)), : : lecturer還好心的分成First, second and third : :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這題是這樣或是其他題目也有類似的分段)) : : 獨立 : : 寫說贊不贊成所有的學生都應該要上science courses : : 雖然我很想寫說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該上 : : 但我還是寫成所有的學生最好都上一下了 = = : : 我在幹麻 >"< : : 總而言之... : : Barron's的聽力比實際考題要快一些、發音模糊一些、分段不清楚一些 : : 在所有有關於"聽"的部份都可以感覺到這個現象 : : 最後........ : : 成績是兩個禮拜後才能線上查是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90.36

08/10 14:07, , 1F
哈哈,可是我記得他是說14~16世紀人口平均150萬 之後稍微下降
08/10 14:07, 1F

08/10 14:08, , 2F
然後跳到1741年到18xx年人口由143萬倍增到48x萬
08/10 14:08, 2F

08/10 14:09, , 3F
然後題目問的是1700年耶...
08/10 14:09, 3F

08/10 14:09, , 4F
應該是我失查記錯或理解錯吧XD
08/10 14:09, 4F

08/10 14:13, , 5F
土壤第一二段都有提啦~不過全文聚焦在熱島效應和都市氣候...
08/10 14:13, 5F

08/10 14:42, , 6F
我也記得題目裡有提到在16xx年人口有decline,之後1741年
08/10 14:42, 6F

08/10 14:43, , 7F
財報增為400多萬人...
08/10 14:43, 7F

08/11 09:53, , 8F
題目是問 1750年 這我確定
08/11 09:53, 8F

08/11 20:20, , 9F
咦...我看了N次確定題目是問1700年耶~我也答143...
08/11 20:20, 9F

08/11 22:12, , 10F
我也記得是1700,因為當天早上知道是北美考題後還特別去
08/11 22:12, 10F

08/11 22:13, , 11F
翻橘寶,裡面有註明這一題人口有下降。
08/11 22:13, 11F
文章代碼(AID): #18ddqKLF (TOEFL_iBT)
文章代碼(AID): #18ddqKLF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