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義民(滿清義民)

看板TW-history作者 (超級Sinchi)時間15年前 (2009/06/29 10:57), 編輯推噓0(3322)
留言28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滿清政府佔據了台灣後,對鄭氏王朝的根據地心中質疑,如何管理。所以花了八個月的時 間才決定把台灣的一部份規入滿清帝國的版圖(請參閱p2滿清據台並不情願)。所以對海上 的島嶼曾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滿人以少數民族統治了絕對多數的漢民族,心滿意足, 對台灣並不派出自已的滿兵,而以不受信任的漢兵派赴來台。並配上班兵制度(請參閱p9) 、台灣不築城(請參閱p11)等配套措施,又在朱一貴革命起義事件中發現了可資利用的族 群,加以分化。而其方法即製造所謂「滿清義民」。滿清義民就是台灣受滿清統治時,在 各式各樣的反清革命中,同樣受到滿清貪官的欺壓民眾郤出錢出力幫助滿清官軍的民眾。 因此「滿清義民」並非專指那一個族群,例如一七二一年朱一貴革命起義,客籍的杜君英 、侯觀德、李直三等人,同舉「大清義民」之旗,此時的滿清義民是指客籍族群。但在一 七九五年(乾隆六十年)陳周全反清起義事件中,各莊起兵協助官軍進而收復鹿港者,皆名 之為「滿清義民」,其中更有數量倍於官兵的「廣東義民」及「鹿港義民」。 在一七八 六年林爽文事件中,效忠出力的原住民亦稱之為「義民」,頒賜「效順」之匾。 由上例觀之這些「滿清義民」有佔絕對多數的廣東客籍族群,也有鹿港的泉州族群、原住 民族群。滿清政府就善用「義民」來削弱反清的力量。如《彰化縣志》所云: 滿清對招募義民的出發點是如下的陳述: 「…故欲散賊黨以殺其勢者,惟招募義民,最 為上策.我軍多一義民,即賊人少一夥黨.其互為消長者必然之勢也.」這是很明白指出 向敵人挖牆角,若分化成功者多一名「滿清義民」則革命軍就少一名。 眾所週知滿清是以貪婪的官員派駐台灣,所以人民不得不反。在反清的過程中,滿清政府 從來也不去檢討或整頓使吏治清廉。但也有絕招,即是以賞賜官職、銀兩、撫卹、祀典、 免租稅、建忠義亭、及頒匾表揚,這種方式讓一部份受到分化的人加入協助滿清統治者的 「滿清義民」。 林爽文大革命起義是以漳州人為主體,因林爽文祖籍是漳州人。因此,乾隆皇帝的對策是 褒揚「廣東義民」與「泉州義民」,加強分化而達到對反清漳州人的制衡。同時無形中也 阻止漳州、泉州、粵客全台串聯起來聯合抗清。 客家人知道在「滿清義民」的光環下,受到滿清官方的偏袒,所以以後與泉州人、漳州人 、原住民相處時,就佔盡便宜。在這種利益、權力下官方對自詡「義民」的客民(如屏東 六堆)禮遇,而甚至使客莊勢力大到危害治安。 滿清的「義民」攻策,是以康熙未年,朱一貴起義時,誘引客家人從原先的反清立場改變 為附合於滿清政府,當然是以種種名銜、利益以交換。進一步反而攻擊朱一貴軍為端緒。 從此,被滿清優獎為「義民」以客家人為最多。但是,所謂「義民」,大多是狐借虎威而 公報私仇,甚至於肆意殺戮放火或脅迫.搶奪等,無惡不作。「其名為義民,實比賊甚。 」(盧德嘉「鳳山采訪冊」)。 「義民」在滿清官方的分化操作下,提出升官、賜「褒忠」、「旌義」匾、賞銀、免租稅 、建旌義亭、忠義亭、祀典等,來使人們忘了原本追求的自主,不受奴役。但是以「效忠 朝廷」美麗的口號下,忘了大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進一步向為全民爭取自主的革命軍 開火。所以「滿清義民」完全脫離了「反清復明」,更進一步成為「扶清滅台」,為有識 之士所不恥。滿清義民也沒有漢族人應有的立場,不但不幫助同是漢民族的反清革命,反 而加入賊群成為幫兇。 「分而治之」乃是殖民統治者對被統治者慣用的手法,滿清政府積極公開運用這個技倆二 百年,造成台灣本地人的分裂,其傷害至二十一世紀仍存在其分化後的陰影。最容易看出 的是當台灣本地人武裝起義時,滿清政府就大量發出獎勵的手法。承平之時就不斷製造分 類械鬥,來破壞族群的和諧。 當然對革命起義的台灣本地人稱之為「匪徒」,相反的對靠攏滿清官方並出錢出力鎮壓起 革命義民軍者,則獎稱為「義民」、「滿清義民」。 滿清「義民」本是不專屬任何族群的名號,但是客民在面對漳州人、泉州人、與原住民之 際,特別強化自身對於「義民」的符號認同,來謀求更大的生存競爭資源。不但客家人聚 居之地的數十所義民廟、忠義祠成為客家人的重要民間信仰,時過兩、三百年後的最近, 仍有人以「發揚新義民精神」來呼籲,這就是沒有了解滿清義民的起源,若立在二十一世 紀的台灣,在研讀台灣歷史中看到「滿清義民」應解釋為一群無義之民。這種錯誤應讓全 民了解,以免重新被人分化,再造成重大的損害。 新客家人的理論 在過去歷史上客家人常為統治者所運用來對抗台灣全島人的利益,在民主化的台灣目前有 人提倡「新客家人」的理論其中值得宣揚的如下: 「認同台灣,揚棄作客心態:各地散居的客家人,應割斷原鄉臍帶,脫離母體,要健康成 長,就應該認同立足當地,努力去作該地的主人,才是生活之路。台灣客家人的原鄉就在 自己踩著的土地上,客家人的原鄉在台灣,台灣是客家人流浪的終站。當客家不再是流浪 的客家,把台灣當作自己永遠的家,才是客家人的首要課題。先祖固然來自大陸原鄉,但 是彼猶如父祖離我而逝一般,不可痴戀。客家人懷台灣主人的自覺是必要的。」若客家人 將台灣視為自已永遠的家,則任何人將無法分化,同為是蕃薯仔的一份子。其利益將是相 同的。 蕃薯仔 台灣本地人遭受滿清政府各種的壓迫、分化、屠殺。這一大群人居住在台灣的本地人同時 受害,自然而然每一位在心中都充滿著同胞的共同意識,見到台灣的地形外觀很像蕃薯, 所以大家共同以「蕃薯仔」來表達是台灣人。這個名辭的出現讓台灣人有親切的感覺。 從台灣歷史上就可發覺「蕃薯仔」這名子能使台灣人發生親密的同胞意識,就是它是經過 暴虐的外來統治者,蕃薯仔們做了一連串勇敢的反抗,先賢先烈可歌可泣的反抗革命,才 爭取得來的。如今每一位台灣人彼此之間引以為豪稱呼為「蕃薯仔」這種稱呼,一聽即了 解與外來統治者有了很大的區別。 龜碑 台南市大南門裡頭,曾有些通稱為「龜碑」,就是以漢滿兩種不同文字所刻的九基石碑。 各位讀者將可看到其中,「御製剿滅台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碑」「御製福康安奏報生 擒莊大田紀事語碑」的二基,這很顯然的是立於滿清殖民主的立場來書寫的。也就是係雙 手血腥的外來統治者劊子手所建。 但是聰明的台灣人一看即明白,我們的民族英雄是被稱為匪的,這就是殖民統治至今尚烙 在台灣人的身上的鐵証。 「大墓公」及「普渡」的由來 台灣四百年來的開拓史,首先是西歐來的荷蘭人,從一六二四年起以武力、屠殺先住民, 接著屠殺郭懷一的農民起義,也就是對漢人移民的殘殺。此後的各個時代也同樣,台灣都 受到統治者以血腥的殺戮來管理台灣。尤其滿清據台二百一十三年中,發生了「三年小反 五年大亂」、「分類械鬥」以及原住民遭受屠殺,這種遍地死屍的一直不斷重復在全台各 地發生。 日據時期同樣地發生勇敢的台灣人「七年浴血抗日」、「十四年武裝起義」、「雲林大屠 殺」、「阿公店大虐殺」、「?吧哖大屠殺」等等不可勝數的集體屠殺。這些遍佈全台各 地的被殺的台灣人,統治者絕對不會給被殺者立碑建廟,滿清時期建了不少義民廟是為「 滿清義民」,絕對不是革命義民軍。 到了兩蔣時期尤其是「二二八大屠殺」將這些死於 路旁、郊野的無名屍體,由各地各村莊將合葬,並建立一墓碑「大墓公」、「有應公」等 名稱。台灣人有句諺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莊頭莊尾大墓公」。可見大墓公數量之多與 土地公等量。這是台灣歷史上受外來統治者屠殺後的特有景象。 撿拾來的枯骨,其所收藏的祠廟,大多建立在山地、鄉村、田園、道路旁,最多是在墓地 附近,規模很小,像土地公,這類祠廟,一般僅立有神牌位,其大部分是奉祀枯骨骸骨, 某些骨骸放進骨壇里,叫做「金斗」,故有應公廟又稱「金斗廟」﹔再因它供祀著無主之 枯骨,故亦稱「千家祠」、「大眾廟」等。 今日台灣,尚能看到「大墓公」的塋地或小廟祠,但數量快速的減少,主因是大自從蔣氏 政權來到台灣之後,這些塋地和小廟祠已被毀滅了很多。其他原因是土地增值使然。 這群為台灣而犧牲生命的無名戰士之公墓,不能正式進入忠烈祠,在外來統治者下這種「 大墓公」「有應公」就是台灣人對他們的敬意。只要注意在台灣到處都有,可見我們的的 祖先反抗外來統治者之熾烈,和外來統治者大屠殺台灣人祖先之慘。 因此台灣人產生了另一個節日就是「普渡」,對於祭祀「大墓公」、「有應公」台灣各地 年年熱烈進行,每逢農曆自七月十四日至三十日,台灣的各個角落都為「普渡」而忙,其 所祭拜的神位是稱為「好兄弟」。 台灣民間認為,這些無祀孤魂應有較善的尊敬,所以才會出現每年「普渡」之盛況來拜祀 孤魂野鬼外,以安撫為開拓臺灣所付出生命代價的“好兄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197.127

06/29 12:46, , 1F
客家人應割斷原鄉臍帶~~要不要改宗改姓劃清界限!
06/29 12:46, 1F

06/29 13:02, , 2F
同意部分觀點~
06/29 13:02, 2F

06/29 13:05, , 3F
轉貼文章應該附出處 另外這篇把所有因素歸在滿清政府也
06/29 13:05, 3F

06/29 13:06, , 4F
簡化過頭了 之前看過資料 林爽文事件後也有閩人的「義
06/29 13:06, 4F

06/29 13:07, , 5F
民」祭祀(極少) 如果為了褒揚起義而忽略當時的族群衝突
06/29 13:07, 5F

06/29 13:08, , 6F
其實無異於封「新義民」 意義不大
06/29 13:08, 6F

06/29 13:09, , 7F
另外許多學者都會回頭檢討何謂「義」 這的確很弔詭
06/29 13:09, 7F

06/29 13:10, , 8F
以近來的西藏事件來說 有些人認為是抗暴 也有人說平民
06/29 13:10, 8F

06/29 13:10, , 9F
如何被起事者傷害 你要從那個角度定義呢?
06/29 13:10, 9F

06/29 14:08, , 10F
整篇不就在定罪,只要客家人去緬懷先人,就是不義~~
06/29 14:08, 10F

06/29 14:09, , 11F
這種文章不就是閩南佬沙文主義的表率~~
06/29 14:09, 11F

06/29 16:41, , 12F
界轉客家粄
06/29 16:41, 12F

06/29 17:34, , 13F
分類械鬥在這些先民在大陸時已有,乾隆當時也有表彰漳州人,
06/29 17:34, 13F

06/29 17:35, , 14F
還有把大墓公或有應公都歸類於反抗統治者的人,可能並不適當
06/29 17:35, 14F

06/29 17:36, , 15F
最後,什麼來台官員都是貪官眾所皆知,這是真的嗎??
06/29 17:36, 15F

06/29 17:38, , 16F
補充一點,如在歷史版討論可不可不要提民族英雄,爭議的名詞
06/29 17:38, 16F

06/29 17:42, , 17F
借轉八掛版
06/29 17:42, 17F

06/29 18:04, , 18F

06/29 19:41, , 19F
族群械鬥的影響大於為清廷服務,在批評客家人幫清廷的時
06/29 19:41, 19F

06/29 19:42, , 20F
候,為什麼都不提到客家移民受到的歧視,台大李文良教授
06/29 19:42, 20F

06/29 19:42, , 21F
的文章中就有提到清代台灣方志書寫是閩南人的觀點出發,
06/29 19:42, 21F

06/29 19:43, , 22F
因而有許多客家人被歧視、甚至被污名化的內容,因而只能
06/29 19:43, 22F

06/29 19:44, , 23F
說代表的是清代士人、地主的觀點,不能純然相信。
06/29 19:44, 23F

06/29 19:45, , 24F
而大墓公的部份,個人認為是起於許多羅漢腳、歷年戰亂等
06/29 19:45, 24F

06/29 19:46, , 25F
甚至是時代久遠而在開發時挖出的無名屍骨,為了地方安寧
06/29 19:46, 25F

06/29 19:46, , 26F
而統一加以祭祀,並非全然與所謂義民相關....
06/29 19:46, 26F

06/30 12:43, , 27F
這文章好腦殘....
06/30 12:43, 27F

07/01 00:36, , 28F
林爽文可能是客家人(認真)
07/01 00:36, 28F
文章代碼(AID): #1AI2ssDV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AI2ssDV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