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關清朝治臺時的態度

看板TW-history作者 (以兼易別)時間12年前 (2012/07/29 06:28),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zgoi (zgoi)》之銘言: : 當初在清朝取代鄭氏在臺灣的領導權後 : 施琅力勸留下臺灣這座島 以作為東南屏障 : 可是取得之後的治臺態度竟是相當消極 : 直到英法聯軍才轉為積極態度 : 我的問題點是 為什麼當初是希望他成為一個重要的屏障 : 但卻沒有好好的經營 : 要等到真正的危機到來時才積極面對 : 請教板上的各位 謝謝! 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清朝的體制大體沿襲明朝,政府財政收入80%-90%都是依賴田賦 這個很明顯與清代發達的商品經濟和城市不相適應 政府沒有能力從日益增長的貿易中獲取財政收入 因此貿易反而成為了一種增加政府管理成本的負擔 施瑯在《海疆定底疏》中就指出: “如今販洋貨貿易船隻,無分大小,絡繹而發,貲本有限,餉稅無幾……” 清廷保留臺灣主要是考慮如果不在臺灣建立統治 各種民間勢力和國際勢力也會占據臺灣,威脅清朝體制和東南各省安全 可是既然要在臺灣建立統治,就要設置各種行政機構,還要駐軍 這樣會嚴重增加政府行政負擔和開支 所以才會有大臣說臺灣“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矣” 清廷在臺灣建立統治之後,國際勢力與中國的貿易主要就由廣東那邊接手 國際勢力不再覬覦臺灣,清廷方面就沒有外部壓力再去鞏固自己在臺灣的統治 至於內部壓力嘛,清廷最初的希望可能是臺灣就維持當前的人口結構 原住民部落最好管了,部落頭目自己管好自己人,清廷不需要負擔任何行政機構 偶爾派派大員去示恩威,部落頭目給幾張鹿皮意思意思一下就完了 漢人最好少一點,這樣也不用派太多官員去管理他們 問題是這可能嗎? 清代的民眾一直有個特點,就是會傾向往政府控制力較弱的地方去移民,以逃避賦稅 既然清廷在臺灣的統治那麼薄弱,那民眾肯定呼朋喊友的去往臺灣移民啦 再加上臺灣有眾多未開發的土地,大清人口不斷增長,可是耕地面積總是有限 又無法將農業人口轉為工商業勞動力,所以這些剩餘的人口肯定會去尋找新的土地 清廷之後在臺灣的政策,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到了一定程度后,再承認新的現實 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勢力滲透中國,其中也包括臺灣 對清政府而言,如果喪失臺灣,不僅影響王朝威望, 外國勢力若以臺灣為基地,一旦其與大清發生紛爭動用武力,對清廷來說威脅太大 第一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中, 英軍和法軍都有利用海軍截斷大清漕運,作為對大清威脅的一種方式, 如果臺灣島上擁有敵對力量的軍事基地,對大清來說無疑是噩夢 法軍之所以攻擊基隆,也有建立補給基地,獲得煤礦等補給物資的意圖 後來法國人攻佔澎湖,就有在修建軍港 而且臺灣位於東亞第一島鏈的中段,和臺灣海峽一起,都是很重要的貿易通道 臺灣本身也有不少可供開發的資源,列強完全有意願來侵略臺灣 清廷如果在臺灣的統治繼續薄弱下去,只會讓列強的野心來的更快 日本在1874年侵臺,使得清廷更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因為清廷海軍力量薄弱,而臺灣當時在物資和財政上無法做到自給自足 所以在戰時一旦遭遇對方海上力量的封鎖,日子就很難過 法軍在臺灣與劉銘傳的清軍作戰時覺得清軍物資儲備很充足 但其實清軍劉銘傳那裡早就因為供應短缺而焦頭爛額了,不知道他是怎麼裝出來的 總之,清廷的治臺政策主要還是從國防角度考慮的 如果國防不受威脅,就放任自流;一旦發現國防受到威脅,就應對一下 朱一貴造反一下,鎮壓完清朝治臺就做一些調整 林爽文造反一下,鎮壓完后又做一些調整 最后日本人來侵犯一下,解決完后又做一些調整, 法國人來進攻一下,戰后又要做一些調整 不出事就不動,出事后才檢討,這個也是清廷治臺的一大特色 與其說清廷后期改為積極治臺,還不如說是清廷后期海防危機沒完沒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9.206.193.138

07/29 11:56, , 1F
這個看法換句話說就是頭痛醫頭 根本沒政策可言
07/29 11:56, 1F

09/02 22:41, , 2F
簡單說 還是"天朝上國"的心態
09/02 22:41, 2F

09/02 22:43, , 3F
因為外國列強搶著要台灣的戰略位置 才發現台灣的重要
09/02 22:43, 3F
文章代碼(AID): #1G56U0a1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G56U0a1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