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海角七號

看板TW-language作者 (saram)時間15年前 (2008/09/29 05:58), 編輯推噓8(8016)
留言24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ethanjava ( 天下論文何其多)》之銘言: : 私以為 : 1. 純以電影美學來看,海角只能算佳作,不是傑作。 : 他的電影票房能暴衝是很幸運的巧合。 : 2. 大量對白是台語,為何字幕依然是硬湊合的華語? 這基本上符合翻譯之要求. 我們在電視上觀賞韓劇或日劇, 因為觀眾大都聽不懂 原音, 所以切原音頻道時, 必須盯著中文字幕看對話 的意義, 懂中文者就能馬上融入劇情. 有中文字幕, 聽不懂台語的或程度不好的, 也可以使 用這種輔助. 好萊塢電影也有說非英語的, 藉由英文 字幕而翻譯. 如果劇中人說英語, 而字幕也配上英文, 那對觀眾有 何意義? 如果劇中人說台語, 而照你的心意配上"台語文"(不管 有沒有標準化), 那請問: 對不懂台語的觀眾有何意義 ? 這是卡拉OK嗎? 而對於精通台語的觀眾, 又有什麼 好處? 海角七號配上法文, 可以讓法國人觀賞, 法國人不懂 台語嘛. 配字幕是要爭取觀眾來了解對話. 在台灣配 上大家都能共通的中文字幕, 並不會毀損台語對話, 反倒能夠使台語的意義更加清楚的傳達至不懂或略懂 台語的本土觀眾群中. : 教育部也公佈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一年了吧?藝文界都不知道嗎? : 這不是電影製作群的錯,反而台文工作者該思考怎麼推銷這個"產品"。 : 否則磨合多年經歷多少紛爭才確定的標準還是只有一小圈子的人在注意。 : 電影這麼有利的傳播工具就這樣放掉? 文字能廣大通用於媒體, 須要先有成熟識文字的觀眾 群, 而非先使用媒體來充作教育體. 觀眾去戲院不是 受教育而去, 而是為娛樂而去. 你教業者使用推薦字, 那恐怕是請鬼拿藥單. 觀眾反 而看不懂, 懂台語的根本不看字幕(有必要嗎), 不懂 台語的更慘, 連字幕都是他無法理解的怪字. 唱卡拉OK台語歌, 或客語歌, 居於遷就音而配表其音 的字, 所以不用標音字也不行, 這時候專用的推薦字 才有意義. 現在電視廣告台語配音, 字幕常有一堆標音字, 反而 失去了翻譯的原則. : 3. 講台語是電影的一個賣點,卻不是重點。全片如果都採華語也不會差太多。 : 三首配樂都是華語歌,電影中的流行元素還是沒有在地文化。 : 國寶為了取悅年輕人,彈奏的是野玫瑰。恆春調呢???那是恆春e~~ 為甚麼非要恆春調不可呢? : 4. 雖然對海角不甚滿意,但是還是會推薦各位去電影院貢獻兩百五, : 因為這至少是一個開始,多或少反轉部份群眾對語言的既定印象。 : 而且贊助熱血的導演拍賽德客巴萊吧。我們都貢獻這麼多$$給好萊塢帝國了。 : ※ 引述《kakarot (Sun Ngo-Khong)》之銘言: : : 上週去看海角七號 : : 剛開始看時有點驚訝 : : 因為都是說台語 : : 一部很紅的國片 : : 都是說台語 : : 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 : 我認為 : : 推廣台語 : : 要和流行文化結合 : : 讓年輕人覺得 : : 說台語是天經地義 : : 是時尚 : : 是流行 : : 所以我也建議 : : 有機會可以分享 : : 好聽的台語歌 : : 好看的電影之類的 : : 很多年輕人不是不會講 : : 是被教成說台語很俗 : : 革命尚未成功 : : 同志仍須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33.139

09/29 06:31, , 1F
09/29 06:31, 1F

09/29 18:30, , 2F
大推
09/29 18:30, 2F

09/29 22:20, , 3F
不過配樂倒是蠻希望有台語搖滾,如五百那類的
09/29 22:20, 3F

09/29 23:07, , 4F
500可惜了 本來可以當上台灣搖滾教主的 偏偏自己把路走死
09/29 23:07, 4F

09/29 23:08, , 5F
人家拿錢找你辦演唱會 偏偏選了個族群歧視詞的當主軸
09/29 23:08, 5F

09/29 23:09, , 6F
現在人家政權奪回來了 當然也不會再拿錢給你辦第三年囉
09/29 23:09, 6F

09/30 21:05, , 7F
還沒看這部片,但我知道有一角是糯米團的馬念先演的...
09/30 21:05, 7F

09/30 21:06, , 8F
馬念先沒有rock方面的表現嗎?
09/30 21:06, 8F

09/30 21:13, , 9F
媒體本身就具有教育體的功能,配台語字詞並無不妥,我覺
09/30 21:13, 9F

09/30 21:14, , 10F
台語與國語都配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09/30 21:14, 10F

10/03 19:16, , 11F
如此,華語電影配字幕的用意又為何? 給聽障人士?
10/03 19:16, 11F

10/04 17:49, , 12F
你說得對! 台灣電視節目自古就堅持配字幕, 變成了難以割捨
10/04 17:49, 12F

10/04 17:51, , 13F
的風格, 對聽障者而言是一種意外的福利. 當年連國語節目, 也
10/04 17:51, 13F

10/04 17:53, , 14F
配上白話字幕, 也相當程度的提供識中文卻不識國語的本土觀眾
10/04 17:53, 14F

10/04 17:54, , 15F
一個辨識功能. 我小時後看連續劇, 有某些時候要描一下字幕,
10/04 17:54, 15F

10/04 17:56, , 16F
以確定當下對話的意義. 或者是對話裡有些沒聽過的成語但看過
10/04 17:56, 16F

10/04 17:57, , 17F
的成語時. 學生觀眾也能從視覺中得到聽力不足的輔助.
10/04 17:57, 17F

10/04 17:59, , 18F
中文不是拼音語言, 所以任何漢方言者彼此都可靠它來溝通.
10/04 17:59, 18F

10/04 19:47, , 19F
推這篇文 但saram大樓上最後一句實在是很奇妙
10/04 19:47, 19F

10/04 19:47, , 20F
中文不是語言 "漢方言"也沒辦法完全使用字幕來進行溝通
10/04 19:47, 20F

10/04 19:48, , 21F
台灣的字幕是種偶然但不是個必然 華語應該不可能在聽覺的
10/04 19:48, 21F

10/04 19:49, , 22F
辨認度上出現比其他任何語言更嚴重的缺陷才對
10/04 19:49, 22F

10/04 19:50, , 23F
配字幕本就是推廣國語為其目的 但與拼音語言與否無關
10/04 19:50, 23F

10/04 19:51, , 24F
更正* 應為"拼音文字"而非"拼音語言" :P
10/04 19:51, 24F
文章代碼(AID): #18t_tjqe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8t_tjqe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