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靜坐的體驗 想請教一下板上先進

看板Taoism作者 (去吧!皮卡丘!十萬伏特!)時間15年前 (2009/01/06 15:32), 4年前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這種「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現象,以前的典籍我很少見到 有描述的,在近代的靜坐者倒是看過有人描述這種現象。 這種現象在靜坐時發生、清明之夢也會發生;但清醒時發生,這 我倒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描述的。 據我的經驗,靜坐時發生與清明之夢時發生是有點不同的,「觀 察者」在靜坐時會有「五俱意識」、「獨頭意識」這兩種,清明之夢 則只有「獨頭意識」(即「夢中獨頭意識」這種(註一)。 我對「觀察者」及「被觀察者」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在靜坐時, 「被觀察者」在開一個影音意識流,但速度飛快,內容大致是過去的 事情的重現,很像在看電影一般,但類似用快轉方式在播放,只是內 容細節完全能覺知,「觀察者」察覺到這點,但只是靜靜地看著。此 時觀察者是屬於獨頭意識(即「散位獨頭意識」)的。 而當靜坐時妄念慢慢減少到後來一念不生的現象,此時的觀察者 對內外境仍有覺知,只是不生念頭,此時觀察者屬於「五俱意識」。 但觀察者在五蘊來說,只到「色、識」蘊而已,「受、想、行」蘊就 沒有發生作用了,因為此時的觀察者是一個能覺知外境但如如不動的 角色,而被觀察者則是不見了。(註二) 清明之夢,是自己作夢而能在夢中覺知自己作夢的狀態,這也是 屬於「獨頭意識」。 在我的經驗裡,這被觀察者多半是在打妄念、作白日夢;而觀察 者在旁觀冷靜地看著也不出意見。觀察者具有超強的觀照身心內外境 的能力,但他是不出意見的。 註一: 佛教的唯識學對第六意識的兩種分類: 一、五俱意識:又稱明了意識,是與前五識俱起的意識。當前五識緣 外在的五境時,意識與前五識共同生起,以分別此外境。 二、獨頭意識:前五識不活動時,第六意識仍可憑空臆想,單獨生起 。獨頭意識又分為散位、夢中、亂意、定中等四種。 註二: 佛教《成實論》的五蘊認識論順序為「色、識、想、受、行」與一般 說法的「色、受、想、行、識」順序不同。有興趣的人可到網路上抓 一篇陳世賢先生寫的「《成實論》之認識理論研究」來看。(據說: 「色、受、想、行、識」是依「五蘊的粗細」來排順序。)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9.1 (01/06 16:02)

01/06 16:39, , 1F
專業文 推一個
01/06 16:39, 1F
※ 編輯: ilanese 來自: 125.232.240.211 (01/06 17:14)

01/06 17:42, , 2F
好文 專業 推
01/06 17:42, 2F

01/07 00:23, , 3F
你真是越來越有研究了,不錯
01/07 00:23, 3F

01/07 12:46, , 4F
這篇寫的很簡潔,沒有經驗的人恐怕看不懂,至於五蘊這類知
01/07 12:46, 4F

01/07 12:46, , 5F
識的話,請自行上網查詢其意義。
01/07 12:46, 5F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8.100 (04/08 14:09) ※ yule1224:轉錄至看板 meditation 06/23 10:13 ※ 編輯: ilanese (1.162.36.242 臺灣), 03/14/2020 16:59:59
文章代碼(AID): #19Omaf2L (Taoism)
文章代碼(AID): #19Omaf2L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