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12年國教 7成9學生:沒減壓

看板Teacher作者 (厭倦)時間12年前 (2012/06/29 21:58), 編輯推噓-1(4533)
留言42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2 (看更多)
※ 引述《nntz (離別只在一念之間)》之銘言: : ※ 引述《smallfinger (厭倦)》之銘言: : : 壓力本來就不會減輕 : : 只是會轉移而已 : : 以往智育為主的升學壓力 : : 會變成 必須兼顧校內大多數活動 : : 其實這樣也未嘗不好 : 校內活動是有多少活動?? : 這些活動目前就有在舉辦了,問題是~能提升基本能力嗎?? : 有兼顧基礎教育嗎?? 校內活動有辦 但很多學生可以要去不去的 : 還是要訓練大家都只會辦同樂會、園遊會、登山、郊遊、烤肉??? : : 至於12年國教會不會需要學生多才多藝 全方位發展 : : 以目前的樣態來看 是不可能的 : 這邊你都知道不可能,那根本就不需要推行啊~~ : : 多元學習的分數 大多只需要正常參與 : : 什麼服務 才藝 獎懲都要拼真的想太多了 : : 設計拿分的樣態是到達一定程度就滿分 不是一定要比別人高才行 : : 服務學習就臺中區就18小時 跟著學校的規劃乖乖去做大概就拿滿 : : 才藝根本就沒有要看 : 所以這邊告訴我們,人生的努力剛好就好,不要太盡力喔~~~ : 太盡力也沒用,比規定的分數多太多,都是浪費!! : 所以地有掃就好,不用掃太乾淨! : 窗戶有擦就好,不用擦太亮! : 字有寫就好,不用寫工整! : 課有上就好,不用太專心聽! : 書有帶就好,不用認真讀! : 社團有去就好,不用用心參與! : .....................................以下自行替換填入!! : 那請問~~對於認真的同學公平嗎??? : 對於願意多投入更多心思、更多時間、更多自我要求的同學~公平嗎?? : 鑑別度在哪?? : 教育的意義在哪??? : 自我提升的價值在哪???? : 建立良好人生價值觀的學習在哪????? 我想您弄錯他設計的原意了 他希望讓這方面的教育實施 至少更多人可以正常參與 更用心的學生分數不是從這邊去拿的 教育的措施 本來就有導正的功能 那些本來就很認真的學生 他們本來就會拿到他們該有的分數 而在國中猶疑不定的學生 或許因為這樣的措施就更願意參與一點 即使一開始是有點半強迫的 但就像大多數校長在12年國教會議上說的 有很多事情 學校是提供參與的機會 讓學生有基本的專注 後面要怎麼發展就看他們 您既然是教育相關科系畢業的 應該或多或少也知道國中現在的情況 極富意義的非正式課程實施 學生因為他不是主科 不是升學科目 關注程度就不高 先別說那些有價值觀或意義性的活動好了 光是生活科技 電腦 體育這些 大家就愛上不上 有的根本就課借走 很多成績好的學生 擺明就是只想專注於所謂的主科上 而且這種無效能的課程現況是會影響的 有一個人在社團時間跟海鷗一樣飄來飄去 或留在教室念書不想參與 學校沒有什麼手段去改變 接下來就會有兩個人 三個人 四個人... 活動的實施 就是要增加參與度 有一點強制力 但又容易達成 以行政的角度來看 辦一個孤兒院服務活動 全校200人參與 這200人都很積極主動願意參與嗎? 不可能 但如果有一點門檻 學生即使不那麼願意 也會投入 或許投入之後有的本來不太想參加的 卻因此有了服務的熱忱呢 您去看許多教育性活動的實施 都會有學習單 這些學習單 幾乎九成的學生不願寫 但是因為要交所以只好寫 也因為必須寫 所以帶動他們去反思 週記也是類似的性質 當然您會說這又未必會培養出他們的價值觀 事實上這有點因果錯置 本來就很認真的同學不用說 但大多數國中生是需要被帶的 他們很可能一開始不願意 不想參與 不主動 但因為有了一點強迫的力量 就算是被迫的也好 或許其中就有人發生改變 這才是教育的意義啊 會不會有人敷衍了事? 當然還是會有 舉個之前某個校長說的話 學生不愛寫週記 但我們還是必須要求 那些不認真的同學 至少 他還是會在上面畫圖 還是會去完成這些工作 而不是要不要寫都無所謂 結果本來猶疑不定不要寫的人 就跟著也不寫了 這段我打得很長 不知道您懂不懂為什麼用標準參照 還有多元活動表現不是設高標 而是設只要肯投入活動參與 就能獲得分數的意義 : : 獎懲 中投區好像九嘉獎就滿分 很EZ : : 至於社團那種只要正常出席就拿滿分了 : 又來了~~ 一樣意思 : : 比較大的壓力除了會考精熟部分的考題變難之外 : : 這邊會殺的哀鴻遍野 : : 不過是標準參照 超過一定分數就OK了 : 超過分數就ok,那超過太多是浪費囉~~ : 各位捧油們~~ : 這就是消除菁英的源頭啊!!! : 沒有一個更高門檻的目標,怎能激發出更多的潛力呢?? : 當所有人都告訴你,分數不要拿太多,過就好,拿太多也沒贏人家時, : 你覺得對認真的同學是怎樣的打擊?? : 就像去跑奧運一千公尺,裁判規定說,跑太快的同學請注意~ : 等一下跑贏人家的秒數都不算,比用走的快我們就都算獲勝!! : 人世間有這種教人家不用太努力的教育方式出現,還真是世界奇聞!! 呃...你看過會考的考題嗎 要達到精熟其實蠻困難的 而你所謂的菁英 其實也不用去淌比序的門檻 大可以去考智育類的特殊招生考試 還是您所謂的菁英還不到這樣的程度? : : 不像以前一堆神人擋在前面 唸到吐血 PR值還是無法突破那個門檻 : : 最主要就是志願序和就近入學區因素的選擇了 : : 志願序對於那種中等的人來說 : : 會變成決定性的選擇 : : 最後抽籤的情況...這可能要到時才知道 : : 不過國中也是抽籤 也沒看到那些抽不到明星國中的學生 : : 後來崩潰還是人生毀滅 : 不會是崩潰、也不會是人生毀滅、而是同學程度懸殊還讀同一班 : 老師要不就是教很簡單讓厲害的人去打瞌睡,要不就是教很難讓不會的人打瞌睡 : 要不就是教中間值讓太好太爛的人都打瞌睡!! : 那請問,教太簡單,程度好的人不用去補習嗎?? : 教太難,程度差的人不用去補習嗎? : 教中間值,程度好的人只好和程度不好的人一起去補習 : 補習班會關門才怪!!生意更興隆~~~ 我想您想太多了 說句老實話 就算全部免試 建中和鄉下地區的小高中 學生組成還是不一樣的 程度不致於差距到這麼大 況且您上面幾段的學生 都會好認真好主動 很用心 怎到這裡就開始打瞌睡? : : 說到底 迷思的概念還是很重 : : 所以大家才會把抽籤看的那麼恐怖 : 這不是迷思,這是事實~我可以舉自己親身的經歷 : (很慘~竟然要現身說法~~) : 我是當初參加以前教育部辦的資賦優異甄試入師院的(全國聯招) : 當時因為我媽不准我到北部去讀書(因為離家近較省錢) : 所以我只好留在南部 : 當時大家都說~師院每間都一樣!! : 但事實上是,師院當時在聯考分數中,北部和南部分數差異頗大 : 所以當時大一開學時,某些專業課程(樂理、和聲),因為同學的程度不行 : 老師只好全部"重頭教"~~~~~ : 哇咧~~~那你要我們會的人做啥????(我們從小讀音樂班已經學十年了) : 我只好每堂課都去發呆~~~說要有愛心教同學,對!教了~但是無法提升自己程度 : 就這樣,只好開始向老師告知要翹課、要去練琴、要睡覺 : 老師也很無奈~~~ 現在說的是高中 不是大學 而且...您考上資賦優異進了師院 就跟參加智育特色招生考上了特色班級 您怎麼把你家人不讓你去的原因 歸咎到南部學校差? 至於翹課.練琴.睡覺是你的選擇 你卻歸咎到同學程度太差 還有 您怎又知道北部學校就不會重頭教? 如果是像您這麼資優的對象在高中 應該是去參加音樂類的特色招生才是 幹嘛去跟人比序 還比到抽籤 這不是捨自己長處 取自己短處嗎? : (不是要說我們程度多好,而是對於初學者真的會有所差距) : 後來,只好去要求系上另開"高級"課程給我們甄試上學生的修 : 難度夠、有挑戰性,開心多了~~~ : 要不你說,每天去聽已經會的內容,是要自己做什麼精進?? : 結果就在這麼開心就拿高分的四年師院教育當中, : 翹課全班第二名,學業成績也是全班第二名~~(太混了~也許認真就可以第一) : 問題是,真的浪費掉我的四年青春學習時光 您不是說後來系上另開高級課程給你們上? 況且 您如果真的覺得學校很不好 大可以不要去 當然你會說 是家人的關係 但其實那都是您私人的選擇 怎麼會跑來這邊批評制度的問題 不覺得很怪嗎? 況且 大專的情況跟高中又不相同 高中現在只是升學的過度階段 大學在您那時代 很可能是升學的最後一站 這道理在當年實施9年義務教育也是一樣的 : .......................................................................... : 教育部硬要把"均質"這兩字掛在嘴邊,卻一直忽略"求學態度"根本就是不均質 : 很多很願意上進的人,他們在乎的是有挑戰性的生活與難題 : 但是這次國教方案,卻硬要把這個"挑戰性"刪除掉~~ : 真正會要求自己的學生,每一樣分數他都想努力 : 學習態度不佳的,就算他擅長某項特質,但他的態度還是常讓他的特質無法發揮 : 但,十二年國教卻讓很努力的這些人在很努力之後,很殘忍的告訴他說~ : 拍謝~你的努力還是換來只能跟很不努力的這些人同在一起~ : 其快樂無比???? : 這才是家長真正在乎的問題!! 很多人有一種非第一 就是最後的迷思 我舉個例子來說 以現在台北市的學校來說好了 (只是舉例 先以明星高中為例 沒有要戰學校) 你如果對於上建中有很大的把握 結果比序分數就在最低分的篩選門檻上 後來抽籤被刷下了 以這麼高的分數 相信你要去附中或者是成功也是會上 還是你以為建中抽籤輸了 你就只能去念東方? 換個方向來說 你的比序分數蠻高的 但還沒到必上建中的程度 那你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去比序附中或成功 把第一志願序 建中拿下(因為對你來說這間算勉強搭上邊) 換成附中或成功 讓原本就十拿九穩的你 因為志願序排前 分數更高 其實12年國教問題有很多 一直也有人在討論與論述 例如看獎懲 是否會讓校方因受家長壓迫而不敢記過 例如會考成績 基礎的範圍是否太廣 例如志願序的志願區間分數是否沒有鑑別度等等 但是有太多問題更是來自於對制度的一知半解 就像您一樣 : ※ 編輯: nntz 來自: 118.171.237.50 (06/29 18:37) : ※ 編輯: nntz 來自: 118.171.237.50 (06/29 18:40) : 推 YU0986 :有分享有推!不過鬼島教育部高層狗官是聽不懂人話的 06/29 19:08 : 推 labbg :你都說他是狗官了.哪聽得懂人話阿.你要講狗話. 06/29 19: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31.99

06/29 22:01, , 1F
有戰點,果然又是教改那一群的口氣和嘴臉
06/29 22:01, 1F

06/29 22:01, , 2F
"我們的制度很好,不好的是一知半解的你們"
06/29 22:01, 2F

06/29 22:02, , 3F
全國一知半解的人那麼多,全知全解的人無法宣導成功
06/29 22:02, 3F

06/29 22:02, , 4F
該怪的是宣導者還是被宣導者?
06/29 22:02, 4F

06/29 22:03, , 5F
政策要推行並落實到全國,教育民眾認知與了解很重要
06/29 22:03, 5F

06/29 22:03, , 6F
我可沒說12年國教好 問題是許多批評者並不懂問題在哪
06/29 22:03, 6F

06/29 22:04, , 7F
你看到的問題是問題,別人看到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06/29 22:04, 7F

06/29 22:05, , 8F
教改與支持者傲慢的嘴臉十數年來如一日
06/29 22:05, 8F

06/29 22:05, , 9F
你如果有仔細看政策 就會發現他說的根本就不對
06/29 22:05, 9F

06/29 22:06, , 10F
有點像跟現在新進教師一直被民眾酸說18%領很爽一樣
06/29 22:06, 10F

06/29 22:07, , 11F
也有人到現在還一直認為12年國教是強迫念12年
06/29 22:07, 11F

06/29 22:08, , 12F
不過我認同你說的 一知半解的人很多 該怪的是宣傳者
06/29 22:08, 12F

06/29 22:08, , 13F
是的,民眾有誤解,不正是代表政策宣導不充足嗎?
06/29 22:08, 13F

06/29 22:09, , 14F
一個人民還充滿諸多誤解的政策應該要立刻全國推行嗎?
06/29 22:09, 14F
說到這個我就不得不回應 12年國教的確是推的太急 其實正確的步驟應該是優質化提升各區有代表性的學校後 推行均質化 幾年後拉高學校水平 同時國高中端都要先把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落實 提高教師素質 這些都做完之後 之後才開始12年國教 但很諷刺的是 國中端開始12年國教前導計畫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卻停擺了 變成本末倒置 不過 誰叫台灣是選舉文化 大家都要炒作那種看得到東西的政策 那種長時間的都不被重視 頗無奈

06/29 22:09, , 15F
對啊 其實我很多資訊也是自己去翻12年國教網才知道的
06/29 22:09, 15F
※ 編輯: smallfinger 來自: 59.126.31.99 (06/29 22:12)

06/29 22:10, , 16F
政策推行要每位人民去讀那個網站還不見得看得懂眉角
06/29 22:10, 16F

06/29 22:10, , 17F
真的是超級失敗。看了十幾年的教育政策,永遠都只會
06/29 22:10, 17F

06/29 22:11, , 18F
怪人民不了解政府的理想,這樣會成功才有鬼
06/29 22:11, 18F

06/29 22:11, , 19F
再說了解是一回事,支不支持又是另一回事。
06/29 22:11, 19F

06/29 22:17, , 20F
所謂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就是教一些屁報告~官方嘴臉
06/29 22:17, 20F

06/29 22:17, , 21F
你甚麼都不懂!
06/29 22:17, 21F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那些內容細項 仔細看是很不錯的 但是前提是你是自願參加的情況下 如果你是受迫於教務會議通過決定推行 導致很不願意的情況下 只好去做 那就會變成大量資料的堆疊 舉個例子來說 有些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需要有提供課程設計的資料 有些老師 就只是放班級的照片 有的是放那種教務處設計的什麼科學週的學習單 甚至有的老師根本就去印課發會的開會紀錄 最誇張的是有的老師根本每年資料都一樣 用立可白改一下日期而已 但是真正認真 想做的 他可能放個簡單的教案 或者是放了專業社群討論後 自己決定要實施的課程 有沒有效 端看你心態怎麼拿捏 如果你們學校是全面推行 反正一樣都要做 何不真的去做會讓自己成長的內容 ※ 編輯: smallfinger 來自: 59.126.31.99 (06/29 22:29)

06/29 22:39, , 22F
很可笑的官僚心態。每個人/教師的成長方式不一樣
06/29 22:39, 22F

06/29 22:39, , 23F
我樂於去學習並與學生分享成長,但做資料給長官看?
06/29 22:39, 23F

06/29 22:40, , 24F
浪費時間的事。
06/29 22:40, 24F

06/29 22:41, , 25F
不知道你是哪裡來的官,每年謀殺紙張浪費地球資源
06/29 22:41, 25F

06/29 22:43, , 26F
資料做得好的老師=專業的老師?只會看資料評鑑的委員
06/29 22:43, 26F

06/29 22:44, , 27F
才真叫作不專業。你用高高在上的姿態評論真令人反胃
06/29 22:44, 27F

06/29 22:51, , 28F
推這篇 邏輯清楚又溫和理性的文
06/29 22:51, 28F

06/29 23:02, , 29F
本來覺得只是觀點不同,但感覺有點不切實際
06/29 23:02, 29F

06/29 23:03, , 30F
有些部份感覺就是從上往下看的那種Fu 您是官員嗎?
06/29 23:03, 30F

06/29 23:03, , 31F
每年謀殺紙張浪費地球資源...
06/29 23:03, 31F

06/29 23:06, , 32F
推 其實說明很詳細,只是理念是最難理解的事......
06/29 23:06, 32F

06/30 00:17, , 33F
預計從100年~104年的政策花費款項,也是難理解的事
06/30 00:17, 33F

06/30 06:52, , 34F
原po有在高中職現場任教嗎?還是只是理想?
06/30 06:52, 34F

06/30 08:08, , 35F
推一下
06/30 08:08, 35F

06/30 10:55, , 36F
為什麼又要偷渡教師評鑑??我每天作題目,都覺得有
06/30 10:55, 36F

06/30 10:57, , 37F
成長,但是卻不是評鑑的方向,為什麼我要照你們的
06/30 10:57, 37F

06/30 10:58, , 38F
方式成長??我就是操作系的,不去練操作系的能力,卻
06/30 10:58, 38F

06/30 11:03, , 39F
要練強化系的,這樣對嗎??同樣的對學生,你要教的
06/30 11:03, 39F

06/30 11:04, , 40F
是引導他的能力,而不是強迫他去發展所有的能力。
06/30 11:04, 40F

06/30 17:08, , 41F
所謂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就是教一些屁報告+1
06/30 17:08, 41F

06/30 17:09, , 42F
但看在原po回文回得這麼積極的份上,還是給推好了
06/30 17:09, 42F
文章代碼(AID): #1FxRHo6D (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FxRHo6D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