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聯合國報告:香港貧富懸殊已成亞洲之最

看板Urban_Plan作者 (阿伯)時間15年前 (2008/10/25 21:3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聯合國報告:香港貧富懸殊已成亞洲之最 時間: Sat Oct 25 19:46:28 2008 ※ 引述《jianoon (偶然だぞ)》之銘言: : 香港《文匯報》引用香港學者的話說,以基尼係數量化貧富懸殊經常會出現誤解,因 : 為各地區的社會環境各異,生活指數有出入,分析基尼系數時,必須結合社會、家庭 : 結構、人口老化、經濟及其他因素等一併考慮,方能得出切合實際情況的結論。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4572886.shtml 既然那位香港學者這樣說, 我就結合來談一下. 要用香港和其他城市比較. 影響香港貧富懸殊最大的因素, 是香港 是一個純城市國家 (如果有人想回應我香港不是城市國家. 是__國 的部份, 我承認好了, 香港的確是韓國的一部份, 不要回這個) , 這個特質是非常重要的. 何謂城市國家? 也就是說, 這個國家的領土只有一個城市, 這國家 的所有領土就是那城市. 這樣的國家的特質是, 你可以說這裡百份百的居民都是城市人. 這和東京, 上海, 臺北都不同, 這些地方都有各自的腹地, 也就是 農村. 中國傳統有所謂的以農立國, 重農則社會穩定, 是因為所謂 農村是一種基本自給的經濟單位. 是一種經濟的緩衝區. 在很多國家土地改革之所以重要, 是為了耕者有其田, 為何要耕者 有其田? 是因為讓任何一個人, 只要肯工作, 他不用甚麼特殊的關 係, 知識, 技能, 他都可以有一份工作和經濟來源. 也就是說, 一個人城市裡事事不順, 生活貧窮, 只要他有一個鄉下 , 他大可以搬回去鄉下住, 雖然沒有城市五光十色, 紙醉金迷的生 活, 但「回鄉下種田」本身就有效的吸收了城市的貧窮人口. 農村 不僅提供基礎的經濟供給, 而且也保證有基本而健康的居住環境, 不用受城市的種種消費所壓迫. 如果在農村有甚麼成就, 例如讀到了書, 有志向想做生意, 就可以 到城市去. 農村提供了有人情的家族和鄰舍關係, 低消費的環境, 安全感的保障. 所以, 有農村, 就可以有進退, 有祖業可恃. 而對農民的保障, 則 提供了社會的最低生活限界, 也就是, 如果在城市裡貧窮得活不下 去的話, 回鄉去就可以將生活回復到一個基本水平. 廣大農民的生 活質素變成了社會經濟的保險網. 在市場經濟下, 農村就有這樣的緩衝效果, 可見, 農村是在吸收城 市的貧富問題, 一個農村政策健康的地區 (如日本) , 通常社會也 比較均富. 而香港就是完全相反的例子. 香港不是沒有農村, 但那只是極少數人, 因為香港是由難民移民過 來的, 大部份都不擁有土地. 這意味著, 這裡只有城市人, 而且他 們無鄉可返, 香港是他們唯一的故鄉, 而那是一個城市. 在城市裡生活有幾個特點: 1. 純勞動力的價格無下限, 農村的話, 勞動力價格的底限就是農 作物的價錢. 但在城市的話, 則完全根據市場轉動. 勞動力可 以完全不值錢... 也就是說, 你肯搬肯抬, 卻沒人需要你的話 , 你的勞動力不能換取任何東西. 2. 生活所有所需都是消費, 從食物到水到能源, 因為你不可能在 野外撿柴來燒, 也不能喝河水, 也別想在馬路中間獵野豬. 你 的生活必須要通貨. 3. 居住成本昂貴, 本來「住在家」在農村是一件理所當然, 而且 成本低廉的事, 但在城市卻需要付昂貴的租金. 這意味著一件事, 你未必有收入, 但你肯定每個月都要花某個底數 的金額. 連加藤鷹的自傳也寫過, 當他從秋田去到東京生活, 花錢 就像流水一樣, 但在城市裡收入卻沒有保證的. 在別處你可以選擇回鄉, 但在香港怎辦? 結果, 大家無論如何都一 定要工作, 因為再沒有別的生存依靠了. 但, 願意工作的人在香港到處都是, 工作需要卻是有限的. 一供一求, 供多求少, 勞動力又沒有底價, 所以純勞動力的價錢就 不斷下降. 而下降的方式, 並不僅是薪金不高 (例如香港很多工作 的時薪約十幾港元) , 而且還會以通漲的方式, 將薪金的實際價值 調降. 薪金不高之餘, 生活的開支, 特別是租金, 卻每一個月都必須支付 , 結果是, 很多人的收入看起來比其他國家多, 但每個月用剩的都 近乎零. 吃的東西不見得比別人豐富, 不就是每天兩餐飯. 住的地 方不過是一個不足二百平方公呎小房. 而且這還是一個相當強力的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邏輯貫徹了這個社 會, 對於大部份福利都相當的抗拒, 香港人自己也認為, 香港人是 靠經濟壓迫才會不斷的改進自己. 這種有進無退的景況, 競爭很激烈, 一般人只要陷入其中, 便很難 再走出來, 很多人發覺自己的工作是一種無未來, 無希望的循環. 當然, 如果你能湊到一個數字去讓你做生意, 可能有點轉機, 但別 忘了, 也可能導致你負上更大的債務. 在這裡, 勝利者會取得所有 , 失敗者就失去一切. 這個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的城市, 貧富懸殊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這個 城市連最窮的人都被經濟所迫盡力工作去發展這城市的經濟, 最不 想讀書的學生也會沒有選擇餘地要讀書, 連老人都埋怨自己沒有經 濟貢獻, 生產上的全民皆兵, 而每人的消費最終也會變成租金回到 商人的口袋裡. 可見富裕的人會富裕到多驚人的地步, 也可見窮人會多窮. 這也對 新移民構成致命的影響. 很多新移民移民來之前沒想過這些, 移民來之後, 就發覺生活沒希 望而且極度痛苦, 香港沒有對新移民的審批權, 審批的人也不了解 香港的社會和經濟, 亂來之下, 產生很多悲劇. 也促進了社會的貧 富差距. 並不是歧視新移民的問題. 而是六成的新移民只有初中或以下的程 度的問題, 但這個經濟體, 卻是九成的勞動人口都有高中以上的程 度, 也就是說, 他們的收入問題, 根本就無法解決的. 不是你肯做 事就有事可做. 這個經濟體本身就太嚴峻, 這是很多人沒意識到的.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52.90.21

10/25 19:48,
推來自香港的觀點
10/25 19:48

10/25 19:49,
聖人:這是港___文
10/25 19:49

10/25 19:53,
不曉得在這種情況下 香港的社會福利發展
10/25 19:53

10/25 19:55,
真是專業的文章!!
10/25 19:55

10/25 19:55,
情形如何 有特別蓬勃發展嗎?
10/25 19:55

10/25 19:56,
台灣也正在往這方向跑 未來只會更歡樂~
10/25 19:56

10/25 19:56,
答案: 免費教育/醫療/住屋
10/25 19:56

10/25 19:56,
香港是韓國的一部份XDDDDDDD
10/25 19:56

10/25 19:57,
不過文中突然出現加藤鷹讓我噗哧出來XD
10/25 19:57

10/25 19:59,
感謝回應 C大真專業
10/25 19:59

10/25 19:59,
10/25 19:59

10/25 20:01,
看了幾行就猜到是C神
10/25 20:01

10/25 20:02,
台~~~北~~~國
10/25 20:02

10/25 20:03,
10/25 20:03

10/25 20:03,
二百平方公呎小房是幾坪呢
10/25 20:03

10/25 20:05,
所以李嘉成躺著幹就發達了XD
10/25 20:05

10/25 20:06,
1坪 = 3.3058平方公尺
10/25 20:06

10/25 20:12,
神喔
10/25 20:12

10/25 20:13,
居然有人會看加藤鷹的自傳
10/25 20:13

10/25 20:14,
腹地=農村?
10/25 20:14

10/25 20:19,
完全不認同 請問新加坡基尼係數多少?
10/25 20:19

10/25 20:24,
香港人自己應該是最有感觸的吧!!
10/25 20:24

10/25 20:25,
我也想到新加坡...
10/25 20:25

10/25 20:26,
10/25 20:26

10/25 20:28,
推三點分析 精闢!
10/25 20:28

10/25 20:29,
新加坡是獨裁的國家~他只需要任命的人
10/25 20:29

10/25 20:32,
香港贏印度?
10/25 20:32

10/25 20:32,
是台灣看不到的另ㄧ種觀點
10/25 20:32

10/25 20:34,
記得新加坡的貧富差距也很大
10/25 20:34

10/25 20:40,
新加坡的基尼係數0.485很低嗎 Raiy danqing?
10/25 20:40

10/25 20:46,
寫的很棒!
10/25 20:46

10/25 20:46,
意思是香港的窮人大部分是新移民?
10/25 20:46

10/25 20:51,
wielain: 不是.
10/25 20:51

10/25 20:53,
香港的"呎"不是英呎嗎???
10/25 20:53

10/25 20:59,
你的中文真的很好 跟我認識的香港人差異真大
10/25 20:59

10/25 21:01,
推一個 跟我看港人差不多 香港的鄉下算離島
10/25 21:01

10/25 21:02,
寫得很棒 仍有人看不懂 M型教育
10/25 21:02

10/25 21:09,
新加坡人自己都是跟馬來西亞只差一個溝就到了
10/25 21:09

10/25 21:14,
push
10/25 21:14

10/25 21:15,
10/25 21:15

10/25 21:27,
大佬 您連加藤鷹的自傳都看過 太博學了 囧
10/25 21:2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99.220

10/25 23:31, , 1F
提供了另一方面的參考,謝謝原PO
10/25 23:31, 1F
文章代碼(AID): #190o20yO (Urban_Plan)
文章代碼(AID): #190o20yO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