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好玩的theorycards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活於現實的鬥爭)時間20年前 (2003/11/12 06:2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 引述《jetee ([...])》之銘言: : ※ 引述《Rembrandt (迷戀赫塞)》之銘言: : : 大家好 : : 可不可以請推薦一下Lacon的入門書 : : 謝謝 : 我知道有老師喜歡叫學生看Joel Dor 的入門書, 但是我個人不喜歡Dor, :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入門書是Elizabeth Roudinesco寫的兩本Lacan 的傳記 (一本專 : 講Lacan, 另一本講法國精神分析和其領域的歷史), 你可以先看Jacques Lacan那一本, : 很厚, 但是可讀性很高, 她不是只寫個人生平, 她有做很詳細的各個階段思想 : 的介紹, 但是這是一本歷史的書, 最後你還是得讀Lacan 才能進入Lacan 呃...其實我覺得,對台灣的學生來說,這本 Jacques Lacan 恐怕並不是 太好的入門,一來是因為太厚(嚇死人的厚,所以我也只讀了一部份),  一來是因為語言,雖然這本書還蠻 readable,但是一般學生的英文程度是  不夠用的(書中敘述生平、描寫法國歷史的部分,用字都不是一般學生熟悉  的),除非英文很好,不然可能查字典就會耗去不少時間... 當然,如果語言沒問題,也有決心啃磚頭書,那麼我也蠻推薦這本。我把  整本書的資料放上來好了: Elisabeth Roudinesco, 1997, Jacques Laca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如果不想唸這本,我個人推薦另外幾本比較淺易的書: Robyn Ferrell, 1996, Passion in Theory: Conceptions of Freud and Lacan, London: Routledge. → 如眾所周知,拉岡號稱要回歸弗洛依德(retour a Freud),所以要讀    拉岡,必須也一併唸弗洛依德(當然,重點可以擺在拉岡本身)。這本    書把幾個精神分析中重要的概念(如夢、性、語言、慾望、治療等)分    散成各章節,並把兩人的思想做了整合性的介紹,我個人覺得不錯。   李幼蒸,《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和拉康》,南華管理學院。    福原泰平,《拉康》,河北教育出版社。  → 兩本中文書,參考一下吧。 另外,請準備以下兩本拉岡術語字典: Dylan Evans, 1996,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Huguette Glowinski et al. (ed.), 2001, A Compendium of Lacanian Terms, London; New York: Free Association Books. : Zizek 現在在台灣好像是很紅哦.... 前陣子在Critical Inquiry 看到一個 : Chapel Hill 的老師跟他的對"談" (我是想說對罵), : 很好玩, 那個老師基本上講, Zizek 思想是史達林社會下產生的被迫妄想症, : 而他這麼紅其實是美國後現代主義的產物 (我認為他錯了... 他根本是cultural : essentialism) : 我是蠻喜歡Zizek 這個人 (不是他的東西), 但是我認為他的東西不是很適合給 : 要讀Lacan 入門的人看, 當然美國這裏很多人讀Lacan 都是經由Zizek的, 但是 : Zizek的 Lacan通俗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我想還是見人見智, 我自己覺得 : Zizek的同夥的Dolar (Cogito & the Unconscious 有他的文章)他是比較 : "正統"的Lacan, 或者Joan Copjec 也很棒, 但是他們的東都不好讀, 不適合做 : 入門的導讀... 我對Zizek(還有跟他同夥的一票人)有蠻特別的看法,以後有空再來多 說說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75.89

推140.112.248.231 11/12, , 1F
這個人的理論看起來好有趣喔!
推140.112.248.231 11/12, 1F

推140.112.248.231 11/12, , 2F
可惜我還有Hume的作業要寫~~"
推140.112.248.231 11/12, 2F

推 152.3.233.45 11/12, , 3F
您這樣更吊人胃口耶
推 152.3.233.45 11/12, 3F
文章代碼(AID): #_iM6TKX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iM6TKX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