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幾個關於「存有」的句子的意思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Gibtes)時間18年前 (2006/12/12 10: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35 (看更多)
※ 引述《A1Yoshi (好想做愛(♀))》之銘言: : 單就你寫的部分,似乎問題還挺多的....請容我發問。 當然囉,請發問。 : 將人類的認知活動,或瞭解事物意義的活動僅分為兩大類,似乎並沒有窮盡所 : 有可能的認知或瞭解事物意義的活動。人類的知性活動演化至今之多元與複雜 : ,顯然已非這兩類所能納括。似乎,海德格想像的是某種極原始的生活形態, : 在這型態下,某些類似哲學的活動剛剛才開始。 不好意思讓讀者產生這種心得,是我沒有說清楚。 海德格的著作中,其實我只提了前期的SZ(Sein und Zeit存有與時間), 而且上一篇文章只講了其中第十四節而已。 為什麼只講這個,是因為我只針對一個問題回答,也就想只要能夠回答它就好。 畢竟我的能力不足以讓我說太多東西而不顯得龐雜, 其實海德格一輩子的著作都圍繞在理解的問題打轉, 他對理解或認知活動做了非常多的說明與例證, 在其中的認知活動的區分或說明絕不只是兩種而已。 只是我偷懶啦。 海德格至少曾探討過以下的理解或認知活動, 如中期探討對真理概念的理解、對藝術作品的理解, (Ereignis我完全不懂,不敢講) 後期探討對科技與技術的理解、對語言的理解等等。 (以上是我看過的,沒看過的不敢講,而沒看過的佔絕大多數) :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考試。 : 考試套用這樣的架構,工具本身就在心裡面,而非在身體外頭的筆或紙而已。 : 在這意義下,關於該科目、領域的知識就是工具,而目的則是拿高分或求及格 : 。工具顯然超過你這裡所說的範疇。但它仍舊是某種工具。 : 而這只是例子之一。更不用說哲學走到今日,許多原本屬於哲學領域的問題都 : 以納入科學去解決。許多哲學問題探究的對象變成人類思維 -- 這種現象本身 : (廣義的思維,甚至包括人類取得知識的過程)。 嗯。你這裡是想說,認知活動的區分,不僅僅是上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兩種, 而你舉了考試以及去認知「認知」的例子來證實你的主張。對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則我的回應是, 首先,海德格在說明原初模式與引申模式的時候, 並沒有把話說死而斷然地主張僅僅只有這兩種模式。 他在那裡是要說明,對瞭解事物意義的認知活動會基於不同條件而產生, 而所謂的理論分析或建構的認知活動僅僅是認知活動的其中一種, 不是全部。 (如果說同一個「心靈」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認知活動, 那麼到底這個心靈具有什麼條件讓它可以做這樣的事, 這才是他在那個段落的論證所關心的事。) 其次,如果他確實主張認知活動僅僅只有這兩種, 而且這兩種活動所關聯的事物就只是事物的工具意義跟理論意義的話, 那他顯然自打嘴吧了,因為他在SZ就是專門針對人的「認知本身」在做研究。 因此,若說海德格看不到自己著作明顯的矛盾或理論困難, 其實是有些說不通的。 要怎麼知道他確實在SZ中有針對人的認知本身做探討呢, 我們可以看看該書的架構。 SZ的前半部被學界稱為存在分析,它分為五個部份。 第一是問題的提出及理論預設的說明, 第二是具體分析他的研究對象─人的理解活動的第一部份: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 第三是具體分析人的理解活動的第二部份:人在與他人溝通中所獲得的事物意義理解。 第四是具體分析人的理解活動的第三部份:人對認知的理解以及分析認知的結構。 第五是根據先前的分析成果來對傳統哲學的知識論、形上學、真理觀做通盤的批判。 我們可以看到,至少第四部分專注在探討人認知的理解以及認知本身的結構為何, 所以說,海德格的工作不是僅僅區分認知的不同模式及其條件, 這只是他的論證的一個小環節。 如果你看看他的書,會發現, 他在意的跟你或心靈哲學家或認知科學家一樣, 就是認知、知識、意義、語言的基本結構,以及「它們是如何產生的」的問題。 換言之,我認為他非常大膽地跨越他以前的哲學家不太敢跨越的那條線, 就是從闡釋欲研究對象的「必要條件」跳到開始找尋「充分條件」。 不過我相信你暫時不會喜歡他的研究過程與成果的。 而你提到的考試例子, 其實我覺得還是可以用原初模式以及引申模式說明。 :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根本就不只那樣原始的位置或視角上看待事物而已。 : 再比方說,認知科學。認知科學可以說就是以人類瞭解事物的認知活動做為其 : 研究對象,而且成果豐碩。 這應該不用回了吧。因為海德格跟高達美都最重視這個。 海德格不用說,剛剛講過了。 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想要探究的是人文科學中的理解, 甚至是所有真理經驗中的理解的基本要素, 換言之,他要研究的不是哪一種理解,而是理解本身的基本要素。 我想,若他們還健在, 應該也會想在心靈哲學與認知科學的研究中參一腳, 畢竟這是他們最喜愛的課題, 而且他們也會承認當代認知科學的成果是非常豐碩的。 只不過也希望你能理解一個事實,就是, 他們在談論這些課題時,身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面對的問題, 都跟今天的認知科學家非常不同,以致於彼此的前提、談法、論證, 以及理論所側重的面向會有不小的差異。 兩者不太能直接比較,但可以相互學習。 像方萬全就很喜歡海德格高達美,也從他們那得到不少啟發,這是他自己跟我講的。 : 而無論是語言哲學、心靈哲學或哲學心理學,也都在談論意義的本質為何,且 : 所使用的概念的複雜與多元,遠超過你這兒所提的兩類認知活動。 這我相信,也稍微稍微有見識過,不過就像我說的, 海德格沒有那個意思說僅僅只有這兩種, 那只是個論證的一環。 : 但這些領域,基本上大多還是站在主客二元對立的立場下。 : 因此我不禁懷疑,第一、我們不拋棄或不質疑或不超越這樣的架構,我們一樣 : 成果豐碩,我們何必超越;第二、到底所謂更深地探究,那到底又是什麼意思 : ?我們因此能夠知道前額葉與決策歷程有關嗎?而這,難道不也是所謂瞭解、 : 掌握意義等泛認知活動的一部份本質(nature)嗎? 何必超越嘛.... 這是你第一個疑問。 海德格認為有必要耶, 因為他在SZ發下豪語要建立一門可以說明所有學科的存有學的基本存有學, 所以,當他探討人的認知活動時, 他就必然會去探討人的認知活動中最根本的要素或結構。 而他的做法就是, 說明認知的各種模式,說明對各種不同對象的認知,說明對認知的認知, 然後把其中相異相同的要素列出來, 藉此找出所有認知或所有理解中最根本的要素。 從這個說明可以知道, 海德格在意的是哲學領域的存有學, 而且是可以說明各種科學(包括認知科學)的基本存有學, 因此,他當然不能把哲學探討停在當時的知識論或今天的心靈哲學上。 第二個疑問, 似乎是在質疑若海德格的探究是如他所說更深的, 則他的探究其實並沒有涵蓋到大腦的生理活動與認知活動之關聯的研究, 而這顯得更深這個形容詞有些言過其實。 我應該沒看錯你的意思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的回應是: 首先,你也多少看看他的時代吧,他1889年出生,1976年去世。 他當時所瞭解的認知理論不是我們現在所瞭解的認知理論耶, 如果在他那時的認知研究有到這個地步, 那麼我想他寫出來的作品有可能會有更多不同的面向。 可是我們無從證實這點,畢竟從他步入老年到現在,認知科學的發展真的很迅速, 而這是他無緣瞭解的。 (話說回來,我突然想到,你好像有點在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耶) 其次,即使他還在世,他或許會說,我猜他有可能會這樣說啦, 你們研究的仍然是認知以及認知的基礎, 但是我研究的是你們要找的認知的基礎的基礎。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要找出認知的基礎, 那我無法跟隨你們的研究進路與方式,因為那會讓我找不到認知的基礎的基礎。 我不是在玩文字遊戲或疊疊樂喔。我說過, 他說他要建立的是一門可以說明所有科學的存有學的基本存有學, 因此,若他跟隨某類科學的進路,則他可能永遠無法探問基本存有學的問題。 其實我知道你很可能不會滿意這個回應的,不過我目前無法回的更多了。 或許等我考完研究所、寫完論文,把海德格哲學再想透徹一些, 那時才有可能給你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 : 我並非輕視海德格,我只是針對你這兒所說的有些疑惑而已。 : 我至少知道他建立的現象學取向在當代意識研究很有貢獻,在歐洲有一個學派 : ,由已故的Francisco Varela領頭,名稱叫"Neuro-Phenomenology"。而此學派 : 的特徵就是試圖建立理論,「在某個意義下」搭起主客觀的橋樑,而非僅只是 : 對主客觀區分存而不論直接利用之。 : 但在嚴格意義下,我認為,該取向還是一種客觀研究取向,甚至是某種自然主 : 義式的取向。或許可以這樣說吧:客觀來說,這世界存在許多主觀現象、主觀 : 事件。而這些主觀現象、主觀事件仍舊可以透過客觀的角度,描述並解釋之。 : 而使用的工具,則包含再客觀不過的神經科學,故名曰神經現象學。 海德格一定會說:「幹得好,good work。」 真的。 但你真的要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他心中所設想的基本存有學不是科學, 他一輩子要探究的存有一般的意義(the meaning of Being in general), 而他不會認為這是認知科學或神經與認知科學所能告訴他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3.3 ※ 編輯: Esgibt 來自: 125.232.201.6 (12/12 23:15)
文章代碼(AID): #15VXh4_h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7 之 35 篇):
文章代碼(AID): #15VXh4_h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