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東北初期戰局和13A 52A N1A N6A

看板Warfare作者 (lvye)時間17年前 (2007/03/31 11: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SIG552 (本槍價值參仟伍佰元整...)》之銘言: : 這幾天PTT一直不穩定,結果連續三天文章打到一半都斷線,好幾天前想寫的東西 : 這次總算寫出來了.. 我都是先在notepad上寫完再往BBS上貼 :P : 從這句話跟其他敘述的脈絡來看,你應該有參考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合編的 : 《瀋遼戰役》這本書。如果你看過的話,別忘了該書197頁黃克誠承認4月底5月初就建議 : 林彪從四平撤退,次一頁還有他在5月12日給中共中央的電報,這封電報裡面,黃克誠 : 自承:「經過幾次大戰鬥,戰鬥部隊的人員消耗已達一半,連、排、班幹部消耗則達一 : 半以上。目前雖能補充一部份新兵,但戰鬥力已減弱。頑第九十三軍到達(註),如搬上 : 大量砲兵及部分坦克用上來,四平堅守有極大困難。四平不守,長春亦難確保...如長期 : 打下去,則四平、長春故會丟掉,主力亦將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繼續戰鬥...我意即讓 : 出長春,以求得一時的停戰,也是好的,以爭取時間,休整主力。」我再強調一次,這封 戰爭年代弄錯敵軍番號是很常有的時﹐當時電報中描述錯誤﹐ 後來編史書﹐原樣收錄電報後﹐在下面另文糾正即可﹐直接 改電報字句才叫篡改原始檔案咧。 把時間標尺再往前看一點﹐新1軍最初向四平進軍時就有87D 配合前進(該師在四平之戰前被共軍打翻)﹐4月8日傍晚N1A 和共軍12個團進行初次交鋒﹐當晚樑華盛就拍電報要援軍﹐ 從4月18日到4月26日﹐N1A未能突破防線﹐轉入對峙﹐助長了 共軍基層組織“驕傲情緒和和平思想”XD。(林彪則很清醒) 請注意﹐黃的電報不僅是針對四平﹐而且還牽涉到整個東北 戰局的宏觀總結和建議﹐幾次大戰鬥指的是從入關以來的~所有~ 戰鬥﹐還有勞駕你不要把電報裡“長春亦難確保”和“如長期 打下去之間”那句“如停戰短期可以實現﹐則消耗主力以保持 四平、長春亦絕對必要”這句話用…替換掉~~ 黃拍這封電 報的背景是﹐兩周前梅河口260節車皮和大批軍火被KMT空軍 炸毀﹐補給告急﹐本溪已經在九天前失守﹐N6A和88D正在北上﹐ 共軍將領不會腦殘到和N6A接火才知道國軍大批援軍到達~~ 如果硬凹﹐這個電報也可以解讀為“短期內停戰﹐那麼正面擋 住N1A+71A沒有問題﹔長期作戰﹐要面對N6A和88D才有必要撤退XD” : 分散中央防禦兵力?你為什麼沒有看到4月底5月初林彪為了遵照老毛堅守四平的指示,把 : 3縱隊調至四平增援當地守軍的事實,還有解7師、新4軍3師等部隊稍早之前陸續投入四平 : 防禦線的事情你也不注意。四平附近的共軍兵力可是集中了14個師、旅級單位,10萬人的 : 兵力,相對之下國軍在戰役初期階段可是只有N1C的3個師,加上71C不足額的2個師發動攻 3縱等月底到達四平時﹐雙方正處於對峙和零星交火階段﹐這支部 隊並未投入四平正面戰場﹐而是向N1A側後迂回過去準備‧反攻‧ N1A了﹐N4A 3師獨立旅則向昌圖迂回﹐結果與60A195D﹐以及國 軍182D交上了火﹐正面防御單位隻加入了楊國夫師一部。 是啊﹐N1A正面攻攻擊到毛澤東胃口好得明確指示林彪﹐不要把新 到的3縱用於正面防御而可以拉出去反擊﹐如果不是60A和71A在旁 邊幫忙的話﹐有得鄭洞國忙亂一陣子的。 : ,先是N1C以一個月時間消耗共軍主力,再加上N6C的側翼迂迴,塔子山被攻佔只是壓垮林 : 禿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 所以囉,走筆至此,各位應該都看得出來,林彪的主力部隊都被N1C給吸引在四平正面了 60A, 71A到哪裡去了? : 這份資料是5月3日中共中央給林彪的電文,提到共軍在:「堅守四平陣地之外,速準備公 : 主嶺及其他外地第二戰線陣地。」其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的《四戰四平史》以及簡體 : 字版的維基百科全書四平戰役條都有引用這段話,另外《雪白血紅》這本書第11章也有 : 提到老毛在國軍收復四平前,要林彪退到公主嶺繼續抵抗的說法。從這點也看得出來,當 林彪沒有執行。這道防線隻存在於毛的電報﹐以及N1A的牛皮中…… : 。另一方面,也只能說滇軍系統的184D垮+反得太快,否則52C、93C加其他部隊應可抵擋 互為因果。184D反太快是因為援軍遲遲不動﹐懷疑老蔣又TMD在借刀殺人 (老蔣同意孫立人蘑菇三天說不定真有這種心思)。至於前面有人說孫 怕各師分散投入被共軍各個擊破﹐hoho﹐鞍海戰役共軍投入的就是半 個月前剛在威遠堡被N6A一個團擊破防御的三縱﹐再加遼南軍區兩個團 而已﹐該部主力還在圍攻海城﹐孫立人怕投入一個師就被3縱吃掉? 未 免把小孫說得太膽小如鼠了把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64.40.121
文章代碼(AID): #163TFHkI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3TFHkI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