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燈火管制

看板Warfare作者 (mustang)時間16年前 (2008/08/02 09: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35 (看更多)
※ 引述《roxinnccu (觸身球專家)》之銘言: : 『A機的"紅外線遙感資訊"不能當作B機放電視導引武器的資訊』 : 傳聞中AIM-120利用資料練所謂的盲射, : 一來那是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紅外線/電視對地導引飛彈還沒聽過可以這樣玩的 : 二來即便是這種模式盲射出去的120,到最後飛彈本身還是要開終端歸向雷達, : 資料鍊提供的資訊無法當作終端歸向依據 光學導引的武器當中在發射前不需要看到目標的,像是SLAM這種,可以作到的原因 是飛機本身要帶一個接收莢艙,在進入終端撞擊之前由飛行員選擇目標。 新的戰斧也會有攝影機,能夠在自毀前傳回美眉的最後的微笑。俄國有些 反艦飛彈能夠利用雷達形成的合成孔徑的影像,傳回到發射的載具讓控制人員 選擇目標。 這裡面的關鍵之一,都是需要有人來選擇目標才能夠達到某種程度的高精確度 的攻擊能力。 此外,提一下你所提到的資訊,算是挑一下骨頭。單就資訊來講,可以是很精確的 導引資料,也可以只是很粗略的一個語音或者是座標的資料。因此,單就第三者接收 資料來講,直接輸入作為射控的依據,需要的精確度高很多,那麼,目前很多導引 系統本身不能單獨達到。然而可以假設一個,不久前好像是flak還是誰有提到。 以A攜帶的莢艙收到的影像,加上雷射測距的數據,配合飛機上的GPS之後加以換算, 把這個資料送到另外一架飛機上面,經過射控系統轉換,輸入飛彈的慣性導引系統當中, 在目前來講,是可以作為發射的資料。但是,這個發射資料並不是提供給電視或者是 其他光學類導引類的直接依據,這是不同的情況。 此外,假如只是粗略的依據,那麼,B還是可以利用這個資料去找到目標區的大概位置, 自行搜索之後發射武器,B利用的也是A傳回的資料,只是這個中間差距和手段 的區別相當的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75.87.208
文章代碼(AID): #18axk9nB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axk9nB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