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BBC的戰前37天

看板Warfare作者時間10年前 (2014/08/05 19:00), 編輯推噓20(20070)
留言90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文長,且為政治史) 我知道德國抱著和英國聯手的期待,但德國這樣的期待仍然是不智的。 一、首先解釋何謂權力平衡政策,英國的「平衡」政策指的是在歐洲大陸上維持數個力 量相近的國家,使其相互牽制,如果有其中一國或一國家聯盟企圖取得優勢地位,英國就 會將其力量投入到較弱的一方,使強勢一方無法得逞建立歐陸霸權,維持數個強國對 立之局。 舉例:伊莉莎白一世支持荷蘭對抗哈布斯堡、拿破崙戰爭時期支持普、奧、俄抗法, 以及一戰、二戰,都是這一政策的具體展現。 為什麼英國要這麼做? 倘若歐洲大陸被一個單一強國稱霸甚至統一就可能挾以龐大人、物力優勢對不列顛進 攻,威脅英國獨立與生存。 伊莉莎白在與哈布斯堡王朝對抗時說:「法國末日到來之時,亦是英國行將滅亡之日。」 前幾篇也有大大引述過邱吉爾在二次大戰時的說法了,數百年來英國政策目標相當一致, 這是我說德國決策者不智的原因,怎麼會傻到認為英國肯跟歐陸最強、威脅性最高的國 家聯手? 二、為什麽英國不可能有意願和德國聯手削弱法俄? 既然知道英國的「權力平衡政策」並非針對特定對象,而是針對可能稱霸歐陸 之強國,在那段期間歐陸國家相對權力消長大家應該都有大致的印象。 法國於普法戰爭後即喪失歐陸強者地位,即便技術先進,但人口、經濟實力這 些影響戰爭能力的權力要素已經不再能和強鄰德國競爭。而俄國雖然人口龐大,但技術落 後,經濟發展也緩,不久前還敗于日本之手。因此普法戰爭後到一戰爆發前這段期間歐洲 大陸最具有「霸權」相的就是德國,英國當然也針對德國。 前一段的權力消長正是英、俄放下百年對立的根本原因,英俄法協商最根本的原 因就是德國相對實力上升,德國單是強大就算了,威廉二世多次挑釁、顯露出成為歐洲主 人的企圖(海軍競賽、插足殖民地等強勢作為)讓英法俄三國恐懼到放下彼此爭端。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還期待聯合英國削弱法、俄只會讓英國更加恐懼。 細部而言,德國吞掉法國殖民地或許可以讓英國在殖民地的數量佔有絕對優勢, 但這仍比不上英國三島本土的安全重要,因此這個提案被打槍是可以預期的。而削弱俄國 的提案也不用說了,將東歐群小分裂出俄國削弱俄國只是使德國更加坐大,東歐群小和一 個強大俄國哪一個可以更有效制德?英國因此一定會打槍德國的提議。 簡而言之,德國決策班底其實不用問就可以知道英國在德奧和法俄之間衝突會不 會加入,以及會加入哪一方。 與其將戰爭爆發歸因到格雷的曖昧態度、英國人不守信義壞壞,不如想想威廉中二世怎麼 樣把他的親戚都搞火想揍他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96.20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07236402.A.5EF.html

08/05 19:07, , 1F
還是愛德華七世厲害
08/05 19:07, 1F

08/05 19:12, , 2F
這好笑...古有亨利王八世,近有威廉中二世....
08/05 19:12, 2F

08/05 19:21, , 3F
我也是這樣想的
08/05 19:21, 3F

08/05 19:21, , 4F
亨利巴士明明很老奸 雖然爛攤子要由伊麗莎白公車去收拾
08/05 19:21, 4F

08/05 19:55, , 5F
法國在一戰之前仍屬強權吧?嘛...至少高盧人頗為自傲就是
08/05 19:55, 5F

08/05 20:06, , 6F
回樓上,法國在世界上是強,但沒有比東邊那隻強
08/05 20:06, 6F

08/05 20:07, , 7F
權力是比較而來的
08/05 20:07, 7F

08/05 21:15, , 8F
德國當年看的是殖民地決定國力, 卻看不透英國的心態.
08/05 21:15, 8F

08/05 21:15, , 9F
英國的心態是: 海軍是我的, 所有人的海外殖民地實際上也
08/05 21:15, 9F

08/05 21:16, , 10F
是歸我管, 國旗不掛英國旗沒關係.
08/05 21:16, 10F

08/05 21:16, , 11F
而德國卻覺得德國有權和法國取得相同份量的殖民地.
08/05 21:16, 11F

08/05 21:17, , 12F
而不知道有殖民地而歐陸較弱的法國, 以及歐陸強大卻欠缺
08/05 21:17, 12F

08/05 21:17, , 13F
殖民地的德國, 正好合乎英國理想中的平衡.
08/05 21:17, 13F

08/05 21:18, , 14F
這個認知分別是因為德國是民族主義國家.
08/05 21:18, 14F

08/05 21:18, , 15F
而英國卻是世界帝國.
08/05 21:18, 15F

08/05 21:19, , 16F
德, 美在科技和工業上的進展, 都壓過了老強權英國.
08/05 21:19, 16F

08/05 21:20, , 17F
英國就更著緊抓住德國的資源, 使他永遠手牌不齊.
08/05 21:20, 17F

08/05 21:20, , 18F
美國就沒辦法了, 這世界已經沒有人能阻止美國人了...
08/05 21:20, 18F

08/05 21:20, , 19F
日後成功建立「英美特殊關係」可見英國這一手留得很漂亮
08/05 21:20, 19F

08/05 21:21, , 20F
成功的以美國小弟身份榮休.
08/05 21:21, 20F

08/05 21:22, , 21F
英國在「官子」這部份是玩得很好的.
08/05 21:22, 21F

08/05 21:23, , 22F
而德國沒有了卑斯麥之後, 外交上就變得很一廂情願.
08/05 21:23, 22F

08/05 21:25, , 23F
今天美國繼承了英國的戰略, 就是掌握海運據點.
08/05 21:25, 23F

08/05 21:26, , 24F
可以留意到各重要的海峽, 例如馬六甲, 巴拿馬, 博斯普魯
08/05 21:26, 24F

08/05 21:27, , 25F
斯, 直布羅陀, 全都是美國緊緊看住的.
08/05 21:27, 25F

08/05 21:27, , 26F
而美國在海軍花錢也絕不手軟, 就是用資源控制全世界.
08/05 21:27, 26F

08/05 21:27, , 27F
只有擁有西伯利亞的俄羅斯, 是勉強有本錢和美國對抗的.
08/05 21:27, 27F

08/05 21:28, , 28F
其他新興國家, 美國都有能力截斷其戰略資源供應.
08/05 21:28, 28F

08/05 21:31, , 29F
樓上觀點接近power transition theory,但無論是BOP或是前
08/05 21:31, 29F

08/05 21:32, , 30F
者,俾斯麥後的德國長期戰略就是走向戰爭....
08/05 21:32, 30F

08/05 21:33, , 31F
中俄聯手 成為新蒙古帝國 拉攏歐洲 可以抗衡美國
08/05 21:33, 31F

08/05 21:33, , 32F
俄羅斯的東正教文明跟歐洲到底還是不能友善到哪裡去.
08/05 21:33, 32F

08/05 21:34, , 33F
俄羅斯和土耳其更是宿敵中的宿敵.
08/05 21:34, 33F

08/05 21:34, , 34F
所以美國只要不過度強硬 中俄就難聯手
08/05 21:34, 34F

08/05 21:43, , 35F
現在俄羅斯跟德國就搞得不錯
08/05 21:43, 35F

08/05 22:53, , 36F
chenglap說的切中要旨,論述的很有道理。
08/05 22:53, 36F

08/05 22:54, , 37F
但這中間就有大哉問,霸權轉移是和平的還是暴力的?
08/05 22:54, 37F

08/05 22:55, , 38F
為什麼英國的世界霸權,可以和平的轉移到美國人手上?
08/05 22:55, 38F

08/05 22:55, , 39F
推這篇
08/05 22:55, 39F

08/05 22:57, , 40F
那請問中國崛起,有無可能轉移美國的世界霸權到中國手中?
08/05 22:57, 40F

08/05 22:58, , 41F
兩次大戰,德國挑戰英國霸權,真的是最經典的失敗範例
08/05 22:58, 41F

08/05 22:59, , 42F
會不會和平轉移這還很難講的說 現在多一個核武誰都不敢動
08/05 22:59, 42F

08/05 23:04, , 43F
霸權的轉移主要還是和平移轉 直接去武力挑戰的基本上
08/05 23:04, 43F

08/05 23:04, , 44F
都失敗收場 從最早的西班牙 英國長期對抗無成 而是生
08/05 23:04, 44F

08/05 23:06, , 45F
意打戰一樣密切的荷蘭去繼承 然後再點滴地移轉到英國
08/05 23:06, 45F

08/05 23:06, , 46F
德國法國俄國都想挑戰英國霸權 但最後卻是和英國合作
08/05 23:06, 46F

08/05 23:07, , 47F
最密切的美國去繼承 之後德國俄國日本又想挑戰美國霸
08/05 23:07, 47F

08/05 23:08, , 48F
權 下場卻是一個比一個慘 所以中國才會講和平崛起
08/05 23:08, 48F

08/05 23:10, , 49F
就是想要循西荷英美非武力對抗為主的和平繼承方式稱霸
08/05 23:10, 49F

08/06 00:48, , 50F
從俾斯麥到威廉二世,德國外交陷入困境的轉捩點是從親
08/06 00:48, 50F

08/06 00:48, , 51F
俄變反俄。
08/06 00:48, 51F

08/06 01:01, , 52F
1878年柏林會議,俾斯麥偏袒英奧,讓俄國感到吃虧而不滿
08/06 01:01, 52F

08/06 01:02, , 53F
隨後俾斯麥選擇締結德奧義三國同盟,等於和俄國決裂了
08/06 01:02, 53F

08/06 05:11, , 54F
德俄在柏林會議後,仍有三皇同盟(1881)、再保條約
08/06 05:11, 54F

08/06 05:13, , 55F
以俾斯麥個人厭惡俄國,還能積極維持德俄關係,使德國不受
08/06 05:13, 55F

08/06 05:15, , 56F
兩面包夾,這才是政治天才。而威廉認為德國外交必須單純
08/06 05:15, 56F

08/06 05:16, , 57F
交了奧匈這女朋友,就不“應”跟傲胸討厭的俄國眉來眼去
08/06 05:16, 57F

08/06 05:17, , 58F
拒絕和俄國延續再保。威廉作為一個國中二年級的小男朋友也
08/06 05:17, 58F

08/06 05:18, , 59F
許堪稱專一不二,道德毫無瑕疵。
08/06 05:18, 59F

08/06 10:30, , 60F
俾斯麥這點真的是外交天才...普魯士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08/06 10:30, 60F

08/06 10:32, , 61F
早期國編版歷史課本把普魯士的成功歸因於武力而沒去強調
08/06 10:32, 61F

08/06 10:33, , 62F
外交手段,實為可惜
08/06 10:33, 62F

08/06 16:10, , 63F
傲胸 →_→
08/06 16:10, 63F

08/06 22:39, , 64F
我也曾經崇拜俾斯麥,當時他本人的著作與文章、信件我幾
08/06 22:39, 64F

08/06 22:40, , 65F
乎都去找翻譯本來看,有的沒譯本只好看原文。
08/06 22:40, 65F

08/06 22:41, , 66F
但我現在比較推崇季辛吉的說法,他曾經在大學講課時把
08/06 22:41, 66F

08/06 22:41, , 67F
俾斯麥拿來當教材。我覺得他對俾斯麥的評論相當允當
08/06 22:41, 67F

08/06 22:42, , 68F
季辛吉說:『俾斯麥是個天才,但他建立了一個只有他才有
08/06 22:42, 68F

08/06 22:43, , 69F
能力操控、運轉的高度精密而錯綜複雜的外交體系。』
08/06 22:43, 69F

08/06 22:45, , 70F
期待每一代的德國領袖都是外交天才,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08/06 22:45, 70F

08/06 22:47, , 71F
我歸納的結論是:『一個好的制度比期待好的天才更重要』
08/06 22:47, 71F

08/06 22:48, , 72F
畢斯麥的繼任者,即使不看威廉二世,在德國的外交部,
08/06 22:48, 72F

08/06 22:48, , 73F
同樣找不到跟畢斯麥一樣才氣縱橫的大外交家。
08/06 22:48, 73F

08/06 22:50, , 74F
事實上,接下來的人都沒辦法像畢斯麥『同時玩轉五顆球』
08/06 22:50, 74F

08/06 22:52, , 75F
對照組是英國的外交部,提斯累利是個人傑,但之後的
08/06 22:52, 75F

08/06 22:53, , 76F
索爾斯伯里、老張伯倫其實都還好。
08/06 22:53, 76F

08/06 22:54, , 77F
但英國的外交政策基本上相當成功,可以歸功為制度良好
08/06 22:54, 77F

08/06 22:55, , 78F
戰略清晰,參謀與幕僚團深度與廣度都非常足夠。
08/06 22:55, 78F

08/07 08:13, , 79F
chungrew大,其實俾斯麥雖然玩得好(拉攏體系內所有強國)
08/07 08:13, 79F

08/07 08:14, , 80F
但後人只要不要過分爛,維持一半以上就好(四國)
08/07 08:14, 80F

08/07 08:15, , 81F
在和俄國維持一定關係就好,這樣就避免兩面作戰的可能。
08/07 08:15, 81F

08/07 08:15, , 82F
縱使不需要俾斯麥的天才,庸才也應知道兩面作戰之危險。
08/07 08:15, 82F

08/07 08:18, , 83F
後人拋兩顆也算是常人等級,但他們連這點都做不到。
08/07 08:18, 83F

08/07 11:38, , 84F
同意樓上
08/07 11:38, 84F

08/07 22:06, , 85F
回Moreno,事實上,季辛吉的說法隱含著一個意思,
08/07 22:06, 85F

08/07 22:08, , 86F
這個設計精巧的俾斯麥體系是非常複雜的,很難走回頭路
08/07 22:08, 86F

08/07 22:11, , 87F
是的,大鬍子親王的各個條約義務常常相互衝突,但理起來
08/07 22:11, 87F

08/07 22:12, , 88F
他仍有一組清晰可排序的目標,貫穿這些條約,為德國利益服
08/07 22:12, 88F

08/07 22:15, , 89F
務,使德國能夠力抗體系的壓力。爾後雖然沒有天才維持,但
08/07 22:15, 89F

08/07 22:16, , 90F
德國後繼的外交官也應有目標排序的能力
08/07 22:16, 90F
文章代碼(AID): #1JuBaoNl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uBaoNl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