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九月十日的人造世界末日

看板ask-why作者 (期待未來)時間16年前 (2008/09/07 09:4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dearevan (距離10518公里)》之銘言: : 在此我並不是質疑這個研究團隊是當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團體 : 而是覺得困惑這部分所能帶來的益處 : 能不能用非物理專業人員的方式解說給我們聽 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 英國總理問他:你拿國家的錢作這研究,有什麼用途嗎 法拉第答:唔,可能以後對國家稅收有點貢獻吧 電磁感應的益處? 你有這樣疑問的原因,在於錯誤的把物理研究的益處定義為: "能被工程界實行,並發展出制式化生產的模組" 要能夠被製造成產品,要先發展出製程 要發展出製程,要先有背後的理論基礎 看到這個流程,就不會問"這個理論有什麼用"這種問題了 因為"理論"本來就比"功用"更早發展出來 知道"有什麼用"的理論,通常都已經很成熟了 (有幾個例外:量子電腦、超導體等等。但在作這方面的研究時也不會只以"實用"為方向) 流體方程式剛出來時大家也不知道能幹嘛,直到人類發明出時速破百的交通工具 量子力學剛出來時大家也不知道要拿來幹嘛,直到人類開始操控微米尺度的東西 相對論剛出來時大家也不知道它能幹什麼,直到人類開始朝太空丟東西 甚至在一些工程界也充斥看不出實用價值的研究 像IBM這種公司,每年要燒好多錢在10年內看不出實用性的研究上 美國國防部當年搞出ARPANET時 也沒想到最後會變成今天這種全球規模的Internet 完全用效能主義來評斷對知識的追求,本來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 並且在損害控制上提供更多的說明讓像我這樣的無知民眾放心 損害還不是記者炒出來的,要控制很簡單,叫沒常識的記者閉嘴停筆即可 很簡單的解釋: 這個實驗的炒作點是"高能" 因為能量密度一高,很多事都有可能發生 但是機率差別很重要 如果你不能接受這個概念,那你應該先擔心自己下一秒會暴斃 因為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一切的可能都存在,只是機率大小不同~ 自然界宇宙射線撞擊地球幾十億年,每次都比這個實驗的能量密度更高 更別說這種實驗又不是第一次作,能量也不是最大的一次 甚至要說黑洞的話,加速器早就搞出狀似黑洞的吸收效應了 而且要搞出來還並不是非常難 科學家反而是希望這個黑洞維持久一點,可以好好觀測它 (說"狀似"是因為無法肯定它的結構,只知道的確有黑洞等級的吸力) 從理論面上解釋: 根據現有理論,微型黑洞在空間中不斷出現又不斷蒸發消失 也就是說你身邊也有黑洞,只是很小,所以影響範圍非常小,消失也非常快 而高能加速器做出來的黑洞絕對不會有多大,所以就算做出來也很快蒸發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0.126.245.186

09/07 10:55, , 1F
受教了...這真的很有趣
09/07 10:55, 1F

09/07 10:56, , 2F
另外我不懂為什麼會說是"蒸發"這種說法....是說崩解嗎?
09/07 10:56, 2F

09/07 11:42, , 3F
用「蒸發」是因為任何物體都會有產生熱輻射
09/07 11:42, 3F

09/07 11:43, , 4F
質量太小的話一下就散光了
09/07 11:43, 4F
文章代碼(AID): #18mp9v1g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mp9v1g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