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見樹又見林

看板book作者 (笑咪咪炒麵)時間12年前 (2012/06/01 13:32),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見樹又見林(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著:Allan G.Johnson 譯: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出版: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本書的標題是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Sociology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 在社會結構裡,我是我,我也不是我。 我之所以是我,是因為我當然是一個實質存在的”我”, 我之所以非我,是因為認識我的人所定義的那個人並不一定是”我”。 父母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子女眼中的我、我自以為的我,哪個才是我? 人,生存在這個社會裡,常是身不由己的, 我不想讀書卻必須讀,不想結婚卻必須結,不想生小孩卻必須生; 我想讀書卻沒錢讀,想結婚卻沒對象,想生小孩卻不敢生。 上述兩句話,乍看之下相反(相對),但性質不同, 前者是必須去執行某件事(在社會上扮演某種角色,學生、配偶&父母), 後者則是被社會影響的結果(沒錢、沒對象&怕麻煩)。 我們常問,為什麼?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必須努力!」 就目前個人資本主義式的社會結構來檢視,這句話是反映事實, But,為什麼? 為什麼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為什麼一定要成功? 到底什麼是成功? 成功之後呢? 我們常問為什麼。 為什麼政府無能?社會不公不義?有錢人就可以囂張?女生就是弱者? 本書無法給予答案(其實也沒有所謂的答案),卻能夠指引觀點, 一個能讓"我"思考的觀點,一個也許能讓"我"明白的觀點。 誠然,即使明白後亦無法改變什麼,社會依舊是那樣運轉, 但隨著視角的不同,或許我們可以釋懷,可以少問點「為什麼?」 然後,繼續我們的人生。 ========== 輕鬆點講分界線 ========== 這樣的讀後感雖然有點小嚴肅,卻是我由衷的心得, 人嘛~只有在不生存於社會中,才有可能是真正的自己, 雖然有些偏哲學了,不過其實也沒離開社會學的概念。 當然裡頭不是只談這個,也提了社會上的一些現象來討論, 本書內容不艱澀,推薦給對社會學有點興趣的人。 --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我常想,究竟我何德何能?老天會賜給我這樣的好女人, 何德何能,我何德何能?                     - 黃舒駿【何德何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38.59.79

06/01 13:53, , 1F
因為要寫好幾千字的報告 因次很討厭這本書 lol
06/01 13:53, 1F

06/01 21:16, , 2F
和樓上一樣曾經寫過.....
06/01 21:16, 2F

06/01 21:21, , 3F
我也寫過報告QQ
06/01 21:21, 3F

06/01 23:38, , 4F
me too
06/01 23:38, 4F

06/02 12:29, , 5F
很愛這本 不過不用寫報告XD
06/02 12:29, 5F

06/03 02:15, , 6F
覺得滿好看,卻因為不用寫報告而沒看完...←
06/03 02:15, 6F

06/05 11:03, , 7F
雖然為了寫報告看了這本書,但我很愛它
06/05 11:03, 7F
文章代碼(AID): #1Fo5G5Ma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o5G5M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