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誰是未來自駕車市場的主導者?外媒預測:特斯拉勝率只有 5%

看板car作者 (手槍俠)時間3年前 (2021/04/26 09:37), 編輯推噓17(18120)
留言39則, 2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誰是未來自駕車市場的主導者?外媒預測:特斯拉勝率只有 5%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dRy3ry 原文內容: 許多企業投入自動駕駛研發,例如 Waymo、特斯拉、Mobileye。有些企業已將自駕技術商用 ,例如 Waymo 推出自駕計程車服務,或 Nuro 上線自駕送貨服務等等;另外,Mobileye、C ruise 計畫在 2023 年推出大規模的商業自駕服務。這些企業的目標,無非是追逐 Level 5 的聖杯,以及主宰市場,成為自動駕駛技術與服務的先驅。 現在問題來了:誰會是獲勝者呢?外媒《Arc Technica》提出 8 種可能的 狀況 ,並推測 這些狀況發生的機率。 Waymo 勝出(機率 20%) Waymo 原為 Google 的自動駕駛專案,後來在 2016 年獨立,成為 Alphabet 旗下的子公司 。目前業界將 Waymo 視為自駕產業的技術領導者,在樂觀的狀況下,Waymo 會保持目前的 領先定位。 目前 Waymo 在鳳凰城營運無人計程車服務,並計畫擴展到其他城市。實際營運自駕服務能 讓 Waymo 獲得現實環境的數據,讓它能改進軟體,保持領先優勢。 但《Ars Tecnica》認為,Waymo 並沒有利用自己的領先優勢,而且大規模商業化自駕車服 務的進度緩慢。原因可能是硬體或後端的成本過高,也可能面臨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問題,讓 Waymo 難以擴張自駕服務。 另一家自駕計程車公司勝出(機率 25%) 除了 Waymo,還有許多公司正在建立自駕計程車隊(robotaxi fleet),例如 Cruise、Arg o、Motional、Zoox 與 Aurora。 《Ars Tecnica》認為,Waymo 在自駕技術領先,若規模無法順利擴大,原因可能就出在營 運。但 Zoox 被亞馬遜收購,Aurora 被 Uber 收購,亞馬遜有大規模物流的經驗,Uber 有 乘車服務上的經驗,這些都是它們的競爭優勢。 特斯拉與 Comma.ai 勝出(機率 5%) 特斯拉的優勢,是能夠從銷售的電動車獲取真實的駕駛數據,用來訓練自駕演算法。此外, 馬斯克也更願意承擔風險,將未經驗證的技術投入實際運用,雖然可能有致命事故的風險, 但這能加速特斯拉的進步。 然而《Ars Technica》指出,特斯拉的劣勢,在於它透過銷售電動車獲利,為了降低成本與 售價,拿掉了光達與高解析地圖(high-density map)。但多數自駕車公司採用光達與高解 析地圖實現自動駕駛。 如果特斯拉成功,對 Comma.ai 就是好消息。Comma.ai 是自駕新創公司,正在建立開源的 自駕系統,期望它能在手機上運作。Comma.ai 的策略,是讓早期採用者改裝自己的汽車, 讓它能接受位於手機的 Comma.ai 軟體指令,而 Comma.ai 能蒐集數據並優化軟體。 Comma.ai 的終極目標,是成為特斯拉的 iOS 或 Android 系統。也就是說,就像 iOS、And roid 是手機的產業標準,Comma.ai 也希望自己的軟體成為汽車產業的標準,讓它能透過授 權來獲利。 Mobileye 與其合作夥伴勝出(機率 10%) Mobileye 是英特爾在 2017 年收購的以色列公司,是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領先供 應商,因此 Mobileye 與許多汽車製造商關係緊密,能從中獲得實際的道路數據,也能獲得 深厚的工程人才,這些都是 Mobileye 的競爭優勢。此外,Mobileye 有英特爾作為母公司 ,因此資金限制比特斯拉少。Mobileye 期望透過優化 ADAS 的方式,逐步達到自動駕駛的 目標。 若 Mobileye 勝出,對其他汽車製造商來說是好消息,因為 Mobileye 的主要業務是向汽車 製造商授權技術,Mobileye 技術領先,汽車製造商就能將其整合到自己的產品線,讓它們 能與 Waymo、特斯拉等新興挑戰者競爭。 但《Ars Technica》也點出,Mobileye 透過技術授權獲利的商業模式也可能會阻礙自己的 進步,因為替一種特定應用來開發自駕技術的難度很高。Mobileye 希望開發出通用的技術 ,但難度也不小。 中國勝出(機率 15%) 中國有 AutoX、小馬智行(Pony.ai)、文遠知行(WeRide)等自駕新創,百度與滴滴出行 也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但與西方世界不同,中國的自駕生態系主要在中國境內,與外界獨 立。 《Ars Technica》認為,中國可能是美國自駕公司的主要海外競爭對手,因為中國政府會透 過建設基礎設施等方式支持自駕產業發展。但目前中國的自駕產業尚未在國際大幅領先。 自駕卡車勝出(機率 5%) 目前業界的關注點多在自駕汽車,但有部分自駕公司認為,卡車可能是第一種大規模應用自 駕技術的車輛。現在 Kodiak、Embark 與 TuSimple 等企業正專注於長途卡車運輸的自動化 開發。 有些企業正在設計卡車自駕系統,讓它能在高速公路上自駕。在這種模式下,人類司機將卡 車開到高速公路附近的轉運點,然後將車斗轉移到自駕卡車頭上。接著,自駕卡車頭在高速 公路上行駛。到達目標轉運點後,再將車斗轉換到人類駕駛的卡車頭上,由人類將貨物送到 目的地。 相對於一般道路,高速公路的環境較單純,自動駕駛的可行性較高。但《Ars Technica》認 為,雖然高速公路的自駕難度較低,但因為車速快,所以失敗的成本很高,而且也沒有逐步 測試技術的明顯方式,監管單位可能也不會允許這類測試。 送貨機器人勝出(機率 10%) 有些企業(例如 Nuro)正在開發小型、低速的送貨機器人,並針對住宅區的街道進行優化 。相較於汽車與卡車,這類機器人的最高時速約為 40 公里,失誤所造成的傷害較小。 與 Waymo 相似,《Ars Technica》認為,目前 Nuro 也在大規模商業化營運的邊緣,可能 會在未來幾年內快速擴張。 其他狀況(機率 10%) 除了上述的公司與情境,未來可能還會有新的企業,新的技術出現,讓當今的自駕車市場重 新洗牌,並誕生新的冠軍。 此外,也可能會有多個贏家。或許自動駕駛不是單一問題,而是許多問題的集合,而每個問 題都需要專門的解決方案。或許無人計程車、自駕汽車與自駕卡車是 3 種不同的市場,每 個市場都有不同的贏家。另外,也可能會沒有贏家。可能經過多年的努力,企業還是無法找 到讓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的方案,便縮減研究與投資。 自動駕駛是個新興技術,未來會如何發展,沒有人說得準。《Ars Technica》點出的 8 種 情景,讓我們思考自動駕駛的可能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科技的可能樣貌。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https://bit.ly/3dNFWOC 現在有許多廠商在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其中使用多種感測器的Waymo比較被看好 至於成本考量下僅使用純視覺方案的廠商則不被看好 畢竟使用者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46.2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9401059.A.C8E.html

04/26 09:39, 3年前 , 1F
爭什麼,特斯拉老闆說今年就達成LV5了
04/26 09:39, 1F

04/26 09:40, 3年前 , 2F
這新聞笑死 隨便亂預測一個已經領先市場的領導者
04/26 09:40, 2F

04/26 09:41, 3年前 , 3F
講難聽叫做文組評論高科技
04/26 09:41, 3F

04/26 09:41, 3年前 , 4F
預測5%會不會太樂觀XD
04/26 09:41, 4F

04/26 10:01, 3年前 , 5F
笑死 5%也太樂觀 都被中國看破手腳了 XD
04/26 10:01, 5F

04/26 10:02, 3年前 , 6F
右轉公司20%會不會太高?
04/26 10:02, 6F

04/26 10:02, 3年前 , 7F
什麼,把我大鴻海放在哪裡
04/26 10:02, 7F

04/26 10:03, 3年前 , 8F
馬斯克難道不知道自己輸定了嗎
04/26 10:03, 8F

04/26 10:03, 3年前 , 9F
通篇亂扯,自駕卡車只走高速公路,成功率不可能那麼低
04/26 10:03, 9F

04/26 10:05, 3年前 , 10F
怎麼沒有台灣保時捷?
04/26 10:05, 10F

04/26 10:06, 3年前 , 11F
啊不是說特煞車有問題 貼過假新聞特黑先噓再說
04/26 10:06, 11F

04/26 10:09, 3年前 , 12F
長途運輸物流反而是目前最快能實現的 自駕成本放在
04/26 10:09, 12F

04/26 10:10, 3年前 , 13F
乘用車上仍然沒有商業價值
04/26 10:10, 13F

04/26 10:10, 3年前 , 14F
不同應用場所PK換算是市佔率吧怎麼會是勝率
04/26 10:10, 14F

04/26 10:13, 3年前 , 15F
把應用情境 車種 自駕感測/感知/策略混一起講確實怪
04/26 10:13, 15F

04/26 10:26, 3年前 , 16F
連走封閉軌道的火車都還要駕駛員,一般客車還很久遠
04/26 10:26, 16F

04/26 10:38, 3年前 , 17F
商用自駕先+1
04/26 10:38, 17F

04/26 10:42, 3年前 , 18F
貨車自駕應該最快、很多國家都有貨車專用環外道路
04/26 10:42, 18F

04/26 10:56, 3年前 , 19F
怎麼沒有前陣子才嗆TESLA已經到瓶頸的華為?
04/26 10:56, 19F

04/26 10:57, 3年前 , 20F
手機兩分鐘充飽電再叫我
04/26 10:57, 20F

04/26 11:39, 3年前 , 21F
長途 路線單純 嚴重缺人 物流這幾點剛好都適合自駕
04/26 11:39, 21F

04/26 11:40, 3年前 , 22F
自駕應用在商用車 1.長程運輸自駕 2.集貨場域內自駕
04/26 11:40, 22F

04/26 12:11, 3年前 , 23F
狗狗肉70%
04/26 12:11, 23F

04/26 12:12, 3年前 , 24F
可以沒有殺人大學長就好 自駕AI總不會逼車了吧
04/26 12:12, 24F

04/26 12:33, 3年前 , 25F
不覺得會有單一主導者
04/26 12:33, 25F

04/26 12:35, 3年前 , 26F
根本不會有吧,出事算誰的
04/26 12:35, 26F

04/26 12:47, 3年前 , 27F
我猜最後中國一套世界一套,特斯拉如果世界市場沒玩
04/26 12:47, 27F

04/26 12:47, 3年前 , 28F
起來還可能帶槍投靠加入中國陣營
04/26 12:47, 28F

04/26 14:43, 3年前 , 29F

04/26 14:43, 3年前 , 30F
中國的自駕車技術,比很多三寶都好
04/26 14:43, 30F

04/26 14:53, 3年前 , 31F
華為這影片真的強 等年底上路見真章了
04/26 14:53, 31F

04/26 15:16, 3年前 , 32F
華為那真的很強,連台灣的路況我看都能用了
04/26 15:16, 32F

04/26 18:23, 3年前 , 33F
華為鴻蒙OS車機系統HICAR
04/26 18:23, 33F

04/26 18:23, 3年前 , 34F

04/26 18:25, 3年前 , 35F
這個也是觀察點 跟手機版有很多交互功能
04/26 18:25, 35F

04/26 18:27, 3年前 , 36F
車美仕真的讓人鼻酸
04/26 18:27, 36F

04/26 22:27, 3年前 , 37F
特斯拉自駕評價年年數一數二,從後面數的
04/26 22:27, 37F

04/27 08:24, 3年前 , 38F
@soyghcg台灣有玩真的自駕團隊(也和國際車廠合作過)
04/27 08:24, 38F

04/27 08:25, 3年前 , 39F
不過跟國外比起來經費和人力規模都少得可憐
04/27 08:25, 39F
文章代碼(AID): #1WXXbZoE (car)
文章代碼(AID): #1WXXbZoE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