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故事館 朗誦聲中分享生命故事

看板chienchen作者 (青苔巷)時間19年前 (2005/05/15 12: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 (看更多)
【記者賴素鈴/報導】 童年在香港度過,詩人席慕蓉這段過往少為人知,當她用粵語吟起 〈琵琶行〉,送給生於香港的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生命故事的相 遇,瞬間化為文學的美與奧妙。 英國都鐸式建築的老房子,常常讓陳國慈聯想起莎士比亞,於是她 朗誦起莎士比亞的英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聯合報總編輯黃素絹則以節錄的楊逯〈台灣地震災區勘察慰問記 〉,向台灣第一篇報導文學鼻祖致敬;連日豪雨讓全台多處化為澤國 ,不克從新竹北上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也由秘書長郭 珊珊代念他原本要朗誦的詩〈過黃山〉。 這場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報副刊、台北故事館共同主辦的「 聲情之美—─作家的生命故事朗誦會」,在邁入兩周年的台北故事館 ,席慕蓉、簡媜、向陽、廖玉蕙、陳育虹、阿盛、黃春明等文學名家 濟濟一堂,90歲的老房子中,有上世紀的古雅優美,擠得水洩不通或 坐或站或席地的觀眾,與作家共享朗誦自己作品之樂。 生命故事,透過文字與聲音都格外動人。席慕蓉以粵語吟誦古詩, 就讓黃春明慨歎漢文的優美,不久前日韓有研討會指出,漢文有如東 北亞的拉丁文,黃春明呼籲社會不要因政治意識型態而疏忽漢文,也 強調「把文學還給大眾」才能讓文學與社會產生關係。 作家廖玉蕙讀的是她寫於1996年的〈消息〉,寫她聽到兒時友伴得 到癌症的消息而憶起童年種種,聽說她朋友後來看過那篇文章,翌年 春天辭世,「我不知道她怎麼想。」廖玉蕙說:「我很高興我寫了這 篇文章。」 人生無常,愛恨嗔癡交雜的人生,隨著生命的出生與逝去而起落, 黃春明唱作俱佳念他的小說〈死去活來〉,老婦人粉娘兩度彌留又活 來,笑中有淚更凸顯現實的荒誕悲涼。 【2005/05/15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192.143.23
文章代碼(AID): #12XibTT6 (chienche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XibTT6 (chie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