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是老人啊....

看板ckbc作者 (go a-whaling)時間21年前 (2003/08/09 11:1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clowd (風過. 雲留痕.)》之銘言: : 我想知道一點細節耶 : 像是你是怎麼知道這個新的研究所和申請過程 : 謝謝囉 昨天剛從高雄回台北放假, 回覆了一半. 申請美國生物研究所和考國內研究所不大一樣. 雖然不少美國研究所會在簡章言明他們的錄取條件 (比方說: GPA>3.8, GRE專業科目>90%, 大學時代修過什麼課), 但許多名校(Caltech, MIT, Harvard...)是不明列錄取門檻的. 像MIT特別指出: "我們不看GRE專業科目分數, 雖然你還是可以考. 還有, 別寄額外的資料給我們, 如: 獎狀, 論文等等." Harvard某幾個研究所還說: "不需要列大學修課清單給我們." 如果他們說不需要給某些資料, 通常就表示他們根本不在乎那些資料. 原則上頂尖學校做的領域都很廣 (Harvard的MCB就擁有專屬的粒子迴旋加速器, 計算機大樓, 各類動物中心, 影像中心等研究設備), 他們希望網羅各類人才, 所以設一個死板板的門檻意義並不大. 另外, 即使在哈佛醫學院, 研究所的教授也很少是醫生, 他們的研究未必和臨床有相當直接的關係 (哈佛沒有臨床醫學研究所), 很多是研究線蟲,果蠅,甚至龍蝦(*)的實驗室, 所以醫學系畢業生不一定佔有優勢, 而從以往台灣的申請經驗看來, 大部份的名校錄取生也不是醫科學生. 對於台灣學生來說, 最需要克服的兩個障礙是: 1) 美國研究生已經是相當獨立的學者, 學校不但期望你獨立做研究, 幾個名校還要求你教書(大學部的課). 所以, 必須在申請過程中 展現出獨立的特質, 而不只是 "修過多少困難的課", "參與過不 少實驗室的計畫" 等等. 申請者不但要優秀, 還要自問: "我能 帶給該校什麼?", 並且在讀書計畫裡頭寫清楚. 好的讀書計畫 不大可能造假得來, 寫得好非常重要. 2)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錢依法不得資助外國人, 因此學校每收 一個外國人, 除非學生願意自費, 學校必須自己出錢養這個學生, 而這是一筆可觀的金額. 因為培養外國學生是非常昂貴的投資, 所以外國人的錄取率也就非常地低. 有些學校(像Caltech, Harvard) 的某些研究所, 由於財源充裕, 極少收自費學生, 這也使外國人的 錄取率變得更低, 這些研究所甚至不要求你提出財力證明. (*) 哈佛醫學院龍蝦行為實驗室Kravitz Lab: http://www.hms.harvard.edu/bss/neuro/kravitz/index.html 一段龍蝦互鬥的影片: http://www.hms.harvard.edu/bss/neuro/kravitz/Rachelsmovie.mov 最後, 我重申楊振寧的觀點: 點式學習比面式學習好. 全面性有系統地做學問不但沒有效率, 而且會被書綁住. 我其實沒有在唸高中時抱著大學課本從頭啃到尾, 不知道這謠言是如何來的. 我的確常在這個禮拜抱這本大書唸某一章節, 而在下個禮拜抱另一本大書唸某一章節, 但我很少把任一本大書看完. 大家轉念一想: 把一本書看完並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是嗎? 祝福大家走出自己的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6.76.16

推 218.167.9.116 08/09, , 1F
多謝學長
推 218.167.9.116 08/09, 1F

推218.167.166.113 08/09, , 2F
有機會再請教學長留美的事情!
推218.167.166.113 08/09, 2F
※ 編輯: jennerc 來自: 218.166.74.85 (08/15 18:11)
文章代碼(AID): #_D6XN70 (ckbc)
文章代碼(AID): #_D6XN70 (ck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