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汪德的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

看板clmusic作者 (假劍假意)時間16年前 (2008/04/07 10: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 引述《liyin (鋼琴師)》之銘言: : 汪德業已辭世,他指揮柯隆、NDR、BPO、MPO的布魯克納, : 留給愛樂者許多珍貴的遺產與史料。懇請汪德專家Piaf大大, : 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汪德指揮上述四大樂團的異同? liyin兄,我不是Wand專家,差遠了。但如果說我是Wand的粉斯,這我到可以接受。 下面這是我在2003年感恩節假期的聆樂筆記: ======================= 這兩天趁假期對譜比較了幾張布魯克納的九號,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目前帶在手邊有的Wand只有88(NDR) 93(NDR) 99(BPO)。八零年那張是最隨性的,樂團的 水準也不很穩定,光是第一樂章小號就放炮三次以上。樂段間的速度轉變比較明顯,說穿 了就是慢與不慢之間轉換。大概是因為在教堂的錄音,木管比較不明顯。這時候Wand對樂 團的控制比較鬆散,尤其是在節奏交錯的總奏,譜面上的表情和強弱記號並不是那麼強調 ,雖然都有做出來。 93年就完全不同了。這次錄音NDR真正成為Wand的戰馬,Wand這次對樂團的控制近乎完美 ,每一個記號就像教課書示範般明確。許多樂段都令人覺得小心翼翼,銅管也穩定許多。 然而很多事情往往就是那麼奇妙,照理說這應該是Wand最完美的一張Bruckner九號,但是 聽起來的卻過於嚴肅,比較難令人親近。 99的BPO又是另外一個故事。這裡聽到的比較像是Wand/BPO的一個綜合體,此時的Wand不 再緊緊提示每個細節,反而放任樂團自己做表情,BPO 畢竟是比NDR高上一個等級的樂團 ,在弦樂重奏、木管重奏、銅管重奏的地方彷彿就像頂級的室內樂團,嚴謹的框架下而自 在地表現。Wand不用花太多心思去擔心樂團的表現,整體聽起來也自由許多。之後的第七 號也給我同樣的印象,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第八號我反到覺得Wand把樂團抓的很緊。 很顯然的,99的BPO和93的NDR是兩個Wand/Bruckner的頂峰。當看譜聽的時候,我喜歡NDR ;平常的時候,我喜歡BPO。 ======================== 下面這是小弟2005年欣賞Wand/MPO第九號的筆記: Gunter Wand/Munich Philharmonic Bruckner Symphony No.9 Wand/NDR Wand/BPO Wand/MPO 兩張Hybrid顯示多元面向 但我更喜歡MPO的悠遠深長 Celi的陰影在此功不可沒 BPO的優勢竟也是他的劣勢 過度洗鍊導致內在衝突的弱化 NDR的純粹相較下略顯單調 =========================== 您可能知道,今年二月德國ZDF 電視台播放了Wand於1988年那場的實況, 看完這場實況後我的看法又有一些改變。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小弟很樂意 提出來請大家指教。 另外就是,如果您有機會的話,可以聽看看Jochum與慕尼黑的合作,也是 棒得不得了的演奏。 -- 搞笑藝人: 皮癢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32.143.239 ※ 編輯: Piaf 來自: 76.232.143.239 (04/07 10:56)
文章代碼(AID): #17-OnC_7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OnC_7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