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剪報] 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 ◎郭力昕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think different)時間19年前 (2004/10/16 22:32),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提一個疑問: 紀錄片的表現手法越來越多元 但定義不脫「真實」 有的追求極致的真實,所以鏡頭的不忍卒賭反而是影片意涵的證實 (ex當事人情緒崩潰的剎那) 有的則加以剪裁,追求意涵上逼近精神真實,所以會用其他媒材來模擬意境 (ex看似與主題無關的鏡頭或旁白、字幕) 有的甚至應該叫做「深度報導」不叫「紀錄片」 (ex近似口述歷史的歷史回顧影片) 不管什麼手法,與電影的界線在於「真實故事」「當事人」 不過,也有許多電影劇本改編自真實故事 當紀錄片用越來越多電影技巧「編輯」 但還運用著紀錄片素樸而逼近真實的技巧「拍攝」時 是否比較靠近「真實」? 「精神層面的真實」與「形式上的真實」,何者是紀錄片要走的方向? 如果電影可以更靠近「精神層面的真實」,紀錄片用電影手法的目的何在? 如果紀錄片在剪輯的過程濫用「形式上的真實」,能說靠近真實嗎? ====== 發表一點評論與心得: 本片作者論意識頗強 意旨透過很強的電影剪輯手法表現 寫信這個「儀式」更合度的表現發揚了意旨 但真正感動我的是影片中的每位個人 因為他們的質樸勇敢,透露出一種自然堅毅的力量 影片才得以動人 就這一點來看,影片是「成功」了 反而是表現手法很有可議之處: 作者努力的表現誠懇與謙虛,在對待拍攝者上 但有關於他的生命,有關於他的故事 作者自己想說的話太多,而且沒說完整 放在整部片中顯得不完整 而在影片剪輯中,讓人感受「忽然」跳入被攝者的生命,並高調指責 的確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而在前後因果連貫間,因為蒙太奇連接的關係, 作者似乎將那時的行動,擺在一個影響被攝者生命轉彎極大的「偉人」位置 此種詮釋頗為可議 掌聲該給作者所花的這麼長的時間,該給這些生命的勇者 但還可以再進步,再思考 不過面對自己的生命,是一輩子的課題.... =========== 題外話: 有關生死之思的儀式, 我覺得表現的最好的是雲門舞集的「九歌」與「家族合唱」 形式表達了高度的精神性,真是感動至極.... (落落長一篇,歡迎有識者回應 :-) ) -- ◇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cardi … movies / music / notes / travel / m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130.153

220.137.100.72 10/17, , 1F
關於紀錄片的定義與討論 真實與否
220.137.100.72 10/17, 1F

220.137.100.72 10/17, , 2F
早已不是問題 只是台灣目前對紀錄片的
220.137.100.72 10/17, 2F

220.137.100.72 10/17, , 3F
認知 不管是學界或大眾 都還是很傳統
220.137.100.72 10/17, 3F

220.137.100.72 10/17, , 4F
基本上是把"新聞深度報導"和"紀錄片"
220.137.100.72 10/17, 4F

220.137.100.72 10/17, , 5F
這兩樣東西搞混了
220.137.100.72 10/17, 5F

219.68.130.153 10/17, , 6F
嗯,哪裡可以一窺形式與流派全貌?
219.68.130.153 10/17, 6F

220.142.7.201 10/17, , 7F
好像繞口令 好多真實都看不懂ꄮ..
220.142.7.201 10/17, 7F

219.68.130.153 10/17, , 8F
哎呀,怎麼成了繞口令....@_@
219.68.130.153 10/17, 8F

219.81.199.136 10/19, , 9F
阿那...深度報導 跟紀錄片有啥不同...?
219.81.199.136 10/19, 9F
文章代碼(AID): #11SJ3Z2n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1SJ3Z2n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