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有人推論 九陰真經 曾經vs過 獨孤九劍

看板emprisenovel作者 (小米)時間17年前 (2007/08/30 23: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2 (看更多)
http://0rz.tw/2e30x 推論的幾個重點: 1.九陰真經 曾經vs過 獨孤九劍 -->合理解釋為何兩者武功都有變種的武功招數 2.獨孤求敗出現年代比北宋晚(天龍八部) -->合理解釋為何獨孤可以成名於天下 3.辟邪劍法有可能是九陰真經演化而成 -->合理解釋為何辟邪武功如此歹毒 原文如下: 一.引言 武林中經常會出現武功高手﹐但他們能練成絕頂武功﹐主要是因為得到前人的傳授或武功 秘笈﹐而能自創武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只有張三丰有詳細記載[1]。正因自創武功是 如此困難﹐同時代能出現兩位這樣的高手之機會可謂絕無僅有。 然而根據我們的研究考証﹐有兩位能自創武功的高手---著《九陰真經》的黃裳和創「獨 孤九劍」的獨孤求敗---當是生於同代﹐並曾比武一次。是次比武不但是二人武學生涯中 的轉捩點﹐更對他們的武功留下深遠的影響。以下我們將先考証二人之生存年代﹐然後提 出對他們記載的種種疑問﹐再進一步作出解答和一些猜想。 二.生存年代 據周伯通之言﹐黃裳於宋徽宗政和年間受命刻印《萬壽道藏》[2]﹐於書成後被徽宗任命 征伐明教[3]。《萬壽道藏》長達五千多卷﹐刻印需時﹐而政和年號只維持了八年(紀元一 一一一年至一一一八年)﹐故書成時該已是政和末年或以後。徽宗於靖康之難前一年﹐即 紀元一一二六年傳位與欽宗﹐故黃裳征伐明教時約在紀元一一二零至一一二五年間。 楊過在紀元一二五九年擊斃蒙哥[4]﹐而在十七年前(紀元一二四二年)見到獨孤求敗的塚 墓﹐並推想「他至少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5]由此推斷獨孤求敗約在紀元一一七零 年逝世﹐在五十年前﹐即黃裳征伐明教時﹐他亦是正當盛年。由是觀之﹐二人確是同時期 的武林人物。 三.相互影響 在研究二人的武學生涯時﹐我們留意到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黃裳由文入武﹐其武學自是 以內功為主﹐《九陰真經》上冊亦是內功秘笈[6]﹐但後來郤出現了不靠內功之速成招式 「九陰白骨爪」及「摧心掌」;相反地﹐獨孤九劍前八劍皆以劍招取勝﹐令狐 於數天內 便能學會[7]﹐但到了第九劍「破氣式」[8]﹐郤主要是練內功﹐「風清揚只是傳以口訣和 修習之法」﹐結果風清揚和令狐 都沒有練成﹐只有楊過練成[9]。 為什麼《九陰真經》的上冊和下冊﹐獨孤九劍的前八劍和最後一劍---也就是說﹐二人前 期和後期所創的武功---有這麼大的區別?明顯地﹐這兩位同時期的武學宗師於其武學生 命中都出現過一重大之轉捩點。這若非巧合﹐便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二人曾經交手﹐並從對方之長發現自己之不足﹐從而引發武學上的轉變和突破! 黃裳的武學生涯﹐在他刻印《萬壽道藏》悟出內功時開始。後來他征討明教﹐初試牛刀﹐ 殺了數個明教高手﹐引來名門大派弟子的圍攻[3]﹐他寡不敵眾﹐拚命逃走[10]﹐躲了起 來﹐一躲多年﹐重出江湖之日﹐仇人已死[11]﹐他亦無再與人交手。因此他與獨孤求敗之 比武﹐應是他被名門大派弟子圍攻其中的一幕。 黃裳之敗﹐雖說是寡不敵眾﹐但真正的頂級高手﹐縱是以寡敵眾﹐若對手中並無同級的高 手﹐亦應能自保。張無忌在光明頂尚能取勝[12]﹐蕭 於聚賢莊猶可不敗[13](到後來要分 心保護阿朱﹐方落下風);能打敗黃裳的名門弟子﹐必曾請來一位頂級高手相助﹐明顯地 這高手便是二十歲前便成名[14]的獨孤求敗了。 獨孤求敗於其時應已創出獨孤九劍的前八劍﹐但單憑劍招對黃裳之深厚內力﹐未能取勝。 正派弟子見此﹐便一擁而上。黃裳既要對抗獨孤求敗精妙的劍招﹐又要應付眾正派弟子猛 烈的圍攻﹐終告不敵。黃裳敗後﹐回想獨孤求敗的劍招確有獨到之處﹐便創製了以招式取 勝的速成武功「九陰白骨爪」和「摧心掌」等﹐另一方面﹐獨孤求敗亦了解到自己武功雖 高﹐但內力不足終是致命傷﹐便以霸道的方法苦練內功﹐創了第九劍。但因他本無內功根 柢﹐「破氣式」亦「過於霸道﹐不是純陽正氣」[15]。 獨孤求敗「三十歲前﹐誤傷義士」[14]﹐那義士自是黃裳無疑。後來他得知黃裳並非武林 中人﹐悲憤之餘便棄紫薇軟劍於深谷﹐改用重劍。到他練成了第九劍已是「四十歲後」 [16];但他以為黃裳已死﹐故縱橫江湖三十餘年的劍魔[5]﹐最後便埋劍深谷﹐寂寥難堪 。 到黃裳重出江湖﹐獨孤求敗已歸隱﹐他找不到獨孤求敗和他的傳人或秘笈﹐便誤信其已死 ﹐亦擔心自己的武功也會失傳[11]﹐故寫了《九陰真經》﹐引起南宋武林上不少風波。 四.結論 從以上的推論﹐黃裳與獨孤求敗曾在靖康之難前數年比武﹐應是毫無疑問的史實。 另外﹐在黃裳初創內功時﹐他定會找一兩位高手比試﹐印証高下。他不會找武林中人﹐不 然也不會對武林規矩毫不知情;文武百官亦不會有內功高手。但在皇宮之內呢? 《笑傲江湖》約發生在紀元一五零零年[17]﹐當時的少林方丈方證說:「葵花寶典是宦官 所著﹐三百餘年來無人練成。」[18]方證口中的宦官有可能與黃裳同時期;那麼他是否與 黃裳切磋的高手﹐而令雙方都武功大進呢?可惜現時資料太少﹐無從查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30.165
文章代碼(AID): #16rjqWU8 (emprisenove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6rjqWU8 (emprise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