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最精壯的末代皇帝

看板gallantry作者 (calebjael)時間10年前 (2013/10/15 21:04), 編輯推噓8(8020)
留言28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6 (看更多)
※ 引述《MerinoSheep (美麗奴羊)》之銘言: : 先不扯是否真有所謂的「康雍乾盛世」,為何清初比明末還要寒冷,但卻沒有像明末搞成 哈哈﹐你前面舉個例來說明“對於氣候的變遷並不是幾十年來的定論﹐而是有爭議”﹐ 好吧﹐學界有爭議是正常的﹐那也就算了。 結果這裡你就“先不扯是否真由所謂的康雍乾盛世”﹐麻煩是不是不要太寬己嚴人﹐ 舉些例子出來証明“沒有康雍乾盛世”先﹖你一句話就否認中外史界上百年來的定論﹖ : 那副爛攤子呢?推文也有人提到了,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 : 天」,人殺光了就沒事了,明末的人口承載力和清初多年動亂又大屠殺之後是能相比嗎? 雍正2年(1724年)﹐中國人口為1.26億。上推的話﹐說1700年至少為1億符合邏輯。 所以你最好証明﹐在你所認為的1644-1720年寒冷范圍中﹐清初的人口承載力不如明末﹐ 人口是突然在1720-1724四年內暴增出來的。 按照熹宗實錄﹐1620年明朝人口是5165.5萬。當然﹐我們知道明末有不納稅的隱戶﹐ 所以一般認為明朝人口可以翻一倍達到1億﹐那也不過跟康熙中期相等。 而康熙中期﹐不也依然是在你所認為的寒冷范圍(到康熙末期才結束)內嗎﹖ 何況清朝也有隱戶﹐按照部分學者的推估﹐康熙24年(1685年)就超過了1.5億。 這種推估的數據各執一詞﹐我們先不采用﹐單單就官方數據而言﹐ 何來明末人口承載就承載不起﹐清初就承載得起﹖ : 更不用說造成明朝無力應付民變的重要因素就是明清戰爭,連年加派三餉把北方農民都逼 : 反,清初可沒有能夠相提並論的內憂外患存在。 哈哈﹐為了替明朝找擋箭牌﹐於是三藩之亂就不存在了﹐台灣東寧就不存在了﹐ 然後準格爾汗國就不是吞並了葉爾羌汗國、和碩特蒙古、喀爾喀蒙古了﹐ 清初中國大陸也就漢友滿恭、和諧一家了。 咦﹐康熙怎麼不連年加派三餉對付已經接近一統蒙古的葛爾丹、 打到半個中國變戰火的三藩、初期時時襲擾沿海的東寧﹐加派到把本來就心懷不滿的 漢人、明遺逼反﹖ 還是說佔據東北一地﹐控制不到三分之一蒙古(蒙古三大部中的漠南蒙古)﹐ 背後還有親明朝鮮的後金﹐威過西北、正北的蒙古+西南、正南的三藩+東南的東寧﹖ 我怎麼總覺得這是種“我大明很強﹐但無奈滿清是神”式的借口﹖ : 因此小冰期盛期是在明亡前還是明亡後並不是重點,各學者都同意明末氣候開始普遍轉冷 : 是在1620年開始,距離明亡還有二十多年,說氣候轉變引發災害使得農業歉收是造成民變 : 的因素之一並無不妥,也沒有邏輯上錯誤的問題。 很好嘛﹐從“明亡於氣候”﹐開始變“因素之一”﹐這種轉變才是合理的。 不過我還是要說﹐不是凡事都能說是因素之一的。 正如我前面說的﹐“氣候轉變”引發“災害”﹐再引發“農業歉收”﹐再引發“民變”。 但是﹐為什麼別的國家也“氣候轉變”﹐也“災害”﹐也“農業歉收”﹐ 就沒有“民變”呢﹖ 很明顯的﹐這個引發、引發、引發鏈條﹐中間至少有一環不是必然的。 “氣候轉變”當然會有“災害”﹐“災害”當然會有“農業歉收”﹐ 但“農業歉收”可不一定會“民變”﹐“民變”也不一定會“國家滅亡”。 否則的話﹐不區分必然因素、偶然因素、人為因素、其他因素﹐ 全部都拿來引發、引發、引發...那麼我還說﹐“明亡”引發“滿清統治漢族”﹐ 引發“清末民族主義抬頭”﹐引發“共產主義思潮趁機進入中國”﹐ 引發“國府遷台、台海對抗”咧。所以“台海現狀完全是明末氣候造成的”。XD 不必然的引發﹐是要慎重檢視的。 否則的話﹐“明亡於氣候”﹐就跟“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一樣﹐ 是否真是因素之一﹐尚且要慎重探討﹐那就更加不能直接講成“亡於xx” 這種主因式結論。 我希望你承認並正視這點﹐不要再跳回去說“明亡於氣候”論。 : : 至於如果有人非要粉飾明末﹐把責任都推給天意﹐亂抓東西當擋箭牌﹐ : : 罔顧氣候沒有對其他國家、對清朝的影響﹐我不認為這叫“明粉”﹐ : : 我覺得這是“高端黑”。 : : 因為就如我前文所說的﹐這到底是大明的“挽歌”﹐還是大清的“讚歌”﹖ : : 連上天都不要你拋棄你選擇他﹐雪也災﹐不雪也災﹐ : : 你大明就年年天災不斷﹐他大清就盛世升平沒天災... : 下表是影響區域廣大的災害群發表,時間範圍姑且就界定在天啟~康熙朝: (表長恕刪) : 資料來源:袁祖亮主編,《中國災害通史-明代卷》、《清代卷》 : 清初什麼時候是太平盛世?正因為是在小冰期盛期,所以災情發生頻率更高、受災面積更 : 廣、特大災害愈多、持續時間愈長,只是人已經被殺得差不多,又在政府高壓統治之下, : 沒有釀成足以動搖政府的民變而已。 咦﹐前面不是才剛剛有人為了替明朝找擋箭牌﹐說清初沒什麼內憂外患嗎﹖ 這裡又為了說清初不是太平盛世﹐結果清初就變“正因為是在小冰期盛期﹐(盛期﹗) 所以災情發生頻率更高(更高﹗)、受災面積更廣(更廣﹗)、特大災害更多(更多﹗) 持續時間更長(更長﹗)。”到底你想清初變成怎樣﹖ 結果又出來新理論“人已經被殺得差不多”所以沒有足以動搖政府的民變。 這種理論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我從來沒聽說過﹐人少了就可以減少民變﹐難道民變不是因為苛政猛於虎、 因為昏君暴政而產生﹖ 人死得差不多就可以減少﹐那明末應該是人已經死很多的西北最安寧﹐ 明明就已經被流寇、官軍殺得差不多﹐又在重兵圍剿的高壓統治之下﹐ 李自成你是跑出來繼承高迎祥的衣砵做什麼﹖ 而江南人口那麼多﹐怎麼可以沒有民變﹐李自成你絕對是跑錯地方了啊。 後來滿清殺過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尚可喜屠滅廣州﹐東南應該一片安寧﹐ 怎麼可以還抗爭不斷﹖福建、廣東、廣西都是多次反復爭奪殺來殺去﹐ 怎麼還可以三藩起事﹖ 最好是國民被殺得差不多﹐面對天災人禍都更容易渡過啦﹐ 所以話說每次天災﹐遊牧民族要向南掠奪農耕民族的資源做什麼﹖ 你們遊牧民族餓死了一堆人﹐不是更應該容易度日﹖快回去安穩過日子啦。 你們遊牧民族說草原上氣候不好要學狼群﹐說人越少的部落越難生存﹐ 說冬天嚴寒時被逐出部落的人是必死﹐說必須協同互幫才能生存﹐ 按照這種“人越少越不怕天災”的理論來說﹐都是在騙人嘛。 不過﹐還是要謝謝持續証明清初一樣捱了七八十年各種天災而沒事。 謝謝持續証明明末的氣候沒有網路上吹噓的那麼大﹐更不要說什麼戛然而止於明末。 謝謝持續証明﹐各種天災更多是落在清朝而不是明朝。 另外再題外話兩句﹐追不到女孩子的宅男﹐可以有各種借口﹐ 譬如說自己不夠帥、不夠有錢等等﹐但是也要想一想﹐ 明明就也有很多同樣不夠帥、不夠有錢的人﹐一樣追得到女孩子啊.... 多想想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不要輕易就找借口推卸責任比較好。 雖然說明初明末不能直接比﹐但無疑崇禎手上的資源﹐比朱元璋朱棣多﹐ 而對手(後金+流寇)其實比朱元璋朱棣的對手弱。 : : 那崇禎還是早死早投胎﹐否則崇禎要是堅持抗清五十年﹐那不是要來五十年天災﹖ : : 給民眾一條活路吧......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4.234.125 ※ 編輯: calebjael 來自: 183.4.234.125 (10/15 21:08)

10/15 21:20, , 1F
後金比北元強多了 不過我支持明主要亡自身政治
10/15 21:20, 1F

10/15 21:23, , 2F
氣候有變化是事實,但氣候變化造成的問題是另外一回事
10/15 21:23, 2F

10/15 21:23, , 3F
而政府去面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問題又是另一回事
10/15 21:23, 3F

10/15 22:41, , 4F
推,尤其推innominate的推文,氣候影響應該是有的,但明
10/15 22:41, 4F

10/15 22:42, , 5F
朝沒有妥善的應對應該才是滅亡的主因,當然這不完全是崇
10/15 22:42, 5F

10/15 22:42, , 6F
禎的錯,但他沒做好也是事實
10/15 22:42, 6F

10/15 22:51, , 7F
10/15 22:51, 7F

10/15 23:36, , 8F
你不要自己紮草人扎針 他第一篇就有講都沒有否定明朝有其他問
10/15 23:36, 8F

10/15 23:36, , 9F
好久沒有這樣的高手過招專業往來了 可以學到很多
10/15 23:36, 9F

10/15 23:37, , 10F
題 有意見的是你一開始提出的氣候觀點 你為了放大其他因素一
10/15 23:37, 10F

10/15 23:38, , 11F
若雙方都去掉情緒就更精彩了 且共識的鋒芒已經顯現
10/15 23:38, 11F

10/15 23:39, , 12F
直要推論天後荒災對明並無影響 是明末管理不善 問題是你提出
10/15 23:39, 12F

10/15 23:40, , 13F
有關天候的推論實在很站不住腳...
10/15 23:40, 13F
我從第一篇文以來的觀點就很清晰﹕(加幾個絕對。XD) 第一、明末的氣候周期絕對不是最冷的。(我認為最冷是南北朝及南宋兩個時代)。 第二、即使在這個氣候周期中﹐明末也絕對不是最冷、影響最大的時刻。 (即使是所謂的十七世紀危機﹐那也是清朝的事﹐不是明朝的事。) 第三、氣候的原因絕對不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持“明亡於氣候”這種觀點的人﹐ 絕對是在找借口的推脫之詞。 第四、後金的統一、伐明、遷都、薩爾滸大戰﹐明的丟棄遼東、退守寧錦﹐ 都是在所謂的天氣開始變冷之前﹐跟明末所謂的“小冰川期氣候”絕對無關。 第五、氣候在明末所造成的災害﹐史書中的記載、及網路上的文章﹐ 絕對是人為夸大、並自相矛盾的。 歡迎就此辯駁。

10/15 23:42, , 14F
推樓上
10/15 23:42, 14F
※ 編輯: calebjael 來自: 183.4.234.125 (10/15 23:54) ※ 編輯: calebjael 來自: 183.4.234.125 (10/15 23:59)

10/16 00:38, , 15F
你補充的第一點他上一篇就打你臉了
10/16 00:38, 15F

10/16 00:39, , 16F
不知在絕對什麼 把話說死只會讓自己更難看
10/16 00:39, 16F

10/16 01:42, , 17F
這是我認知的絕對﹐有什麼不能說。他的上一篇﹐首先就跟
10/16 01:42, 17F

10/16 01:43, , 18F
再上一篇列出來的一大堆論文(包括竺可楨)的論述相反了
10/16 01:43, 18F

10/16 01:44, , 19F
不是論文多就說服力強﹐也不是論文新就說服力強﹐而是他
10/16 01:44, 19F

10/16 01:45, , 20F
要先反駁推倒自己所列舉的一些資料。有什麼打臉的﹖難不
10/16 01:45, 20F

10/16 01:47, , 21F
成A証據也是他提出他對﹐相反的B証據也是他提出他對啊。
10/16 01:47, 21F

10/16 01:59, , 22F
他的條理一直都很一貫 反而是你根本不敢正面回應氣候問題
10/16 01:59, 22F

10/16 01:59, , 23F
他上一篇就是講你引的竺可楨的論述已經過時了 有問題嗎?
10/16 01:59, 23F

10/16 01:59, , 24F
而你明顯對小冰期是什麼有誤解 這點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10/16 01:59, 24F

10/16 02:13, , 25F
路過 我感覺是M第一篇態度可能嗆了點 讓C下不了台 有點
10/16 02:13, 25F

10/16 02:13, , 26F
惱羞成怒想反擊 場面弄得很難看 不然這是很棒的討論串
10/16 02:13, 26F

10/16 07:03, , 27F
有點難看了......你認知的絕對都被一一反駁...
10/16 07:03, 27F

10/17 12:56, , 28F
這麼多絕對 不怕被打臉?
10/17 12:56, 28F
文章代碼(AID): #1INJrWBF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NJrWBF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