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秋風掃落葉

看板meditation作者 (幸福要懂得耕耘)時間13年前 (2011/07/27 09:59), 編輯推噓6(60118)
留言124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開始靜坐之後,首先要面對的是念頭的處理。 念頭起伏是吾人腦部運作的正常現象,人只要有腦部活動,就會有念頭產生, 所以,念頭不必抑制,也不可能消滅。 念頭就是念頭,不必分「淨念」或「妄念」。 靜坐中會覺得念頭特別多,其實不是因為靜坐造成念頭增加, 而是因為靜坐使得身體的基本感覺活化了,所以特別可以察覺到念頭的起伏生滅。 有的佛家方法教人攝心一句佛號或咒語,用一句佛號(淨念)來驅除其他雜念(妄念), 認為如此可以得到「心一境性」而入定,不過用這種近似於「洗腦」的方法, 最後很難把這一句佛號(咒語)拋掉,如果拋不掉,就成為法執, 靜坐的工夫也很難更上一層樓。吾師說:「念頭專一,會造成意識的收歛。」 「意識收歛」容易造成心血管的壓力而產生疾病。所以再三強調意識要鬆放。 對於念頭的理解,可以用「秋風掃落葉」來比喻說明。 人的念頭好比落葉,葉子未落之前,是生長在樹上,樹就好比是人的腦部。 腦部活動就像樹葉的新陳代謝一般,所以老葉會凋落,嫩葉會滋生。 靜坐中的念頭紛飛,是因為靜坐可以活化腦部的作用,加速意識的新陳代謝, 所以吾師說:「靜坐中的雜念有一點像做夢的機制,可以經由雜念的沉澱而 拋掉一些煩惱」、這和高忠憲的「默然靜去」的方法是互通的。 吾人如何察覺到念頭?這個察覺的作用,其實是「風」的自然作用, 如果秋風不起,落葉不會繽紛。「風」係指「業風」, 佛家說:「業風興識浪」, 這個「業風」的「業」就是「造作」, 人因為有造作的行為動機,所以引發念頭的起伏。 如果稍微注意一下,會發現靜坐中出現的念頭,大部份都是心中的未竟之事, 也就是吾人潛意識或下意識中所掛念的事情。這些「業」在靜坐的過程中, 以念頭的形式在腦海中運作,有的被強化(記憶加深),有的被排除(遺忘), 這就是心意識的自然作用,也是靜坐可以逐漸減輕,甚至消除煩惱的原理。 潘遊龍的<笑禪錄>中有一則:「某守財奴靜坐,一日忽然對老妻說:『禪師 教我靜坐真好,張三欠我一文錢,終於讓我想到了。』」 這就是靜坐中念頭的作用。 吾人對於「秋風掃落葉」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清楚「風」的本質是什麼? 眾所週知,「風」是空氣的流動所造成的,然而,空氣雖然實有,卻是無形無象, 無以明狀,難以捉摸。靜坐要體會的,就是這個「感知不到」的存在。 「所覺」的是「落葉」,「能覺」的是「秋風」,秋風不動,落葉不起。 但這兩個再怎麼尋伺,也還是落在現象上打轉, 禪語錄上的「飃飃黃葉止兒啼」就在說明這個道理。 所以說,如果坐到樹長不出葉子來(腦中無念),此謂「了無生趣」, 就是禪宗所呵斥的「枯木倚寒巖」,錯用了工夫。 吾師說:「真正在靜坐的本體,是那個背後感知不到的在靜坐。」 六祖慧能說:「慧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做麼長?」 知道了「誰在靜坐」,才算是靜坐有了一點點基礎。 -- 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方便 ﹤心靈四神湯> 福耘小站:http://www.vcr.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221.124

07/27 10:29, , 1F
推這句話 念頭就是念頭
07/27 10:29, 1F

07/27 11:47, , 2F
不過念頭不可能消滅這句話,可能還需要再多解釋清楚些
07/27 11:47, 2F

07/27 11:54, , 3F
念頭會細微化,但不可能消滅。「一念萬年」也還有一念。
07/27 11:54, 3F

07/27 12:14, , 4F
當然可以無念囉!最後一著就是用道家「無為法」,連人為意
07/27 12:14, 4F

07/27 12:14, , 5F
識的所有方法通通都捨棄了,這就可以無念了。
07/27 12:14, 5F

07/27 13:06, , 6F
性功真練的好的話,命功也一定不錯,在我的經驗裡,真要入
07/27 13:06, 6F

07/27 13:07, , 7F
定,以性功引起頭部的清涼之氣發動,流遍至全身,產生輕安
07/27 13:07, 7F

07/27 13:08, , 8F
,此時環境的冷熱、吵雜自然不會影響到靜坐者,念頭也會自
07/27 13:08, 8F

07/27 13:08, , 9F
然因輕安而大幅減少……
07/27 13:08, 9F

07/27 13:08, , 10F
守才奴那段滿好笑的.。每次靜坐的確常憶起不愉快的事
07/27 13:08, 10F

07/27 13:12, , 11F
會憶起不愉快的事,就代表那部分還沒處理好
07/27 13:12, 11F

07/27 13:13, , 12F
有時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心還沒處理好
07/27 13:13, 12F

07/27 13:14, , 13F
i版友的這句話"性功真練的好的話,命功也一定不錯,"
07/27 13:14, 13F

07/27 13:15, , 14F
很值得多發一篇文 前幾天就有想發這一篇文:)
07/27 13:15, 14F

07/27 13:18, , 15F
要說性命雙修,別說氣機發動,念頭還一大堆的;也別說心念
07/27 13:18, 15F

07/27 13:19, , 16F
沒什麼雜念,卻氣機發動不了,這都是有問題的。
07/27 13:19, 16F

07/27 14:00, , 17F
那個無念如果是唬爛的話,道家也不會有所謂的「致虛極守靜
07/27 14:00, 17F

07/27 14:00, , 18F
篤」、密宗也不會說什麼「樂、明、無念」了。
07/27 14:00, 18F

07/27 14:01, , 19F
假使「無為法」達到「無念」,那麼無念是指念頭消滅了嗎?
07/27 14:01, 19F

07/27 14:02, , 20F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有覺知心,而無分別心。
07/27 14:02, 20F

07/27 14:09, , 21F
即使無法達到色界四禪,光憑性功,理論上是能達到佛教說的
07/27 14:09, 21F

07/27 14:09, , 22F
九住心裡的第九住心。
07/27 14:09, 22F

07/27 14:11, , 23F
「無念」等於「念頭消滅」?此說根據在那裡?
07/27 14:11, 23F

07/27 14:14, , 24F
有覺知即是有念,此念極為細微而已。非想非非想尚且有念
07/27 14:14, 24F

07/27 14:15, , 25F
如何說「無念」就是「念頭消滅」?
07/27 14:15, 25F

07/27 14:18, , 26F
真要舉例的話,《成唯識論》裡的「五無心位」,保證符合你
07/27 14:18, 26F

07/27 14:18, , 27F
說的,例如:每個人熟睡無夢時。
07/27 14:18, 27F

07/27 14:19, , 28F
★請參閱Buddhism板的文章代碼(AID): #1EBaskOR
07/27 14:19, 28F

07/27 14:22, , 29F
趁機打個廣告,上面那一篇,我覺得還蠻值得一讀的,只是唯
07/27 14:22, 29F

07/27 14:22, , 30F
識的東西,以前完全沒讀過的話,大概會看不太懂在說什麼。
07/27 14:22, 30F

07/27 14:26, , 31F
推,我懂了。
07/27 14:26, 31F

07/27 14:26, , 32F
最盡可能是剛好機緣,接觸到了一些東西,讓我把所學的東
07/27 14:26, 32F

07/27 14:26, , 33F
西連結了不少
07/27 14:26, 33F

07/27 14:27, , 34F
07/27 14:27, 34F

07/27 14:28, , 35F
進階 吧XD?
07/27 14:28, 35F

07/27 14:58, , 36F
基本上,人只要有腦波反應,就不能說「念頭消滅」。
07/27 14:58, 36F

07/27 15:04, , 37F
腦波→現代醫學名詞 夢遊=現在醫學定義為 無意識行為
07/27 15:04, 37F

07/27 15:06, , 38F
無意識=無念頭同義詞 因此 夢遊者=腦死無腦波?!!
07/27 15:06, 38F

07/27 15:06, , 39F
別鬧了!!費曼先生!!!
07/27 15:06, 39F
還有 46 則推文
07/28 12:21, , 86F
古代沒有EEG腦電波儀,如此自然古人不可能將「無念」定義
07/28 12:21, 86F

07/28 12:21, , 87F
為「無腦波反應」,因為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
07/28 12:21, 87F

07/28 12:22, , 88F
如果要自己弄一個東西出來,也要看夠不夠格?別人信不信服
07/28 12:22, 88F

07/28 12:22, , 89F
?(說難聽點,如果不是故意上來抬槓的話,那根本就是因為
07/28 12:22, 89F

07/28 12:23, , 90F
你自己本身心是你那派沒人有這方面的經驗,才會認為無念是
07/28 12:23, 90F

07/28 12:23, , 91F
不可能的,但「無念」這個名詞,很多派都在用,又是怎麼一
07/28 12:23, 91F

07/28 12:23, , 92F
回事啊?)
07/28 12:23, 92F

07/28 16:50, , 93F
宜蘭大是把「無念」與「念頭消滅」畫上等號了。我沒有說
07/28 16:50, 93F

07/28 16:51, , 94F
過「無念」不可能,文中只說「腦中無念」是枯木倚寒巖。
07/28 16:51, 94F

07/28 16:52, , 95F
我是認為念頭不可能消滅,不是說沒有「無念」狀態,請勿
07/28 16:52, 95F

07/28 16:53, , 96F
誤解。念頭有精神作用,也有物理作用,這不是我說的,是
07/28 16:53, 96F

07/28 17:27, , 97F
淨空老和尚說的。
07/28 17:27, 97F

07/28 17:40, , 98F
我沒有本事自創學說,但請強者論證「無念=念頭消滅」。
07/28 17:40, 98F

07/28 18:50, , 99F
你是淨空老和尚的門下弟子嗎?一直拿淨空老和尚來當擋箭牌
07/28 18:50, 99F

07/28 18:51, , 100F
幹嘛?不要說物理板了,你將你下面那篇轉去佛板看看就知道
07/28 18:51, 100F

07/28 18:51, , 101F
了。
07/28 18:51, 101F

07/28 18:54, , 102F
「無念」是「一念不生」,我沒說是「念頭消滅」。
07/28 18:54, 102F

07/28 18:55, , 103F
光是詞語用起來就不一樣了。
07/28 18:55, 103F

07/28 18:56, , 104F
「無腦波反應」又是那派的說法啊?你真去看測量靜坐者的腦
07/28 18:56, 104F

07/28 18:57, , 105F
波的論文,絕不會有「無腦波反應」這類形容詞。
07/28 18:57, 105F

07/28 19:14, , 106F
我只是用「腦波反應」這四字來描述「活著的人」而已,有
07/28 19:14, 106F

07/28 19:16, , 107F
需要如此擴張解釋嗎?人活著就有腦波反應,因此念頭不會
07/28 19:16, 107F

07/28 19:16, , 108F
消滅。這和你說的「一念不生」是全然八竿子打不到一塊,
07/28 19:16, 108F

07/28 19:18, , 109F
但你似乎故意模糊「無念」與「念頭消滅」這兩者間的不同.
07/28 19:18, 109F

07/28 19:19, , 110F
從沒看過宜蘭大如此沉不住氣。我踩到你的痛腳嗎?如果是,
07/28 19:19, 110F

07/28 19:19, , 111F
那真的抱歉了。
07/28 19:19, 111F

07/28 19:26, , 112F
您如果要把淨空師父那篇轉到佛板,個人不會反對。
07/28 19:26, 112F

07/28 19:27, , 113F
因為那是淨老的講經說法,不是我個人的拙見。
07/28 19:27, 113F

07/28 20:53, , 114F
你講的東西,只有屍體作的到,這樣子有什麼好談的呢?
07/28 20:53, 114F

07/28 20:54, , 115F
然後自己引用的東西,又說成不是自己的看法……
07/28 20:54, 115F

07/28 20:55, , 116F
難怪到後來我的反應會和mydeargf網友差不多。
07/28 20:55, 116F

07/28 20:56, , 117F
既然是抬槓,那以後我也頂多用哈啦的態度就好了。
07/28 20:56, 117F

07/28 21:22, , 118F
「念頭消滅」很重要嗎?好吧,那請開示「一念不生」與
07/28 21:22, 118F

07/28 21:22, , 119F
「念頭消滅」是否相同?這樣可以嗎?
07/28 21:22, 119F

07/28 21:28, , 120F
文字的好處是,可以供大眾檢視。本文引用了什麼內容,是
07/28 21:28, 120F

07/28 21:29, , 121F
謬誤或不良的?也請明示。
07/28 21:29, 121F
s4001:轉錄至看板 Learn_Buddha 07/29 08:50 s4001:轉錄至看板 Physics 07/29 08:54

07/29 10:18, , 122F
推宜蘭大 XD
07/29 10:18, 122F

07/29 10:23, , 123F
講一講就開始酸人 何必呢~ 還踩到痛腳咧 枉費宜蘭大
07/29 10:23, 123F

07/29 10:23, , 124F
那麼認真跟你討論 果然認真就輸了呢~
07/29 10:23, 124F
文章代碼(AID): #1EBt40P- (medit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Bt40P- (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