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醫師平均每月收入是新台幣六十萬元!?

看板medstudent作者 (cagerN￾  ￾ ￾N)時間20年前 (2004/05/25 20: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thanksto (.....N￾ ￾ N￾ )》之銘言: : 我覺得台灣的問題是不夠尊重專業 : 老實說台灣很多地方都覺得因為醫生學過最多 也學最久 也最辛苦 : 所以"什麼"都懂 其實這樣說的話 那paramedical的意義何在? : 醫生的確學過最多知識沒錯 不過並不代表他樣樣都會 : 我舉一個最簡單也最普遍的例子 : 大家如果要去看復健科 醫生有些會先幫你評估 : 然後再轉介到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門下做復健 : 可是通常評估的結果跟pt或ot評估的都有差距 就變成他們本身又要再評估一次 : 畢竟醫生不是專門學這種評估 難免沒有這麼精準 可是這兩次的評估都是算在健保內 : 這樣算是醫療浪費吧? : 醫生跟治療師算是專業領域衝突最多的部分 可是卻很常先把好處讓給醫生 這是不公平的 : 再者 其他醫療領域一樣有專業 不能說因為醫生學得多 學得辛苦就忽略了 : 我想應該要的是尊重 : 或許以薪水來說 醫生本來就應該是最高的沒錯 : 但是其他pardmedical的薪資分配真的不夠符合應得的 其實只有少數幾科是這樣啦...說真的...復健科真的很誇張... 復健科醫生真的都不董也不會做復健...舊址要做一些簡單的評估.. 剩下的粗活都是辛苦的復健師在做的...而且偏偏復健科醫生的薪水超高.. 而復健師一個月最多也才六萬(但是是很累的情況下)... 在國外復健師跟醫師的地位是同等的.. 而且心理治療師跟醫師的地位也是同等的... 不過大部分的科(如內外科..婦產小兒)說真的最專業的還是醫師.. 而且是無法取代的...不過說台灣醫師月薪有60萬也未免太誇張了... 現在的醫師如果是在醫學中心的話...像內科拼了時幾年幹到主任也才20幾萬而已.. 而且又超累...完全沒有生活品質... 反之像復健科這種超輕鬆又涼的科再外面的小醫院有時候月薪五六十萬跑不掉.. 所以我覺得台灣的醫療生態很不平衡吧... 說真的...現在的醫生很難當了...很多人都在培養副業.. 因為要賺錢..跟科技新貴比根本比不過... 而且幾乎全部的時間都要投注在醫療上... 要看門診...如果再大醫院還要病房要care...外科還要開刀... 回家又要做study...要發表paper在國外期刊... 而且現在還要跟病人說話很小心...說不定還要捲入醫療糾紛... 除此之外還要應付健保局種種不合理的規定... 這樣的壓力我想是paramedical所無法想像的吧.... 當然少數幾科不算(如復健科等)其實大部分的科都是我說的這樣.... 這樣的生活品質...一個月才最多二三十萬(當然一些偏遠地區小醫院薪水超高) 說真的...讀醫學系要七年...如果男生要當兵還再加上二年... 然後住院醫生(這個隨著不同的科有不同的training年數)平均四到五年好了... 現在還又加上PGY1(就是第一年住院醫生每一科都要去..而且不算再那四五年內) 而且很多老教授跟大牌醫生都站著上面的總醫師名額... 越來越多的醫生到了35都還沒當上總醫生... 還是個"住院醫生\"領著十幾萬的薪水... 這樣的生活如果薪水沒有比較高的話...那我寧願去做paramedical的工作... 工作固定...而且做的事情都一樣...也不用每天在那邊動腦煩惱病人複雜的病情.. 如果這比醫生簡單很多的工作薪水還跟醫生差不多的話那我想沒人要當醫生吧.. 老實說...\當然醫生一定要尊重這些paramedical的專業...不然醫生也生存不下去.. 但是paramedical的人員如果覺得醫生看起來很輕鬆就可以賺很多錢的話..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現在的醫生心理壓力之大是你們無法想像的!! : ※ 引述《yardbird (pepper)》之銘言: : : 各行各業都有一樣的情形吧, : : 一件工程的完成,大家也只記得 : : 總工程師和幾個工程師的名字, : : 誰會記得參與其中的每個人? : : 誰會記得某某檢察官旁邊事務官的名字? : : 事情不是本來就這樣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12.69
文章代碼(AID): #10ipPlFM (medstudent)
文章代碼(AID): #10ipPlFM (medstudent)